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武漢疫情重點防控區,快遞站長和11個快遞員的堅守

向東3公里,金銀潭醫院,武漢最早的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之一;向西2公里,常青花園社區,武漢當地常住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社區之一,

這是武漢疫情防控重點區域,也是京東物流武漢將軍營業部所在地。

疫情發生後,退票返崗、逆行配送、買菜買藥甚至帶著居民的寵物去看病,營業部站長錢冉昊與11位快遞員堅守站點,每天將醫療物資和民生物資送往金銀潭醫院和居民區,成為當地居民守望春天中的一股暖流。

來自武漢疫情重點防控區,快遞站長和11個快遞員的堅守

身為站長的錢冉昊,正在給貨物消毒

聽到“封城”消息,第一時間提前返回武漢

作為一名已經在物流行業工作15年的“老兵”,錢冉昊從沒想到,有一天他土生土長的武漢會發生這樣的疫情。由於春節假期與疫情重合,很多快遞員因受交通管制影響未能及時返崗,錢冉昊預想到配送壓力會急劇增大,但一切都來得太快。

在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武漢宣佈“封城”後,根據公司的運營安排,春節依然安排了快遞員值守,除了值班的快遞員,首先給他打電話的是已經返回黃岡老家的李華斌。按照原計劃,李華斌要晚點才回武漢,但一聽到武漢交通即將封閉的消息,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沒有考慮呆在老家,提前坐高鐵到達武漢,第一時間打車回到了站點。“我本來要開車去接他,因為封城公共交通都沒有了。他說不用接,無論怎麼樣肯定能到站點,最後是打了輛車到的,我們見了面也沒多說什麼,一個眼神,互相都懂。”錢冉昊記憶猶新。

錢冉昊陸陸續續地收到了更多快遞員的電話,他讓快遞員們自己決定是否返回站點工作,最終差不多一半人到崗。“11個快遞員,湖北人居多,還有沒回廣西老家的同事,年齡大的40多歲,小的還是‘95後’,都留了下來,站點的正常運轉得到了基本保障。”錢冉昊說,正是這11個快遞員,扛起了2倍多的配送量,跟著他一起無間斷值班,奔波在站點到醫院、站點到小區之間,沒有休息。

12個人堅守站點,成了醫院和社區的物流樞紐

衝在抗疫一線,錢冉昊身上揹負著站點兄弟們的安危,早上不到7點,他就會到達站點,和助理對全站進行消殺,並且在給每一個快遞員測量體溫後,才會開始分配送貨任務。“這時候說的最多的就是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在疫情發生後,距離武漢金銀潭醫院最近的將軍站幾乎成了醫用物資在最後一公里流轉的樞紐,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心人士、組織把物資直接寄到站點,沒有寫具體的收件人,只讓轉交給醫護人員,平時不用送貨的錢冉昊,主動承擔起危險係數最高的給醫院配送的工作。

“口罩、消毒液、方便麵、牛奶等等,有時候一天幾百件。”這些物資有的是普通網友捐贈的,也有加拿大魁北克湖北商會這種海外團體,讓錢冉昊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新疆伊犁的小女孩。有一天晚上錢冉昊接到女孩的電話,告訴他自己買了10件牛奶,一定要送過去,還希望錢冉昊幫她寫個小紙條,貼在牛奶箱上為醫護人員加油。

來自武漢疫情重點防控區,快遞站長和11個快遞員的堅守

每天早上,錢冉昊給站點所有快遞員依次量體溫

李華斌和同事們則配送的是常青花園社區,這是一個分為10多個小區的大型社區,平時常住人口超過10萬,需要單獨安排五六個快遞員配送。常青花園有不少確診病例,熟悉的客戶會把社區發放的居民健康情況通報轉給李華斌一份,提醒他一定注意安全。在小區全封閉後,只能採取“無接觸配送”,打完一個又一個電話,李華斌會望著客戶取完快遞才離開。“小區居民的生活訂單基本都靠網購,尤其是生鮮訂單,多的時候一天有70單,只能以最快的速度送過去,要不耽誤的就是一頓飯。”

除了錢冉昊和李華斌之外,95後快遞員呂州入職還不到一年,因為年輕且單身,主動要求值班,1個人承擔原來2個人的路區單量;快遞員黃永恩放棄休假後,成為金銀潭醫院配送的另一個絕對主力,每天單量達到150單;快遞員劉俊傑一如既往地承擔了最繁重的配送任務;快遞員張帥負責的工業園臨時封閉,哪裡需要就去支援哪裡……12個人就像是醫院和社區的物流樞紐,每天都在保障物資運輸和民生所需。

每一個快遞員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牽掛

“封城”之後,12個人戰鬥在一起,站點也多了很多集體生活的氛圍。“我們的老快遞員曹柏利,是站點的大廚。疫情期間吃飯成了大問題,老曹每天要負責兄弟們的伙食,由於買菜困難,更是把自家的小菜地的菜都貢獻出來。”正是錢冉昊口中的“老曹”,從春節起就沒有休息,由於小區隔離,在配送之餘他還幫配送區域裡的客戶購買藥品、水果,“甚至幫客戶送病重的寵物貓到10公里外的醫院救治,客戶執意要給老曹300元紅包,但他拒絕了。”

但每一個快遞員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牽掛。“在疫情核心區,說不害怕那是假的,畢竟離病毒那麼近。但快遞員的職責就是準時送達,我們做好了防護,而且醫院、社區的消毒措施做得也好,來了兩次之後也就不怕了。”錢冉昊說,“武漢是自己的家,看到醫護人員的辛苦,我覺得任何心理障礙都能克服,把貨物準時運到,保護好自己,這就是我們能做的。”

忙碌之餘,錢冉昊覺得自己有點虧欠懷孕的妻子,疫情發生後,他跟妻子見面的時間很少,也不在一個房間住;李華斌時刻牽掛著湖北黃岡老家的父母;黃永恩也很想回廣西老家……

“等疫情結束,一定好好吃一頓飯”“先睡一覺再說”“我還是想陪陪老婆”,每個快遞員又都有著自己的期盼。

來自武漢疫情重點防控區,快遞站長和11個快遞員的堅守

堅守1個多月後,站點的快遞員已陸續返崗

生活就像這座城市,也許有起伏,但終究在向前。60多年前,將軍路還是一片蘆葦蕩,在城市改造中,武漢幾百萬位將校幹部來幫著修路,“將軍路”由此得名。又經歷幾十年的發展,將軍路成為繁華的武漢市區的一部分。隨著疫情好轉,12個人的堅持帶動了更多人,將軍營業部所有的快遞員已陸續到崗,錢冉昊和同事們攜手戰疫,也有了更大的力量。

蟄蟲驚動春風起,一切都已經好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