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奇聞:宋明帝喜歡看裸戲,遭到皇后的強烈反對

南北朝奇聞:宋明帝喜歡看裸戲,遭到皇后的強烈反對

南北朝奇聞:宋明帝喜歡看裸戲,遭到皇后的強烈反對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王貞風,南朝宋明帝劉彧的皇后。劉彧是宋文帝劉義隆的第十一子,最初受封為淮陽王,王貞風也是在那時候成為淮陽王妃的,那年,劉彧剛剛十歲,王貞風比劉彧大點,十三歲。四年後,劉彧改封湘東王,王貞風便成了湘東王妃。公元465年,二十七歲的劉彧當了皇帝,三十歲的王貞風理所當然的也就成了皇后。其實,按理輪不到劉彧當皇帝,他的皇位是從侄子劉子業手裡搶的,劉子業荒淫暴虐,尤其看劉彧不順眼,幾次要殺死他這個叔叔,終於逼得劉彧發動宮變,殺掉劉子業自己當了皇帝。

劉彧一朝大權在握,盡掃先前晦氣,再也不用戰戰兢兢的過日子了。不過,這個劉彧比劉子業也沒好到哪去,甚至更加變本加厲。他本來就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先前受劉子業欺辱,是因為沒法子,現在他是皇上,沒人敢管,和當王爺時不可同日而語,就可著勁瞎折騰。除延續了劉子業“忍虐好殺”、“奢費過度”(見《宋書》)的傳統外,更增添了荒淫好色的毛病。於是,就發生了看“裸戲”的那些事兒。

這是一檔助興節目,劉彧在宮中大宴群臣,酒酣耳熱之後,便“裸婦人而觀之”,開始看脫衣舞表演,場面煞是火爆。在男女禁忌極嚴的古代,恐怕也只有皇宮之內敢如此肆意妄為。王貞風哪見過這陣仗,下意識的“以戶扇障面”(見《資治通鑑》),拿扇子擋住了臉,不好意思看,當然,也可能是不敢看,估計心怦怦跳的厲害。劉彧一瞧就不高興了,多好的節目啊這是,大傢伙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就你不看,裝啥清高啊!在君臣如此和諧歡樂的場面中,你竟然彈出不和諧音符,不捧場,不給皇帝面子。於是皇帝當然很生氣,後果自然很嚴重。

這態勢王貞風當然不會看不出來,十三歲就跟著你過,你想什麼我能不知道?知道歸知道,可王貞風過不了心裡那道坎,於是大膽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說“為樂之事,其方自多”,那娛樂的方式多了去了,你幹嘛非得看脫衣舞呀。況且,那表演者都是什麼人啊,不是姑姑輩的,就是姐姐妹妹們,“豈有姑姊妹集,而裸婦人以為笑”(見《資治通鑑》),就是外面市井凡俗中的人也不這樣幹啊,姐妹姑姑總動員,親的熱的全招呼,像什麼話啊?這話有點打臉,猶如去青樓的公子哥,想聽首小曲助助興,你偏唱個“萬惡淫為首”,不純粹添堵嗎!劉彧當時正在興頭上,王貞風當頭給他澆了瓢冷水,先前被節目勾引起來的興致一時全無,繼而龍顏大怒,把王皇后轟了出去,你不看躲遠點,別礙我的眼。不過這樣一鬧,劉彧再看錶演也定是寡然無味了。

王貞風敢於在皇帝面前說不,這事非同小可。領導心胸寬廣,那是為了成就大事,在小事上都是小心眼,特別是在下屬面前,不比對待上司那樣小心翼翼,喜歡找到唯我獨尊的感覺,原則是小,面子是大。劉彧當然也不例外,況且他還不是個一般的領導,那是皇帝,九五之尊,一國老大,小心伺候著還來不及呢,再去頂撞,純屬沒事找事。當然,王貞風的身份有些特殊,也不是一般的人,皇后,地位僅次於皇上,這也是她能保全性命的原因,轟出去算是輕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你是皇后,並且從王妃這麼一直陪伴的走過來,勞苦功高、情深意篤,你在皇帝面前也還是臣子、是奴才,也要唯唯諾諾、惟命是從,和現在的男女平等根本不是一碼子事。所以,王貞風敢這樣說話,那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況且那劉彧還是個殘忍好殺的主,獸性上來,六親不認,且手段極其殘忍,“左右失旨忤意,往往有斮刳斷截者”(見《宋書》)。哪個人稍有不慎,在什麼上不合他心思了,立馬弄你個折胳膊少腿的。王貞風骨子裡的烈性就體現在這,即便換個好說話的皇帝,或是寵愛尊重老婆的皇帝,你這樣說話他都未必的帳,何況一個嗜殺成性的昏君呢。所以王貞風此舉,也實在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其勇氣著實令人敬佩。擱現在,王貞風就是不畏強權的典範。無怪乎他哥哥王景文聽說此事後,由衷的讚歎說,“後在家劣弱,今段遂能剛正如此!”別看妹妹在家文文弱弱的,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沒想到骨子裡這麼硬朗,大大吃了一驚。

不喜歡看“裸戲”,也許是婦人的羞怯,或是道德的使然,這個是每一個有廉恥心的女人的很自然反應。然而,不聽皇帝的話,還要出言頂撞,硬擰著來,這就是個性問題了。換做別人,心裡也許不願意,但多半會強忍著,好討皇帝喜歡。就像你去領導家串門,他家孩子再不懂事,你也要誇上幾句。從這點上講,王貞風不懼淫威,有自己的原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王貞風的個性,同樣延續到了劉彧兒子身上,不幸的是,他沒死在丈夫手裡,卻差點死在這個兒子(不是王貞風所生)手裡。劉彧死後,長子劉昱繼位,王貞風被尊為皇太后。劉昱十歲繼位,創歷任皇帝殘忍之極限,不知是否患有先天性精神分裂症,喜歡殺人到了痴迷的程度。王貞風“每加勖譬”(見《宋書》),苦口婆心的規勸,開始還管點用,後來就似瘋了一般,一天不殺人到不了黑,誰說也不行。就連王貞風,他都覺得礙眼,想要毒死她。

起因是一件很小的事,有一次,王貞風給了劉昱一柄玉柄毛扇,劉昱“嫌其毛柄不華,因此欲加鴆害”。手柄不光溜就不幹了,你說這才多大點事啊,給你把扇子倒有罪了。劉昱悄悄讓太醫煮藥,準備毒死太后。左右忙勸他,說這萬萬使不得,“若行此事,官便應作孝子,豈復得出入狡獪”(見《宋書》)。手下也夠機靈的,採取避重就輕的策略,戳劉昱的軟肋,說你毒死了她,你就得當孝子守孝,哪還有大把的時間玩耍啊。劉昱一聽,是這麼個理兒,才作罷,你說這算個什麼玩意兒。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