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駕駛室外,空蕩蕩的服務區黑壓壓一片,王師傅裹了裹被子……

“等待”成為王師傅46天以來唯一能做的事!等待陪家人吃頓熱乎飯;等待出湖南雷鋒服務區;等待下高速;等待疫情過後,到幫助過自己的保潔大姐、保安大叔家裡坐坐,嘮嘮家常。等待是漫長的、煎熬的。

千想萬想,王師傅最想不到的是,有人花了90分鐘,跑了70多公里去救援他。

被困第1天

瞬間,湖北籍身份、湖北牌卡車下不了高速。鄂籍身份的王師傅從“救援英雄”成為“待救困獸”。

被困第2~44天

等待……等待中吃飯、睡覺、吃飯、睡覺……

被困第45天

王師傅手裡捧著手機,車燈照亮前方一大片黑暗,為了“隔離”結束,他拖著下巴,攪著腦汁苦苦思索著該怎麼辦?

他聯繫到了《卡車觀察》記者么么魚,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平臺,感謝好心人對我的幫助,宣傳正能量。”“服務區大姐和保安大叔天天給我送吃的,非常感謝他們!”

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王師傅向么么魚求助

沒有推脫!么么魚隨即幫王師傅把一些感謝的話,寫成了文章 ,發到了今日頭條上。21萬閱讀也算是給不善言辭的王師傅一個交代。

或許,故事應該到這兒結束了,但是……

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被困第46天

“除了寫篇感謝信之外,能不能對束手無策的王師傅給予幫助呢?”么么魚和同事卡車老楊商量著,從王師傅口中得知,他所駕駛的車輛是上汽紅巖傑卡,“那麼能不能根據這個線索尋找上汽紅巖的幫助呢?”之後,二人決定把這個故事發給上汽紅巖的人。

卡車老楊把文章鏈接發給了上汽紅巖蔣建華蔣總。

蔣建華隨即告知,他們已經在瞭解相關情況,並及時建立了臨時救助工作微信群。

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紅巖速度!

“這輛車實際購車人是鄭總。”

“實際購車人不是鄭總,昨天與鄭總聯繫了,他的20臺車這段時間沒有運行。”

“那再瞭解清楚。”

電話溝通了一圈又一圈,最終確定了王師傅的身份。

宋洪華:“人和車輛都被困在了高速服務區,這輛車是去年11月銷售的紅巖傑卡。王老闆(指王師傅)的湖北健康碼還沒變綠,擔心下不了高速。要在京山永新出口下道,我已讓京山服務站與當地聯繫,看能不能下道。現在能回家最好,我已向服務部彙報了情況。”

蔣建華表示,“為了關心卡友疫情期間的身體健康在線諮詢,我們贈送一個護駕寶給他。”“麻煩協調當地抗疫戰疫服務保障隊,若能上道高速,可以前往服務區給予卡友關愛,送戰疫保障禮包和車輛檢查,確保卡友安全!”

說時遲那時快,上午10:50,紅巖湖南長沙長平服務站站長伍紅勝接到任務電話;

上午11:10,伍紅勝和維修人員出發;

上午12:40,二人到達現場;

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下午13:20,二人代表紅巖給王師傅贈送了食品、口罩防護用品、一次性洗漱用品、溼巾,上汽紅巖“護駕寶”,隨後,二人花了40分鐘做了車輛檢查和簡單維保。

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萍水相逢,如同家人

對上汽紅巖所做的一切,王師傅倍感意外,甚至覺得“因為麻煩了別人很不好意思”。

察覺到王師傅的難為情,伍紅勝對王師傅說:“你既然選擇了上汽紅巖,那我們就是一家人,關懷自己的用戶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能夠更早知道這件事情,我們會更早地來幫助您。”

伍紅勝告訴記者,“接到任務後第一時間致電客戶,諮詢客戶現在個人及車輛故障情況,客戶一再表示給我們添麻煩了。秉著上汽紅巖服務零距離的宗旨,我們啟動了“一級響應”,以最快的速度去解決客戶車輛故障,以及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通過這次的特殊服務,由衷地感到我們上汽紅巖的強大力量,讓客戶感到暖心、舒心、放心。”

不喜歡說話,喜歡設置朋友圈權限的王師傅發了個狀態:“感謝我們紅巖公司,感謝湖北區的宋總和我們京山地區紅巖服務站,感謝長沙服務站,感謝所有好心人!我不會說話,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了,心裡只有滿滿的感謝。隔離不隔心,謝謝你們送來的服務和生活物品!”

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王師傅發的朋友圈

一段話,6個“感謝”,足以說明問題!

此時此刻,突然想起來一句比較俗氣,但絕對真實的一句話:“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處處暖人心。”

遺憾的是,地方有防疫制度,王師傅還是要等健康碼變綠之後,又或者服務區給開健康證明,接收地給開接收證明,才能動彈!為了促進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上汽紅巖京山服務站依然在和相關方面做協調溝通工作。

《卡車觀察》打了6次電話諮詢相關部門,也將繼續和王師傅保持聯繫,隨時為他提供幫助。

紅巖人解救被困46天湖北卡車司機王師傅

王師傅求助流程圖

被困第47天

等待……

結語

寫完這篇文章已是深夜11點,肩膀又疼了,揉了揉眼睛,抬頭看見窗戶玻璃上過年粘的“福”字還紅紅火火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卡車司機王師傅赴漢送抗疫物資被困服務區,保潔大姐、保安大叔幾十天無私送飯,《卡車觀察》記者么么魚替卡車司機訴說心聲,記者卡車老楊聯繫上汽紅巖需求幫助,上汽紅巖蔣建華總樂於助人、妥善安排,紅巖服務團隊工作人員宋洪華、洪俊、伍紅勝不怕危險、積極處理、及時救援。這一環連著一環,人人都在接力,他們都是普通人,都只做了一件小事。但是,對於王師傅來說,這份關心來得及時,這份溫暖足夠珍藏在心底。

“愛國、奮鬥、團結、奉獻”是紅巖精神之精髓所在。在這個特殊時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鬥爭中,紅巖人個個身體力行,築起了堅固“抗疫牆”!“愛人者,人恆愛之。”一件小事折射出上汽紅巖這個企業的精神,彰顯了企業文化,展現了一群人的力量。“熱愛不需要達成任何目的,熱愛本身就是目的地。”這或許正是紅巖人最好的精神寫照!

人間有愛,暖意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