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基建”7大產業鏈之5G基站產業鏈全景圖(附企業名錄)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高層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指出,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區別於傳統“基建”,“新基建”主要發力於科技端。傳統基建主要是指鐵路、公路、橋樑、水利工程等大建築,而“新基建”是指立足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具體來看,“新基建”包括7大產業方向: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以及城軌交通。

2020年是5G發展的關鍵年份,從三大運營商獲悉,截至今年2月底,我國80%的5G網絡建設按計劃實施。作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G對經濟的影響不可忽視。工信部稱,電信企業要及時評估疫情影響,制訂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特別是獨立組網建設步伐,切實發揮5G建設對“穩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的積極作用。

近期5G設備的大規模集採意味著中國正加速5G商用進程。2020年3月9日,中國移動公佈,華為、烽火、中興入圍SPN集採候選人。此輪集採規模累計約為一百億人民幣,共涉及2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寧夏和內蒙古的情況尚未披露。華為毫無懸念成最大贏家,除了西藏地區少於一半,在其他各個地方份額從50%到70%不等。

2020年1月10日,中國移動曾公佈2020年至2021年SPN設備擴容部分單一來源採購信息公告,華為、中興、烽火分別為275968套、124506套和10244套。中國電信也曾在1月16日公佈2019-2020年STN設備建設工程集中採購項目中標候選人,華為、中興、烽火、新華三等多家廠商入圍,項目分為 STN-ER(核心)、STN-B(匯聚)、STN-A(接入)三個標包。

中國“新基建”7大產業鏈之5G基站產業鏈全景圖(附企業名錄)

5G發展,基站先行。5G基站的選址建設,是保證5G商用信號覆蓋的基礎,所以, 5G基站建設是5G產業佈局的第一步。

2020年5G迎來大規模建設,5G基站目標不斷刷新。通信運營商將正式開啟5G大規模集採,帶動產業鏈。從5G基站產業鏈來看,主要涉及上游規劃涉及、中游建設/運維以及下游應用三大環節。其中根據工信部《關於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5G基站規劃原則為:規劃先行、需求引領、市場化合作。在中游環節,涉及產業較多,包括基站設備、小基站、光通信設備、網絡工程建設、無線設備、傳輸設備以及網絡優化與運維等。產業鏈下游端,5G應用領域廣泛,涉及物聯網、智能裝備、手機/移動終端等等。

中國“新基建”7大產業鏈之5G基站產業鏈全景圖(附企業名錄)

一、5G基站產業鏈上游規劃設計

工信部和國資委聯合下發了《關於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文件明確要求,加快5G基站站址規劃。基礎電信企業要根據5G業務發展需求和網絡規劃,及時提出5G基站站址需求。

文件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鐵塔公司按照“規劃先行、需求引領、市場化合作”的原則,集約利用現有基站站址和路燈杆、監控杆等公用設施,提前儲備5G站址資源。鼓勵其他獨立鐵塔運營企業充分利用各類開放共享設施,參與5G基站站址建設。

文件指出,要強化鐵塔建設需求統籌。中國鐵塔股份加強對鐵塔、機房等基站配套設施與公共交通類(地鐵、鐵路、高速公路、機場、車站)、建築樓宇類重點場所的傳統無源室內分佈系統建設需求統籌,能夠共享的不得新建。文件要求,基礎電信企業與鐵塔公司要利用路燈、監控、交通指示等社會杆塔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微(小)基站建設;鼓勵各企業積極與市政、公安、交通等部門溝通協商,爭取其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開放所管轄的社會杆塔資源。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和鐵塔公司拓展與電力、鐵路等行業的合作領域,推進資源雙向開放共享,有效降低建網成本和設施租賃成本。

5G時代基站越來越密集,若繼續按照傳統方式建設基站,越來越高的基站建設成本恐將嚴重拖累5G部署進度。傳統2G/3G/4G基站設計佔地大,不僅影響環境美觀,還讓人擔心承重、風荷載等指標能否滿足要求,且功能集成少,依然會導致城市多杆林立,造成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而5G基站設計要模塊化、簡單化,易於安裝,外觀大方。進入5G時代,一些設備商已經預見性的推出了模塊化、簡單化的基站設備,比如,在華為的基站產品組合中,不僅有可以將BBU、電源和AAU整套基站設備掛在一根室外杆上的Super BladeSite,還有TubeStar、PoleStar等多種面向多場景的產品。整體設計旨在簡化基站部署,通過去機房、去站點降低站點總成本。

另外,隨著基站站點越來越密集,城市站址獲取越來越困難,為了縮短建站週期,降低建設成本,全球各地共享路燈、電線杆等社會資源的杆站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中國“新基建”7大產業鏈之5G基站產業鏈全景圖(附企業名錄)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我國,一些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2019年4月浙江省發佈《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各級政府要在土地、電力接引、能耗指標、市政設施等資源要素上給予重點保障,免費開放辦公樓宇、綠地資源、杆塔等,支持5G基站建設;2019年5月,廣東省發佈《廣東省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明確指出,免費開放公共建築和杆塔等資源支持5G基站建設,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基站建設和運行維護中違規收取額外費用。

二、5G基站產業鏈中游建設/運維

2019年11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透露稱,目前全國已經開通5G基站達到11.3萬個,預計到2019年底將達到13萬個。5G套餐的用戶已達87萬戶。2020年更值得期待,此前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預測,2020年中國將建設超過60萬—80萬個5G宏基站。

2020年3月6日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會上表示,疫情過後,今年5G網絡建設將加速又加量,預計三大運營商今年底前將開通60萬5G基站。3月9日,中國移動公佈2020年至2021年SPN設備新建部分集中採購中標候選人,通信設備商華為、烽火通信和中興通訊分食百億大單,華為毫無懸念成最大贏家。

從產業鏈來看,目前5G基站中游主要涉及無線設備、基站設備、小基站、傳輸設備、光通信設備、網絡工程建設以及網絡優化與運維等七大板塊,其中還包含一系列配套產品及網絡支持。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了我國5G基站建設與運維上市企業彙總表:

中國“新基建”7大產業鏈之5G基站產業鏈全景圖(附企業名錄)

注: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遺漏與不足,歡迎指正!

中國運營商5G基站建設:

中國移動: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2019年底,中國移動在50個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聚焦14個重點行業,打造4K/8K超高清直播等100個5G的應用示範場景。2020年,中國移動5G基站要覆蓋所有地級市。

中國電信:2019年,在約50個城市建設4萬個5G基站。5G初期中國電信將以市場和客戶為導向,在約50個城市開展獨立/非獨立(SA/NSA)混合組網,在重點城市的城區實現規模連片覆蓋。

中國聯通:2019年8月14日,中國聯通在香港舉行2019年中期業績發佈會,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曉初表示,2019年計劃建4萬個5G基站,重點做好在14個城市具備連續商用覆蓋能力的計劃。

中國廣電:2019年11月23日上午,中國廣電5G在長沙聖爵菲斯酒店樓頂基站開通。這是中國廣電在取得5G牌照成為中國第四大運營商之後的首個5G基站,也是全球首個700MHz+4.9GHz 5G基站。

三、產業鏈下游應用

5G的應用場景主要包含增強型移動寬帶、大規模機器通信以及高可靠低時延通信,與4G相比,寬帶需求提升100倍,時延要求降低10倍。

據瞭解,國際電信聯盟(ITU)去年6月定義了5G三大典型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帶 eMBB、大連接物聯網 mMT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uRLLC。在此之前,我國IMT-2020(5G)推進小組發佈的《5G概念白皮書》中也明確了四大應用場景: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功耗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

中國“新基建”7大產業鏈之5G基站產業鏈全景圖(附企業名錄)

總體來看,5G的三大應用中, mMTC 和 uRLLC均和物聯網相關。

隨著國務院和各部委相繼出臺政策文件,對於提振物聯網產業信心、推動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帶動物聯網產業鏈上下企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著中國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持續穩定增長。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了物聯網行業上市企業彙總表如下:

中國“新基建”7大產業鏈之5G基站產業鏈全景圖(附企業名錄)

注: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遺漏與不足,歡迎指正!

從2020年起,預計三大運營商將加大對5G建設的資本開支,以加快5G建設速度。中國移動正在積極推動5G建設復工復產,2020年底5G基站數達到30萬個的目標不變。工信部此前指出,力爭2020年底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覆蓋5G網絡,這無疑將帶動通信產業全面繁榮。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計,到2020年電信運營商在5G網絡設備上的投資超過2200億元,各行業在5G設備方面的支出超過54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