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啟新佈局,"一區兩群"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重慶直轄後,社會經濟發展一直在快車道中行進,城市建成區面積也在持續擴大,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如何從重慶"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特徵出發,堅持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的理念,融國際元素、現代元素、人文元素於一體,加快主城更新,提升城市品質,是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區兩群"

"一區"指重慶主城都市區,該區域包括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涪陵、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銅梁、潼南、榮昌21個區和萬盛經開區。

"兩群"指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包括萬州、梁平、開州、城口、豐都、墊江、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11個區縣;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包括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陽、彭水6個區縣(自治縣)。

定位不同,發展各有側重

主城都市區2018年常住人口約2009.9萬人,是高端要素聚集區,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和開放的口岸,要將這些資源作為基礎,增強中心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完善重要節點城市專業化服務功能,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化都市區。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2018年常住人口818.8萬人,突出"庫區""山區"特點,更加註重生態經濟要素集成與協同,建設長江經濟帶三峽庫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比如挖掘山地經濟,發展以農村為主的生態經濟,比如生態旅遊、生態資源,就像巫山的紅葉、奉節的臍橙等。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2018年常住人口237.1萬人,也是少數民族的集中區,有著獨特的民族特色、地形地貌和旅遊資源,更突出"山水""民俗"特色,促進生態康養、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建設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

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認為,根據新結構經濟的觀點,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是構築高質量區域經濟新格局的關鍵。充分尊重各區域的差異,合理佈局發展產業和發展戰略,有利於提高區域協調性,獲得分工經濟的好處;有利於促進資源區際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市場作用的發揮,注入發展活力。發揮比較優勢,關鍵要承認發展的差異性,保障各地區發展的多樣性,實現區域的"特色發展"。

(本文資料綜合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

重慶開啟新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