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駟殺商鞅真是為了“一己之仇”麼,這樣你就小看了這位帝王

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漸開始強大,但是關於商鞅之死在歷史上卻倍遭人們詬病,很多人都因秦惠王殺了商鞅而小看這位為秦國掃平四方,為中國的統一打下堅實基礎的帝王。

嬴駟殺商鞅真是為了“一己之仇”麼,這樣你就小看了這位帝王

先來了解商鞅之死的原因,你就會覺得商鞅之死並非秦惠王個人主觀意識,而是商鞅自己埋下的伏筆。

商鞅被秦惠王(秦孝公之子)實行車裂之刑慘死,很多人以為商鞅之死是秦惠文王主觀意識要致商鞅於死地,實則不然,秦惠文王也是為了穩固自己剛即為的政權,最終再三權衡不得不致商鞅與死地,那麼嬴駟(秦惠文王)為何要殺商鞅呢?原因如下。

1、商鞅之死因變法埋下的伏筆。

秦孝公時代,商鞅雖然在皇權的庇護下是安全的,但是商鞅得罪了當時的權貴階層,已經為商鞅之死埋下伏筆。

歷史上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與授權下,實施了一系列改革變化之措施,但是商鞅變法的從根本上觸動了當時的既得利益集團(貴族階層)的利益,因此當時秦國的權貴們對商鞅恨之入骨,但是由於強勢的秦孝公力挺商鞅,因此在秦孝公時代,沒人敢動商鞅。

2、商鞅之死的直接原因:得罪了嬴駟和公子虞。

公子虞為秦孝公的大哥,也是秦惠王嬴駟的老師,因為在商鞅變法時年輕的嬴駟觸發法律,但因為是天子,因此卻讓其老師公子虞替嬴駟受刑挖去鼻樑,因此公子虞視商鞅為眼中釘、肉中刺,一直希望除掉商鞅為自己報仇,因此在秦孝公死後,公子虞即舉報商鞅謀反,商鞅戰死後屍體被帶回咸陽,實行車裂之刑,因此公子虞報復為商鞅之死的直接原因。

3、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新繼位的秦惠文王,為穩固皇位,不得不聽從權貴的意思,處死商鞅。

在前文即提到,商鞅變法觸動了當時秦國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因為既得利益集團一直想除掉商鞅,但奈何秦孝公力挺商鞅,因為在秦孝公死後,王公貴族給秦惠文王施加壓力,要致商鞅於死地。

有人說公子虞受刑的備受不正是秦惠王麼?要知道作為秦孝公的二次,其太清楚商鞅變法對於秦國的意義,對於一個父親重用、尊重的賢將,自己怎麼會揹負罵名殺商鞅呢?

嬴駟殺商鞅真是為了“一己之仇”麼,這樣你就小看了這位帝王

除此之外,秦惠王在歷史上可不是一位昏庸的帝王,而是一位殺伐決斷英明的皇帝,對於商鞅變法不會小肚雞腸,因為他才是商鞅變法最大的獲利者。

秦惠王剛繼位時,皇位不穩,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權貴階層,因此秦惠王在衡量得失後,不得不為了贏得權貴的支持,選擇殺掉商鞅,因此從根本上,作為秦惠王來說,其內心明白商鞅變化的積極意義,因為殺商鞅也是為了穩固皇權的無奈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