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移民政策不行?

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移民政策不行?

法國的殖民高潮起源於大航海時代,法國也曾經是世界上僅次於英國的殖民帝國,16世紀時意大利導航員維拉薩諾發現了位於北美洲東部的這片土地,命名為Francesca,紀念法國國王,而後這片土地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之一,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新法蘭西。

英法兩大國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在幾個世紀以前他們便勢不兩立,新法蘭西在皮毛貿易方面在當時的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這樣一個地方如今卻消失了,這與英法七年戰爭有著緊密聯繫,“17世紀時殖民主義發展的一個世紀”,同樣在此時期法國的人口流動較頻繁,移民活動較多。

這些不禁引發我們的思考,如此強大的法蘭西帝國在七年戰爭中為何戰敗?在北美的殖民地新法蘭西以失敗告終?其中是否與法國的殖民政策相關?

一、 法蘭西的崛起之路

1.高盧時期(公元前五世紀以前)

451年匈奴人在阿提拉的率領下入侵高盧,後被羅馬和蠻族(包括法蘭克人)聯軍擊敗。公元5世紀後期,定居在默茲河與埃斯科河之間的法蘭克人,在國王克洛維的率領下大舉西侵,先後擊敗羅馬軍事長官西阿格里烏斯和阿拉曼人、西哥特人。

481年,法蘭克人佔領高盧除勃艮第王國和地中海沿岸地區,建立了法蘭西王國。

2.中古時期

(1)中古早期(5世紀-10世紀)

481年,墨洛溫之孫克洛維擊敗西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勢力,建立墨洛溫王朝

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移民政策不行?

751年,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溫王朝。

768年,查理曼繼承了王位,在他的統治期間派兵討伐西班牙、意大利、日耳曼等地區,被稱為西方皇帝。

843年,簽署《凡爾登條約》,將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西法蘭克王國便是法國。

(2)中古中期(10世紀-15世紀)

這個時期包括卡佩王朝和瓦盧瓦王朝

中世紀中期,農業、手工業、商業都開始有所發展,人口逐漸增長,隨著城市的興起,出現了市民階層,商品貨幣的發展加強了國內的經濟聯繫,為走向國家的統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十四世紀英法百年戰爭爆發,十五世紀末法國贏得“百年戰爭”的勝利,最後幾塊貴族領地也被劃入了法蘭西的版圖。

(3)中古晚期(16世紀-18世紀)

這個時期是法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度的重要時期,新航路的開闢使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向大西洋,17世紀法國開始向北美、中美、非洲等地進行殖民擴張。

路易十五統治時期專制王權逐漸開始走向衰弱。

3.革命時期

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移民政策不行?

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佈共和,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20世紀早期成為僅次於英國的資本輸出國。

二、“天才”皇帝路易十四

1642年黎塞留去世,年僅5歲的路易十四(1643—1715)即位,但國家主要權力掌握在首相馬紮然手中。

1661年馬紮然離世,路易十四親政,這標誌著法國的專制主義開始進入鼎盛時期,路易十四將國家權力集中於他一人手中,“朕即國家”“法出於我”,聲明不需要首相,自己單獨行使王權,他建立了內政、外交、陸軍等機構,但這些機構並沒有實際權力,只起諮詢作用,實際決定權仍在路易十四手中。

路易十四針對法蘭西當時法律體系不全面、法律混亂的局面,頒佈了包括《刑法》、《民法》、《商法》

等在內的法律,憑藉其法治的手段有效地維護了國家的統治,促進了經濟的健康發展。

為了維護統治,路易十四也加緊了對國家軍隊的建設,軍隊規模得到了巨大的擴大,從其執政初年的8萬到執政末期的38萬,軍隊完全置於國王的控制下,為了與英國海軍對抗,路易十四建立了四個海軍兵工廠,同時也建立了幾所炮兵學校,培養炮兵指揮人才。

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移民政策不行?

在經濟方面,路易十四採取重商主義經濟政策,整頓財政、監督收稅官吏、力求收支平衡,將國家財政情況由虧空轉為盈餘,柯爾伯主張要使法國富強,必須要讓法國在國際貿易中,處於貿易順差,增加國家的黃金儲備,鼓勵和推動國家工商業的發展,提出保護關稅以此保護本國工業,給企業主補助和專利。

柯爾伯制定手工工場條例,對生產流通的不合格產品以懲罰,他創辦壟斷公司,包括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北方公司等,這些公司擁有貿易壟斷權,推動海外貿易的發展

柯爾伯竭力擴大海軍,爭奪海上霸權,改造馬賽、羅什福爾等地的港口設備,修造數艘商船和軍艦,在此時期,也是法國頻繁對外進行擴張戰爭的時期,法國擴大了海外殖民地,在北美佔領了路易斯安納,在非洲和印度也擁有殖民地。

二、 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法國移民政策角度)

1.新法蘭西的建立及其移民

為了保持法國的毛皮交易,他準備送年輕的法國人與當地人生活,學習他們的語言和風俗,幫助法國人適應在北美洲的生活。

1627年為了規範北美皮毛貿易活動,也為了增加殖民地人口,新法蘭西公司成立,在此時期增加的定居地移民遠少於英國殖民地,到1663年殖民地僅有3000餘人,勞動力的極度缺乏成為制約新法蘭西發展的重要原因,同時也制約了法國在北美的發展。

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移民政策不行?

2.路易十四的殖民政策

探險家們回到法國之後,將新法蘭西的情況告訴了國王,“到哪裡去找大量的移民者呢?”成為了一個大問題,於是在尋找中終於找到了答案—-契約農,1663年,路易十四將新法蘭西上升為行省之後,宣佈實行契約工制,使自願移居新法蘭西的居民與殖民地主簽訂契約,勞役三年後恢復自由身份。

王室為前往新法蘭西的人提供免費船票、年金、小塊土地等待遇,大部分居民三年後選擇留居新法蘭西,這一政策使新法蘭西人口規模大大增加,到1681年,新法蘭西已經初具規模。

3.移民事業功虧一簣

法國移民事業在發展了二十多年後又回到了起點,1685年新《丹楓白露勒令》出臺,廢除了亨利四世頒佈的《南特赦令》,法國再次掀起迫害異教徒的狂潮,新教徒已無法忍受在國內的恐怖生活,於是要求政府同意其遠走他鄉。

但國王卻不允許這些只是宗教信仰不同但始終忠誠的臣民在大西洋彼岸獲得一個生存空間,於是大量的胡格諾派家庭出逃,前往荷蘭和英國,原本他們可以成為法國移民事業的中流砥柱,但如今卻成為“敵人”的力量,因此後來的新法蘭西人口的增長主要依靠自然增長。

4.人口的緩慢增長

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移民政策不行?

在此之後,新法蘭西的人口在前半個世紀中,增長極其緩慢,婦女極度缺乏,這是個極大的弊端。因此路易十四採取了“國王之女”的方案,儘管同意前往的女子只有七百多,但仍使極大促進了新法蘭西人口的增長,大部分家庭有十幾個孩子,自然增長率達到千分之四十,但由於新法蘭西的人口基數太小,因此在人口規模上仍然遠不如英格蘭殖民地。

三、 法蘭西最終為何落寞?

1.法蘭西對海外殖民地重視程度不夠

英國是一個島國,在經濟發展中極度依賴對外貿易,海外的殖民地、海外市場對其發展極為重要。而法國在西歐長期戰事頻繁,,是一個大陸國家,它的海外擴張殖民主要是軍事和宗教原因,法國上層對北美的土地的資源和戰略意義並不瞭解,是以消極的政策去面對新法蘭西的,因此在與新英格蘭的戰爭中處於被動地位。

2.新法蘭西人口數量不足

儘管法國頒佈了政策吸引移民但由於新法蘭西人口基數太小,因此人口總量仍舊遠遠不及新英格蘭,人數不足導致了新法蘭西的兵力匱乏,在戰爭中處於弱勢,而同時期新英格蘭的百萬移民為其軍隊建設提供了充足的兵源

3.經濟判斷失誤

新法蘭西失敗的原因?移民政策不行?

新英格蘭受法國的影響,實行重商主義,商業色彩濃重。儘管柯爾伯貝致力於將新西蘭塑造成法國在海外的農業基地,但由於新法蘭西皮毛貿易帶來的鉅額利潤,給法國提供了穩定而高額的財政收入,因此,法國政府決定新法蘭西專注發展商業,這也導致了民兵上戰場後,農作物歉收和饑荒,無法保證充足的糧食供應

4.軍隊建設

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素來重視海軍的建設,僅在共和國建立的三年內,就建造了數量龐大的軍艦,而法國雖然在柯爾伯的努力下擁有了許多軍艦,但這些軍艦的實力仍然不足以於英國相匹配。

1763年英國征服後,法國根據《巴黎和約》的規定將新法蘭西割讓給了英國,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四、結語

法國作為17、18世紀的世界巨頭之一,在長達七年的英法戰爭中失敗,這是由多方面因素導致的,法蘭西其自身的政體、領導人領導模式、經濟發展判斷和其他政策的影響共同導致的。而法蘭西的失敗同樣也是,有路易十四的法令頒佈導致異教徒出逃、經濟模式的轉變以及軍隊建設各個方面共同決定的。凡事無絕對,世上的事都是由不同的因素共同造成的,沒有絕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