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才華,才是一個男人最高級的性感

錢鍾書:才華,才是一個男人最高級的性感


提起錢鍾書,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是他的小說《圍城》。這部小說聲名之冠,想必愛書之人無不知曉,它是錢鍾書唯一出版的一本長篇小說(錢鍾書還寫過《百合花》,初稿未成而失,世人不得見),僅僅一本就紅遍天下,可見才華之高。

其實,錢鍾書的才華不僅僅見於小說,他更是一名學者。無論是《管錐編》《談藝錄》,還是《宋詩選注》,隨便一本都能讓人名垂青史,偏偏作者只有他一人。

近來對錢鍾書先生特別感興趣,所以讀了不少關於他的書,比如湯晏的《錢鍾書》(蝸牛暫未上架,又名《一代才子錢鍾書》),錢之俊的《錢鍾書生平十二講》,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林舟唱晚的《世間始終你好:楊絳與錢鍾書》,不由為一代才子佳人嘆惋,這樣的佳眷應該永留人間啊。


01 一生才華,鍾書之至


無錫錢家,書香門第。錢鍾書就是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父親錢基博是一個國學大師,如果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也應該聽過《中國文學史》這本著作。

由於錢基博長兄錢基成無子,所以錢鍾書出生後就過繼給了大伯,直到錢鍾書十一歲大伯過世,才由父親錢基博全面擔負教養之責。

在伯父錢基成的教養下,錢鍾書四歲即開始讀書寫字,在長輩有意無意地栽培下,錢鍾書很早就愛上了讀書,彷彿真的應了他的名字,鍾書之極。雖然錢鍾書愛書愛讀書,但他並非個書呆子。

比如在秦氏小學讀書時,有一次先生的戒尺被學生藏起,先生非常生氣,就很嚴厲地批評他們,這時錢鍾書站起來反駁說:

古人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先生您也是當過孩子的,難道不知道孩子都是害怕懲罰的?

若是您態度溫和一些,我們不害怕您,想必早就有人主動承認錯誤了。

本來先生有意無意地忽視了他,但自此一事,先生髮現了小鍾書的學識和膽識,對他也沒了偏見。

在伯父的培養下,錢鍾書很小就讀了《七俠五義》《聊齋志異》《西遊記》等中國文學作品,在十一二歲時又把國外文學讀了不少,為他打開了完全不一樣的大門,也為他後來學貫東西打下堅實基礎。

錢鍾書“學神”一般的存在,很難想象他也曾“作弊”過吧?

雖然錢鍾書的文學功底很好,但是在數學方面卻沒那麼有天賦。他在桃塢中學讀書時,葉謙吉(中國生態農業奠基人、農業經濟研究大佬)和他時同學,一次二人一同畫幾何課的圖,葉謙吉看到錢鍾書沒有他畫的好,就說“這種圖交上去一定不及格。我來幫你畫,保證你得甲等,你幫我寫中文作文。”錢鍾書答應了,結果二人都得了甲等。

葉老提起這段往事時,還不由笑道:“沒想到一輩子唯一的’作弊’,竟和大文豪錢鍾書合謀而為。”現在回想他們的趣事,讓人不禁莞爾。

優秀的人,不管在哪裡都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錢鍾書在進入清華大學讀書的時候,還經歷了一番波折。雖然他的文學功底奇高,語文英文成績都非常好,但錢鍾書的數學實在太爛,只考了十五分。所以,錢鍾書能否入學清華大學成為當時人們熱議的話題,幸好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先生力排眾議,破格錄取錢鍾書,他才得以在清華讀書。

在大學,錢鍾書依然不改愛讀書的作風,只要下課鈴一響,他就衝出去,跑向圖書館。那你要問錢鍾書上課認真嗎?並不!在其他同學認真聽課、記筆記的時候,錢鍾書也在看書,而且看的書跟科目並無相關。但是一到考試,錢鍾書總能拿到讓人耀眼的成績,真是要氣死一群人!

錢鍾書:才華,才是一個男人最高級的性感


正是這樣愛讀書,錢鍾書在大學期間學會了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等,實在是名副其實的“學神”!

在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極為認可錢鍾書的教授吳宓先生勸說他留在清華讀研,之後就在清華任教。不過,錢鍾書並未答應,他選擇了出國留學。由於當時留學政策的原因,兩年後才前往牛津大學讀書,開啟他新的篇章。


02 有的愛情,始於初見


錢鍾書和楊絳,冥冥中就像是天生一對。

錢鍾書說,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說,她是錢鍾書生命裡的楊絳。

1932年3月的一天,借讀在清華的楊絳終於在古月堂前,第一次見到了錢鍾書。那天,錢鍾書身穿一襲青布大褂,腳踏一雙毛底布鞋,還戴著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楊絳也恰是一位窈窕淑女,嬌俏玲瓏。

這次的相遇並沒有過多交往,二人僅僅簡單打個招呼就匆匆告別。

但是,註定要在一起的人,自會念念不忘。不過,在錢鍾書和楊絳正式交往前,還有些插曲——一代才子錢鍾書竟也會吃醋!

原來,錢鍾書的表弟孫令銜對錢鍾書說,楊絳已經有男朋友了,是費孝通。他還對楊絳說,錢鍾書已經訂婚。這樣的誤會讓二人急於澄清,所以很快錢鍾書便將楊絳約了出來。

剛見面,一向孤高清傲的清華才子錢鍾書說:“我沒有訂婚。”

而楊絳則緊張地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

沒有那麼多套路,沒有那麼多小心思,多麼可愛的愛情,他們就是這麼直白。很快,他們就在一起了。

愛情雖然容易讓人沉醉,但顯然二人並非凡人。他們往來的信件,也逐漸由愛情之歡變成學問交流,讓人渴慕。錢鍾書和楊絳志趣相投,一同求學讀書,日子過得不亦樂乎。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快就到了大學畢業時間。

錢鍾書和楊絳的家長也知道他們的戀情,他們的家庭並非頑固之家,錢鍾書父親錢基博對楊絳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甚至怪兒子不早點提出,親自寫信給楊絳,要討她做兒媳婦。現在想想,這樣的愛情真讓人羨慕。

二人很快就結婚了,新婚之後,錢鍾書前往牛津大學求學,楊絳一同前往,前往陌生的國度。在這裡,他們求學、得女、見證愛情。

錢鍾書是個“學神”無誤,但卻是生活上的“低能兒”。楊絳生下女兒錢瑗,在住醫院期間總是來回跑,探望她的時候,總能給她帶來捧腹大笑的消息——錢鍾書總苦著臉彙報:“我做壞事了。”

第一次,他打翻了墨水瓶,弄髒了房東家的桌布。

第二次,他把檯燈弄壞了。

第三次,他把門軸弄壞了。

楊絳每次問清楚原因,都會說一句:“不要緊,我會修。”錢鍾書對楊絳的話全然信任,便輕鬆地回家,下次又來繼續報告自己不小心做的“壞事”。不過,在楊絳出院後真的一件一件的恢復成原樣。

一句“不要緊,我會修”充滿了包容和愛意,而這樣的愛情,錢鍾書和楊絳持續了一輩子,想想就性感。

錢鍾書:才華,才是一個男人最高級的性感


03 有女錢瑗,其樂無窮


錢瑗是錢鍾書和楊絳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唯一的孩子。

錢瑗剛出生時,錢鍾書和楊絳一同看著女兒,錢鍾書得意地對楊絳說:“這是我的女兒,我喜歡的。”完全沉浸在初為人父的喜悅中。待到後來錢瑗長大些,錢鍾書還對楊絳說:“假如我們再生一個孩子,說不定比阿圓(對錢瑗的愛稱)好,我們就要喜歡那個孩子了,那我們怎麼對得起阿圓呢?”所以,他們只要了一個孩子。

在法國巴黎學完回國後,錢鍾書去了湖南,而楊絳和女兒錢瑗則留在了上海。長久的分別,竟讓錢瑗忘記父親的模樣,甚至產生這樣的笑話:

一次,錢鍾書回到上海家後,把行李放在床邊,錢瑗看到了就按捺不住:“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

錢鍾書無奈地笑道:“我倒問問你,是我先認識你媽媽,還是你先認識?”

錢瑗回答說:“自然是我先認識,我一聲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

童言無忌,乍一聽還挺有道理,實在讓人發笑。

錢鍾書一家三口都是活寶,誰也離不了誰。楊絳在《我們仨》書中說,錢瑗和錢鍾書一起玩笑,一起淘氣,一起吵鬧,從前阿圓很乖,到了錢鍾書回來後,阿圓竟變得不乖了,和爸爸沒大沒小地玩鬧,簡直變了個樣。

“文革”期間,錢鍾書和楊絳先後被革命群眾“揪出來”,成了“牛鬼蛇神”。屬於“革命群眾”的錢瑗為了回家看他們,就先寫一張大字報和“牛鬼蛇神”父母劃清界限,然後一言不發,偎依在楊絳的身邊,為媽媽做套睡衣,又從書包裡取出一大包錢鍾書愛吃的夾心糖,一顆一顆地剝去包糖的紙,裝在玻璃瓶裡。

錢鍾書:才華,才是一個男人最高級的性感


在錢鍾書和楊絳眼裡,錢瑗是會“七十二變”的。

楊絳說:“錢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

錢鍾書說:“她剛正,像外公,;愛教書,像爺爺。”

而錢瑗眼中的父親,卻是這樣的:

“我和爸爸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一家人的日子躍然紙上,不知道收集了多少快樂。這樣的快樂一直到了1997年,錢瑗因為癌症去世。

錢瑗去世,他們一家人就開始散了。


04 歲月催人,風停雨住


在《我們仨》這本書裡,楊絳先生寫自己做了個“萬里長夢”,在古驛道上,他們相聚又失散。

所以,楊絳說:

“我們倆老了”

“我們仨失散了”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1997年早春,錢瑗因為癌症去世,楊絳害怕錢鍾書突然知道這個消息,對病中的他打擊太大,但是知道這又瞞不過他,所以,楊絳一點點地將錢瑗離開的消息,告訴錢鍾書。

即使錢鍾書已有所準備,但是聽聞愛女離世,還是受到不小的打擊,錢鍾書的病情急劇惡化,終於在1998年12月19日離開了楊絳。

愛女和丈夫的先後離世,對楊絳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她後來說:“鍾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自己,力求‘夫在先,妻在後’,錯了次序就糟糕了。”這句話果然應驗了,錢鍾書真走在了她的前面。

難以想象87歲的楊絳老人,如何將這股悲傷按下,成為世上思念我們仨的人。

錢鍾書是一代鴻儒巨擘,也是一個意氣書生,亦是一個平凡丈夫。

錢鍾書和楊絳的一生裡,有過波折,也有過苦難,但慶幸兩人總是一起度過。他們的才華讓星空耀眼,讓無數孤寂的靈魂得到寄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