佛山張槎:企業分批覆產,開啟追單節奏

佛山市安東尼針織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生產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目前該公司防護服日產量為1000件,隔離服日產量為3000件,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了保障,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

  在張槎街道,越來越多企業逐漸復工,加快追單節奏。作為佛山工業重鎮,張槎集聚了大量企業和大小工地等3萬多個市場主體。為了確保安全復工復產,張槎對企業和工地進行統一指導、分類管理、先急後慢、分批覆產,既抓好疫情防控又保障經濟運行,努力變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難”為“兩全”。

佛山張槎:企業分批覆產,開啟追單節奏

開展分類管理服務

為企業提供統一指導

自2月10日復工以來,越來越多企業正重整旗鼓努力將生產進度“搶回來”。截至3月8日,張槎已復工企業累計8177家,總復工員工126045人。

亮眼的復工數據背後,是張槎努力變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難”為“兩全”“兩贏”,實現“雙戰雙贏”的成果。

早在2月3日,在禪城區發佈《企業復工申報工作指引(第一版)》後,張槎街道就立即跟進,按照“網上申報、實地核查、備案巡查”三步走,連日來加緊與企業聯繫,符合條件的方可復工。

考慮到《指引》內容眾多,企業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張槎加強宣傳指引與分類管理。張槎街道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聯合張槎總商會號召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向企業進行統一指導,併為企業提供防疫知識培訓視頻、復工復產指引等,要求企業復工前必須申報員工信息及防疫方案。

在推動企業有序復工方面,張槎按照納稅大戶及規(限)上企業、公有資產園區及封閉管理的民營產業園區、村級工業園三種類型進行分類管理、服務。其中對289家納稅大戶以及755家規(限)上企業,張槎依託網格化機制,以片區為單位,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巡查組,主動對接,“一對一”服務,要求企業嚴格落實復工標準。對符合復工標準的企業,張槎主動聯繫並上門落實復工情況。

佛山張槎:企業分批覆產,開啟追單節奏

▲張槎歐洲工業園內的佛山市藍波灣科技有限公司已有序復工

針對已復工企業,張槎依託網格化綜合管理機制,對企業的硬件配備及員工情況進行核查,要求企業嚴格落實“四個到位”“八個一”復工標準。

復工當天,張槎街道相關工作人員第三次到佛山市藍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指導復工復產。“指導指引很細很實,讓我們很順暢。”藍箭電子總經理袁鳳江說,目前,公司24小時不斷生產,試圖把年前接到的一個月訂單“趕出來”。

同日復工的騰龍光學,生產經營逐步恢復,復工10天員工返崗率已達74%。該公司總經理張凱對經營前景充滿信心:“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相信人員會逐步到位,供應鏈也會恢復正常。”

建企業聯絡員制度

助其籌措防疫物資

“我們想方設法把‘教條式’的防控措施儘可能暖心化。”禪城區張槎街道智城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勝杜說。隨著復工潮的到來,張槎盡最大的努力為企業解決防護物資短缺、員工未能及時到位等困難。

其中,為了解決測溫儀、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張槎組建“暖春”工作專班,建立重點企業聯絡員制度,幫助復工企業籌措防疫物資。

一方面,張槎前期通過電話聯繫及現場檢查企業,登記彙總轄區共104家企業需求口罩292060個、測溫槍123把。通過多方努力,目前已為部分企業解決口罩28000個,測溫槍120把;另一方面,張槎按照市區部署,調配近60萬個口罩以2元的單價對轄區有需求的企業銷售。

截至3月8日,張槎累計共有4210家單位通過禪城惠企小程序申購口罩702094個。張槎已經致電或短信通知聯繫3949家企業,逐一確定申購數量並指引支付流程,其中2962家企業已經完成支付並提貨,累計出售口罩550079個。

企業用工方面,張槎聯動各級人社部門,解決企業迫切用工問題。2月21日,在部門的幫助下,國星光電用7輛包車接回179名員工。之後,針對省外非重點疫情地區員工,國星光電將聯合有關部門採用省際返崗員工高鐵專列等方式,解決員工返工的交通困難。

智慧新城則制定分批覆工方案,幫助園區企業梳理復工流程,制定車流人流疏導計劃,並派專席客服解答企業疑難、跟進服務。2月10日,智慧新城正式復工,3000名員工順利返崗。

由於張槎企業數量眾多,員工來源分佈十分廣,對外來人員的篩查也是復工核查的重點工作之一。為此,張槎街道未雨綢繆,此前就聯合第三方公司,開發出“復工企業員工健康情況摸查表”小程序,要求企業把每一名員工的信息每天上報,利用大數據比對篩選出重點人群。

佛山張槎:企業分批覆產,開啟追單節奏

▲張槎指導園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管控。

在張槎下朗村,該村通過村企聯動,指導園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據瞭解,張槎下朗村各園區只設立一個出入口,並組織專人在卡口24小時值守,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管控,對訪客、貨運司機、搬運工人等外來人員的行動軌跡進行查詢並登記身份信息。

設功能組形成合力

高效管理服務村居社區

一手抓復工復產,一手抓疫情防控。事實上,從春節前開始,張槎街道領導班子就一直堅守崗位,統籌指揮疫情防控工作。在張槎街道黨工委的統籌下,包括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等在內,一系列緊急防控工作迅速鋪開。

一方面,張槎不斷健全工作機制,成立多個功能組,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查、控、隔、消”方針,發揮聯防聯控理念以及社區作用,全面落實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張槎街道領導班子和職能部門領導下沉到村居、企業,加強聯繫指導和服務支持。

在張槎各項防控疫情工作中,都能看到工作組幹部們的忙碌身影。一次次送政策,一批批送物資,持續不斷送服務——疫情期間,工作組成為了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針對居家隔離人員,工作組組織隊員會同各社區黨員幹部組成專項工作小組,為他們提供生活服務。“你們的食材和生活用品我們放在門口了。”“近來有遇到困難和問題嗎?”連日來,他們逐戶上門送物資、瞭解各戶人員生活狀況。

在這場疫情當中,村“兩委”發揮了良好的防控作用。在張槎西部,蓮塘、大富、村頭、村尾四村啟動協同聯防,實行網格管理,團結全體黨員、村民群眾,積極宣傳管控。

“蓮塘村外來居住人口4000多人,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增強。”蓮塘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錦碧表示,每條村都各自有多個出入口,除了主路還有各條窄道能進入。分別管理的話難度很高,時間一長,人員容易鬆懈。“蓮大片區四條村許多居民互相是姻親,大多互相認識,加之四條村的生活區都聚在一起,更容易形成合力。”

自1月27日起,四村就聯合實行“半封閉式”管控,每條村只留一到兩個路口作為車輛和人員的進出通道,其餘路口全部封閉。各村委會成員、治安隊員、高新區民警、黨員志願者和村民志願者等組成的工作隊伍在出入口進行值守檢查,實行6小時輪換制,24小時不間斷防控,確保各個時間段都能有效落實管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