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做好以下5个方面

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做好以下5个方面

一、做好预习

预习可以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提前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提高孩子对课堂知识的接受度,可以让大脑释放更多的空间,来吸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拓展内容。

一二年级:

1、读课文三遍;2、标出小节号;3、圈出课文中的生字;4、横线划出生字相关的词语;5、每个生字查字典组词两个;6、试着完成课后题目。

三~五年级:

1、读课文三遍;

2、标出小节号;

3、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4、横线划出生字相关的词语;

5、每个生字查字典组词两个;

6、划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7、总结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8、概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9、完成课后题目

需要强调的是,大声的朗读课文,对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大声朗读既能帮助记忆,又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是低年级孩子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重视复习

有总结才有提高。学习语文也是这样。课后的及时复习和定期的阶段复习,对语文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根据人的记忆曲线,对新学的知识应在当天及时复习,对所有学过的知识,应当养成定期滚动复习的习惯。

一二年级:

1、读课文两遍;2、默写课文中的字词(包含多音字和近义词、反义词);3、选取课文中的几个词语,练习造句;4、背诵课文;5、对已学的每课字词定时进行滚动复习。 三~五年级:1、读课文两遍;2、默写课文中的字词(包含多音字和近义词、反义词);3、选取课文中的几个词语,练习造句;4、背诵课文;5、对已学的每课字词定时进行滚动复习;6、通过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生字的各种含义;7、参考教辅书,把课文重新温习一遍,重点理解课文中特殊含义的句子,及文章的写作手法。

三、点滴积累

语文重在积累。语文成绩之所以在短时间很难提升,就是因为语文这门学科,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读”、“写”、“背”,才能取得好成绩。“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让孩子们养成经常总结和归类整理的习惯。

比如,AACD的词语归类:冉冉升起、炯炯有神、头头是道等;描写春天的词语归类:莺歌燕舞、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等。“聚沙成塔”,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就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

四、广泛阅读

一二年级:

由于识字量的限制,对一二年级的孩子,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题材不限,但应减少漫画类图书阅读。绘本或者拼音读本可适当增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阅读兴趣多为童话故事。对于自然科学类读物,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

三~五年级:

应适当扩展阅读范围,从故事类书籍扩充到历史、科技、人文甚至科幻类书籍,逐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为以后初中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勤于写作

“多写”是练好写作的不二之选。“熟能生巧”,用在写作上尤为合适。当然,多写的前提是多思考,多观察,多表达,然后再“多写”。

一二年级:

建议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哪怕几句话,慢慢地就会提高写作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当对孩子写作的内容多鼓励,找闪光点,不要通篇否定。对一二年级的孩子,“愿意写”比“怎么写”更重要。

三~五年级:

建议多积累生活素材,多了解各种社会现象,有想法就不怕写不出来。关于写作的要点,可以专门参考相关书籍或者文章。

所以,小学语文的学习,只要在各个不同的阶段,都能做到上述几点,稳打稳扎地练好基本功,成绩进步自然水到渠成。抓住“读、写、背”这重中之重的三项练习,勤于积累,勤于动脑,学好语文就不是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