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裡,宮蓓蓓當著公婆的面管孩子,是否妥當?如何解決?

冬陽一縷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最近每晚必追《安家》,對於“《安家》裡,宮蓓蓓當著公婆的面管孩子,是否妥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理解是宮蓓蓓的做法是對的,理由如下:

孩子的錯誤是老人縱容的

劇中宮蓓蓓的孩子還很小,看樣子也就四五歲左右吧。小孩在劇中確實呈現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生活習慣方面,比如餵飯、看Ipad、不聽爸爸媽媽的話等等。其實這麼小的孩子,他是不知道對與錯的,都是需要大人的教育與引導。

而宮蓓蓓孩子的這些明顯的壞習慣都是爺爺奶奶縱容的,如果不指出來,孩子永遠不知道錯,錯誤也永遠得不到糾正。

孩子的錯誤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劇中宮蓓蓓小孩的生活習慣不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宮蓓蓓指出了,但是孩子並沒有改正。而且日積月累,錯上加錯。孩子都不覺得他的行為是錯誤的。

老人永遠不覺得自己有錯

宮蓓蓓是婦產科醫生,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有科學性,而且應該應該很有經驗。但是當宮蓓蓓指出孩子的錯誤的時候,爺爺奶奶是恨不能理解的,爺爺奶奶的教育永遠是傾向於經驗。由此可見,根本原因在於爺爺奶奶,而不在於宮蓓蓓。

“甩手掌櫃”爸爸有很大的責任

為什麼宮蓓蓓的教育引起爺爺奶奶的反感,而且對孩子也沒有效果?責任在孩子的爸爸。劇中宮蓓蓓的老公明顯是一個“甩手掌櫃”,對孩子及家庭的關係太少。而且,也是一個媽寶男,對待父母言聽計從。這樣的爸爸,即使宮蓓蓓先將孩子的錯誤與爸爸溝通,爸爸也不可能解決的很好,這就是現實。

綜上所述,我覺得宮蓓蓓的做法沒有什麼不對的,對待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科學性、及時性。


沐說心語


其實這種情況,在筆者身上也發生過,很多的寶媽都經歷過這種事情,爺爺奶奶帶娃,滿屋子追著餵飯,拼命勸著吃飯,無節制地讓孩子看電視,吃零食,玩玩具,關鍵是還不能說,一說,爺爺奶奶肯定要生氣,不管孩子又不行,老公又偏向他爸媽,真的是有氣無處撒,有苦說不出。

而且我婆婆有個經典的言論就是“男孩壞到10歲”,她說孩子在10歲以前都比較調皮,不用管不用教,到了10歲就好了,這個可笑的言論,她奉之為真理,言談踐行,你跟她說什麼她都聽不進去,老年人的固執真的是讓人沒有辦法的。

好在最後,我堅持自己帶孩子,既省得婆媳關係緊張,又省得夫妻關係破裂,當然,這其中的代價也挺大,那就是跟闞太太一樣,只能做全職主婦,每天照顧孩子,忙得團團轉。

這個宮醫生的婆婆,大家都看出來了,她是樊勝美的媽媽哦,怪不得這麼不靠譜,希望宮醫生趕緊搬出去吧,有條件的話,還是得自己看孩子比較好,不然由著爺爺奶奶看下去,也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問題的。

宮醫生的公公婆婆的行為言詞都在影響著媽媽的教育權威,這個問題十分的嚴重!長此以往下去,孩子根本不會再聽媽媽說的話,會產生更逆反的心理,最可氣的是她的老公,他爸媽年紀大了,不懂得教育孩子,可他自己年紀輕輕,總該知道隔代教育的問題吧,反而訓氣自己的妻子來,家庭中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丈夫,無論什麼時候,都不站在你這一邊,讓人覺得真的靠不住。

但是有些網友對此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覺得孩子吃飯看電視並不是什麼大問題,覺得宮醫生當著公公婆婆的面,教訓孩子,實在太不給公公婆婆面子,有點過分了,對此您是怎麼看的呢?您家裡發生過這種公公婆婆幫帶孩子教育理念不同引起了矛盾的事情嗎?歡迎來跟枕雪探討一下哦!


王大大Vlog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隔輩人因為文化水平、傳統觀念、生活方式上的不同,肯定會有很多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為了家庭和諧,首選解決方式就是不和公婆一起住,年輕夫婦自己帶孩子,這就需要兩個人做好分工,一般都是媽媽放棄工作在家帶娃,爸爸負責掙錢養家,如果做不到,那就要請老人幫忙了,可以白天把孩子送到老人家裡,晚上下班再去接,我有個閨蜜就是這樣處理的,之前和婆婆住一起,冬天早上刷牙能不能用熱水都會發生矛盾,還總是和老公為了婆婆的事吵架,後來覺得實在不能這樣下去了,就和老公商量好在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每天早上上班前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晚上下班有時候接上孩子一家三口回家做飯,有時候在老人家吃完飯再接走孩子,等回了自己家再教育孩子立規矩,不當著老人面訓斥孩子,一段時間下來,發現孩子在爺爺奶奶家也能自覺的遵守爸爸媽媽的要求了。

如果只能像《安家》裡宮蓓蓓那樣和老人住在一起,那就應該先和老公商量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統一戰線,和誰的父母一起住就由誰出面教育孩子,避免婆媳之間產生矛盾。

當然,對於孩子來說犯了錯誤就一定要管,讓孩子知道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規則,犯錯了沒有人能夠袒護他,也讓老人明白放任和溺愛只會害了孩子,不管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都應該幫助爸爸媽媽更好的教育孩子。



chy0607


誰生誰教!話糙理不糙!老人慣孩子沒樣去,再不教孩子以後毛病一大堆的時候,老人管嗎?孩子犯罪了老人替他頂罪?比如我家,我家寶寶教育問題我家老人一參與我就這麼懟!他生養的孩子個個巨懶,還學渣,吃飯翻菜碟,我結婚0彩禮,我父母都開明到這個地步了還問我家多少嫁妝,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教育我兒子


誤落塵網1


當從短短的幾分鐘劇情來看,我認為宮蓓蓓當著公婆的面管孩子,不妥當。

1、影響公婆和自己的關係。宮蓓蓓上班時,能安心工作,下班後,洗手就有熱騰騰的飯吃。這些都是因為有強有力的後勤部隊,公婆。平時她跟自己的丈夫都很忙,家務都是公婆一手包辦的,兩個孩子也是公婆在照顧,這老兩口也是挺辛苦的。但是下班後的宮蓓蓓,看到孩子的不良習慣,就說這不可以,那不應該這麼做,老人心裡肯定不高興,覺得委屈。自己的寶貝孫子被教訓了,心疼了。自己辛辛苦苦,還被責備,心裡覺得不值得,委屈了。自己辛苦拉扯大自個的娃,也是這麼帶過來的,自己的經驗被否定了,心裡不服。宮蓓蓓自己也不開心,自己本身就是婦產科醫生,在育兒方面專業,可是看見自己的孩子在不科學的教養,肯定不能接受。如此下去,矛盾會越發深了。

2、影響丈夫和自己的關係。劇中宮蓓蓓和公婆在育兒方面觀點發生衝突時,丈夫一開始本想當和事佬,把這事忽悠過去,說了一句“兒子以後上大學,記得把爺爺奶奶帶上,要不然沒人給你餵飯。”結果,被宮蓓蓓瞪了他一眼,吃力不討好。後面宮蓓蓓和公婆矛盾加深,孩子哭了,公婆不高興了,他丈夫就直接責備宮蓓蓓,怪她,打亂爺爺奶奶帶孩子的方法。宮蓓蓓也生氣了,抱著小兒子餵奶去了。

3、這樣教育孩子,成效不明顯。

宮蓓蓓跟孩子和爺爺奶奶講了道理:給孩子餵飯,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吃飯看平板電腦,對眼睛不好。可是爺爺奶奶並不認同,認為孩子能多吃幾口飯就不容易了,而且別家的小孩都這樣。孩子有了爺爺奶奶當靠山,囂張反抗,宮蓓蓓懲罰了孩子。爺爺勸阻,丈夫責備她,此時的孩子,我想也得不到什麼教育吧,說不定心裡還覺得自己委屈了。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只生養一兩個小孩,小孩在家裡都是寶,爸爸媽媽抱著,爺爺奶奶捧著,生怕磕著碰著。由於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好多家庭的小孩都是爺爺奶奶來幫忙照顧,兩代人,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方法,摩擦鐵定不少。我認為應該要這麼做:

1、儘量放手。既然不得不拜託老人照顧,那就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老人會把孫子照顧周到,自己只管努力掙錢。休息的時候,儘量多陪陪孩子,培養親子感情,在陪伴中教育孩子,多陪陪老人,談笑中溝通孩子的教育理念,尋找共同點。等孩子長大一點,可以上幼兒園,小學了,儘可能自己親自教導和輔導作業,畢竟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是家長。

2、讓老公出面。夫妻雙方的教育理念要一致。如果你認為公婆做的不對,你先說服你老公,讓他認同你的說法,和你站同一戰線。請他出面,跟他爸媽溝通。面對兒子的意見,公婆相對容易接受,畢竟兒子也是他們手中寶。

3、多與公婆溝通。公婆多持自己有豐富的經驗,不理會兒媳的建議時,你要多讓她看看育兒頻道,或者帶他們去聽專家講座。一般專家或者外人的話語會比你苦口婆心的勸導更管用,不妨試試。

4、在教育孩子時,大人立場要一致。當看到孩子有不良習慣時,家裡人先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再尋機教育。若單獨和孩子一起,你可先和孩子講道理,先行教育,事後再跟家裡人溝通,務必要在以後的生活中,大家一致糾正孩子不良習慣。

5、年輕人可以自己帶孩子,最好自己帶。孩子是自己生的,本來就該由自己帶,這樣孩子才會跟自己親。孩子的教育,父母會更上心,更科學的規劃。和孩子的溝通,父母更能貼心體會交流。


深海中的一條小魚


並不妥當,公婆雖然有錯,但是不能當著別人的面說

《安家》中房似錦為宮蓓蓓一家解決了居住的問題。

原先宮蓓蓓一家5口人居住在60平米的房子裡,而且是一室一廳一衛。

幾乎沒有私人空間,有時候為了趕工作進度,又怕吵到熟睡的家人,只能躲到廁所裡,趕工作。

如今宮蓓蓓一家搬進了新家,三室一廳,每個人都擁有了私人空間,宮蓓蓓非常的滿意。

然而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出現了新的問題,引發了婆媳矛盾。


宮蓓蓓本身沒有什麼營養,所以餵養二胎時需給二胎一些輔助食物,這樣才能達到營養均衡,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但是公婆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啥都是扯,本身的營養才是最好的。

而大寶歡歡,吃著飯看著電腦,宮蓓蓓想讓歡歡放下電腦好好吃飯,作為婦產科的醫生,宮蓓蓓知道,如此吃飯對腸胃的消化不會太好,但是歡歡仗著有爺爺奶奶的保護,對宮蓓蓓的話語置之不理。

而在一旁的公婆更是幫著歡歡撐腰,宮蓓蓓一氣之下,當著公婆的面訓斥了歡歡,告訴歡歡一以後吃飯不能看電腦,而一旁的公婆臉色有些難看。


宮蓓蓓當著公婆的面訓斥孩子是否妥當?

並不妥當,雖然公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些不妥,但是公婆終究是長輩,當著他們的面訓斥孩子,就如同打他們的臉,這樣不僅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還會引起婆媳矛盾。

如何解決?

首先就是通過中間人丈夫進行調節,讓丈夫傳達孩子的教育方式,避免直接衝突

其次,如果過通丈夫無法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就進行分居,各自過各自的,從根源上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還能避免婆媳矛盾。

因為婆媳矛盾引發的就是夫妻矛盾,作為兒子和丈夫身份的男人,根本無法解決此事,在媽和媳婦之前,作為男人,大多數都是選擇前者,所以最終會導致夫妻離婚。


所以與其離婚不如分居,就如同宮蓓蓓一樣。


湯裡放藥


宮蓓蓓當著公婆面管教孩子也是逼不得已,因為她覺得她說什麼,兩位老人都覺得不對,作為一個晚輩,又不能說老人什麼,只能自己管教孩子。

宮蓓蓓和公婆誰對誰錯

宮蓓蓓是一個婦產醫生,她對孩子的健康方面來說是專業的,可是專業的遇到了傳統的,還真有點有理說不清了。

在宮蓓蓓回家以後,發現她的公公正在給上中班的大兒子餵飯,而且他還一邊吃一邊用平板電腦看著動畫片小豬佩奇。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對於任何一個年輕人來說,都會覺得是不對的,但是老人的觀念就不同,她就認為這樣孩子就會不爭不吵,認真吃飯。

在遇到小兒子開始到了吃輔食的階段,但是她婆婆就認為母乳是營養最好的,而宮蓓蓓作為一個專業人士,當然知道孩子在半歲以後,母乳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營養了,兩個人因此產生了矛盾。

宮蓓蓓當著父母面教育孩子,有一種“殺雞給猴看”的做法

其實也不只是宮蓓蓓,現實生活中,這樣當著公公婆婆面訓斥自己的孩子,老人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要不然我國也就不會有一個詞語叫做“隔代親”。

宮蓓蓓訓斥孩子,實際上也是在告訴公公婆婆,兒子是她的,而且她是醫生,更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

這一招指桑罵槐的方法其實也不錯,總比那些和父母爭吵的人來講要好得多,再說了宮蓓蓓已經給老人講了他們的錯誤所在,可是他們依舊認為自己是對的,這樣做無疑就是給宮蓓蓓製造麻煩。



綜上所述,一個婚姻家庭,面對房子,孩子的問題上總會有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可是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就出言不遜,這樣既傷感情,也不會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

以上是第五評委娛樂觀點,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第五評委


  • {觀念上的衝突,確實存在。代溝之事,需要雙方敞開心扉的溝通。不然,難解!}


【安家】劇情呈現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遇到的各類現象,具有觀賞和借鑑作用。

其中,海清飾演的宮蓓蓓在最新的劇情中,當著公婆的面管教孩子,是正常的,但一味的用強硬的語氣對孩子進行教育,並且於公婆的教育的態度、立場完全不一樣,這就是明著打臉了?

這樣,很不妥當,至於如何做?還需要就劇情的現實情況來定!


問題的矛盾焦點!

想要解決問題,就需要明白矛盾的中心所在。

宮蓓蓓與公婆之間的矛盾焦點在於: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是否應該從小抓起!?

幼兒期的孩子,想要的無非是想要大人無窮大的寵愛,以自己為中心,什麼要求都能滿足,哪怕是一些看似不合理、不合規的要求!

例如:宮蓓蓓的孩子,一邊看著平板電腦,一邊要爺爺喂著吃飯才能進食,這樣的一則現象,讓從貧苦中走來的宮蓓蓓,十分看不慣,所以,她以自己的方式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表態,而這無疑讓公婆臉上無光,很難看,宮蓓蓓的老公夾在中間無疑是非常難做的。

這就是這個矛盾中心的問題所在。


宮蓓蓓公婆的態度!

對於孩子的一些習慣,宮蓓蓓公婆的態度是:慣著,孩子小,由他,只要吃飯就行!

對此,宮蓓蓓公婆給出的回應是:他們也詢問過周圍的鄰居,看看別人家是怎麼待小孩的,因為有了別人家的先例,所以他們也這樣待他們的大孫子。

在老一輩的觀念中,只要孩子吃飯,能夠健康成長,並不在意一些小的不良習慣。

而且,又不是隻有他們兩位老人這樣待孩子,這棟樓層中,大家都是這樣待孩子的。

最重要的是:兩位老人的孩子就是這樣帶出來的,最後成就了博士之位。基於此,他們就更有理由這樣對待他們親愛的孫子了!

這是,宮蓓蓓公婆的態度。


宮蓓蓓的態度!

由於自己身為醫生,又帶有博士導師的職位,經常和學生打交道,知道很多學生就是由於一些不良的習慣,與自己的一些人生機緣失之交臂。


所以,以宮蓓蓓博士的眼光,看待的問題肯定更加深邃,她想要從小就糾正自己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為他以後打下夯實的基礎。

較真的宮蓓蓓,似乎沒能在乎公婆的面子,當著她倆的面,公然用自己的方式,教訓起了孩子,語氣非常嚴厲,逼著孩子認了錯,同時保證下次不能再犯。

這是宮蓓蓓的態度。


宮蓓蓓老公的態度!

對於自己老婆什麼脾氣,宮蓓蓓老公非常清楚,而自己的父母自己也很清楚,夾在中間,真的不容易。(比上一部劇造假鈔還累人啊!)

為了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宮蓓蓓的老公來了句:“嗯,等你上大學了,也要把爺爺奶奶帶著,讓他們餵你吃飯啊!”

這句話,是宮蓓蓓老公開玩笑的一句,但只要孩子有了自尊心,就能夠明白這是父親對自己的提點,也就會自動修正這種不良的習慣了!

所以,宮蓓蓓老公給予的態度是頗具有幽默式的寬容。


採取誰的態度,更好?

現實生活中,採取誰的方法好呢?

筆者更加傾向於宮蓓蓓老公的方法,這樣的方式也更為自然,順應孩子自己天性的成長,如果孩子同齡的朋友知曉他還需要家長喂才肯吃飯,那孩子肯定自己就會學會自行吃飯了。

所以,相較於宮蓓蓓的方式、宮蓓蓓公婆的方式,我個人更傾向於宮蓓蓓老公的幽默培養方式!

這樣的生活,才是從柴米油鹽的苦生活中作樂。



教育之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教育方法,每一位長輩也都有自己的一份心得。

時代在變化,我們的教育方式也要順應時代的變化,但有一點,無論是誰都無法改變,那就是,我們都想要孩子正確而快樂的成長、成才,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畢竟,像潘貴雨那樣的母親很少,但存在。像【重生】婁頤那樣忙於工作而疏忽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要不得勒。)

  • 那麼,你認為誰的教育方式最適合孩子呢?你自己又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Ps:我是【影視精默人】,熱衷諜戰及各類影視,在尊重規律前提下,進行多方位主觀臆想。在時間充裕、空間自由時,會帶來精品論證,如有不完善之處,歡迎你,留下你的‘話’。你的點贊與關注是我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

精默人


當著公婆的面管教孩子,不僅影響孩子,還影響和公婆之間的關係。

影響孩子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可是你錯了,他也許不會表達,但卻明白。當著人多的面管教孩子,讓他產生自己樣樣不如人的錯覺,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甚至自卑。

解決辦法:孩子是小,但卻不是聽不懂我們說的話,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跟他說道理,一遍不懂可以多說幾遍,而且要分清場合,不要有人無人都一通說教,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影響公婆關係

公婆畢竟是我們的長輩,而且隔代親寵溺孩子,這都是常態。但如果我們當著他們的面管教孩子,他們不僅心疼孩子,而且還會讓他們覺得沒有面子,長期這樣,是會影響到家庭和諧的。

解決辦法:兒媳畢竟不是公婆親生的,所以有問題我們可以讓他們親生兒子出馬,私下裡跟他們說說溺愛孩子的弊端,影響家庭和睦,我想公婆應該都能理解,從而作出改變吧!

我是垚垚,關注我,持續為您更新情感故事,做您的情感導師。


垚垚愛嘮叨


在最近熱播電視劇裡,《安家》簡直是對生活真實的寫照,這不最近宮蓓蓓當著公婆管教孩子的劇情幾乎是我們家裡原生活的還原,那到底當著公婆的面管教孩子是好還是不好呢?其實當著公婆的面管教孩子要分情況而異,如果父母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負責人,那麼當著公婆的面管教孩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像電視劇裡的情景,父母和公婆在孩子教育權力上模糊不清的,那樣是不適合的。

面對家裡有老人參與帶孩子,我們該怎樣做好孩子的教育問題呢?

(1)明確孩子教育主要負責人

在雙職工盛行的家庭裡,公婆成為家裡帶孩子的主力軍。公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我們帶孩子,照顧孩子,但是由於隔代教育觀念不同,也時常成為家庭矛盾導火線,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這個家庭矛盾產生呢?明確家庭孩子教育主要負責人是我們解決這個矛盾的首要條件,很多年輕的父母總是希望公婆按自己的要求照顧孩子,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不管。可是公婆總是會挑戰我們的教育底線,這個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年輕父母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聽自己的,公婆只是來幫忙照顧幹嘛管那麼多,而我們的公婆長輩們會認為,既然是孩子將孫子交給我們照看,我們一定要全包了。很明顯是雙方沒有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所以導致這種情況出現。那麼我們在邀請公婆幫我們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我們雙方的關係,明確誰才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負責人,一定要說清楚,不要總是覺得他們應該知道,很抱歉你沒有說清楚,沒有誰能夠猜到。在電視劇裡,我們看到宮蓓蓓和公婆就沒有把這個問題處理清楚,宮蓓蓓認為自己是孩子教育主要負責人,而公婆則是覺得自己是照看者,所以也是理所應當是孩子的教育負責人,但是跟公婆說清楚,這樣也就會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2)尊重教育者,維護教育者在孩子面前的權威

如果決定公婆既是照看者也是教育負責人,那麼孩子的所有教育我們要放權,即使在某個事件裡出現了問題,我們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直接指責公婆的教育行為,這樣會使得公婆在孩子面前的教育權威失信,可以在孩子休息後,跟公婆商量。如果只是希望公婆對孩子只是照看,但是教育權由自己主導,那麼一定也要跟公婆說好,在教育問題上我們絕對不讓步,希望公婆理解,可以寵愛孩子但是大原則的教育上還是要以我們自己為主,希望公婆諒解,也要跟公婆表明孩子教育出現問題時,我們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指責教育者,可以私底下說,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健康的成長,那這個都少不了大家的努力。

(3)與時俱進學習科學育兒知識

在育兒路上公婆會比我們更有經驗,因為他們養大了我們,但是隨著時代不同,教育理念也在迭代更新,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更加需要不斷保持學習的態度,如果你會擔心公婆一輩的教育理念不太符合你的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帶著他們一起學習,當下有很多豐富專業的線上線下育兒資源,我們可以將好的育兒理念傳遞給我們公婆一輩,這樣他們在帶孩子的時候,也會將新學到的授予孩子,如果我們一味的希望他們能夠改變傳統的育兒方式,又不提供方法,這樣對於公婆來說是很不負責的,他們也會很無奈,他們也知道要與時俱進科學育兒,但是也需要我們提供幫助,給他們提供學習機會。如果電視劇裡的宮蓓蓓會帶著婆婆去了解自己工作上育兒的知識,那樣婆婆對於輔食的概念也就不會太隨意,會更加註重孩子的輔食問題。

(3)重視家庭會議

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在同一個家庭裡有多個家庭教育者,我們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家庭會議是我們融合我們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在大的育兒問題上我們制定統一的原則,比如孩子的吃飯問題和睡覺問題等。在電視劇裡我們看到宮蓓蓓家裡的孩子照看者除了他們夫妻雙方就是公婆,但是在吃飯問題上大家並沒有達成很好的統一觀念,所以會出現孩子邊看IPAD邊吃飯的情況,這個時候就和需要家庭會議,我們可以允許當下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到孩子休息後,家庭成員可以根據這個點去制定統一的要求。

結語

公婆幫我們帶孩子無疑是大大減輕我們的家庭負擔,但是如果沒有處理好孩子教育主導權問題的話,基本上像這類型的問題經常會發生,而我們面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劃分好家裡教育權力,並且尊重教育者。

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分享的鵝 | 90後育兒小寶藏,專注於早期教育,深耕母嬰行業。做專業的育兒知識輸出,讓父母更懂孩子,與父母共同成長。

免責申明:本文分享內容純屬個人論點,僅作參考,如果我分享的內容有誤,請留言於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