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劉備開始時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為什麼建蜀後就聽不進去了?

孤獨的行者001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估計想要聊的就是劉備與東吳的夷陵之戰,劉備沒有聽諸葛亮的勸告,最後兵敗,死在白帝城。我分三方面來解釋:

1,劉備為什麼要發兵與東吳作戰

劉備可以說的是白手起家,四處投奔,但是他在早年交的朋友對他的幫助極大,這裡不用多介紹,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等。而關羽的死是他直接對東吳作戰的主要原因,關羽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之重不用我多介紹,有人敢動二弟,做大哥的一點動作都沒有的話就不符合劉備的性格,劉備是因為這個性格起家的,他衝動出兵就可以理解了。

2,諸葛亮到底有沒有阻止劉備

這個才是整個問題的核心,劉備是因為不顧諸葛亮的阻止而出兵,還是諸葛亮沒有阻止他,而縱容他的行為,還是有意的安排,這個就值得玩味了。從關羽死到劉備出兵,前後共1年多時間,1年的時間裡諸葛亮都不能說服劉備嗎?好像不太可能。當時關羽失去荊州,敗走麥城,不但孫劉聯盟的徹底決裂,而且,整個三分天下的局面失衡了,因此,對東吳的作戰應該是無奈之舉,如果不打一味退守西川,不但漢中地位難保,自己也就再也不可能統一中原了,因此,在這個背景下,出兵一定是大家商量的結果。正因為諸葛亮的神話身份,大家不願意相信是他的判斷問題,而更願意相信劉備的愚蠢。

3,隆中對的戰略是否正確

不過這裡面有個問題需要交代一下,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的三分天下確實從戰略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也為後來的劉備稱帝提供了路徑。而這個戰略的核心就是要“孫劉聯合抗曹”。大家都知道,三分天下中劉備佔的地方是荊州、益州、漢中,實際的地理上這三個地方,由於中間有長江三峽相隔,部隊調度和補給連接都是不太有利於的,關羽在與孫權的外交關係上沒有處理得到,導致荊州兩面受敵,使得“隆中對”的戰略成為鏡花水月,劉備又因為關羽的死,最終也在白帝城飲恨而亡。

所以不能說劉備後來不聽諸葛亮的了,而是整個戰略核心問題後來沒有處理得當,導致整個戰略失敗。




我叫網壇長青樹


你好,以下的觀點,希望共同分享!

劉備出身低微,以販履織蓆為生,從一無所有,到後來建立蜀漢政權,當了皇帝,這裡面諸葛亮起了重大作用。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後,說是如魚得水,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但是,劉備稱帝后,為何性情大變,不再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了?這裡只討論演義,暫不討論正史。

劉備得到諸葛亮之時,正是劉備起家最微弱的時候,可以說,多次兵敗,狼狽至極,得到諸葛亮這個超一流人才之後,劉備欣喜若狂,對諸葛亮非常好,可以說,諸葛亮說什麼就是什麼,連關羽和張飛都不高興了。

火燒博望的時候,諸葛亮在派將時,甚至直接將自己的老闆劉備派出去了,引一軍為後援。可以說,劉備簡直對諸葛亮百依百順。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又命:“於樊城取回趙雲,令為前部,不要贏,只要輸,主公自引一軍為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

但是,劉備稱帝之後,態度完全變了。劉備為什麼會變呢?

劉備當皇帝后,執意要給關羽報仇,群臣勸阻,趙雲勸阻,劉備不聽,秦宓勸阻,劉備生氣了,要殺秦宓,而諸葛亮勸阻,劉備不但不聽,還把諸葛亮的奏疏直接扔在地上,說不得再諫。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先主看畢,擲表於地曰:“朕意已決,無得再諫!”

劉備稱帝之後,態度之所以如此大變,這裡面有幾點原因。

其一,關羽遇害,劉備與關羽兄弟情義很深,猶如手足,劉備不給關羽報仇,在情理上說不過去。

其二,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對劉備更重要,有荊州,方便日後北伐,荊州丟了,北伐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劉備想立即奪回荊州。

其三,劉備稱帝,想樹立君主的權威,因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如果再對臣子百依百順,就會失去權威,劉備必須要加強皇帝集權。





中醫生命科學


必須要澄清,劉備一直相信諸葛亮,並隨著諸葛亮的成長,到後來是越來越相信諸葛亮,尤其是白帝城託孤,那時對諸葛亮信任達到峰值。

有幾點必須要明確,諸葛亮並非一開始就有統一天下的能力,甚至到最後,“統一中原”也是在他能力之外的遙遠的夢!夷陵大戰,未必就是劉備不信諸葛亮的頂峰!或許劉備東征,正是諸葛亮苦於無法打開西蜀生存僵局,而不得以對劉備冒險的妥協!

不要相信羅貫中的觀點,那是建立在諸葛亮“能掐會算”的科幻基礎上的推理。如今科技高度發達,再信什麼“奇門遁甲”,“呼風喚雨”,就有點愚昧可笑了!


一、三顧茅廬,求得是一顆好苗子

剛出山的諸葛亮,依然是個書生,不僅沒有實戰經驗,甚至帶個隊伍都很困難!三國時代軍隊,盛行“軍功至上”!為什麼曹操率領的隊伍很少出現叛徒,就在於曹操喜歡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深受將士愛戴!由於諸葛亮是個文臣,在蜀軍中信度不高,不僅關羽張飛不鳥他,就是一般將士,對他也沒信心!

所以說,劉備還不敢、也不能完全依靠“青澀”的諸葛亮!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而是實事求是!對於一個沒有成熟的“軍師”放任式“信任”,無疑是軍事自殺!至於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一出山就讓劉備在家喝酒,自己帶兵打仗,指揮戰鬥,盡是瞎吹!

劉備三顧茅廬,目的是求得一顆好苗子,帶在身邊,不斷淬鍊,為蜀國打造一個國之棟才,事實證明這是劉備“培養人才”唯一成功的典範!

不是說,因為三顧茅廬,就必須必須言聽計從,這世上,或古今中外,從來就沒有過對軍事“絕對相信”的明君!劉備不是,諸葛亮也從未這樣要求過!


二、歷經風雨,諸葛亮提高決策信度

諸葛亮來到劉備身邊,也只能先當個秘書兼外交官的職務,熟悉一下業務;直到赤壁大戰,諸葛亮帶領劉琦率先搶佔荊南四郡,立了軍功,這才被轉正成為軍師中郎將!實習期不到一年,也算很快了!況且,軍師中郎將還是劉備專門為為快速提拔諸葛亮而首創的崗位。

軍師中郎將,在幕僚雜官裡是低於雜號將軍。就算入蜀之時,諸葛亮在劉備幕僚裡的位置依然低於糜竺,簡雍,孫乾。說一開始劉備就必須怎麼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那都是想當然的臆斷!你想一想,諸葛亮不僅因缺少戰功,在蜀軍陣營,天然的“人微言輕”,更少實戰經驗,叫劉備如何去“全然信服”他。

但是,天資聰慧的諸葛亮,很快在戰火中成長起來。如果說長坂坡建議“放棄民眾”的諸葛亮,是濃郁的“軍事技術主義”;那麼到治理益州採取“亂世用重典”,顯示出書生少有的“強硬沉穩”;再到南征“七擒七縱”表達的“軍事政治爐火純青”,都顯示出諸葛亮從一個書生向政治軍事家的嬗變!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越來越濃!

三、夷陵大戰,劉備與諸葛亮的默契

對東吳的誤判,導致三國鼎立中佔據“主動”地位的西蜀,不僅失去了北伐大本營荊州,更是失去了“軍魂”關羽!

這時候,誰談“聯吳抗曹”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猶是人民公敵!關鍵是如何選擇“復仇”的時機與方式!所以說,為關羽報仇,應當是劉備與諸葛亮的共識!

關羽就義後第三年,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曹操已經作古,比孫權小五歲的曹丕上臺,已經六十二歲的劉備覺得“復仇”幾乎來了!總不能孫權也會給曹丕“甘為稱臣”吧!而且,曹丕當政,東吳並沒有“普天同慶”,吳魏間隙顯然!只要魏國不插手,憑藉蜀國陸軍的優勢,教訓一下吳國,還是有把握的!

劉備找來蜀國唯一軍師諸葛亮商議。龐統與法正的早逝,使得蜀國在智力陣營上明顯遜於魏吳,現在只靠諸葛亮的強大支撐!諸葛亮擔心孫權的“黑厚”功夫,覺得暫且不要冒險!劉備說,進攻東吳,必須出其不意,以報“偷襲荊州”之仇!三年了,二弟“身首異處,夜夜喊冤”,我不打這一仗,也會窩囊死的!

諸葛亮苦於沒有“破局良策”,也知道劉備這三年被“桃園三結義”壓抑得沒有過笑靨,勸阻未果,也就同意了劉備東征!但是,提出要求“取回荊州”就收,不可長驅直入,覺得目前蜀國生存還是在“三國鼎立”形勢下更為有利!

劉備笑笑答應!便開始點兵,一番安排後,便率領八萬大軍,猶如長龍殺向東吳,“誓為關羽報仇”,響切雲霄!諸葛亮眼淚下來,臨別贈言叮囑:“主公見好就收!”

諸葛亮從劉備點兵就知道,這是一場“玉碎”的戰役。劉備早已做好“直到武昌”冒險,且有失利退守的安排!他將軍中的精銳將士全部留在蜀吳邊界上用於防守。趙雲率萬餘精兵駐紮江州,魏延領萬餘精銳駐守漢中,吳懿、王平、馬岱、陳到、廖化等名將分層佈防在成都、梓潼等地,這幫久經沙場的驍勇猛將,光是名聲足以令魏吳將士望而卻步,何況還有蜀地天險。一旦冒險失利,還可以退守,以求來日再戰。萬一理想實現了呢!羅貫中的虛構八卦陣阻擋吳軍入蜀,不過是為了促銷書籍,添加的無厘頭笑料!

可惜,身邊沒有謀士的劉備被最初的勝利衝昏頭腦,先是拒絕孫權求和,再就是無視諸葛亮來信提醒“魏吳再度聯盟”,結果又被陰毒的孫權算計。孫權將兒子送到洛陽為人質,換得曹丕支持。吳軍明的撤退,暗退魏國境內,劉備率軍長驅直入二百里,然後被吳魏聯軍側擊,火燒連營。陸遜不過是個執行者,真正的操盤手是孫權!

孫權是個被低估的三國英雄,是當時唯一能將劉備與曹操打得滿地找牙的傢伙。但是由於他出身不好,土匪綠林世家,沒有劉備與曹操那樣顯赫與正統,後世史學家,往往不願過多著墨,怕惹得正統儒學不高興!孫權打敗關羽與劉備,都是在給對方認為“不可能認曹魏為乾爹”假象後,他真的“認賊為父”了!其實,孫權才是黑厚學鼻祖,劉備比之差也!

古人由於“天才”觀點泛化,認為許多偉人是天生聰慧,甚至是神仙託生,許多本領與才華是胎來帶,不需要後世淬鍊,這就容易將偉人“神話”!諸葛亮就是這樣一個人物,簡直是勝利與成功的化身,劉備沒有聽諸葛亮的話,才導致未能統一天下!這是極大的誤區!

劉備是比諸葛亮大二十歲的老江湖,他能夠識得諸葛亮是個人才,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同樣他知道這個人才需要時間打磨,需要風雨歷練,才能成為參天大樹!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劉備從來沒有失去對諸葛亮的信任,因為他對於諸葛亮而言,不僅是老闆,而且還是老師!


雲子落


首先,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只是演義小說中的情節。真實歷史上的劉備是一個頗有脾氣的梟雄,早年鞭打督郵的是他,陰陽怪氣勸曹操殺呂布的也是他,背叛曹操後,狠心殺徐州刺史車胄的也是他。歷史上的劉備可不是一個凡事都要靠別人操持,他只負責哭鼻子的懦弱仁君的形象。

所以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什麼叫言聽計從,什麼又叫不言聽計從?是不是得做到百分百聽從,才能叫言聽計從?我覺得這不叫言聽計從,這叫傀儡,這叫扯線木偶。

但凡有點主觀能動性的人都做不到這點,更何況劉備還是一代梟雄呢?如果劉備真是這種廢柴,諸葛亮恐怕也瞧不上他。


第二,劉備統治益州後,正史中記載,劉備沒聽諸葛亮的建議,只有一次,就是劉備砸鍋賣鐵打漢中,諸葛亮當時認為不值,劉備就派楊洪回去勸說。

後來事實證明劉備的主張是正確的,諸葛亮還是偏保守了。

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楊洪傳》

而劉備稱帝后,諸葛亮並沒有勸過劉備。比如劉備繼位後欲討伐東吳,諸葛亮屢勸,劉備死活不聽,這就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情節,歷史上沒有這回事。

當時倒是有兩個人勸劉備了,分別是是趙雲和秦宓。當然諸葛亮肯定是不贊成的,但他忍住了沒開口。正史中也就沒有相關記載。

先主既稱尊號,將東征吳,宓陳天時必無其利,坐下獄幽閉,然後貸出。——《三國志·秦宓傳》
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雲別傳》



▲《三國演義》中的虛構情節,諸葛亮與趙雲同時勸劉備。歷史真實情況是諸葛亮從頭到尾都未發一言。

第三,諸葛亮沒出面勸劉備,主要原因是他要避嫌。

諸葛亮在劉備麾下除了負責居中調度外,他還負責“孫劉聯盟”項目。

東吳方面也很“巧”,負責“孫劉聯盟”項目的負責人原是魯肅,但魯肅病死了,於是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接手,成為負責人。

孫權可能也是知道諸葛兄弟的關係,所以長期以來,他便一直在刻意利用諸葛瑾,令他負責與劉備交涉。

比如,關羽、張飛死後,寫信給劉備,勸劉備不要興兵的人就是諸葛瑾。

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瑾與備箋曰:"奄聞旗鼓來至白帝……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三國志·諸葛瑾傳》

自己的親哥哥寫信給自己主上,如果這個時候諸葛亮還敢說話,勸劉備罷兵,那他會使自己陷入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你特麼的居然幫你哥哥說話,你居心何在?是不是奸細?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劉備興兵前,秦宓敢勸誡劉備,趙雲敢勸誡劉備,而諸葛亮自己卻不勸的原因。因為趙雲、秦宓不需要避嫌。

另外諸葛亮曾哀嘆若法正在,他一定能勸主上不要伐吳(若法孝直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其緣由除了法正是謀臣,劉備比較倚重他外,法正與東吳沒有利益瓜葛,不需要避嫌也是原因之一。

第四,諸葛瑾在東吳其實也很尷尬。

公元215年,孫劉關係破裂,諸葛瑾去荊州談判,諸葛亮負責接待,兄弟兩人在公館會談公事,從頭到尾都沒敢談私事。

諸葛亮與諸葛瑾關係不差,但時勢逼得他們形同陌路,也是造化弄人。

後來,諸葛瑾寫信勸劉備不要東征,被劉備束之高閣後,迅速就有流言蜚語傳出,說諸葛瑾派親信與劉備私會,有造反嫌疑。這一消息傳到孫權耳中,孫權為了避免內亂,信誓旦旦的說子瑜不是那種人,他忠於我,我必信任他。

時或言瑾別遣親人與備相聞,權曰:"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三國志·諸葛瑾傳》

其實孫權真是絕對信任諸葛瑾,當時就不會流言蜚語了。而從流言蜚語中就能看出,諸葛瑾在東吳的處境也是極為尷尬。他必須要比任何人都敵視劉備,不能流露出一點同情劉備,同情自己弟弟的意思。如不然,他就會被別人視為是東吳的奸細。

這就好比很多人移民到海外,他們為了融入當地社會,往往會比當地人更仇視自己的祖國。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被當地人排擠和懷疑。



總結。

①:劉備是個有脾氣的梟雄,他固然尊重諸葛亮,但說他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這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事情。

②:諸葛亮很少勸誡劉備,從劉備入主益州到病死於白帝城,諸葛亮前後就只有該不還打漢中與劉備相左。

③:諸葛亮勸誡劉備不要東征孫權,但劉備不聽,這只是演義小說的虛構情節。歷史上並沒有這回事發生。

④:諸葛亮沒勸劉備,是因為他要避嫌,主張征討孫權,不是劉備一個人的意思,諸葛亮也不能以一人之力對抗所有人。

⑤:劉備對諸葛亮很器重,他出徵,不帶諸葛亮,不讓諸葛亮摻和與東吳有關的事,對此時立場尷尬的諸葛亮是一種精心保護。此舉可謂是體貼備至,彰顯了君臣二人的“魚水情深”。這可能就是諸葛亮感激涕零,終生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耗盡畢生光熱的原因。


Mer86


其實這個印象是來自於《三國演義》,小說之言任憑作者心意,不做評價,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劉備在世時期諸葛亮的作用並不是前線征戰,而是穩固後方,作用類似於荀彧之於曹操。

諸葛亮雖沒有鬼神之智,但的確事事艱辛,出山第一件事便是力勸孫權聯劉抗曹,之後在劉備攻取益州的過程中負責後方糧草調度,保證荊州的正常運作和糧食生產,這在北有曹操東有孫權的情況下並不容易,自號臥龍實至名歸。打下益州後,諸葛亮又主編《署科》,在劉備死後管理蜀地也非常成功,治國之能臣世所公認,劉備自然也不例外。演義總是喜歡寫軍事風雲,而諸葛亮前期的軍事指揮又多為杜撰,這就造成了出山時光芒萬丈,建蜀後存在感偏弱的情況,其實諸葛亮在劉備時代本就不怎麼上前線,但他的政治和外交能力同樣冠絕天下。

劉備死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這才把軍權拿到手中,從各個史料中看諸葛亮的帶兵能力雖沒有演義中那麼離譜,但也足夠彪悍。平定孟獲的叛亂算是小試牛刀,在和司馬懿的宿敵對決中,諸葛亮也並不落下風,病逝五丈原後,蜀軍撤退,司馬懿見到蜀軍留下的營寨,長嘆一聲:“天下奇才也。”說明司馬懿對諸葛亮的治軍能力相當認可,《晉書》高祖皇帝(司馬懿)紀中記錄諸葛亮北伐之時,曹叡拜託司馬懿:“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可見曹魏集團都很忌憚諸葛亮。

雖是治軍奇才,但在用兵謀略上世人對其卻頗有微詞,普遍的看法是諸葛亮慮多決少,缺乏果斷,過於謹慎的性格恐怕就是劉備不將其帶上前線的原因吧。

(注:圖片來自於網絡)


文史修身


《三國演義》劉備開始時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而建蜀後就聽不進去。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建立蜀國前

第一,劉備的用人策略。建立蜀國前,相比於曹魏、孫吳,劉備手下的人才較少,且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高人”。所以,劉備必須放低姿態,大膽用人,構建一個劉備愛人才、尊重人才、唯才重用、敢用人才的光輝形象。
第二,蜀國建立前,說到底劉備是“有求於人”。求人辦事,必須放低姿態、誠心誠意,只有這樣別人才會幫你。

第三,同時,在建立蜀國前,也是因為劉備和諸葛亮在戰略上的見識,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對於諸葛亮想到的,他劉備也能想到的,且從專業角度看,諸葛亮比劉備更專業。

第四,劉備對諸葛亮用著順手。

建立蜀國後

第一,劉備面對的問題、考慮問題的角度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而諸葛亮作為專業人士,不管專業能力有多強,都會有其侷限性、非專業性。所以,當把諸葛亮放在更高一個層面看,就顯得劉備聽不進去諸葛亮的進言了。可以說是劉備思考問題的基本盤,變大了,而諸葛亮的能力和影響力沒有隨之增長,因此,產生了這種錯覺。


第二,人才使用的策略性。諸葛亮是謀士、軍事,建立蜀國後,迫切需要的是治理天下的治士,繼續征戰只是一個非必要選擇。古往今來,用人最忌諱過於偏愛,過於依賴。《漢武大帝》裡主父偃對漢武帝說過“刀子能用就行,太鋒利的用起來順手,但也容易折斷”。建立蜀國前,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建立蜀國後,也確實該冷一冷了。

第三,新人才的培養。建立蜀國後需要大量人才,有大量人才投來,且必然要考慮江山的延續性,江山的未來必須靠自己的人才。所以,老人才要適當讓一讓,把機會給其他人一部分,給予機會培養他們作為未來的人才儲備。


第四,朝廷勢力的平衡制約。蜀國建立後,朝廷必然有各方勢力,作為皇帝,最重要的要平衡各方勢力,為我所用。只有穩定的朝局,才可發展,才可東征北伐,才可維護萬世基業。 第五,諸葛亮用著不順手了。

【總結】 不管是建立蜀國前後,劉備對諸葛亮的使用的態度,都是劉備利益權衡的結果。不知各位小夥伴怎麼認為的呢?可以給我留言,一起交流。


文螢之


主要是由於身份地位的變化導致心理的變化引起的。

劉備雖然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有很大吹噓的成分。一是年代久遠,中山靖王之後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人,大都變成普通老百姓了。二是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後沒有一點證據,完全憑他自己張口一說。起兵之前,劉備就是一個編織草鞋賣草鞋的,估計還不太勤勞,只不過小時候吹了一個牛逼說衚衕口那棵大槐樹就像他的華蓋,被人覺得這孩子志向遠大。

因此,早期的劉備心理是謙虛甚至卑微的。看看跟他同事起兵的那些人,要麼像袁紹一樣四世三公,要麼像孫權,人家他爸爸本來就是一方諸侯,至少也像曹操,祖上當過官。

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何其卑微,去了三次諸葛亮才答應見他。名義上是諸葛亮考驗劉備,實際上是諸葛亮根本就沒看上劉備。那時劉備和諸葛亮食則同桌,寢則同席,簡直是好基友啊,因為那時候劉備手下就倆信得過的兄弟,沒有其他將領,也沒有其他謀士。

稱帝以後就不一樣了,劉備成了皇帝,諸葛亮是臣子,臣子是要給皇帝下跪的。而且那時候蜀國兵多將廣,後方富有,是劉備一輩子的巔峰時刻。

在那樣的處境下,有點飄是很自然的,有點迷信自己的能力了。後面的事情證明,劉備沒自己的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葬送了諸葛亮傾盡心血打造的大好局勢。





文化綜藝薈


劉備出身低微,以販履織蓆為生,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呂布、袁紹等勢力,攢了一點微弱的家底跑到荊州投靠劉表,獲得了新野這個小小的地盤。


劉備在新野呆了六年,都沒有成功。要想成功就要得到當地地主豪強的支持,荊襄六大望族,有四大家族與諸葛亮的關係很深,故初期對他言聽技從。

另外劉備遇到諸葛亮之時,正是劉備起家最微弱的時候,可以說,多次兵敗,狼狽至極,得到諸葛亮這個超一流人才之後,劉備欣喜若狂,對諸葛亮非常好,可以說,劉備能得到荊州的地盤,主要就是依靠諸葛亮了。

之後劉備又得到益州,並在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這時就不能單方面考慮荊州勢力,要鞏固政權,益州方面的勢力也要考慮,自然不能言聽計從於諸葛亮。

劉備對諸葛亮不再言聽計從,從關羽大意失荊州遇害也可以看出來。劉備執意決意伐吳,諸葛亮、趙雲等群臣勸阻,劉備不但不聽,而且將諫書擲地,說不得再諫。有以下三點原因: 1,劉備與關羽兄弟情義很深,猶如手足,不給關羽報仇,怎麼也說不過去。

2,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3,想樹立君主的權威,如果再對臣子百依百順,就會失去權威,必須要加強皇帝集權。


明月西西


事實上,自從諸葛亮跟隨了劉備之後,劉備對於諸葛亮的意見一直以來都十分的重視。言聽計從?或許吧!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也不是沒條件的。對自己有利的建議劉備才會選擇聽從,否則還真不好說。之所以會給人造成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錯覺,和後來劉備對諸葛亮的意見視而不見也是有原因的。這其中有劉備心態的變化,也有劉備當時所處局勢的變化有關。

首先一點,劉備在請諸葛亮出山之時,當時劉備麾下根本無人可用。沒有謀士給劉備出謀劃策。所以在請到諸葛亮後,劉備如獲至寶。在劉備需要別人給出意見參考的時候,諸葛亮就成了那個唯一可以給劉備參考意見的人。歷史上諸葛亮投靠劉備後,常常會和劉備出則同車,入則同寢,之間關係親厚程度讓關羽和張飛二人都心生妒忌。當時劉備比喻自己得到諸葛亮如魚得水。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看中。也因為當時劉備確實可憐,勢力不強,手下武將班底還算厲害,但謀士方面還真沒有可用之人。直到有了諸葛亮才改變了一切。所以這就給人造成了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因為沒辦法,劉備就這一個謀士,不聽他的聽誰的呢?

後來為什麼感覺劉備對諸葛亮就沒有言聽計從了呢?主要是因為劉備在奪取荊州和益州後,不僅收穫了大片的地盤,同時也接收大量的人才,而且勢力龐大後投靠劉備的人才也逐漸增多。此時劉備帳下並不單單隻有一個諸葛亮了。所以在很多時候,劉備需要謀士給出意見的時候,眾多謀士之間的意見可能不盡相同。而諸葛亮也並非全能,所以很多時候劉備也會採取其他謀士的意見,這就給人造成了聽不進諸葛亮意見的錯覺。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比如劉備在攻取益州收穫了法正之後,在很多時候就更顯的諸葛亮沒那麼重要了。當然了,這個重要是指在軍事方面。歷史上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能獲得劉備如此待遇的也就諸葛亮一人而已了。而且此時的劉備早已是一方之主,能以如此大禮對待法正,可見法正的本事。法正投效劉備後,對劉備在益州的政治,經濟,軍事領域都有頗多貢獻。在劉備眼中,法正的地位要比諸葛亮還重要。《先主傳》記載“劉備視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要知道股肱只是親信,而謀主可是可以助他奪取天下之人。歷史上張良,劉伯溫等人也都是謀主之輩。歷史上諸葛亮也多次承認自己在很多方面能力不如法正。因此劉備重法正而輕諸葛亮也就很正常了。

或許劉備在對諸葛亮不那麼言聽計從也代表著諸葛亮想要實現臣子內部的一種權利平衡。劉備勢力內部派系繁多,最主要的以荊州派和益州派為主。劉備在獲取益州後,多少也要考慮益州本土派系的態度,所有為了平衡,自然不可能再那麼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了。

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最大的分歧就是在討伐東吳的問題上。關羽在丟失荊州後,劉備大為驚恐,畢竟荊州不僅是他的龍興之地,更是蜀漢的大門,是一處進可攻退可守的寶地。被東吳奪走後,劉備自然想要奪回來。而諸葛亮卻反對和東吳開戰,這就導致劉備和諸葛亮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歷史上在劉備征討東吳大敗而歸後,諸葛亮也說過“

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可見諸葛亮認同法正對劉備的影響力對他強,軍事能力也比他強。但不論如何,諸葛亮始終都是劉備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否則也不會有託孤之事。根本談不上什麼聽不進諸葛亮諫言的事情。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來說下我的看法。

這裡面有一個打江山和守江山的問題。

打江山時,劉備一窮二白,三個兄弟。

諸葛亮是自己三顧茅廬請來的,開始時出於信任,對他的計謀言聽計從,諸葛亮當然也沒讓他失望,所有的計策都能讓他有所收穫甚至是大獲全勝,所以在打江山的時候,劉備對諸葛亮是完全放權的,當然,他那時候也沒什麼權。

建國稱帝之後,劉備可就再也不是那個劉皇叔了,而是堂堂正正的一國之主了,這個時候,他的心態不免就有些變化了。

首先,權利打了,他的控制慾就大了,如果再像從前一樣對諸葛言聽計從,不免讓人覺得他這個皇帝就是個傀儡草包。

其次,劉備這樣做也是起到了一個震懾和提醒的作用,告他諸葛,蜀國永遠姓劉的。

別看最後他弄出一個永安託孤來,實則是一個陰謀,用意就是讓諸葛亮死心塌地輔助劉嬋而已,如果不這樣,相信草包劉嬋的皇帝位根本做不了幾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