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五十萬的房子和五十萬的存款十年後哪個能勝出?

黃蜂二師兄


我的看法是:全民炒房的時代即將過去。五十萬房子和五十萬存款,十年後,哪個能勝出,還很難說,畢竟現階段我國在行政上穩房價的決心很大,“穩”的意思是:不漲不跌,用時間換空間,估計時間很長。


從“持房”還是“持幣”的角度看,面對風險收益比不好的資產,現金為王才是理性的選擇。從投資的角度看,未來有更多的資產配置方式幫你實現跑贏存款利率,比如高於利率的國債、理財、基金。


根據《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統計,中國家庭總資產配置中,房產佔比高達77.7%。金融資產配置僅佔11.8%,股票佔比不足1%。說明中國人的投資習慣還是在地產。


網傳,中國房地產總市值達65萬億美元,美國、歐盟和日本房地產總市值只有60萬億美元。中國的股票總市值只有6萬億美元。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十一屆陸家嘴論壇講到:必須正視一些地方房地產金融化問題。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城市的住戶部門槓桿率急速攀升,相當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負債率達到難以持續的水平。更嚴重的是,新增儲蓄資源一半左右投入到房地產領域。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導致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加槓桿,脫離了“房住不炒”的原則。


一句話概括就是:未來10年,50萬房產的機會不大,50萬存款可以多元化理財。


智深研報


股市有持幣和持股的糾結,樓市也同樣有持房和持幣的糾結,反映到現實就是現在五十萬的房子和五十萬的存款十年後哪個能勝出。

從租金和存款利率對比看

50萬人民幣按照目前的利率水平,大概率可以獲得3%的無風險收益,對應一年就是1.5萬元,那麼房子50萬,按照目前的租金水平,大約是2%收益率,像我們這裡還達不到,一年的租金收入是1萬元,

從存款利率和租金收益看,不考慮房價變動,持有50萬元現金勝過持有50萬元房產。

房價未來漲不漲

目前地產調控思路是房住不炒和不作為短期經濟刺激手段,執行因城施政的調控政策,從上半年房價走勢看,出現了分化走勢,部分一線城市以下跌為主,而且是連續幾個月小幅下跌,四五線城市走勢分化更加嚴重一點,上漲超過5%的城市也有,但很少,下跌超過1%為數不少。

2019年6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指數。從漲跌城市個數看,65個城市環比上漲,32個城市環比下跌,3個城市與上月持平。到了9月份,從漲跌城市個數看,64個城市環比上漲,30個城市環比下跌,6個城市與上月持平。變化並不是很明顯,但上漲的城市減少一個,下跌城市減少兩個,不說明太多的問題。

但是一手房價格下跌或不漲,二手房價格就很難堪,二手房基於折舊的因素,內在價值就會出現下跌,房價就會出現調整,持有就會有折舊損失,

另外如果持有的50萬元房產是通過按揭購置,那麼這裡還會有相應的利息損失,按照50%首付款,50%的按揭貸款計算,利息按照5.5計算,貸款十年,有7.56萬的利息支出,

因此只要未來房價不漲,折舊和利息支出,都會導致持有房產出現機會損失,

房價走勢取決於供給,目前是供給不斷增加,而人口增量不斷減少,需求在逐漸轉弱,房價博弈更多轉向一些新興城市中心,但是像某些特區,嚴格控制房價炒作,房價會有上漲,但漲幅會得到嚴格控制,其打造的是去地產化發展思路和戰略定位,部分新興付城市中心會有一些機會,但大部分地區房價漲幅將繼續下降,甚至進一步下跌。

房價炒作的地鐵線和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都已經過時了,學區房房價炒作已經透支了未來的預期,很難維持高泡沫。

未來房子走勢會因為城市發展景氣度不同而不同,少數發展突出的城市房價會進一步上漲,但大部分城市房價可能穩中有跌,


杜坤維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五十萬的存款和五十萬的房子十年後哪一個更值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條件的。

先說存款。如果你有50萬的存款,單純是存在銀行的話是沒有多少收益的。而最嚴重的結果的十年以後經過通貨膨脹以後你的財富可能會貶值縮水,可能連你的利息都沒辦法填平。

但如果你是用這五十萬做投資或者做理財的話,效果很有可能就不一樣了。如果你做的好的話十年時間,毫不誇張從50萬變成100萬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甚至會更高。這個時候就超過了當初買50萬房子帶來的價值。

再說說房子,首先你的房子要看買在哪裡了。如果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可以說絕對是買房子划得來,畢竟對於這些城市來說房子永遠是剛需,價值永遠不會低。但在三四線城市就不一樣了,首先對於房子的需求沒有一線城市大。其次隨著老齡化的嚴重,十年後這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很有可能會降價,屆時你很有可能不掙錢反而虧錢。

總之,無論是房子還是存款,都要看你怎麼運用它,將它的利益發揮到最大上限。


正商參閱


考慮到貨幣增速長期超過GDP增速,如果放在50年後對比五十萬的房子和鈔票,那麼也許房子價格會更高,畢竟到時候也許買一斤雞蛋都要一張百元零錢了。


就十年的時間來判斷,五十萬的房子和五十萬元的存款十年後一定是存款能勝出。


接下來我們來做簡單的分析:


1、先從經濟規律來說

當下國內房產租售比普遍2%以下,也就是說50萬元的房子一年的租金不過1萬元,10年的時間也只能收到10萬元租金,但是房子也會產生一定折舊。

50萬元的存款如果放到利率較高的銀行,5%的年利率是可以的,到期轉存一次,本息可以達到81萬元。扣除10萬元租金,房子要漲價21萬元才能與存錢持平,也就是說價格再上漲42%。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房價一年上漲40%也不稀奇,畢竟每年新增超過10萬億的資金。但是從世界範圍來看,似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房價能夠持續上漲超過30年的,中間一定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不管是日本還是美國,人均收入都遠高於我國,但是他們都沒能把房價撐在最高處,依然會引發金融風險,致使房價大幅回調。

2018年美國房價出現上漲,但是中位數剛達到30萬美元,相對於使用面積普遍超過200平米,精裝修,永久產權,算下來一平米不過1萬元人民幣,但是美國人均收入是我們的7倍左右。

房價漲了太久,關鍵在於貨幣洪流大量進入樓市,但是潛在的經濟風險不容忽視,如果繼續維護樓價,那麼經濟增長一定會出問題,高負債家庭如果大量棄房斷供,銀行風險在所難免。

不管是為了經濟增長,還是穩定經濟需要,房價一定不能再漲了,慢慢做俯臥撐更符合發展需要。

2、居民家庭負債率高企,風險不容忽視

當前明面上居民家庭負債率水平還低於美國次貸危機前水平,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統計到的數據是不全面的,各種民間借貸及網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實際負債率要高不少。

普通工薪階層現在已經買不起房,硬要買房的話不僅需要掏空六個錢包,還要每個月把家庭過半收入交給銀行,生不起孩子,看不起病,養不起老,一旦工作出問題,家庭會立刻陷入債務危機。


3、50萬房產的城市一般是縣城或小城市,房價下行概率最大

城鎮化是大勢所趨,但是基礎是農民到城市有工作有穩定收入,而不是住進新房找不到工作等死。小城市工業不發達,屬於人才淨流出城市,收入不高,對房價的支撐極其有限。


4、當前房產已經嚴重過剩,而經濟增速下降意味著城市就業崗位持續減少

GDP增速每下降一個百分點,意味著上千萬工作崗位消失,農民工返鄉已經驗證了這一點,大學生就業難也說明經濟轉型迫在眉睫。小城市就業崗位少,樓卻一點不少,在未來經濟發展中處於劣勢,房子產能過剩問題將更加嚴重。

小城市購房者更多是附近的農民,一旦農民找不到工作,收入減少,他們的購房意願也會大大降低,房價下降的速度會更快。


財智成功


10年後,50萬房產和50萬存款,哪個升值更多,先看一下過去10年到現在,50萬房產和50萬存款哪個獲得收益更多。

1、2008年,50萬存款存10年,到期本息是多少?

50萬滿足大額存款起存金額要求,50萬存銀行的大額存單,假設大額存單5年期年化利率5%(實際情況達到5%的比較困難),5年到期後本息轉存,10年到期後本息78.125萬元,收益為28.125萬元。

2、2008年,50萬購買的房產,10年後收益如何?

  • 沒有使用槓桿

200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3800元/平方米,201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8736元/平方米,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上漲2.3倍,按照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數據的計算,50萬房產10年後價值115萬,收益為65萬。
  • 使用槓桿

50萬資金作為首付款,那2008年可以購買的房產價值為166萬,貸款116萬,假設貸款期限10年,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貸款利率基準利率上浮30%,10年付款的利息等於58.8萬元。參考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2018年房子價值為381.8萬,房子上漲收益為215.8萬,再減去58.8萬元利息,純收益為157萬。

從以上的結果看,過去10年,五十萬的房子不使用槓桿收益為65萬,使用槓桿的收益為157萬,50萬存銀行利息為28.125,所以買房更划算。未來10年只要貨幣發行趨勢不變,貨幣還會貶值,那房價還會上漲,上漲的幅度可能沒有過去快,但是收益肯定比存銀行多。


互金圈


毫無疑問,如果銀行利率沒有太大的漲幅,那在合理區域買房子,要比同價值存款強太多。

首先,只要不是一個被遺棄的區域,房產基本上都處於升值狀態。

必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合理的區域。如果是被遺棄、被放棄的區域,就不行了。

不管什麼時候,一處房產永遠是該時間段、該區域一處房產的價值。現在50萬買房,到10年後,只要經濟社會處於正常運轉狀態,這處房產的價格就會變成10年後二手房的價格。

因為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可想而知,10年後這處房子基本上升值。

當然,如果是一個房產泡沫嚴重的地區,那麼10年後升值的幅度可能要小一些,但也不一定。而經濟發展毫無前途、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適合居住的地區,則另當別論。

其次,十年期的銀行存款,如果銀行利息沒有大漲,那麼很難跑得過通貨膨脹。

目前的銀行利率,是鐵定跑不過通貨膨脹的。

如果銀行利率能夠達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那麼,就有可能會超過買房的增值速度。

第三,另外,有一個問題,目前的50萬,大概只能在縣一級的地方買房了,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選擇。

50萬,如果不考慮房貸,從哪裡買呢?很難了。

當然,如果考慮房貸,可選擇的空間可能會大一些。

所以,如果銀行利率沒有太大的漲幅,那在合理區域買房子要比同價值存款強太多。


靜觀財經


商品的價格由受供需影響,價格上漲表現為需求持續大於供給。房子的回報分為每年租金+房價上漲幅度,存款的回報為利息。以目前3%的定期存款來看,每年利息收入大約為1萬5千元。如果五十萬的房屋(每年的房價上漲額+租金)>1萬5千元,五十萬的房子勝出,反之則存款勝出。

其實目前的房子是一個結構性房市。區域經濟學告訴我們,一旦中心區形成,就會持續不斷的吸引周邊的人才和資源向中心城市集中。房租(房屋盈利)和估值(租售比)雙升就會帶來所謂房市的“戴維斯雙擊”,提升房價。

我們看到前幾年一二線城市的交通樞紐的房價、高鐵開通周邊房價、雄安新區(新中心)的房價都有一個明顯的抬升,前幾年在核心地區置業的都獲得了不錯的回報率。但是某些邊緣地區,供給過剩的區域,房價甚至不降反升。

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看是哪個區域經濟體中哪一個房子。如果決策正確,還是有很大可能跑贏存款的。

最後,文末給大家發個福利。越南就是90年代的中國,而且幾乎沒有按揭,全是現金買。大家可以想一下北京全部是現金買房時候是多少錢,現在是多少錢。要是去越南考察一下,大家就會發現有多少國家的工廠在越南,而且絕對不是低端的小作坊。機會在這裡,自取。


孫建波


這個很難判斷。

因為不同區域、不同城市,房價走勢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你要先界定,是一線發達城市的房子,還是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子,還是在諸如一些資源枯竭型小城市的房子,這個很關鍵,也是最重要的的。

我們先確定一下。50萬元存款在十年之後有多少。

現在五年定期利率5.45,50萬元存十年,本息合計約為80.96萬元,我們就算81萬元。然後是通貨膨脹,1998年的M2總額是10.3萬億元,到了2018年4月份,M2總額已經高達173萬億元。也就是最近20年來的M2年增長率平均達到了15%。

貨幣增長率是15%;經濟增長率我們按照7%計算,那麼通貨膨脹率是8%。手裡的資金每年貶值8%,也就是一年後只剩下前一年價值的92%,那麼10年後的50萬元+利息=81萬,相當於今天的36萬元。

50萬元在一線城市,估計只夠買一個衛生間,所以先否定了,也就是題主的問題所說的房子,不大可能在一二線熱點城市。

資源枯竭型小城市的房子,50萬元可以買別墅,住別墅的人,沒時間考慮這樣的問題。也就是題主所聞的房子,也不在資源枯竭型小城市。

那麼我們假定這個房子在三四線或五六線城市。

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基調是平穩、健康,而且房地產發展的遠期是看人口的,基於這兩個因素,部分三四線或五六線城市近年房價上漲的趨勢終會剎車甚而跌落。隨著真實需求的減弱,部分城市的現在50萬元的房子,在十年後的增益效果或不如50萬元銀行定存的增益效果,甚而有的房子會出現貶值的可能。

所以,50萬元房子會不會比50萬存款更有價值,結果將會是因城而異,並不會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波士財經


如果房子是自住的話,不管多久都是房子重要,畢竟房子即家,是一個港灣,是一個歸宿,是一個走著走著不自覺就到達的地方......

如果說房子與存款一樣,屬於投資項目,已盈利為目的的,那就有另外一種說法了。

首先毋庸置疑的50萬存在銀行十年,肯定會貶值的,銀行的利息不可能跑過通貨膨脹的。稍微有點投資思維的人,都不會將所有的錢存在銀行。真有個50萬的閒錢,不如將自身的保險配齊(不賣保險,實事求是),什麼人壽、重疾等等,當然選保險時要擦亮眼睛。

至於五十萬的房產投資,這樣的好項目現在哪裡找,請告訴我!不說笑了,如果是五十萬的房產投資,如果是國內的話,已過去十年來做參考的話,已不用多說,事實證明了一切。除了中彩票,可以任何一種投資都不及房產投資的收益高吧。

如果已現在為參考,50萬能投資的房產也只有三四五線的小城市或者小縣城了,這個就存在了許多不確定性。

這個問題沒有在當下社會沒有實際的意義,沒有時間的界限,沒有國家的限定......


套路使人瘋狂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也很好對比。10年後肯定是五十萬元的房子能夠用出,而50萬元的存款會變得不斷縮水而失去原有的購買力。

原因其實很簡單,房子具有投資屬性,也是一種投資品,它能隨著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而使價格不斷上漲,具有較強的保值和增值功能;而存款則隨著經濟增長、貨幣發行量的增加和通貨膨脹而降低它的價值,不具有保值增值功能;雖然有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我國銀行存款實施的是負利率政策,利率遠遠跟不上物價上漲水平,存款越多,存的時間越長,貶值的就越大。

我們來看看十年前北京市房價均價不過每平米8000元至10000元,十年後的今天已翻了幾倍甚至十幾倍,而如果當年花50萬元買一套小戶型的50平米房子,現在要值四五百萬元,而如果當年存了一筆50萬元的存款,即便利息收入翻倍,可能也就100萬元左右,房子勝出已沒有任何懸念。

而現在的50萬元房價和50萬元存款,十年後也就是到2018年,依然會是房子比存款勝出,儘管現在樓市嚴調控,房價上漲幅度可能比不上前十年,但不同城市由於資源不一樣,房價上漲的幅度不一樣,如果是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上漲的幅度依然會很大,三四線城市可能房價不會很大,但房價上漲所得的收益肯定會比銀行存款利率高,這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