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觸及每桶70美元 亞洲市場閃爍價格回調警示燈


國際油價觸及每桶70美元 亞洲市場閃爍價格回調警示燈

油價自2014年以來首次升破每桶70美元,因投資者押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引領的減產將在今年主導市場走勢。

不過一些交易員正在發出警告--作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區域的亞洲正顯現油價即將向下修正的跡象。

自2017年中以來,國際指標油價--布蘭特原油價格已累計上漲逾50%,本週觸及每桶70美元,為2014年12月來首見。1月份亞洲實貨原油均價也突破每桶70美元。

“可能將出現良性(價格)修正,”期貨經紀公司Oanda駐新加坡的亞太交易主管Stephen Innes說。

交易員稱,其中一個原因是成品油供應仍然充足。過去三年,由於原油價格相對較低,煉油商一直享受著高利潤。原油是煉製柴油或汽油等燃油的原料。

到2017年底時,亞洲煉廠每日原油加工量達到2,300萬桶,為前所未有的水平。

中國目前是亞洲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由於現在它生產的油品過多,以致於國內煉廠都轉向出口渠道尋找買家。而這些煉廠的原油購買量可能下降。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柴油出口量自2015年初以來已飆升了近3,000%,去年12月達到了逾200萬噸的紀錄高位。汽油出口量自2015年初上升了365%,去年12月超過了100萬噸。

中國海關週五公佈,12月精煉成品油出口共計達到創紀錄的617萬噸。

“利潤率下降可能減少亞洲煉廠近期對額外原油的需求,從而對全球(原油)價格構成打壓,”能源諮詢公司Trifecta董事Sukrit Vijayakar說。

新加坡煉廠利潤率已較2017年高位暴降90%,本週跌至每桶6美元下方,創五年最低季節性水平。

BMI Research本週在報告中稱,“在第一季,布蘭特油價的風險偏於下檔。”

在OPEC及俄羅斯帶頭減產,以拉抬油價之際,目前為止原油市場焦點一直放在供應趨緊的跡象上。

由於在全球經濟增長穩健之下,全球石油消費也頗強,油市投資人看法持續樂觀。

丹麥盛寶銀行(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本週指出,“利好消息往往比潛在偏空訊號獲得更多注意。”

不過,另一個偏空訊號是美國石油產量持續上升,這有可能破壞OPEC與俄羅斯希望收緊供給的努力。

儘管近期美國原油產量因為極寒天氣而下滑,但市場廣泛預期,拜頁岩油之賜,每日產量很快就會突破1,000萬桶大關,達到媲美產油大國沙特及俄羅斯的相近水準。沙特和俄羅斯近年創下的產量高峰分別是1,100萬桶/日以上及大約1,070萬桶/日。

“儘管圍繞當前牛市行情後繼無力的擔憂揮之不去,但本週油價走勢是無可否認地偏多...需謹記美國頁岩油產量的上升有能力使油價面臨下跌風險,”期貨經紀商FXTM分析師Lukman Otunuga稱。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預計到2019年美國石油產量將突破1,100萬桶/日。

美國供應飆升,使得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原油價格較布蘭特油價每桶便宜5.5美元還多,而多數國際原油供應都參考布蘭特油價。

得益於這種有競爭力的價位,美國原油出口在不斷上升,包括對遙遠的亞洲市場。

迫於競爭加劇以及來自煉油業者的施壓,OPEC第二及第三大產油國伊朗和伊拉克本週都下調了原油售價,以維持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