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的中國流有什麼淵源?

張誇白老師圍棋教室


中國流

圍棋術語,指圍棋佈局的一種方法。由中國棋手陳祖德九段首創,後又由各國棋手發展出“高中國流”、“迷你中國流”等其他

低中國流

一般提到的“中國流”都是指低中國流。

1. 介紹

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3.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2. 來源

對於“中國流”佈局,棋迷大多認為是中國棋手所創才有此名,聶衛平九段對此進行了糾正,中國流其實是日本的安永一最先下出來的。60年代時中國棋手訪日,某一輪比賽中,執黑全部採用了這種佈局,因此得名。而由於當時陳祖德是中國棋手的代表,所以有人認為是他所創。但其實是日本的安永一最先下出來的,他沒陳祖德有名所以此事不為人知。1965年中國圍棋代表團訪日期間,陳祖德在實戰中一鳴驚人地推出了他集大成的“中國流佈局”,取得巨大反響。

3. “中國流”佈局的基本思想

以星小目的配合為基礎,以小目為最主要發展方向(不以星位為主要發展方向),迅速向邊上擴展地盤。不但重視佈局速度,而且最主要的特點是兼顧實地與外勢。當對方不得不進入黑陣時,則通過攻擊來取得主動。

由於中日韓對“低中國流”佈局研究的特別深入,該佈局黑棋的勝率有所下降,不過依然有不少棋手採用該佈局,不少的新手新型依然在產生。

4. 特點

(1)注重佈局速度

(2)同時兼顧實地與外勢

(3)發展方向是小目方向

高中國流

1.介紹

高中國流佈局

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4.九”(比低中國流高一路),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2. 來源

由於1966年到1976年十年動亂,中國圍棋技術停滯不前。此時,日本棋手經過對中國流佈局的深入研究後,發明了“高中國流”佈局——黑5下在“4九”位置上。由於“高中國流”佈局應用較少,研究不是太深入,黑棋勝率相對高一些(約60%)。

3. 特點

(1)佈局速度快

(2)注重向中腹挺進方向

(3)主要發展方向依然是小目方向

迷你中國流

1.簡介

迷你中國流佈局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韓國圍棋的崛起,他們又發明了“迷你中國流”佈局(又稱“變相中國流”或“韓國流”)。

2. 特點

韓國流佈局主要特點是小目開拆的方向面對對方的角,而不是本方的星位。所以,特別注重速度,他們提倡“暴力圍棋”。

有關問答

1. 問題:為什麼許多棋手都願意下中國流(該處指低中國流)?

回答:中國流佈局重視速度,並且兼顧外勢與實地。依照局面的不同可以靈活選擇實地或者外勢,這是其他佈局無法比擬的!

2. 問題:為什麼中國流的發展方向是小目方向(該處包括任何類型中國流)?

回答:中國流佈局如果在星位兩翼張開,白棋有點三三的絕好點可以選擇,會造成黑棋戰略意圖的失敗。而以小目為發展方向兩翼張開,白棋沒有絕好的打入點。只要打入黑棋陣勢,黑棋可以輕鬆通過進攻獲利。

3. 問題:白棋可以下中國流嗎?

回答:不推薦。因為雙方互相對圍大模樣,黑棋的先著效率會發揮的特別充分,會始終控制全局的主動,白棋大部分情況下都會失敗。所以在職業對局中,幾乎沒有看見過白棋下中國流佈局的。

4. 問題:在中國流對局中,雙方的主要戰略戰術是什麼?

回答:作為白棋而言,主要的戰略就是把局面打散,與黑棋形成細棋局面,讓黑棋的先著效率無法發揮,貼目成為問題。

作為黑棋而言,主要的戰略就是與白棋對圍大模樣,最大限度的發揮先著優勢。(不過白棋不會那麼傻的)

5. 問題:為什麼很少有人下高中國流?

回答:由於高中國流的主要發展方向是中央的外勢,忽略實地。而經營外勢的棋難度很大,不容易把握。所以一般很少有人下高中國流。

6. 問題:為什麼高中國流佈局黑棋勝率略微高一些?

回答:由於高中國流下的對局比較少,研究不是特別深入,黑棋略微佔一些便宜。


大師兄該上路了


一、低中國流

  一般提到的“中國流”都是指低中國流。

  1. 介紹

  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3.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2. 來源

1965年中國圍棋代表團訪日期間,陳祖德在實戰中一鳴驚人地推出了他集大成的“中國流佈局”,取得巨大反響。

  3. “中國流”佈局的基本思想

  以星小目的配合為基礎,以小目為最主要發展方向(不以星位為主要發展方向),迅速向邊上擴展地盤。不但重視佈局速度,而且最主要的特點是兼顧實地與外勢。當對方不得不進入黑陣時,則通過攻擊來取得主動。

  目前,由於中日韓對“低中國流”佈局研究的特別深入,該佈局黑棋的勝率有所下降,不過依然有不少棋手採用該佈局,不少的新手新型依然在產生。

4. 特點 (1)注重佈局速度;

(2)同時兼顧實地與外勢

(3)發展方向是小目方向

二、高中國流佈局

  1、介紹

  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4.九”(比低中國流高一路),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2. 來源

  由於1966年到1976年十年動亂,中國圍棋技術停滯不前。此時,日本棋手經過對中國流佈局的深入研究後,發明了“高中國流”佈局——黑5下在“4九”位置上。由於“高中國流”佈局應用較少,研究不是太深入,黑棋勝率相對高一些(約60%)。

  3. 特點

  (1)佈局速度快

  (2)注重向中腹挺進方向

  (3)主要發展方向依然是小目方向

三、迷你中國流

  1.迷你中國流佈局

簡介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韓國圍棋的崛起,他們又發明了“迷你中國流”佈局(又稱“變相中國流”或“韓國流”)。

  2. 特點

  韓國流佈局主要特點是小目開拆的方向面對對方的角,而不是本方的星位。所以,特別注重速度,他們提倡“暴力圍棋”。

四、陳祖德

陳祖德(1944.02.19~2012.11.01),男,上海人。圍棋國手,中國棋院第一任院長,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63年9月27日,陳祖德受先(對方先行)戰勝日本杉內雅男九段,成為第一個在中國擊敗日本九段棋手的中國人,打破“日本九段不可戰勝”的神話。1980年,陳祖德患胃癌,在病中撰寫自傳《超越自我》,成為激勵一代人的名作。2012年11月1日晚8點40分,陳祖德同志因胰腺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著有《徐程十局》《黃龍周虎》《血淚篇》《過周十局》《襄夏戰梁程》(中信出版社)等書籍。《圍棋與東方智慧》


佳偉影視劇


對於“中國流”佈局,棋迷大多認為是中國棋手所創才有此名,聶衛平九段對此進行了糾正,中國流其實是日本的安永一最先下出來的。60年代時中國棋手訪日,某一輪比賽中,執黑全部採用了這種佈局,因此得名。而由於當時陳祖德是中國棋手的代表,所以有人認為是他所創。但其實是日本的安永一最先下出來的,他沒陳祖德有名所以此事不為人知。1965年中國圍棋代表團訪日期間,陳祖德在實戰中一鳴驚人地推出了他集大成的“中國流佈局”,取得巨大反響。

以星小目的配合為基礎,以小目為最主要發展方向(不以星位為主要發展方向),迅速向邊上擴展地盤。不但重視佈局速度,而且最主要的特點是兼顧實地與外勢。當對方不得不進入黑陣時,則通過攻擊來取得主動。

由於中日韓對“低中國流”佈局研究的特別深入,該佈局黑棋的勝率有所下降,不過依然有不少棋手採用該佈局,不少的新手新型依然在產生。—————摘自網上



三子123


一般提到的“中國流”都是指低中國流。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3.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此種佈局古譜中就有見,但沒有形成套路,後來中國棋手研究較多,拿來對付日本,取得了一定效果。由於是中國棋手最先大量使用的,故日本方面取名:“中國流”。


賸哥聊球


一般提到的“中國流”都是指低中國流。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3.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此種佈局古譜中就有見,但沒有形成套路,後來中國棋手研究較多,拿來對付日本,取得了一定效果。由於是中國棋手最先大量使用的,故日本方面取名:“中國流”。


快樂體操郭珂


一般提到的“中國流”都是指低中國流。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3.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此種佈局古譜中就有見,但沒有形成套路,後來中國棋手研究較多,拿來對付日本,取得了一定效果。由於是中國棋手最先大量使用的,故日本方面取名:“中國流”。


QI歌音樂


中國流是由中國旅日圍棋前輩吳清源所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