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其实是件挺专业的事情

无聊,其实是件挺专业的事情

王村村旅游图

他叫王村村,自称“大概是全世界最无聊的人”。

我在微博上看见这个人,是几年前,因为看了他的一篇“如何提高作文水平”的文章,被很多人转载。

他说,写作要把简单的东西场景化,立体化。比如:感冒,感冒很严重,就不能叫重感冒,必须叫“粉碎性感冒”,体现出这个感冒不仅摧垮了你的身体,还直击你的灵魂。

他说,写作的世界观和格局一定要大。作为一个作家,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你不能说自己错了,你得说,是这个世界错了。凡事都牵扯上全世界,就让人觉得很玄幻,很牛。比如:劳动课上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粒种子,教我们回家以后怎么种。那天,我跑着回家,第一时间把它埋在土里,浇好了水,盼着它发芽,过了很久,我妈说应该已经过了播种的时间。我难过了很久,我欠这个世界一朵花……一个小学生,没种出花儿,感觉亏欠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格局,一定要大!!!

这些文字写得很有趣,也让人受启发,我以为他是作家或者是教师,还想再读到他的文字,却没有了。

无聊,其实是件挺专业的事情

自制竹木简

翻看他的微博,他每天所做的,都是一些好多人想做,却又不会去做的事。有些可以叫无聊,而有些应该叫创意。

过年了,王村村在自家门上贴了副对联,十来厘米大小。结果对门邻居弄了副比他家的大。于是,他就做一对小石狮,三四十公分大小,放在自家门前。他把自家的WiFi改名“大户人家”。发文,来啊,盲目攀比啊,谁还不是个大户人家……现在出门都感觉腰杆挺的耿直了……啊…… ​他制作好多微小的物件,让人想到沈三白烟雾里看蚊飞,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的童年趣事。那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视小为大的想象力。

无聊,其实是件挺专业的事情

自制微缩对联和石狮子

他做了个磁悬浮,感觉把什么东西放上去都会变的瞬间高大上,哪怕是一碗方便面。他会制作特斯拉线圈,然后做个雷神之锤。为了做个“村食记”《清炒空心菜》​​​​,先在微波炉里种空心菜,然后他打了把权力的菜刀,敲口铁锅,做木勺,做菜板、筷子,捏陶碗……最后,带齐工具,到郊外钻木取火炒菜。他的微博认证是“知名旅游博主”,简介是“无聊行为艺术家”,个性标签是艺术家、诗人。我想他必须是理工男,各种知识都要懂,动手能力要超强。其实,他是商科毕业,职业是广告设计。

他看了两三千部电影,因为喜欢《我不是药神》,后,他到理发店剪了自己留了四年的头发,要捐给那些癌症化疗后掉头发的小朋友做假发用。王村村也很有爱心。

五年前,王村村开始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做的无聊事。数一碗米,花6个小时,得出16250颗。数一颗草莓上有多少草莓籽,花了3个小时,得出结论,平均289.2颗。他把这些归类为“古典主义无聊”。

无聊,其实是件挺专业的事情

弹棉花做棉被

古典主义无聊,谁都可以做。但自己在哪里?要在无聊中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他给作品建立仓储系统,搞“石榴籽”选美大赛,这些创意,是他的“现实主义无聊”阶段。和他“盲目攀比”的邻居要走,他送一束向日葵,偷偷把自家WiFi改名“种点瓜子路上吃”。邻居送他一束棉花,花语“珍惜身边的人”。为了纪念邻居,他用这些棉花弹了一床棉被,过程严格遵循传统工艺。

住在城里,好多人羡慕田园牧歌式生活。于是,他在浴缸里填土,插秧,种水稻,每天早上7点给水稻开灯,晚上给水稻关灯。马尔代夫的风景很美,富人们有自己的别墅,游泳池。王村村就改造自己的浴缸,做成游泳池,还邀请朋友过来潜泳。你没条件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但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做一些靠近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有人说,理工男不懂浪漫,于是他从废旧电脑CPU里提炼黄金,又打磨碎玻璃,做成钻戒。通过很夸张的手段去描绘或讽刺现实,这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无聊”新体验。

无聊,其实是件挺专业的事情

浴缸里种水稻

因为电影《红猪》里的一句台词,他就想,多少个气球可以吊起一头猪?可是,一帮人吹了两万多个气球后,猪却跑了。王村村的感觉,周围的人看着你,就像看着你和一头猪结了一个婚。

有人说他无聊,有人说他有趣,甚至有人觉得这些是艺术。王村村说:“我有时候觉得,任何一种东西或者方式,都能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驱动力。可能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方式,我恰好选择了无聊而已。”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义,后来仔细想想,哪有什么意义呢?两万个气球把猪吊起来有意义吗?数一碗米有意义吗?并没有……只是,我们更喜欢用这样简单的方式去对待这个世界。

因为这些无聊,《南都周刊》和《人物》杂志采访了王村村,并刊载多篇采访文章。《一席》邀请王村村做专场讲演。2016年开始,王村村火了。

不要再问有什么意义了,活着,也许没什么意义,但不代表没意思。做一个无聊的人,需要各种知识和创意,还要有动手能力,​​​​其实是件挺专业的事情。

无聊,其实是件挺专业的事情

邻居送的棉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