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買車“怪”現象,為啥有些人有錢沒錢都要車?

Wiil_wei


農村買車"怪"現象,為啥有錢沒錢都要買??

我是鄉下小三哥,農村小夥一枚。

我們都知道汽車就是一個我們出行的代步工具,雨天不用雨淋,熱天有空調,冷天有暖氣,出門一家人開一個車也方便,有急事了不用麻煩別人,自己家開車就可以了。確實汽車的出現方便了我們的出行。


關於你說有錢沒錢都要買?小三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道說道:

1.買車為了方便

因為以前我們出行的交通工具都是摩托車,摩托車最多3個人這是我們農村短途的交通工具,如果路途比較久遠的話一般都會做客車,做客車我們都知道不太方便,而且四五個人出行的話價格也是比較貴的,所以為了出行方便買了汽車。

2.買車為了面子

我們農村攀比現象特別嚴重,不管家裡有沒有錢,看到別人買了車,我們為了面子為了不讓農村別人說閒話,想法設法的也會不管好賴也會買個車。一般都是貸款買車,其實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虛榮心。

3.買車被逼無奈

為什麼說被逼無奈呢,這就要說到我們農村光棍過多的原因了,由於我們農村普遍比較貧窮,現在農村女的眼光普遍比較高,家裡沒車沒房沒本事的根本不會嫁給你,而且有兄弟的也不嫁。就拿小三哥村裡來說20多的小夥們都買了車了,但是單身的還是遍地都是。所以沒車的話,連相媳婦的機會都沒有,被逼無奈只能買車。



所以說買車這個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不買車的時候我們覺得沒用用處不大,但是自從我們買了車,出行真是電車不騎了摩托車不騎了,不管多遠都是開車出去,就是覺得實用方便。但是在我們農村好多買了都是在家裡放著當寶貝供著,一年開不了幾次,好多家裡買的車一年開不了3千公里,就在家裡放著。確實一部分家裡買了車,真實需求一點不大。

我是小三哥,你覺得是不是這麼個情況呢?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鄉下小三哥


農村買車“怪”現象,為啥有錢沒錢都要買?

我人在湖北恩施的一個小山村,在十年前我們這裡開的起車的都被稱之為“有坨人”(有錢人)。我叔叔是全村第一個買小汽車的,那個時候還沒禁止放鞭炮,為了慶祝買車,叔叔家裡鞭炮就買了好幾百。

然而到了現在,村裡百分之五十的家庭都買上了小汽車,有的家裡甚至還有幾輛。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那些有著“貧困戶”稱號的家庭也買了車,這不得不讓我思考其中的原因。

  • 攀比心理作祟

不管是誰,心裡都憋著一口氣,想著“不爭饅頭爭口氣”。特別是農村,人際交往十分頻繁,誰家要是買了個車就會被人拿來和臨近的人相比較。一些家庭看到鄰居或者自己的親戚買了車,即使錢包裡捉襟見肘,也會咬緊牙關付個首付,買一輛車充充面子。

就我個人在農村的經歷來說,我發現很多家庭買了車以後卻很少用車,因為大家都知道買養車的費用可能比買車費用更高。所以一般家庭有事還是會用麻木車(三輪車),外出也是騎得摩托車,只有在諸如結婚等正式場合才會開小汽車。而那些真正能買的起車、也養得起車的則不會在乎這些。

  • 社會環境的發展使得人們願意買車

和十年前相比,農村的道路交通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上各村都通了水泥路。此外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汽車的價格也是越來越低,相同價位可以供選擇的車型也是越來越多。同時,部分商家為了賣出自己的汽車,大力發展農村消費市場,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優惠措施,這些都刺激了農民買車。

另外,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使得一部分原本買不起車的人也有了其他選擇,他們可以在二手車市場找到自己心儀的車輛。稍微加以做新,別人也看不出是二手還是新車。這樣既節約了買車成本,又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

  • 從實際出去,確實需要買車

有一部分農民買車是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是出於掙錢的需要。如我的一個哥哥,在深圳那邊跑水產運輸業務,為了方便業務的開展,他買了一輛雙排座。一方面可以自己帶一些貨,另一方面也能夠拓寬他的業務面。

同時現在還有不少農村家庭把自己的孩子接到縣城裡讀書,為了方便孩子,他們也選擇購置一輛小汽車。這樣就不用每個星期都讓孩子做大班車回家,也可以讓學生多一些休息的時間。

其實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每個人都能為自己買車說出一堆理由,但有不少人為了面子卻忽視了養車的費用。結果就是買車後一年還用不到幾次,造成了嚴重的浪費,也使得自己家庭生活更加拮据。這歸根到底還是沒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也是自身愛攀比、好面子的結果。

當然,也希望一些售車的商家能切實做好售後服務,讓咱們老百姓買的放心、用的安心。


愛茶者九號




農村買車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不管是城裡還是市裡我就看到不少人沒多少錢,但也買了車呢。我外婆村有一個男的,首付買一輛十七八萬的車,他現在是在工地做工。我們村一個男孩也是首付買了一輛八九萬的車,貸款3年。這些都是他們自己說的,那為什麼要買車呢?

我們就不說有錢人買車了,有錢人愛買啥都不成問題,就說沒錢買車的吧。首先我覺得就是一種虛榮心。買了車之後,開回家感覺特別有面子。



第二個就是買了車子後,去哪裡都方便。像農村有的地方交通不方便。儘管村裡都有水泥路了,但並不是都有車開到村裡,有了車後不用每次回家都在路邊等車。就好比在城裡,你要去一些偏遠的地方,不一定有公交車呢。

第三個原因是有車了,下班後可以去開快車之類的,多掙一點錢,補貼家用。我身邊就有不少人這樣,一個晚上也可以掙到不少錢。



第四個原因是工作需要,像有的人需要經常出差談業務,那有車就方便很多了。還有就是接送小孩也方便,不需要日曬雨淋。

像我本身也沒錢,但我也買了車,為了方便回家,第二就是我工作需要,用車來拉東西。總之我覺得買車買啥奇怪的,別人有能力買就買,哪怕是放著那又怎樣。現在車子又不貴,幾萬塊錢的車就可以代步了,除非你追求豪車,那就不一樣了。現在村裡生活比以前好了,買車也正常。


壯鄉小美


農村買車“怪”現象,為啥有錢沒錢都要買?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買車都很普遍了,有的村子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車,有的家庭甚至兩三輛車。可喜可賀的同時,我們依然很多貧困家庭暫時是買不起車的。

農村買車“怪”現象總結:把車開到田裡,準備好煙叫全村人抬車;新車買回家放鞭炮慶賀;沒錢的借錢也要買車;買了車捨不得開,常年停放在家裡...


請深思:為啥有的農民沒錢也要買車呢?

原因一:得意於“汽車下鄉”的惠農政策。新一輪的汽車下鄉活動已經開始,只要買的是制定排量和車型,就可以得到一定部分的補貼和免除購置稅。所以很多農民還是會東拼西湊買車,畢竟優惠擺在那。



原因二:中低配製和低端品牌汽車的實用性和性價比高。在農村普遍都是國產車,空間大、底盤高,並沒有太多名車豪車。方便裝農產品,載人多,油耗低就是實在。家裡人口多的,買一輛五菱宏光、寶駿或者比亞迪都是很划算的。

原因三: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國產的、合資的、國外品牌數不勝數,而城市市場飽和以後只能把市場定位到農村地區。價位、服務、性價比就形成了強大競爭,於是分期買車等活動應運而生,一般的農村家庭付個首付,分期買車的方案還是可行的。



農民家庭並不富裕照樣買車的現象,我們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我看來,並不能把所有的汽車都定義為“奢侈品”,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中低端汽車也可以是農民朋友們的“必須品”。溫馨提示,農民朋友們買車不要攀比,適合自己的就好。

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知識,請記得關注“微農村”。


農紀


我也是一個買車的人,之所以買車是因為需要,分享我的買車故事。

結婚之前沒有想過,結婚以後想法特別的大,我跟老婆家的距離有20公里左右吧,兩個鎮的,婚後買了蓬蓬車,電動的,你也知道電動的車開不了多少公里就沒電了,夏天的時候最多兩個來回吧,冬天電瓶不耐用,也就一個來回。

婚後事情特別的多,畢竟家家都有難唸的經,前年年底我打工回家,姥爺辦一年(去世),沒幾天老婆的奶奶不幸去世,加上寶寶兩歲多點,也經常生病,電瓶車根本就沒有充滿過,還不撐時候,老婆還跟我急眼,那幾天就是天天借車或是租麵包車,有時候租車都沒有,也不能天天借別人的車,我說改天去看車吧,第二天就去看車,當天就開回家了,雖然當中我跟老婆還吵架,但是我還是堅持了下來要買,畢竟有時候車這種消費品,在農村有車會方便很多,有些時候意外事件發生也必須緊急處理,不想生活在城市裡,的士,黑車多,我想現在農村買車應該是需要。不一定很貴畢竟是家用的,沒必要攀比的,我買的車總共下來6萬左右,我覺得已經可以了,起碼滿足了我的正常需求了,感謝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滬上生活小於記


買車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明明一年掙個10萬8萬的,非要買個奔馳寶馬,那太不現實了,一個車貸就能把一個家庭拖垮。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有個代步車還是不錯的,當碰到緊急情況用車的時候,最起碼不用去求別人。

在我們國家,從交通工具的發展,就可以看到,改革開放後,人民的生活所發生的變化。

小娜是80後,小時候學騎自行車用的是二八大槓的自行車,後來升初中時,我爸爸給買了一輛小型自行車,就是前面沒有槓的,90年代,摩托車在農村開始普及,那時候如果誰家有輛摩托車,那是牛逼的不行,2000年後,村裡開始有買小轎車的,村民們如果能坐上小轎車,也是十分的炫耀。現在的農村,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有一輛小車,不管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有錢的買高檔一點的,沒錢買低端的,小車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說說我家買車的經歷吧,我們家在村子裡算是買車早的啦,08年的時候吧,我家的第一輛車是比亞迪F3,當年這個車型,可是比亞迪的開山之作,銷量一直擔當。我們家買車的原因是,08年回來辦廠,我們的村莊離縣城50多里地,辦個事啥的,非常不方便,當時的公交車是不停的繞道,加上當時道路崎嶇,去縣城要做公交車1個多小時,顛簸的要吐。

第二個原因:我孃家離婆家100多里地,搭乘客車去孃家走親戚,根本沒有直通車,本來百十里地的路程,開車1個多小時,搭車要1天,不停的倒車,換車。

我們的村莊是一個2000多口人的村莊,經常會碰到村裡有急事,需要用車的。最多的是因為生病急需去醫院的,有一次,夜裡3點多有人敲門,說他家的孩子得了急性腦炎,需要緊急送去醫院,我老公馬上開車把他們送到了縣城的醫院裡,大夫說要不是送來及時,孩子就會併發高度的感染,結果會很嚴重的。後來他們家人一直非常感激,每到春節的時候,都會送禮表示感謝。

所以我們村裡的人,掙了錢,第一件事就是買車,就是為了方便去縣城辦事。

現在我們家的比亞迪,已經賣掉了,但是它是我們家第一輛車,感覺開了那麼多年,出了很多的力,一輛小轎車,有時候,我們都把它當做貨卡來用,為家庭出了很多的力。

現在的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春節回來都會開著小車回來,這樣攀比心理,造成了很多人,手頭上有點餘錢,就會第一時間選擇買車。如果你不開個車回來,你在村子裡面都抬不起頭,回家後都不敢去村子裡轉悠,這也造成了有錢沒錢都要買車的現象。


這裡是農村小娜生活日記,歡迎評論、轉發!

農村小娜生活日記


現在沒車真出不去門,尤其春節,沒輛車根本沒法走親戚之前就是我們走親戚都是我爸騎三輪帶著我們去,我親戚都有車 ,在一起吃飯聊天他們也都喜歡聊這類話題,誰家結婚誰家買的啥車,查車還有一些與車有關的衍生話題,我們只能在那涼著,插不進去話,而且每年走親戚我爸都特別發愁,雖然他表現不是那麼明顯但是還是能看出來,所以三年前我硬頭皮全款買了車,上完牌上了商業險,我剩下不到三百塊錢,回家以後我爸就把走親戚都安排好了,說實話那個年我自己很狼狽,什麼都不敢摻和,他們打牌叫我我不敢去,同學聚會不敢去,但是年總算不錯,車在親戚家裡也算不錯的,回來以後市區到處堵車,加上我本身車也用不到,一直放在樓下落灰,偶爾晚上開到偏遠公園公共停車場練練左右車距還有倒車側方位。其實很多人買車都是因為年關。雖然有時候覺得自己也挺好笑的,不過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沒辦法免俗


炸場舞臺


農村買車怪現象,為啥有錢沒錢都要買?

首先我在挑問題的時候,看到了這個標題我就很氣憤!而且這樣的標題在網上還不少,哪些編輯們實在沒話題說了?拿我們農村人找樂?既然是怪問題咋們就來怪答題!我給大家說幾點讓大家聽聽有道理沒有!

第一點:你說或者網上其他人說農村有錢的沒錢的都買車,我想問你,你知道我們農村哪個人有錢哪個人沒錢?不說你能否知道就連鄰居都不知道自己的鄰居到底有錢沒錢!到底有多少錢!就算看上去沒錢但是人家的錢出乎你的意料,我鄰居今年我才知道人家跟親戚合夥投資了上千萬的大棚還有在旅遊區包了一個農家院形式的飯店,除此之外之前我就知道他是個上班的而且工資也不高!開個10多萬的車而且還是二手的這些信息也不是他本人說的是他弟弟說的,也是我倆閒聊天聊到那塊了要不人家也不說。

第二點:帶你走進不一樣的農村!所謂的城市人,難道不是農村人組成的城市嗎?不都是農村人有錢了去城裡買房子組建的城市嗎?現在農村人水平都提高了,買個車那十萬八萬的還是有的!農村人可以說比城裡人多一項收入種地每個人都有一兩畝地,種地也跟過去不一樣了,機器播種機器收割,而且還有補貼!地也種班也上,工資不比城裡低也是去城裡上班車接車送,在農村不都是種地上班的也有幹小買賣的,在農村幹買賣沒租金或者租金超低但是收入跟城裡可差不多。

第三點:有錢的也買這句話對,沒錢的也買?這是什麼話非常矛盾,你沒錢怎麼買啊?說白了還是有錢或者是有能力,就算是貸款買的也是有能力還唄對嗎?沒能力還那是自殺呢,再說了一輛車月還能有多少?居住在農村日常消費低沒有房貸沒有物業費,沒有停車費,沒有水費,沒有夜生活,錢跟城裡賺的差不多但是花的比城裡至少少百分之70!基本去除正常消費都是存下來了!你說是農村怪現象還是城裡怪現象啊?

總結一下我說了這麼多不是針對誰也不是光說農村沒有怪現象,全村千八百號人肯定有怪的,但是百分之90以上都是正常的正常消費!網上哪些黑農村的小便他們的配圖根本就不知道是從哪裡搜來的開始胡亂編寫炒作博眼球,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們很淳樸!很會過日子條件允許才會買,我身邊有太多至今沒買車的,當然攀比買的也有太少了!也不要說我們農村人沒錢可以挨個打聽基本家家都有樓房而且大部分都是全款買的因為農民不相信貸款不願意花利息,老一輩也沒有正式工作,所以基本都是全款買的!別看農村房子破可能跟生活習慣有關係!可能我們一片土比較富裕?沿海地區。





農村張小利


先給大家說一個我們村的現象。前年,不知道怎麼了,我們村還有隔壁村過年期間跟“瘋”了似得,一下來新添了40多輛車。好多都是一起去提的車,不過我每次回老家,有時候就看到他們的車停在院子裡的棚子下面。

1、攀比心理嚴重

我們這裡攀比那是相當的嚴重,你家蓋了房子,我們家也得蓋,而且還得比你家高一個磚的高度,彩禮之所以高就是家家戶戶攀比導致的。買車也自然逃不出這個“規律”,現在生活好了一些,大家外出打工掙到了一些錢,家裡蓋蓋樓房,買買傢俱,不會剩多少,而且好多還欠著外債。但看到別人都買車了,自己去街上買個菜還得騎個自行車,有些面子上掛不住啊。就趕緊去買了一輛。

我們村後頭有個哥,看到別人買車,自己也買了,可是他連駕照都沒有。車讓別人開回來了,平時就在村後面的路上開開,過過癮而已。考駕照,科目一都掛了好幾次,因為沒上過幾年學,好多字都忘了。

2、汽車價格的原因

我姐家買的新車,全面下來才5萬多元,並不貴,是農村家庭能夠承擔的起的。現在好多的二手車,價格更便宜,買輛車對家庭的壓力並不大,能夠接受。就連我們縣城的外環,都開了好幾家汽車店,各個品牌的汽車都有銷售。

3、買車娶媳婦啊

在我們農村,不用去城裡買房,只需要在自家宅基地上蓋上二層小樓,再有一輛汽車,再加上其他的就行了。所以說,汽車是標配,是必須要買的,有錢了就付全款,沒錢了就去借錢買。

大家都買車了,平時都沒啥,但是到了過年時,大家都回來了,去街上買個菜,理個髮都要開著車,這樣顯得氣派,可是街上每天都堵,幾乎是從早堵到晚。而且,還有不少年輕人,過年期間,喝點小酒,還敢開著車回家,真是不怕。


耕雲社


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村買車確實很瘋狂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在外面工作偶爾回家幾天,以前在農村老家一個村裡都看不到幾臺轎車,很多還是外面工作開回去過節過年的外地牌照,現在基本可以不誇張的說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了車子。當然農村裡面很多還是以實用性為主:比如我堂哥就是搞裝修的為了方便,貸款買了一臺五菱宏光,這樣車子可以拉些工作需要的工具,有時候逢年過節也能坐人挺方便的。我哥在家裡縣城搞了個門面做那些廣告牌業務之類的,就買了個小貨車,做事的時候可以用來拉貨,有時候不忙回老家看看也方便,一家人坐著正好。

那至於為什麼農村最近幾年會出現購車潮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出行的需要。

這個要分兩個原因來分析:第一,現在農村裡面的農民也不再是我們小時候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做事風格了,大家為了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條件,都會選擇出去工作或者在老家學門手藝,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所以現在很多在農村裡面做事的人,也不要以為人家工資很低,稍微有點手藝一天也是三四百塊錢的工資了,比如農村裡面需要建房子的,泥工、木工之類的,有時候技術好的還不多,所以他們一年四季還忙不過來,這樣算來他們一年的收入也不會比我們大部分在外面工作的少,而且還是在自己家裡開銷肯定要少,他們這樣的工種大部分老闆家裡都是管吃、還發煙無形中又給他們減輕了自己的經濟壓力,能存在更多的收入。我一個鄰居兩口子一起包那個貼瓷磚,辛苦點聽說一年純收入二三十萬,所以不能小瞧了他們,買個代步車所以不足為奇。

第二,家庭出行的需要,這也是很多買車的原因之一,最少我身邊很多朋友就是這樣,以前自己一個人或者兩口子的時候,騎個摩托車覺得還沒什麼,可是等你有了小孩子尤其是現在很多都是兩個小孩子,都會覺得四個人騎個摩托車太不安全了,颳風下雨的也是個大問題,尤其是孩子還小的時候,容易受風寒,得次病一起就要受罪很久,所以無形之中讓他們選擇了買轎車,很簡單的理由,為了讓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不再和日子出門的時候過著日曬雨淋的生活。

國產車的大舉進入市場,讓大家有了更多的選擇

其實回到農村仔細都能發現,大部分車子還都是比較便宜、實用性比較強的國產車,真正好點的車子也不會有太多,還是說明大家的經濟水平沒有達到買車是為了享受的地步,只是為了出行方便而已。

前幾年很多的神車,主打空間性價比,便宜所以在農村特別有市場,比如我們老家最多的就是很多國產神車:奇瑞QQ、長安、五菱(五菱宏光、寶駿)等等一系列外觀好看空間又大的車型成了大家的首選,因為農村裡面出門一般人比較多,所以需要買個空間比較大的,價格也在大家的承受範圍之內,這樣一來大家都能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去購買自己喜歡的車子。以前要是沒有這些國產車,大家都會覺得車子在我們普通老百姓來看那就是奢侈品想都不敢想,國產車的大舉進入市場給我們農村人更多的選擇,無疑也讓更多的車企嚐到了甜頭,更多適合農村的車型在不斷的湧入,增加了大家的購買力。

消費習慣的改變:貸款買車成了新風氣

以前就大家的消費觀念而言,都是需要存夠一輛買車的錢然後再去看車買車,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消費觀念的轉變,大家都會有了提前消費提前享受的態度,沒有錢買車

只要湊個幾萬塊錢的首付和其他費用,你就可以提前幾年開上自己喜歡的車子,然後每月按時還貸款就好,何樂而不為呢。

個人覺得這個原因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會讓更多了有了提前買車的想法和衝動,這也是為什麼農村裡面很多人看著沒錢但是都買車了的主要原因,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按揭買的車子,一個月一兩千塊的車貸壓力也不是很大,而自己又能提前幾年開上車子,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提前買車。

買車攀比成風,感覺沒車就沒有面子

這在哪裡都很常見,尤其是逢年過節大家一起走親戚聚會的時候,大家都開著車你還騎個摩托車或者坐班車的時候,自己內心肯定也會有些許失落,有的人就會想著努力奮鬥早點買上車子。還有就是大家聚在一起沒事也會討論車子,尤其是男人我想大部分都還是喜歡車子的,今年誰誰又買了個什麼新車子,誰換好車了,大家也會彼此換著車開開感受一下,無形中給沒有車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傷害”,都會覺得確實應該買臺車了,因為在生活在確實會方便很多。

尤其是那種做點小生意的人,車子也是你的門面,沒有車子很多生意都談不成,不買車怎麼行?大家還會互相攀比誰的車子更好更豪,好像誰的車子更好更豪就更加有錢一樣,有時候攀比也會讓人產生更好更強的動力去奮鬥,這也是好事。

最後個人也是做為有車一族認為:不管怎麼樣還是要理性消費,不要為了一時的攀比鬥氣給自己的生活造成太大的經濟壓力,那樣就會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