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吟歌者”齊豫: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做自己

關注 ,做勇敢的自己!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齊豫

臺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上,面對著眼前隨風搖曳的百畝金黃色稻田,臺灣歌手齊豫再次唱響那首家喻戶曉的《橄欖樹》,讓許多現場觀眾熱淚盈眶,字裡行間也將她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

“遊吟歌者”齊豫: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做自己

曾輝煌一時,40多歲淡出歌壇。齊豫的理由很簡單,自己喜歡的曲風和音樂已經無法迎合現在的音樂市場,因此選擇退出。

52歲,參加《歌手》節目,齊豫的理由也很簡單。錄製期間,記者問她,為什麼來參賽?她開玩笑說,年紀大了來刺激一下,說不定會突然變年輕。

當齊豫頂著蓬鬆的頭髮,穿著一如既往飄然的長裙站在《歌手》舞臺上,空靈的音色冉冉飄蕩時,我們驚呼,齊豫一如既往地光亮。她也獲得了“仙女姐姐”的美稱。

然而,齊豫在《歌手》節目中的排名並不理想,三、六、五、六、三、四,甚至一度瀕臨淘汰。

她不需要向誰證明自己,她也不需要去迎合什麼。她只是帶著自己的審美和認知來到這個舞臺,真實地呈現。從來不給自己的音樂設限,敢於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敢於正視無情的現實,唱得純淨、通透。

齊豫來到舞臺不是為了比賽,而是為了分享。她說:

“我唱的歌可能無法流行,但是我希望它們也永遠不會過時。這就是我來參加這個節目的意義。”

她對待音樂如此,對待人生,亦如此。

“遊吟歌者”齊豫: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做自己

01

1957年,齊豫出生於臺灣台中。家中共3個孩子,哥哥叫齊魯,弟弟是人們熟知的歌手齊秦。父親叫齊濟,是一個特別嚴肅、傳統的人。

齊豫自幼性格獨立自由又固執,習慣自己決定所有的事,不喜歡別人介入。小時候,父親訓斥齊豫,她會頭頭是道地頂回去,讓父親啞口無言。

長大後,也沒怎麼精心設計人生,不小心考上享有臺灣最高學府美譽的臺灣大學,讀的是人類學專業。

齊豫喜歡唱歌,沒多想,就跑去唱歌,父親堅決反對,但他無法阻止齊豫,齊豫決然地要走自己的路。

1978年,21歲的齊豫還是個臺大學生,她抱著一把吉他,一路PK,最終捧得臺灣“金韻獎”和“民謠風”兩個音樂選秀舞臺上的雙料冠軍。齊豫高渺如風的好嗓子給評委李泰祥留下了良好的影響,從此,開始了齊豫和李泰祥合作的歷程。

有一天齊豫去見老師李泰祥,推開紗門進去,李泰祥在立式的鋼琴上面鋪了一張很大的譜子,上面寫著《橄欖樹》,齊豫看到三毛做詞,非常興奮。

齊豫試唱《橄欖樹》,一下子就讓老師李泰祥著迷。1979年,齊豫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橄欖樹》,一夜成名,更成為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李泰祥評價齊豫是那個時代難得的遊吟歌者,是活在這世界上的星星,那個光亮,一直存在,永遠都在的。

齊豫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隨後,齊豫去美國加州大學繼續讀書,學的還是人類學,專門研究文化人類學,包括體制,文化,語言學和考古。

在美國讀書的日子,齊豫清楚的發現:我是一個唱歌的人,我想唱歌。畢業論文,她寫的題目是《校園民歌》。那個時候,她才下定決心:要回臺灣去唱歌。那個年代,齊豫把文藝女青年想走的道路全部走了一遍:考臺灣最好的大學、讀不實用的人類學專業、成為吉他民謠女王、和三毛做朋友。

齊豫認為:

“我一生很多東西都有好的因緣,在我人生中,所有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充滿了多種可能,那些永遠不給自己人生設限的人,才能不斷遇見新的風景,開發全新的自己,走自己喜歡的道路。

齊豫的人生與她的聲音一樣,輕靈和淳美,從不為自己的人生設限,而處處光亮閃閃。

“遊吟歌者”齊豫: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做自己

02

1998年,齊豫到西藏拉薩參加弟弟齊秦的個人演唱會,獲得了一尊大昭寺贈送的佛像。這個時候,齊豫擔當製作人,憑藉《駱駝·飛鳥·魚》擊敗張惠妹、李玟和順子等炙手可熱的女歌手,拿到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的獎項。

隨後幾年,40多歲的齊豫逐漸淡出了歌壇。2002年,齊豫又去了一趟西藏,開始學佛修心,推出多張佛教音樂專輯。她發自內心要把佛學中體悟到的真、善、靜、美唱給世人聽。

沒有多複雜的原因,只因為“如果流行音樂安撫人們的心情,那佛經音樂便是安撫人們的心靈。”

隨後的齊豫,獨隱學佛,每日誦經、靜心。齊豫的生活變得愈發簡單,早晨起床後做早課、上菜市場買菜、煮飯燒菜,整理家務,每天忙碌像一位家庭主婦。糙米飯,自制花椒油,或用苦茶油,有時會滷一鍋麵筋、蘿蔔和香菇,再炒個青菜,就是美味的一餐。

齊豫把這樣低慾望的生活看作是“自我修剪”,把多餘的東西修剪掉,方能看到最重要的東西,無非是生活和音樂。就連自己心愛的女兒也不留在身邊。齊豫有過兩段婚姻,和第二任丈夫李泰銘有個女兒。女兒10歲的時候,齊豫覺得自己無法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庭,她也更應該注重學業,便讓女兒回到了父親身邊,從此也很少聯繫。

《歌手》節目中,齊豫親自扯布做演出服,雖然單看顯得過時,但放在她身上再適合不過。齊豫說:

“不平穩的情緒會矇蔽人的雙眼,平靜可以使人看得更多,走得更穩。”

一直在為人生做減法的齊豫,始終追求的都是心靈上的安然。古人云,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落花無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簡”。不給人生設限,隨心而走,簡單生活,才能看到更美妙的風景,綻露自己的光亮。

“遊吟歌者”齊豫: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做自己

03

《歌手》節目組一直邀請齊豫好多年,一直未能如願。後來節目組得知齊豫一直熱心公益,專門成立了“齊豫公益金”,為大陸貧困兒童提供公益幫扶,齊豫不僅參加了《歌手》節目,還攜手兩家愛心企業捐贈200萬善款。

齊豫的光亮不僅僅在音樂,她還是位慈善大咖,先後參加過二十多場慈善演出,足跡遍佈臺灣、香港、大陸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非洲。2003年,齊豫在臺灣舉辦個人流行音樂會,她突然宣佈這是她最後一場,以後不再為商業化娛樂性質節目表演,也不錄製流行歌曲,更要把餘生奉獻給慈善事業。

秉持初心、踐行公益。齊豫不僅通過自己的能力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還依靠自己在樂壇的影響力號召更多明星行動起來,一起加入到公益事業中。

齊豫表示:

“一直以來我都是‘隨緣’地參與大部分的慈善公益演出或活動的。”

有人擔心齊豫錢不夠用,齊豫說:

“不會的,也不用擔心,還是許多工作等著我去完成。就像我開始自修時,還是必須要工作,千萬不要造成社會的負擔,必須要在工作和生活裡面去修行,這是最重要的。”

齊豫從來不為自己的人生設限,只過屬於自己的生活,不為唱歌犧牲很多東西,堅持為慈善奉獻自己的愛心是一直的追求和夢想。生活不設限,獻愛心亦如此。不追求名利,不譁眾取寵,從心隨緣出發,一點點釋放自己的光亮,成功前,明晰自己;成功後,善待他人。

“遊吟歌者”齊豫: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做自己

04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說: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事實上,活得累,活得糾結,就是人自己給自己套了枷鎖,設置了無法逾越的限制。人生不設限,沒有過多的藩籬加持自己,從心出發,勇敢追隨內心的聲音,不斷挑戰新的征途,最終都活出自我,走出一個光亮的人生。

齊豫自稱在生活中曾嘗試過穿高跟鞋,可惜不合適我穿,走路會腳疼,所以現在總是穿平跟鞋。給自己不設限,放開手腳,隨心去嘗試,用心去探索,不斷達到一個別人仰望的高度。人生不設限,會遇見更光亮的自己,會活出自己喜歡的節奏。

“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做自己。”

永帶光亮的人生,從來不設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