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當下疫情對各個行業的影響還未退去,雖然國內已經有好轉跡象,但社會經濟仍將受到一段時間的影響,也給多個行業發展帶來了不確定因素,礦業發展也遭受重大沖擊。疫情之下,全球礦業將如何發展?本文將

分析當下環境因素,探討礦業可能面臨的挑戰及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受疫情影響的礦業發展現狀

截止至今,全球近十萬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中近九成確診患者位於中國。由於中國疫情爆發正值農曆新年,大量的流動人口滯留、工作假期延長以及強制停工對需求和供應造成了影響,中國在資源供求上出現中斷,導致全球範圍內出現了主要金屬價格下降的現象,進而引發了力拓、俄羅斯礦業、淡水河谷、嘉能可等全球礦業公司的股價下跌

英澳跨國礦業公司必和必拓2月18號預計,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的爆發,若在3月底無法得到遏制,必和必拓將下調其對經濟和商品需求增長的預期。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力拓2月13日也表示,受疫情影響無法運輸,該公司正放緩其開發蒙古銅礦的進程。

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隨著疫情在中國逐漸得到控制,中國企業大範圍開始復工,企業生產回暖,寒冬中的礦業市場也開始解凍,從金屬價格上即可初見端倪。上週,儘管供應依舊緊張,鐵礦石價格開始出現回升。據外媒3月2日報道,智利礦業部長也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加拿大勘探與開發者協會(PDAC)的年度大會上表示,一旦疫情消退,銅價應會回升。

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其實市場回暖並非難以預見的局面。針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中國政府自2月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防疫難關。同時,全國多地政府也相繼出臺疫情期間降低企業成本的舉措,緩解礦企資金壓力。2月25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導工業企業和建築施工企業進行有序復工復產。在中國復工復產的推進下,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將會逐步減小

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疫情為礦業發展帶來的挑戰

在今後一段時間裡,全球礦業發展中仍是壓力重重。鑫海礦裝認為,礦企們將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在各國礦業活動的政策風險、經濟風險、法律風險等。

1、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針對商務、勞務人員的出入境管控,受疫情影響,目前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公民採取了入境管控、暫停簽證、檢疫隔離等措施,對前往海外項目地開展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二是對礦山機械設備、原材料和礦石的進出口控制,包括港口的清關管控、檢驗檢疫以及邊境口岸可能關閉等因素。三是由於疫情花費了政府精力,一些海外政府機關可能會延遲審核工作的進行,導致不確定性的增加。

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2、經濟風險

由於礦業基礎性行業的特性,在經濟發展中礦產品的需求和市場價格呈現明顯的週期性變化。若新型冠性肺炎疫情在3月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擴散,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前景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除市場以外,匯率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3、法律風險

由於疫情要求不得不延遲開工的礦企可能面臨履約風險和法律法規變動的風險。部分境外投資項目建設期逾期、成本增長可能導致因違約中止項目,而海外投資國可能會出於對疫情的擔憂而頒佈臨時性的法律規定或相關政策,本身法律不健全的項目所在國更可能出現這類風險。

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礦業發展何去何從

與其他行業相比,礦業投資和經營週期更長,疫情對整個礦業行業發展的影響是較短期的。對此,鑫海礦裝認為,雖然疫情阻斷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但目前的信息技術可以填補這一空缺,網絡成為了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作為支柱型基礎產業,礦業所生產的產品是其他行業的原料。當疫情結束,經濟復甦,製造業、基建投資等行業的回暖會刺激礦業的復甦和發展

在此,鑫海礦裝給出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首先,在大量企業停工的檔口,礦企可以考慮通過科學防疫和科學排班來實現“錯峰”發展,抵消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自2月初以來,鑫海礦裝通過遠程線上開工的方式逐步復工復產,並制定防疫期間工作方案,嚴格執行檢查,在疫情期間保障生產生活有序進行。

其次,礦企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作為工具,將新技術落實在實際使用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長期來看,疫情的爆發將激發礦山設備製造企業加大力度自主創新,推進

礦山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疫情仍未過去,全球礦業面臨巨大壓力,正值防疫關鍵時期,仍不能掉以輕心,鑫海礦裝相信,在戰疫勝利之後,礦業將會迎來冰雪消融的發展盛夏!

信息來源:洲際礦山、衛生健康委網站、Mining Technology、礦業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