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最近兩天,中國網友為了遙遠的英國吵起來了。因為英國的防疫政策,讓很多網友認為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議,甚至是荒唐、沒人性等。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稱,不採取歐洲很多國家實施的遏制疫情的措施;其部屬也聲稱,可以讓英國6600萬人口中60%感染冠狀病毒,產生所謂 “群體免疫” 。

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對此,著名國際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理查德-霍頓(Richard Horton)認為,如果是為了產生 “群體免疫” 而推遲實施緊急措施,以使病毒可以傳染給更多的人是 “一個嚴重的錯誤”。據報道,已有數百名英國科學家簽名反對首相的決定。

甚至我國著名生物學家饒毅也撰文,指責英國首相的“群體免疫”做法是謊言。

有媒體人評論說,英國所謂“群體免疫”,就是放任病毒傳播,這是對本國民眾和國際社會是極大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生命的極大不尊重,全世界都應該聲討!但另一方面,也有人對此表示理解。

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英國地圖

到底英國人自己如何解釋又道理何在呢?

一位據稱是英國首席科學官的人士近日在接受訪談時說,讓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獲得群體免疫,是英國對抗疫情最好的辦法,不然到今年冬天還會再次爆發同樣的疫情。

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這位科學官解釋了英國政府為什麼採用這一政策,以及英國政府的防疫建議為何如此不同?

他說,我們的專家組成員有一群世界頂尖的流行病學家、數學家、病毒學家等等。我們總結了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最後給出的建議,是為了達成未來期望目標最好的做法。

“雖然我們不會說其他地方的做法是錯的,其實其他地方的做法與英國做的法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延緩疫情高峰的到來;壓平發病曲線,減少對醫療系統的壓力。總之,一是降低病毒傳播力;二是盡力保護好老人。”

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英國科學家訪談截圖

記者問:很多人能理解你們想延緩疫情高峰的做法,但是不理解:為什麼不封閉整個英國,不關學校,不關劇院,不關餐廳,這難道不會有問題麼?

他回答說,我們其實在第一階段,也就是控制階段,做的很好了。早期發現病例之後主動隔離接觸人員。所以英國現在爆發感染的情況晚於其他國家。而現在我們讓輕症患者在家隔離,這實際上已經隔離了最主要的很大一群人,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措施了,會有很大的作用。我們的模型顯示,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雖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有效措施,我們未來需要的時候也考慮會實施。但是現在,如果禁止大規模聚會的話,那民眾就會自己舉行小規模聚會, 而事實證明,小規模聚會更容易導致病毒傳播。

專家建議,第一步,先讓輕症患者在家自主隔離。第二步,今後會讓家裡有輕症患者的家庭,全家自我隔離。第三步,保護老人。——這是目前我們覺得最有效的三項措施。目前,把疫情控制在一個可監控的範圍內,是現在的關鍵。

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英國累計確診感染者達到1140例

那麼,把所有英國人都隔離在家不是比現在更有效?

專家回答說,我們現在正是按流行病學的理論給出建議,這比行為科學(所有人隔離)的方法要好。假設,我們讓所有人全部在家隔離一段時間,比如集體隔離4個月或更長。那短期內的確可以抑制這場疫情。但是從所有歷史上的流行病來看,就算短期被抑制了。而當這一切隔離措施取消之後,疫情會捲土重來!

所以我們現在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防止疫情在今年冬天重新到來,爆發更大的高峰、導致更大的問題。我們現在的做法,是抑制疫情、延緩爆發,而不打算從根本上消滅這個病毒,因為我們也沒辦法全部消滅它。同時,讓英國大部分的人,逐漸感染,患上輕症。這樣,就會對這個病毒產生免疫力。對整個國家來說,這將幫助到全國的人。

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英國首相約翰遜

即便是按照最佳狀況,這個病毒的死亡率也在0.5%~1% 之間,如果真的造成60%感染,英國要死很多人啊?

專家認為,對一個季節性病毒,讓全社會產生免疫力,長期看是控制疫情的最好方法。目前的關鍵是,我們完全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感染了病毒卻沒有症狀。現在關於這個病毒的死亡率,全都是基於檢測確診的病人統計出來的。檢測的也都是有症狀的人,在此基礎上計算出死亡率。但事實上,可能有更多的人感染了病毒卻沒有症狀,或者症狀極其弱。因此,真實的死亡率現在很難計算出來。

我們沒有辦法檢測出所有目前感染了病毒的人,因為很多人沒有症狀,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要開發更加快速便捷的檢測方法的原因。

如何對付這個病毒,我們一直在研究,目前的政策也不是這兩天一拍腦袋的結果。至於有人說,這是一群木訥的學術呆子給出的建議,我理解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面對疫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想法和措施。但是如果整體來看,很多觀點和措施是互相沖突的,沒有任何一種措施可以讓所有人滿意。我們能做的,只是科學上認為,這是目前為止最合理、恰當的措施。

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對於英國專家的上述建議,關鍵問題是,網友們能不能接受他的兩個結論:

一是人類無法將新型冠狀病毒從地球上清除,只能與之共存,因為它將變成季節性流行疾病;

二是人類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的終極辦法只能是產生免疫力,無論是自身產生抗體,還是等待疫苗出現(提前注射疫苗)、特效藥出現(生病時能治好)。

如果能夠理解或同意專家的這一意見,那麼,英國的“群體防疫”政策就並非不可理解。

下一個問題是,英國採取 “群體防疫”政策會對其他國家產生什麼影響?

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意大利是目前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以意大利、伊朗和韓國的情況看,這些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早期疫情不透明,沒有及早、及時讓全社會高度警惕並採取減少社交和出行的阻止感染的措施;二是當地的一些醫院成為疫情擴散和交叉傳染之地;三是疫情在局部、快速的聚集性爆發,導致醫療系統崩潰,大量感染者無法收治和住院治療。教訓深刻。

現在,如果一項防疫政策能夠防止上述三個教訓的發生:民眾自覺防疫,醫護人員不被感染、醫療系統沒有崩潰,確診患者——尤其重症和老年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那麼,即使新型冠狀病毒無法清除、無法根治、沒有特效藥,人們對疫情至少不會恐慌、社會也不會因應對疫情而放棄正常的經濟生活。

可以認為,應對疫情,最可怕的,是發生聚集性大規模感染,一次發病數百上千例,甚至連續增加上萬例,讓醫院崩潰、無法收治,導致病人只能等死的慘劇。只要也只有不發生大規模聚集性感染,才能說疫情“可防可控”。

討論:英國“群體免疫”政策為何讓人難以理解?

俄羅斯檢疫人員登上飛機為乘客檢測體溫

如果英國人的防疫政策,最終證明做到了“ 不發生大規模聚集性感染”,就算是成功的。

但究竟如何?疫情正在進行中,不防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