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新冠病毒肆虐了將近三個月,一年中一個季度的時間就這樣“報廢”了。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這三個月,人的腳步是停下了,可生活的腳步卻從未停下。這三個月看似平靜的生活,打破了好多人原本的安逸。

他們有的面對失業,要面臨收入中斷的困擾;有的面臨小孩上學和看病就醫的難題;有的還要為一家人龐大的日常開銷而發愁。

生活的剛需,還是沒有讓眾多的家庭從寒冬步入這個溫暖的春天。

生活在疫區的人們,這三個月來把身安在家,與病毒進行一場消耗戰。如今復工在即,一顆顆對生活充滿期待的心似乎早已奔騰出去。

但是面對嚴格的管控,想讓身體和心一同走出去,似乎並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


一個銀行職員的自述:復工之前我被小區拒絕了兩次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前天收到了單位要求上班的通知。收到通知興奮了,在家憋了這麼久,總算可以趁著上班出去透透氣了。

這種久違的興奮感還沒來多久,問題就來了。

小區和單位完全是兩個系統,小區的大喇叭天天在喊著政府的通告,要加強管控,而單位又要求上班,想要實現小區和單位之間自由出入或許真是個問題。

單位領導有沒有考慮小區嚴格的管控和封閉的交通呢?面對制度上的壁壘,我們又該如何操作?再說通知上確實沒有交待員工該如何去做。

想到這些,興奮勁猶如被潑了一盆冰冷的涼水,立馬被降了下來。

按前期防控指揮部的要求,有物業的小區由物業負責封控,看來這種事情只能先找物業了。

我所住的這個小區將近有兩千戶家庭,人數將近達八千人。面對復工復產,好多人都在想方設法辦理各種手續,儘快自由出入小區,有的鄰居心懷遠方,看能否去外地的大城市。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那天中午去物業中心的時候,物業中心大廳滿滿的都是人。

在剛需面前,即使人群再擁擠,人們內心深處建立起的那道擔心被感染的防線似乎顯得毫無力量。大家擔心的是,如何才能順利辦到復工復產健康證明。

前面一道彎彎曲曲的隊伍,站了半個多小時才輪到我。前臺值班的是一箇中年婦女,看起來似乎不怎麼友善。

“我後天要上班,應該辦什麼手續?”

“我給你開一個復工復產的健康證明,然後你拿著這個證明到社區去蓋章,然後去指定的醫院免費拍一張CT,如果沒問題了,就可以領健康證明,然後才能復工復產。”那中年婦女一口氣講得非常流利,一看就是重複了很多遍的樣子。

“我又不出這個區域,我上班就在城區,為何還要這麼複雜。”

“不好意思,就是這麼規定的。你要辦我就給你開證明,你要不辦,後面還有很多人,咱們節省一下時間行嗎?”中年婦女不耐煩地說。

不就上一個班嗎?再說自己在家憋了這麼久,身體也沒出毛病,不應該這麼複雜。當再次想跟中年婦女理論的時候,被她拒絕了。她拿著規定振振有詞的回絕了我。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只是在城區上個班而已,規定絕沒有物業說的這麼複雜吧。於是回家,撥通了單位領導的電話。領導說只需要有單位的復工證明就可以了,上面有名字還有個人信息,有這些就足夠了。

面對雙方各執一詞,猶如兩個拳頭打在心窩,一下子上來了一股氣。一邊要防控,一邊要上班,制度上沒有打通,我一個小人物又該如何去理順?

於是再次找到物業,我選擇直接找小區門口負責管控的物業保安和防疫工作人員。我把單位發的證明給他們看,他們說有這個就可以。

這時我心情立馬豁然開朗了許多,可接下來的事情卻又讓剛出現一絲欣喜的心情一落千丈。工作人員說這證明用手機拍的不行,得要紙質版原件才行。

我的天!這不是邏輯上的死循環麼?又不讓出去,我上哪整紙質版原件?他們說沒辦法,這是規定。

我又把前臺的遭遇跟他們理論了一遍,為何同一個物業,兩種說法。他們說前臺理解錯了,按規定只有出城區才用那一套,若是不出城,單位的復工證明就可以。

真是惱火,為了上個班,一個下午就被這破事整的焦頭爛額。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還好,晚上六點鐘事情出現了轉機,單位領導打來電話,說有緊急通知之前那復工證明取消,現在啟用新的抗疫服務行業工作證。

讓人欣慰的是領導一步到位,順便想辦法把證送到了我手上。

我想都這麼晚了,緊急整出這麼一個新的方案,估計今天有不少的人和我一樣,遇到同樣的問題吧。


一個工地廚師的自述:再不復工,我家只能借錢買菜了。

在工地上做飯有兩年多了,每個月都有五千塊錢的穩定收入,老婆在一家裝飾公司打零工,收入也還可以。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這個疫情把人徹底整懵了,原以為自己的廚藝還算可以,有技術在手,那也不怕。所以以前從沒想過會有失去收入的一天,而且還這麼久。

老婆公司不開工,她又是臨工,也沒有收入。

聽說最近有好些企業都復工了,但是建築企業還沒有得到通知,至少老闆和工頭那還沒有給我打電話。聽小道消息說三月底或許會開工,有的甚至說要到四月份。

老婆所在的裝飾公司想開工也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估計也快了。

再說每個小區管控那麼嚴,一個是沒有工人,再一個小區也進不去,搞裝修的也是沒法幹活。

現在最缺的就是錢,大女兒在等著大學開學,自己每個月還要還房貸,還有一家四口人的吃飯問題,現在兜裡空蕩蕩的,真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該如何是好。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希望儘快上班,有了收入一切都好辦。可是疫情還很緊張,政策的壁壘也沒有完全打破。有時候冷靜下來一想,面對疫情,復工之路是不是還很漫長。


一個裝修小哥的自述:再不復工,我的房貸車貸怎麼辦?

平常我負責給別人家裡安裝門窗,老婆給我當下手。我們兩口子幹活都比較賣力,再說平時活也比較多,反正多勞多得嘛,一個月下來可以掙個一萬多。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不過從疫情加強管控到現在,都沒有幹活了,和老婆帶著兩個兒子,一直在家待著。

去年貸款買了一輛車,專門用來拉門窗,如今每個月都要還車貸,還要為自己住的房子還房貸,關鍵是還有兩個兒子,生活給我的壓力也不少。

再不復工,沒有了收入,車貸房貸該如何是好?

我們小區管控的很嚴,前幾天打算去年前未完工的工地看看,硬是被小區工作人員攔住,要我等疫情結束之後再去。

面對復工,我真想去接單幹活。前幾天問物業,那些企業都復工了,個體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幹活。

物業說應該快了。這個應該快了是不是還隱藏另外一層意思,有可能還有很長時間?


復工者的自述:疫情之下,我的復工之路艱辛、漫長

我看到的那些官網發出來的措施都是針對企業的,可是個體戶到底應該怎樣操作,還沒有明確。

沒有制度上的依據,想要秩序徹底恢復至管控之前的狀態,都只能是個未知數。

生活很艱難,大家都在堅守。堅守住了才有希望。小範圍的復工復產,制度上考慮不周全,必然會帶來規則使用上的不順暢。

有序的復工復產必須是建立在順暢高效的規則體系之下的,無序表會帶來擁擠和混亂。

一切按部就班對每個普通人來說,依然重要。即使生活再苦再累,現在也只能待疫情過後,只爭朝夕、勤奮有加的將失去的補回來。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