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縣映秀鎮跑山雞出欄,助力農戶脫貧致富

“麻煩您幫忙搬一下雞蛋。”近日,映秀鎮黨委政府收到了一份愛心物資,1500個土雞蛋。送出雞蛋的是來自黃家院村的一位視力障礙者,

名叫雷安華,早年因外出打工,意外造成右眼完全失明,雖然看起來眼睛無明顯外傷,但一直以來,他都靠一隻眼睛生活。

汶川縣映秀鎮跑山雞出欄,助力農戶脫貧致富

▲雷安華正在養殖場管理跑山雞


雷安華家中並不富裕,早年為了給身患癌症的母親治病已花光了積蓄,如今家中還有一位患病需長期休息服藥的父親,為了維持家中所有的開銷,雷安華在親戚朋友那裡湊錢於2019年開了一個跑山雞養殖場,雖然去年剛發展只獲得了12000餘元的收入,但在此次疫情期間,雷安華看見疫情期間工作人員奮鬥一線十分辛苦,他毅然決然捐出了1500個雞蛋。

汶川縣映秀鎮跑山雞出欄,助力農戶脫貧致富

▲雷安華正在養殖場管理跑山雞


“在這次疫情面前,很多人都在一線,我能做到的就是捐點雞蛋了,給一線的人員增添點能量,畢竟以前很多人幫助過我們,我們應該懂得感恩。”為什麼一次性捐出這麼多雞蛋,雷安華這樣告訴記者。目前,他的養殖場內共有300餘隻跑山雞,全部採用散養模式進行養殖,為提高效益,養殖場旁還種下各種中草藥,每天雷安華早上餵養跑山雞,下午則會到山坡中尋找跑山雞蛋。“下一步我打算把品種升級,仔細挑選優質品種,擴大規模,進行網上系統化銷售。”雷安華說。今年打算引進新品種,擴大養殖量到2000只,只要銷售渠道打開,年收入10萬餘元沒有問題。

汶川縣映秀鎮跑山雞出欄,助力農戶脫貧致富

▲雷安華為一線工作人員捐出1500個雞蛋


黃家院村轄5個村民小組,共有176戶,453人,村內共有5戶規模養殖場,村民們通過集體經濟金銀花種植基地、正大豬場分紅及自家種養殖收入,2016年脫貧摘帽。“目前我們村上結合種養殖業,人均收入達到12000餘元,現在政策也好,我們這個老百姓也過上了好日子。”黃家院村村主任吳茂介紹說,近幾年通過發展種養殖業,脫貧後黃家院村村民收入較往年翻了好幾番。


“目前,我們映秀鎮的老百姓這個種植養殖行業已經陸續恢復生產,我們也是多措並舉保證老百姓的復工復產及增產增收。”映秀鎮副鎮長馬積雲介紹。映秀鎮現有生豬養殖戶16戶,50只以上家禽類養殖戶4戶,疫情期間映秀鎮開闢農產品綠色運輸通道,精簡各項過路手續,針對復工復產類外來人員取消各類門坎條件,只需提供健康證明作登記即可,保障映秀鎮養殖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