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相識是緣,談天為話;你好,我是吳吞: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太多因為慾望而導致的悲劇。佛家更是將七情六慾貶斥為人類痛苦的根源

那麼你覺得,“有慾望”究竟是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陰陽師之不甘

京都比叡山延歷寺的僧都(相當於我們的方丈,寺裡的最高領導)圓寂了。

老法師生前博學多識,信仰虔誠,誰都以為他死後能升入極樂世界……

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僧都的葬儀法會結束後,有一個弟子繼承了老師的僧房,搬了進去。

一天,這個僧人在收拾屋子的時候,偶然注意到架子上放著一個小小的白色素燒罐子。

他記得,這是老師生前裝醋用的,聽說還是出自名匠之手的珍品,於是順手拿起來把玩。

在手上掂量一下,還挺重的“裡面的醋,還有多少呢?”想到這兒,不由得將目光投入罐子裡,嚇得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罐子翻落在地,卻鬼使神差地沒有摔壞。而裡面哪裡是什麼醋啊,竟是一條盤曲成團的黑蛇,血紅的舌信子還不時地吐來吐去。

當天晚上,僧人遇到老師託夢。夢中,老僧都淚雨連連地說道:“就像你看到的那樣,我一心盼望著往生極樂世界,持齋唸佛從無懈怠,直到臨終前都無雜念。可彌留之際,不知怎麼就想起了這個罐子,念著待我死後,這個罐子究竟會落入誰手呢?就這麼一絲塵念,導致我神魂化作蛇形盤踞在此,不得解脫……事已至此,念你我師徒一場,請為我誦經百遍,助我超脫,可以嗎?”

僧人依言為老師誦經超度後,罐裡的蛇便消失了,僧都也再沒出現在他的夢裡。

在這裡,有慾望是件壞事。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陰陽師之尋常法師

不拘小節的貴公子源博雅,再次隻身來到晴明的家中。也不用招呼,徑直走到荒野一般的庭院,尋找晴明的身影。

當然,博雅這個老好人,又被請託來,向晴明求救的啦。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博雅大人

事情是這樣的,博雅的朋友寒水翁,是京都一帶有名的大畫家。

一天逛街,他被一個名叫青猿的法師,所表演的幻術吸引住了。

本就對這些奇門幻術有著極大興趣的他,看到青猿法師能夠憑空變出吱吱亂叫的狐狸,又能將路人的木屐、草綠變成小狗的時候,被折服了。

於是每天跟著青猿法師,亦步亦趨地跟著趕場。一來二去的,便萌生了學習幻術的念頭。

青猿法師原本是拒絕的,畢竟“法不輕傳”。後來許是被這個寒水翁跟煩了吧,就告訴他:“我的能力尚有不足,如果你真心想學,就齋戒七日,並帶上一桶上好的糕點,我帶你去拜師。”並特別叮囑,不要帶任何尖銳的物品。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日式年糕)

寒水翁聽罷,甚是高興。依言齋戒七日,並準備了一桶上好的年糕。可是出門前,突然想起青猿法師的叮囑,感覺有些不對勁兒!為什麼特別叮囑他不要帶刀呢?會不會有什麼危險?可是不去又不甘心。於是偷偷地在懷裡藏了一把匕首,趕奔與青猿法師約定的地點。

青猿法師帶著他七拐八拐,走在陌生的山路上;直到黃昏,才走到密林中的一處僧房前。

“到了,你在這裡等一下。”青猿法師吩咐道,然後上前扣響了僧舍的房門。

不一會兒,一個衣著氣派,面容枯槁的老僧,從裡面推開木門。

寒水翁見他們交頭接耳,不知在談論什麼。但見到那老僧的鼻子出奇的長,牙齒亦是十分尖銳,讓他想起某些犬類動物,頓時又有了不好的念頭——想到這兒,他不由自主的將手伸入懷中,按住匕首。

忽然,一陣腥氣襲來,寒水翁連忙掏出匕首,對著黑影就刺。但聽到“哎呦”一聲驚叫,待回過神來,發現老僧,轉眼蹤影全無。

繼而環視四周,寒水翁發現自己站在一處來歷不明的佛堂之中,並非來時的模樣。

而帶他來這兒的青猿法師,正站在佛堂的另一邊,氣的渾身發抖,並指著他大罵道:“天哪,你怎麼能幹出這麼荒唐的事!你乖乖地讓他吃了不就完了嗎?反正你也難逃一死!這麼一來,還連累得我也要陪你一命嗚呼。”說罷,嗚嗚地大哭起來,邊哭邊化作一隻青色的大猿,跑入深山之中。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寒水翁驚駭無比,連夜跌跌撞撞地跑回家。

三日後的一個夜晚,他突然發現有一個球型物品,突破窗戶砸了進來。定睛一看,竟然是那個青色大猿的腦袋。腦袋裡傳出一個高亢嘶啞的聲音:“三天後,我會再來的。”

“晴明,請你救救寒水翁吧,拜託了。”

晴明看了看身前的這個老好人,只得無奈地答應了。

晴明、博雅二人來到寒水翁的家,先是在屋中佈置結界,用以阻擋妖魔。又吩咐博雅看住寒水翁,無論聽到什麼聲音,都不能開門——再強大的結界,都無法阻止內部被攻破。

晴明則去山裡尋找對付妖魔的秘藥。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日式注連繩結界)

夜幕降臨,那老僧果然再來。見突破不了晴明佈下的結界,便不斷變化各種聲音來勾引寒水翁開門。

起初,寒水翁都能忍住,最後聽到他母親的聲音:“哎呀,這是什麼怪物。我兒,我從播磨國千里迢迢來看你,怎會遇到這樣的不幸,哎呦我的腳,被咬斷了……”

救母心切的寒水翁,不顧博雅的阻攔,打開了房門。卻沒有看到母親,只見到一個黑影向他撲了過來。

博雅看到,那個黑影從寒水翁的屁股下鑽了進去。他想起晴明臨行前的交代,於是拿出一把短劍,讓寒水翁將劍含在口中:“無論如何都要含住,絕不能讓那怪物從你口中鑽出,否則你的靈魂會被它帶走!”

那怪物見上通道有靈劍阻路不得出,便在寒水翁肚子裡使勁兒地折騰,把寒水翁痛得死去活來,幾度要鬆口。關鍵時刻,晴明找來了秘藥,並搓成丸子,送入寒水翁的口中。

不久,寒水翁排洩出一具腹部有傷,沒了皮的老貉的屍骸。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貉這種動物,和浣熊好像啊)

在這裡,有慾望,也是壞事。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有慾望,真的不好嗎?

因為慾望而導致的悲劇,實在太多太多了。

佛家言:菩薩畏因,凡人畏果。

咱們普通人,總是事到臨頭了,才覺得害怕。比如誰都知道貪杯誤事,可沒出事之前,誰又能主動放下手中的酒杯呢?更有執迷不悟的,出事兒了,還想著“喝喝喝”呢。我姨夫,都中風了,還不顧醫囑偷酒喝呢,唉。

真正有修行的人,知道自己需要時刻保持冷靜的人,壓根兒不碰酒,更會盡力杜絕所有不可控的因素。對於他們而言,所有的慾望,都是雜念。

可欲望,真的是個壞東西嗎?

當然不是,前些年,我最低谷的時候,曾輕度抑鬱過,也有過不好的念頭。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貪財好色小心眼兒的我,認識到還有很多好吃的沒吃到,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沒有體驗過,就這麼走了,豈不是虧大發了?

於是憑藉著對美好生活的慾望,我好了,而且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在一些傳統故事中,主角在歷經劫難之後,看透世態人情,決定常伴青燈古佛,了此殘生時,我就在想:人若是沒了慾望,還是人嗎?

“心如死灰,形若枯槁”的活,活著也是個活死人吧。

所以說,生活中,“有慾望”其實是件好事。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沒有什麼東西是壞的,過度才是

那麼為什麼在我們的語言體系中,總覺得“慾望”是壞的呢?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一個段子:

政治家父親問兒子:你的理想是什麼?

兒子答:金錢和美女!

父親給了兒子一巴掌:繼續想!

兒子試探地問道:財富與愛情。

老父親欣然一笑。

不知什麼時候起,金錢總是和銅臭聯繫到一起,美女也與沉迷美色綁定了,使得原本中性的詞語變得負面起來,這就是所謂的“近墨者黑”。

另外,故事中的僧都喜歡使用精緻美好的器具,並不是壞事。誰不想自己的日子越來越好。但沉迷外物,臨死都放不下,這就過了。

同樣的,寒水翁作為一個藝術家,對事物保持好奇心,正是豐富創作力的表現。但在對方明確拒絕,自己也察覺有些不對勁兒的情況下,依舊執著的去追求,這也過了。

所以,我們需要焦慮的不是如何克服慾望,變得無慾無求。而是控制慾望,讓慾望成為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動力。

問題是,這個度,太難把握了。

——END——

相識是緣,談天為話;我是吳吞,感謝你的降臨!

陰陽師:知名畫家求學魔術落陷阱,“有慾望”究竟是福還是禍?

吳吞,二手的神話學家,擺脫不了“胖”字的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