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取而代之,是新的強基計劃

招生,強基計劃人人可報,取消原有自主招生初審環節,取消了競賽證書、論文、專利等作為入圍高校考核條件的做法,以學生高考成績作為依據,考生的“身份”將不再需要驗證,報名門檻下降,高考成績成了選拔的硬指標。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一、36所強基高校名單: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

  二、專業需求及培養模式:

  選撥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的,或者是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集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一級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

  三、招生時間流程:

  3月底前,強基高校發佈年度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4月,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在網上報名參加強基計劃招生。

  6月,所有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6月25日前,各省級招生考試院向有關高校提供報名考生高考成績(不含高考加分)。

  6月26日前,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3倍-6倍不等)確定參加學校考核的考生名單並公示入圍標準。

  7月4日前,高校組織考核。

  7月5日前,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考生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進行錄取並公示錄取標準。

  四、高考、校考成績核算與意義:

  高考成績85%+15%高校校考成績。假設滿分是100分的話,我們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公式計算出強基計劃加權的分數構成:

  滿分100分(強基計劃)=滿分85分(高考)+滿分15分(校考)

  表面上看,高考成績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這是否意味著,校考就不重要呢?

  其實,決定入場的因素是“85%高考”,而真正決定命運(錄取與否)的,卻是“15%校考”。因為,新模式招生中,高考雖佔據了85%的權重,但摺合成百分制後,它們的分數級差卻被進一步縮減,特別是對於清北等名校而言,校考成績尤為重要。

  我們以山東省2019年的高考成績為例,假設清北在山東強基計劃共錄取200人,按照上述規則,則第600名左右有機會入圍,根據山東省2019年一分一段表:

  全省第600名為670分,可以推測,入圍清北強基計劃的最低分數,應該在670分左右;全省300名的分數,約為678分!全省50名的分數為690分,如果摺合成85分的高考比重後,計算方式為:

  (高考分數/750)*100×85%。依此計算,670分摺合為75.93分,678分摺合為76.84分,690分摺合後才78.2分。這也意味著,如果依靠高考分數入圍的話,摺合成百分制後,絕大多數考生的分數差距在1-2分之間,高考成績在入圍的頂尖選手之間幾乎沒有有區分度。

  很簡單的道理,去競爭北大的,有可能是700分和675分這個區間的,但絕對不會是600分、620分的。傳統高考模式下,675分比700分低25分,可能相差了上千個排名;但在新模式摺合成百分制後,僅僅是相差了2分,這2分,完全有可能在校考的15分中翻盤。

  剩下的15%校考環節,是如何拉開差距的呢?

  我們以清北近幾年的綜評校考(領軍博雅)理科為例,平均得分率僅為30%-40%!而這些,都是頂尖高手之間的較量!這意味著,在校考環節,最頭部的學生可能得到13分、14分以上,最尾部的可能得1-2分,平均只有5分左右。100xue.net學霸的榮耀,很可能在清北的一場校考中被擊得粉碎!

  為什麼高校校考一定會成為拉開差距的重要環節?道理很簡單:這些學霸們的高考得分率已經達到90%-95%,高考的區分度和選拔性功能基本喪失,高校急需在校考環節通過區分度來達到篩選目的。

  五、如何準備校考

  高校校考為了增加區分度,主要會考察大量的學科競賽知識、高中選修課程、大學先修課程,以及大量的創新性測試。而這些,又都是我們在高中教學中缺失的部分!

  根據2019年6月份《國務院關於推進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新高考後,不再製定高考大綱,取而代之將會以新課標和高校選才要求為依據。這意味著,高考分數以外,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權,頂尖高校完全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校考環節通過大量的競賽知識和超綱知識來增加選才區分度;這也意味著,清北等名校考察形式越來越靈活多元,課外知識的廣度和創新性思維,遠比只會考高分重要。

  想報名強基計劃招生,如何準備?

  1.加強對學科競賽的重視

  在制度設計上,強基計劃將選拔兩類群體,主體是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和少數在某個領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偏才怪才”。縮減資格院校,以高考成績和突出才能作為選拔條件,更加凸顯自主招生的重要性,也明顯提高了報名門檻,對於大多數基礎知識紮實和具有學科特長的考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變化。

  但是很明顯,沒有在學科競賽中拿到成績的同學將會很難在強基計劃中施展手腳,競賽也會越來越激烈。

  2.腳踏實地

  不管自主招生政策怎麼變,受影響的考生數量大概也就是全國考生總數的0.2%規模。自主招生政策變化背後的指導原則,則更多是為了配合國家強化基礎學科建設,促進雙一流高校發展戰略,和體現招生的公平公正性。而且,高考成績在這次變動中也會扮演一個較為重要的角色。

  因此,每位學生都需要腳踏實地,重視高考的成績。

  六、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評價招生更看重校內成績和綜合素質,從這個維度來看,綜合評價招生的選拔標準與強基計劃是一致的。無論是高三學生,還是其他年級的同學,首先要做的是:紮實提高課內成績。無論是高考,又或者強基計劃,甚至是綜合評價招生,敲門磚都是高考成績。高考為選拔之根本的地位進一步加強了,所以無論如何不要脫離高考選拔標準,考試大綱,這是第一重要的事,第二:拓展自己的綜合能力,無論是社團還是學生會又或者社會實踐等,建議同學們有精力的情況下多參加,拓展自己的綜合能力,特別提示下,體育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不少學校也會考察學生的身體素質,最後有精力的情況下,學習競賽,拓寬知識面,為校考做準備。

  1是綜合評價院校簡章發佈,主要集中在3月底-5月。

  如,清華、北大、北外等針對多地區招生,簡章在3月底 ;江蘇地區簡章發佈集中在4月中旬;上海地區集中在4月下旬,基本在同一天發佈;山東地區集中在5月中旬;個別高校發佈時間或早或晚,如崑山杜克大學、上海紐約大學1月初發布;東北大學6月中旬發佈;中南大學6月下旬發佈。

  2、報名時間:4月-5月

  通常情況下,高校綜合評價招生簡章發佈後開始報名。大部分在陽光高考特殊招生報名平臺報名,部分院校在高校官網報名。從往年來看,報名時間比較緊張,時間大約在10-15天。

  在報名期間,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填寫報名信息、上傳或郵寄報名材料。

  3、高校審核時間:5月中下旬

  報名截止後,高校開始審核考生報名材料和其他相關信息,確定初審通過的名單。

  4、公示初審結果、確認校測資格時間:5月中下旬

  高校公佈初審入圍名單,大部分高校會在招生網上進行公示,考生也可登錄報名系統查看是否入圍。

  初審通過的考生需要及時登錄報名系統查看或進行考試確認、繳費操作(部分院校不需要繳費)。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有進行考試確認,考生將失去校測資格。

  5、校測時間:6月中下旬

  綜合評價校測在高考後進行,一般集中在六月中旬。大部分院校校測形式為面試,有的校測分為筆試和麵試。此外,根據教育部要求,考生還要參加體質測試。每個學校的測試內容不盡相同,考生可以提前瞭解和準備。特別地,上海市綜合評價學校測試安排在高考成績公佈之後,由上海市教育考試院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綜合評價批次志願填報情況、高校初審合格名單,按院校專業組招生計劃數的1:1.5比例確定入圍面試資格名單,然後再進行面試考核。

  6、測試結果和入選名單公佈時間:6月下旬

  校測結束後,在高校官網公佈測試結果和入選名單,考生也可以登錄陽光高考網查看入選名單公示。

  7、志願填報時間:6月下旬-7月初

  綜合評價志願填報一般在提前批的綜合評價批次,具體時間以各省考試院安排為準。

  部分高校在報名的時候,已經讓考生填好了志願專業,那麼就等高考成績出來後公佈錄取名單。

  8、最終錄取時間:7月初

  高考成績出來或考生填報志願後,根據考生的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三者按照一定比例折算)和志願進行相應的優惠錄取,並在招生網或報名系統內公佈錄取名單。

  附件:一句話概括36所“強基計劃”招生試點高校

  1.北京大學:理科實力最雄厚,部分文科實力稱雄,醫學也處於領先地位;綜合性大學第一位。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2.中國人民大學:文科第一高校,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等學科處於第一位。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3.清華大學:工科第一,工科實力遠超其他高校;管理、生物學等也處於領先地位。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科學第一,近年錄取分數確實是高。儀器科學、計算機和軟件等學科也很強大。

  5.北京理工大學:工科實力很強,國防七子之一。兵器學科排名第一。

  6.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類高校的霸主,優勢巨大。雙一流贏家之一,9個學科入圍一流學科。

  7.北京師範大學:師範類第一高校,傳統名校,地位很高。地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排名第一。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8.中央民族大學:民族類高校,民族學第一。其他無太強勢學科和專業。

  9.南開大學:傳統老牌名校,數學、化學、統計學、世界史等都很厲害。

  10.天津大學:第一所近代大學,工科巨牛,工科各專業比較均衡,化工第一,管理也很有實力。

  11.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地區第三;當初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工科總體實力不錯。化工、力學等有優勢。

  12.吉林大學:院校合併後,辦學規模大。實力排在東北地區前三,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等學科不錯。

  13.哈爾濱工業大學:C9成員,東北第一高校,國家地位很高,曾經的工科第二,大部分工科專業都很強。

  14.復旦大學:基本上是消弱版的北大,文科和理科實力雄厚,工科實力一般,綜合性大學第二位。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15.同濟大學:工科名校,綜合實力上海第三。土木工程國內第一,建築和環境都學科優勢也很明顯。

  16.上海交通大學:工科實力國內前三,醫學、生物等學科實力絕對的第一梯隊。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17.華東師範大學:師範類第二高校,文科和理科都不錯。雙一流表現一般,一流學科入選三個。

  18.南京大學:南大的強大在理科,地質、天文、物理、化學、生物都是國內前幾名。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19.東南大學:當初的四大工學院之首,工科實力強大。此次雙一流大贏家,11個一流學科的數量,一舉殺入前十。

  20.浙江大學:工科和農學實力都很強大,規模大、發展勢頭猛;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2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規模小,學風紮實;理科巨牛,物理等多個學科領先;擁有多個國家實驗室。

  22.廈門大學:校園風景巨美;海洋科學、統計學和經濟管理類專業都很厲害。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備考指南

  23.山東大學:辦學規模大,山東第一高校。本次雙一流較受傷,一流學科數量只有兩個。

  24.中國海洋大學:同校名,海洋學科實力強大。雙一流中劃為A類,實屬表現不錯。

  25.武漢大學:發展迅速,總體偏文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測繪、地球物理學等多個學科全國第一。

  26.華中科技大學:工科和醫學都很強大,與同城的武漢大學實力相當。機械、電氣、材料、動力、醫學等學科排名前列。

  27.中南大學:湖南第一高校,醫學、材料、冶金等學科都是國內領先。

  28.中山大學:華南第一高校,發展迅猛。實力較為均衡,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是贏家之一。

  29.華南理工大學:也是四大工學院之一,發展勢頭較好。輕工極具優勢。化學、材料等也很不錯。

  30.四川大學:辦學規模巨大,綜合實力西南第一。醫學實力強大,口腔醫學國內第一;數學、化學等也不錯。

  31.重慶大學:綜合實力不錯,此次雙一流的輸家,一流學科只有三個,且都是“自定”。

  32.電子科技大學:當初的兩電一郵,選擇電子科大藉助985的發展已經有很大優勢。電子科學和通信等都是領先的。

  33.西安交通大學:老交通大學的衣缽傳人,八十年代排名國內前五。目前機械、能動、電氣和管理等學科強勢依舊。

  34.西北工業大學:航空航天航海都很厲害,材料極其出色。雙一流表現不理想,僅入選兩個學科,航空航天等未入選。

  35.蘭州大學:公認最委屈的大學,人才流失和生源質量下降嚴重影響發展。但實力很不錯,社會評價很高。

  36.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軍中第一高校,神秘而強勢,計算機和軟件工程等學科優勢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