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抄底半導體?注意,可不能把北向資金完全等同於外資

根據財聯統計,自2月26日開始,到3月9日結束,北上資金連續抄底多隻半導體股票,累積買入北方華創4.5億元、匯頂科技4億元、兆易創新3.5億元、通富微電2.8億元、紫光國微1.8億元。

這科技股剛剛啟動護盤,就有人來搶功勞了。

買北方華創的這4.5億是個啥概念呢?北方華創今天的成交額是25億元,從2月26日到3月9日,累積成交額是226億,北上資金只佔2%,巧的是,如果統計這期間北上資金累積流出總額,是245億,4.5億佔比也是2%。

外資抄底半導體?注意,可不能把北向資金完全等同於外資

負責任的說,護盤的功勞不能給北向資金。

還有甚者,有人把北向資金等同於外資,這個就大錯特錯了,通過港股市場北向買A股的錢,很多就是內地資金出去的,或者說是內地投資者控制的。

比如,參與滬電股份的香港瑞豐證券,就是通過深滬港通買A股,資金就被算作北向資金。大家不要覺得我們通過港股通買港股佣金挺高的,北向資金成本也高。其實通過香港券商買A股,佣金都是跟券商一對一談的,通道費用都能免。因為佣金便宜,所以北向資金經常上午賣下午買,或者今天買明天賣,跑的比散戶快多了。

A股只能靠自己。

老李昨天分析了,外部環境就這樣了,A股除了科技股,沒別的思路。

“科技ETF(515000)從2月25日下跌以來已經跌了12%,5GETF(515050)跌幅15%,而作為兩個指數共同的最大成分股立訊精密(002475)跌幅16%。距離我們預期的20%回調位還差最後一個5%。

是不是一定跌完這5%,還要看市場情況,如果萬不得已非得啟動護盤,時機可以提前。”

今天媒體又都開始關注芯片ETF申購的情況,3月4日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資金淨流入14億,廣發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資金流入5億。

護盤的功勞,首先應該記在這些大額申購上。

重申老李一直以來的觀點:

科技+週期當然是2020年最優組合,而我們所說的新基建,和這一主線有大量重合的標的。在流動性放鬆、市場出清以及資產價格折扣再折扣的環境下,A股最可能的走勢就是:

你漲你的,我漲我的;你跌你的,我漲我的。

A股沒問題,那麼香港市場會如何呢?

我們說,香港市場也是兩頭受氣的小媳婦,風險來了內地資金撤退,歐美資金也撤退,A股跌,港股跌;美股跌,港股也跌。這是香港市場估值長期偏低的交易層面的原因。

看港股,不要管指數,弱水三千,我們只盯A股買不到,只能港股買的內地核心資產:

外資抄底半導體?注意,可不能把北向資金完全等同於外資

內地優質上市公司資源源源不斷的登陸港股市場,這一過程會緩慢而確定的對港股構成長期利好。現在看騰訊、美團、阿里等內地科技公司已經成為港股的絕對權重公司。

而芯片半導體產業最核心的資產,中芯國際(00981)也是港股上市。未來國內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核心公司曠視科技也在籌備港股上市。

從投資角度,這些都是必配的科技股核心資產,我們的文章會持續跟蹤關注,請大家留意。2020年,離了科技股可不成!

外資抄底半導體?注意,可不能把北向資金完全等同於外資

➡ 多多指教

大家好,我是老李,用心寫乾貨,給大家呈現不一樣的精華內容,大家看完後若能給老李點個贊且轉發一下,就是對老李最大的鼓勵,感謝各位。

➡ 免責條款

老李文章內容僅為老李的個人看法,據此操作,後果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