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挑選的兒媳婦,重視的不得了,為何于鳳至如此受待見?

楊楣


東北王張家是一個權力交錯的地方,這裡來來往往全部都是權貴,住在這裡的,不是張作霖和他的姨太太,就是少帥張學良。外人都怕心狠手辣的張作霖,和他那個混不吝的兒子張學良,但居住在張府裡的人卻都知道,府裡的事情不歸少帥管,真正能說得上話的是于鳳至。

自從於鳳至嫁入張府以後,張作霖基本上不再讓自己的姨太太們管事,府內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交給於鳳至決定。于鳳至在府裡的地位是極其特殊的,有的人常說她是大帥張作霖唯一願意讓步的女人,此話不假。

張作霖是土匪出身,脾氣火爆,性格固執,做事說一不二,他人若是惹張作霖生氣,誰勸張作霖都沒有用,連張學良的話張作霖也不聽。可是,張府裡的于鳳至卻能勸動張作霖,就算是張作霖最生氣的時候,看到于鳳至來勸自己,他也不會訓斥于鳳至,反而會溫聲和于鳳至溝通,這樣的待遇,在張府裡是獨一份的。

這實在令人奇怪,當時社會還是重男輕女的,張學良對於鳳至這位原配妻子沒有多少感情,這樣的女子在那時很容易被人瞧不起,為何于鳳至卻能受到張作霖的青睞?其實,這還要從張作霖還沒有發家時說起。

張作霖還是土匪時,曾打過敗仗,手下人折損不少,曾經的仇敵落井下石,想要將他徹底剷除,就在這時,于鳳至的父親於文鬥出手搭救張作霖,不僅替他說情,還給他錢讓他招兵買馬。可以說,沒有於文斗的幫助,張作霖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沒辦法東山再起。

張作霖心狠手辣不假,但他還是重情重義的,於文鬥救他以後,他就發誓,以後一定報恩。老張是一位聰明人,當他看出於家不簡單以後,便想和於家結為姻親,這樣既可以報答於家的恩情,還可以和於家結成同盟。於文鬥很看重張作霖,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張作霖的娃娃親。

張作霖經過打拼以後,飛黃騰達,成了東北王,他沒有忘卻曾經的約定,讓自己的兒子張學良將於文斗的女兒于鳳至娶進家門。張作霖本就對於鳳至很有好感,而於鳳至入門以後賢良淑德的形象,更是令老帥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可是,張學良卻對這位大自己三歲的原配妻子卻沒有多少感情,他常在外面鬼混,與其他女子有染,這使得張作霖愈發覺得對不起于鳳至。於是,張作霖對於鳳至寵溺有加,他基本上沒有向于鳳至發過火,府裡的事情也都讓于鳳至決定,于鳳至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將張府打理的井井有條。

只是,不管張作霖如何彌補于鳳至,丈夫張學良的冷漠,還是于鳳至心中的傷。張學良對於于鳳至來說,實在不是一位負責任的丈夫,他選擇了趙四小姐,卻給於鳳至一紙休書,結束了兩人的夫妻關係。這份痛苦和煎熬,恐怕是張作霖再怎麼寵溺於鳳至,也消除不了的。


歷史戰爭


看過於鳳至照片的人,會普遍認為她的美貌絲毫不遜色於民國四大美女,她溫文爾雅,操持家務,不但是張學良的賢內助,更是小字輩中唯一能敢勸諫張作霖的人,換了別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張學良在年輕時學過英語,喜愛紅酒,思想受到了西方的影響,他崇尚西方自由式的婚姻,想通過自己的經歷去邂逅美麗的愛情,因此對父親包辦的婚姻很是排斥。

但張作霖卻堅決不同意,張學良作為嫡長子,是張作霖重點的培養對象,長子長媳自然也要入張作霖的法眼。張作霖曾對張學良說:你以後娶多少姨太太我都不管,但是張家的長房長媳必須由我做主!

于鳳至可以說從小就被張作霖默認為自己的兒媳,這還要與張作霖與于鳳至的父親於文斗的關係說起。

張作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當年在他被朝廷招安征剿土匪的時候,張作霖曾經陷入險境,是於文鬥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救了張作霖,從此二人便成為莫逆之交,並且相互許諾日後結為兒女親家。

於文鬥是當地著名的富商,經營著糧棧、酒坊、皮毛行、茶莊、雜貨鋪、木材、土地等多種產業,而張作霖有兵,於文鬥有錢,自古權錢不分家,可以說是強強聯合,也算是給張學良找了一個根基雄厚的靠山。

于鳳至的出生據說她的母親夢到了一隻鳳凰飛去肚中,醒來之後生下一女兒,于鳳至也是因此得名。老張也十分迷信,鳳凰能到自己的家中,不也說明了兒子就是“真龍”嗎,他認為兒媳的到來能給張家帶來好運。

于鳳至後來嫁到張家後也沒有辜負張作霖的期望,她像一個大姐姐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張學良的日常起居,不過沒有感情基礎的最後還是沒能走到一起,兩人離婚以後,于鳳至獨自在美國撫養三位子女,他於1990年去世,至死兩人都未再謀面。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于鳳至是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人,年輕時長得端莊漂亮,有文化,有家室,女人該有的背景她都有了,當然能得到張作霖的高看。這裡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希望能幫大家感受這位奇女子。


照片人物依次為:張學良 于鳳至 宋美齡 蔣介石

張學良初識趙四小姐,趙四小姐在一個晚上見了于鳳至,跪下請求她,就把自己當一個丫鬟一樣,在張學良身邊待著即可,不求名分,據記載當時說的是聲淚俱下,雖然沒親見,但是可以腦補一下當時正房與小三見面的場景。這個正房太美了,要說實力,趙四小姐是完敗的,但是,再美的女人熬不過男人的虛榮心。于鳳至不需要張學良也能活得精彩,趙四小姐沒有張學良,就只能陷於溝渠吧。不管如何,于鳳至接受了趙四的存在。如今已經沒人知道,當時于鳳至是怎麼想的,有沒有失望於愛情,有沒有冷心冷情,畢竟她和張學良蜜月期時,也是蜜裡調油。新婚後孩子的陸續出生就是證明。但于鳳至夠大度,這也說明張作霖當時娶兒媳婦沒看錯,以前的人娶正房第一要求不就是不能妒嗎?反正不管怎樣,趙四小姐達成目標,完勝。



第二件事是于鳳至當時離開張學良去美國治病這件事,當時她的離開,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張家的子女安排問題,為了給張家留後。也為了在國際社會上為張學良發聲,後來也證明了這一點,于鳳至在美國四處遊走,給蔣介石施加壓力。她換了趙一荻來照顧張學良,那趙四小姐是怎麼做的呢?她把幼子拜託給友人,而且叮囑友人不得說明孩子身份。友人一直隱瞞到孩子成年,孩子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親是張學良。

這件事情可說的點很多。每個人不同的選擇,成就了最後不一樣的結果。于鳳至離開,就像一個在外的靶子,吸引了蔣介石的大部分注意,于鳳至和張學良生的孩子很多,但三個兒子相繼都死亡了,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唯有一個女兒活下來。趙一荻看似對孩子狠心不聞不問,但正因為她的狠心,孩子反而活了下來,成為張學良唯一活下來的兒子。

這一局可以說又是趙四小姐勝了。



最後要說的一件事是于鳳至到了美國後,她再次顯示了她作為奇女子的經商才華。利用手頭上的資源,于鳳至東山再起,通過房地產經營,為丈夫張學良掙下了家業,唯一的目的,是希望丈夫出來後依然有好日子過,有不次於大帥府的豪宅住。在她的苦心經營下,即使她身患重病,她還是做到了。這一點足以證明張作霖當年的眼光的確不錯👍!這樣的女子宜於家室。

再看看趙四小姐,每天陪著張學良,打打牌、養養花、拌拌嘴,拍點美照,養生養顏什麼的,絕不耽誤。對於張學良什麼時候能出來,怎麼出來,她是一點也不擔心,反正有飯吃就行。

于鳳至是完美的,可惜不是張學良想要的。

可能張學良不是于鳳至的真龍天子吧,所以終非良配,兩人至死也沒有合葬。可憐于鳳至,張學良更喜歡的,還是會自己愛自己的趙四小姐。


原來你是這樣啊


于鳳至是張作霖親自為嫡長子張學良挑選的媳婦。張學良出過洋,深受西方思想影響,對父親包辦婚姻,選個比自己大三歲的女人做老婆自然一百個不願意。張作霖當時就火了,罵到:“媽啦把子,連老子的話你都敢不聽,你小子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總之,這個兒媳婦老子要定了。至於你小子以後娶三妻四妾,那都不管老子的事”。張學良一看大帥發怒了,再也不敢犟嘴,勉強答應下來。


那麼,張作霖為啥要執意娶于鳳至做自己的兒媳婦呢,這個于鳳至究竟有什麼來頭?

原來,于鳳至是東北大商人於文斗的千金,而於文鬥當年對張作霖有救命之恩。清朝末期,張作霖在東北軍隊中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營帶,一次他帶兵去剿匪,誰知卻鑽進了土匪的包圍圈,眼看命懸一線。是於文鬥帶人趕走土匪,救了張作霖的一條小命。從此,倆人結成生死之交。後來,張作霖能一步步爬上東北王的寶座,沒少得到於文斗的資金援助。


張作霖是個知恩圖報的漢子,他這次要娶於文斗的千金于鳳至做自己兒媳婦,就是為報答於文鬥當年的救命之恩。再者,張作霖曾是於文鬥家的常客,多次見過知書達禮、溫柔賢惠于鳳至,無論容貌、舉止,都很讓他滿意。

張作霖真是沒看走眼,于鳳至嫁到大帥府後,上孝敬公婆,下厚待弟弟妹妹,受到大家一致的尊重與喜歡。張作霖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知道這個兒媳婦堪當大任,就放心把大帥府的後勤大權交給於鳳至。

婚後蜜月期剛過,張學良老毛病就犯了,又開始在外面胡來。對於丈夫在外面的風流事,于鳳至是一清二楚,她既不和張學良大吵大鬧,也不到張作霖哭爹喊孃的告狀,而是用她特有溫情、大度去感化張學良。張學良自知理虧,對於鳳至更加敬重,開始慢慢收回那顆放蕩不羈的花心,待于鳳至越來越好。

後來 ,趙一荻出現徹底打破了這對小夫妻平靜生活,從此,張學良的魂徹底被勾走了。于鳳至沒有爭風吃醋,而是與張學良定下君子協議:一他和趙一荻的事自己不干涉,二不許給趙一荻任何名分,三不允許趙一荻邁進大帥府一步。只要能和趙一荻在一起,莫說三條協議,就是三百條張學良也毫無怨言。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押,于鳳至多方奔走營救,最後只爭取到了允許家屬陪在張學良身邊的權利,於是,于鳳至與趙一荻輪流陪在張學良身邊,後來因為趙一荻孩子年幼,需要照顧,于鳳至就自己留下陪張學良,幾年顛沛流離的監禁生活拖垮了于鳳至的身體,她不得已前往美國治病,哪知這一去就是五十年,至死再沒見過她牽腸掛肚的張學良。

在美國,為了等到與張學良重逢的那一天,于鳳至憑著驚人的意志戰勝了乳腺癌。並在在華爾街股票、期貨上大顯身手 ,積累了鉅額財富,一手為子女撐起一片朗朗乾坤。

然而 ,于鳳至在美國並沒有等來與張學良的重逢,卻等到了丈夫寄來的離婚協議書。于鳳至不相信這是出自張學良的真心,一定是受人脅迫所致,為了張學良的安全,莫說協議離婚,就是要她的命他,她也會心甘情願。

離婚後于鳳至依然以張夫人自居,臨終前,她特意囑咐子女,在自己的墓地旁為張學良留下位置,她活著沒能看到張學良歸來,死也要和他同穴永不分離。諷刺的是張學良去世後與趙一荻葬在了一起。于鳳至若是地下有知,肯定會發出“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哀嘆。


洛水清風


關鍵是于鳳至她爹!於文鬥老漢,東北鬍子遍地的地方,鄉下地方逢五逢十有個集,有個場的,都是鬍子們跑來瞎混,或者派眼線踩盤子的好時候,別人有點小錢,非要買什麼急需的東西,都藏著掖著鬼鬼祟祟,做賊一樣。於老漢不一樣,人家逢集必到,牽一頭即捨不得騎,也捨不得駝的驢,自己搭上一個錢褡褳,叼著旱菸袋滿場逛,幾乎沒人見過他買東西,中午餓了,找家鋪子討碗水,吃自己帶的雜麵餅子,然後接著逛,到結束,牽上自己的驢搭著分文未動的錢褡子回去。



就這,從沒那個不長眼的敢打他主意。北洋政府對抗俄國入侵蒙古,去佔下蒙古,可是沒人去空在那裡也不是事啊,鼓勵民間去開墾,那時去幹這事,是拿命去搏,沒多少人敢去,於文鬥敢,不但敢還很牛,牛到什麼程度哦?北洋派去保護開墾的武裝頭目,就是張作霖本人帶的隊伍,都被蒙古人包圍了,是於文鬥帶人去把他救出來的,所以兩人義結金蘭,成了兄弟。

於文鬥沒兒子,生了三個女兒,老大就是于鳳至,不知是不是於文鬥那時就精通包裝之道,于鳳至很小的時候,他就請來個算命的,說于鳳至有鳳凰之質貴不可言!然後宣傳的滿東北都知道,以前人真信這個,但其實別人信不信都無所謂,張作霖信啊!強按牛喝水,給小六子定下這門親,哪怕後來領趙四進門,兩個人都得老老實實稱于鳳至一聲大姐。小六子被軟禁後,于鳳至和趙四本來是輪流去陪著他的,後來于鳳至稱病成全了那兩個人,自己在美國血洗美國股市和房市,所以一直到後來,張家和趙四,其實都是于鳳至在養著。後來這些事,以及於鳳至三七年確診乳腺癌,然後依舊活了九十三歲,用唯心主義的話講,她的命,還真的不普通呢!


李三萬的三萬裡


張作霖生前曾屢次不無遺憾的對身邊人說:“我這一生最對不起的有三個人,都是女人。”

顯然,即使話不說全,明眼人一聽都明白,張作霖所說的這三個女人所指為誰。

(張作霖)

第一個是他的髮妻趙氏。當年張作霖在遼西做響馬時,只有趙氏願意下嫁他,無微不至地關愛他。趙氏之於張作霖說她是馬皇后之於朱元璋也不為過。那是陪他趟過萬千苦難的知心至親啊。

然而,趙氏終因張作霖飛黃騰達後的自負而至在老家病得一命嗚呼。張作霖死都沒有原諒自己。

第二個是他與趙氏所出長女張首芳。張首芳張家千金,出生不凡,際遇不凡,歷經苦難給他帶大了張學良張學銘,最終卻被他作為政治棋子嫁給了黑龍江督軍鮑貴卿兒子鮑英麟。婚後的張首芳,夫妻感情生活一團糟,鮑英麟是個典型的二世祖,吃喝嫖賭抽樣樣佔。張首芳的日子過得那叫做一個慘。每每張首芳回張府,張作霖都躲著不出來。既不敢見,也沒臉見。張首芳也不把他當爹,回府只稱是看弟弟六子與學銘。

第三個就是我們的主人公于鳳至了。 于鳳至是張作霖自己拉媒保為自己兒媳婦的。他讓六子非娶于鳳至為髮妻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報恩,二是于鳳至的“鳳命千金”的八字與張學良“將門虎子”的氣度十分般配。


原來,張作霖還在遼西做響馬時,就曾受過不少於鳳至父親於文鬥關照。小時候的于鳳至就生得落落大方,讓張作霖十分喜歡,索性兩家結為兒女親家。此後張作霖飛黃騰達,一直不忘報於文鬥當年之恩,也不忘他的準兒媳婦于鳳至。張學良15歲時,在張作霖包辦下,與大自己3歲的“大姐”于鳳至結婚。剛開始張學良死不同意,張作霖遂妥協說:“只要你娶她作髮妻,以後你再外面招花惹草我可以不管!”

六子風流,轉念一想也不虧,這才答應。


因此,正是這個承諾讓張作霖一直感覺愧對於鳳至。因為張學良後來情人十幾個,風流不斷,尤其是趙四小姐。這些自己都沒法管。而於鳳至則出奇地表現得大度,只一心一意照顧家事,對張學良噓寒問暖不減從前,毫無怨言。于鳳至越是賢惠識大體,張作霖越愧疚。

索性後來發展到將家事全託于鳳至掌管,對於鳳至言聽計從,視為心頭肉。很多兒子婆姨說了都不管用的話,于鳳至一來,準行。

說實話,縱觀張學良與于鳳至的一生,我實在是不知張學良哪裡修來的福氣,得妻如於鳳至如此。


不書


于鳳至是張作霖親自為兒子張學良挑選的結髮妻子,在電視劇《少帥》中,我們可以看出,張作霖對這個兒媳婦十分的喜愛及看重。

張作霖對這個兒媳婦喜愛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來看個事例:

在張作霖的大帥府裡,有一個嚴厲的規定,那就是晚上九點以後任何人不得要求廚師起灶做飯,沒有人敢違反這個規定,可唯獨于鳳至是個例外。

一次,于鳳至和二小姐張懷英去看戲,晚上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夜裡10點多了,還沒有吃晚飯,于鳳至就讓廚房準備了一些宵夜。

傭人做好飯菜後給於鳳至送去,恰巧讓張作霖發現,他生氣的問這是給誰做的飯,傭人說是給少奶奶準備的。

平日裡說一不二的張大帥聽說是兒媳婦要的,連忙說道“是鳳至還沒吃飯呀,那你快給她送過去”

作為一代梟雄,張作霖閱人無數,見到的優秀女子也肯定不在少數,為何會對於鳳至如此厚愛呢?

一、張作霖與于鳳至父親為至交

1908年,身為綠林土匪的張作霖投靠官府,並被任命為巡防營統領。很快,張作霖所部被派往松遼一帶剿滅土匪。在剿匪的過程中,張作霖的剿匪總部,設在鄭家屯“豐聚當”商號裡。

“豐聚當”的老闆是當地有名的富商於文鬥,他老於世故,為人八面玲瓏,對於綠林出身的張作霖,於文鬥恭敬有加,百般逢迎。

作為一個商人,於文鬥經常遭到土匪的侵擾,張作霖此次剿匪,對自己非常有利。因此,於文鬥竭盡全力支持張作霖剿匪,給予張作霖很大的支持。

宣統元年,張作霖在漠北龍王廟與蒙匪作戰,由於蒙匪人多勢眾,張作霖的部隊陷入危險局面,急需增援。

這時候,於文鬥親自前往與張作霖有舊怨的另一名巡防營統領吳俊升的營中,請他派兵救援,才拯救了危險中的張作霖。

受此大恩,張作霖對於文鬥十分感激,回到鄭家屯之後,他當即與於文鬥歃血為盟,結成了異姓兄弟。

張作霖與于鳳至的父親有這樣的交情,對於鳳至自然也就差不了。

張作霖認為于鳳至命理富貴,可以為張學良帶來好運

1913年,已經升任奉天督軍的張作霖回到鄭家屯與老友敘舊,聽聞於家小姐是個琴棋書畫、四書五經無一不通的才女,張作霖便萌發了和於文鬥結為兒女親家、親上加親的想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作霖得知于鳳至“福祿深厚,乃是鳳命”,貴不可言。

素來對算命深信不疑的張作霖大喜,這下可讓他撿到一個寶。他深信“將門虎子”與“鳳命千金”是難得的姻緣,婚後一定大富大貴、大吉大利。

於是,更加堅定了讓自己兒子娶于鳳至為妻的想法。

張作霖對兒子的包辦婚姻,遭到張學良的反對。

張學良接觸到很多現代思想,崇尚婚姻自由,對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非常反感,他想要自主選擇婚姻。

但是張作霖堅持要張學良娶于鳳至,對他說,其他事你可以自己做主,這件事必須聽我的。結婚以後,你在外面找女人,我也不管。

在張作霖的堅持下,1915年,于鳳至與張學良結婚。

于鳳至通情理,識大體

于鳳至自身的實力更讓張作霖高看一眼。

于鳳至嫁到張府以後,對上尊敬長輩、對下平易近人,贏得了帥府上下一致的好評。

她兼具美貌與智慧,做事有板有眼,很有見地,人們有事情也多願意跟她多商量,她總能給出建設性的意見,這一點,讓帥府上下的人更加對她刮目相看。

結婚以後,張學良拈花惹草的行為並沒有多少收斂,但是于鳳至都把所有的委屈埋在心裡,從來不顯露出任何不快,依然全心全意的愛著自己的丈夫。

對於這些,公公張作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也由此更加喜愛這個兒媳婦了。

張作霖對於鳳至心存愧疚

當初要給兒子娶于鳳至,一是想加深與至交的交情,二是想以于鳳至的“鳳命”來給兒子帶來好運。

他雖然早就聽聞于鳳至才貌雙全,德藝雙馨,但是他沒想到她竟然如此的通情理、識大體。

來到帥府以後,她相夫教子、尊敬長輩、平易近人,很快收服了眾人的心。

甚至對於自己那個混賬兒子在外面拈花惹草,她也能為了大局而隱忍,不吵不鬧,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

對於于鳳至的種種美德與智慧,張作霖從內心裡是深深的佩服的。覺得自己兒子能娶到這麼好的媳婦簡直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想到自己的兒子在外面乾的那些混賬事,他從內心裡覺得虧了自己的兒媳婦。所以,在平時,張作霖很偏愛于鳳至,很給她面子。

例如平時張作霖發火,帥府上下沒有人敢勸解,但是隻要于鳳至一出面,張作霖便會怒火頓消。

結語

于鳳至在與張學良一起生活的20年裡,一直給與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

1940年,于鳳至前往美國治療乳腺癌,此後的50年,她與張學良再未見面。

1990年,一代傳奇女子于鳳至在美國的家中安然去世!


我有觀點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一句話,面子是自己賺的,而不是別人給的。這句話很勵志,說的也非常到位,自古至今,一個人是否受到尊重,不是別人主動給予的,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打拼而來的,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張作霖


東北王張作霖,為兒子張學良挑選媳婦必然是選了優選,挑了又跳,作為張學良的正室,不是一般人能夠如得了張作霖的法眼的,但是于鳳至就做到了,與張學良定親不是于鳳至父親的主動行為,而是張作霖主動行為。于鳳至究竟有什麼非常特別的地方,能夠讓張作霖如此看重,一定要她作為自己的兒媳婦呢?

影視劇中的張作霖


【1】張作霖深信“將門虎子”“鳳命千金”的傳統道理。

在這方面,最早的淵源還是張作霖和于鳳至父親於文鬥之間的關係。於文鬥祖上是山東人,後清政府號召內地人前往關外,於文鬥祖上從山東遷往之今吉林省梨樹縣,於文鬥自小和父親學習種植、經營、做生意等營生,後來搬至鄭家屯經商,創辦了錢莊商號“豐聚當”,涉及糧食、木材、食鹽、燒鍋、油坊、布莊、錢莊等產業,後商號改為“豐聚長”,擔任梨樹城、鄭家屯等處商會會長,業務遍及東北,吉林有13家、遼寧有6家,黑龍江有3家,天津有2家,蒙古有1家。生意越來越大,自然就被一些匪徒盯上,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家族,於文鬥支持各路勢力,其中就包括張作霖所在的東三省總督軍徐世昌的部隊,後張作霖進駐鄭家屯,在一次剿匪的過程中,張作霖受傷被圍,最終在於文斗的幫助下才成功逃脫沒有喪命,至此張作霖與於文鬥之間逐步確立其非常老鐵的關係。

影視劇中的張作霖


張作霖歷來相信一條那就是門當戶對,虎父無犬子的道理,他十分欣賞於文斗的經商頭腦,而自己也逐步在東北立足闖出一片天地,正好兩家關係非常要好,於文鬥有一個聰明的女兒,“福祿深厚,乃是鳳命”,這與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姻緣。於是在自己做上奉天督軍,權勢兩得時,與於文鬥結成兒女親家,在兒子張學良15歲,于鳳至18歲時正式結婚成為夫妻。

于鳳至


【2】于鳳至的大度寬容。

于鳳至出生富豪之家,自小生活條件優越,也是父親於文斗的心頭肉,從小自然是嬌生慣養,但是于鳳至並沒有因為家庭條件的優越而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性,反而要比很多一般家庭條件的女孩更加的懂事。在她與張學良成親後,她真正做到了對上尊重老人,對下不擺架子,對僕人都不是臉色,張學良的兄弟們和她的關係都非常的好,對張作霖的太太們也是尊敬有加,確實對待不同的人都做到了得體和到位,識大體、顧大局,尤其對張學良,她知道張學良對待他們這段婚姻是十分抗拒的,但是她依舊一心一意照顧張學良,事實為他著想,即便張學良外面有其他的女人,于鳳至都大度接受,不吵不鬧,幫助張學良維護好彼此之間的關係。

于鳳至


【3】張作霖對於鳳至這個兒媳婦有愧疚。

張作霖選定於鳳至作為自己的兒媳婦,兩家家長又是非常好的兄弟關係,最終促成這門婚事。從張作霖的角度來看,他是非常滿意的,但是他沒有過多考慮到兩個孩子自身的感受,尤其自己的兒子張學良。張學良由於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崇尚自由,他嚮往的是自由戀愛,而不是這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而張作霖處理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讓張學良答應此門婚事後,其他的可以自由選擇側室,屆時他絕對不會干涉,說白了,只要你同意娶于鳳至,其他的條件都好說。而沒有引導張學良如何更好地接受于鳳至。所以,在張作霖的內心這件事是非常有愧疚的,這也使得張作霖更加的寵愛這個兒媳婦,張作霖發脾氣只有于鳳至能擺平,張作霖對所有人都發火,就是對於鳳至不發火,很多事情他也耐心聽取于鳳至的意見和建議,足可見張作霖對於鳳至的關愛和認可。

所以,綜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原因,張作霖特別寵愛這個兒媳婦,對她十分地信任。而這樣的面子都是于鳳至通過自己的誠心誠意去努力和爭取到的,而不是別人給的。



據筆者分析應有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想要報當初於文斗的救命之恩,二是借當時於家財富之力,三是于鳳至為人處世讓張作霖非常重視。

早年間,於文鬥經營糧食行業,獲利頗豐,但是身處東北民風剽悍,且匪患嚴重。不得已於文鬥只得出錢資助軍隊,以求保護。在這樣的情況下,張作霖率部進入鄭家屯駐防。而在匪患中,張作霖曾經被俘虜,好在有於文鬥從中斡旋,才使得張作霖倖免一死。兩人也因此結為莫逆之交。

在張作霖逐漸在東北站穩腳跟後,張於兩家的關係就更加密切起來。一日張作霖得知于鳳至被人批命為‘福祿深厚,乃是鳳命’,於是便打定主意要讓自己的兒子娶于鳳至,好讓兩家更加親近也可報答當時救命之恩。終於等到張作霖成功上臺,坐上奉天總督之位。就讓張學良娶了于鳳至作媳婦。

當然張作霖這般做法,也不全是為了報恩,也存了一定的心思。當時於文鬥是東北的豪商,頗具財富。而在東北想要當一個坐地虎,錢財也是必不可少。於文鬥雖說是張作霖的結義兄弟,但是總歸還是兩家人。結為親家之後,兩家才能成為一家。張家可以借於家的財勢,鞏固自身的權力,而於家也可以靠張家權勢,扶搖直上。而且當時於家的關係網,也是張作霖希望藉助的。所以張作霖對於鳳至也是相當重視。

如果說只是因為借勢報恩,這種重視大略也撐不了太久,但是當於鳳至嫁到張家之後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讓張家上下都對這位恭敬有加。于鳳至對長輩彬彬有禮,對同輩善解人意,對小輩則關愛有加。對待下人也是平易近人幾乎不擺架子。對外識大體,顧大局,對內則事有見地,有板有眼。如此女子,也讓張作霖青眼有加。

即便是如此溫良謙恭的女子,也沒有得到老天的垂青,讓她在這世間奔波一回,卻未曾得到美好的對待。


東東講歷史


在東北這塊土地上,張家是個大家族,奉系軍閥的張作霖是說一不二的存在,活生生的土皇帝,張作霖不僅在對兒女的管教上很是嚴格,在選擇兒媳婦的事情上也頗為重視,而張學良的妻子于鳳至出身不高,他為何對她那麼待見呢?


一、于鳳至命中富貴與張學良八字相合。

張作霖找算命先生給張學良和于鳳至兩人算八字,算命先生用"子平術"給於鳳至算命,發現于鳳至是"風命",一生富貴不可言,並且與兒子張學良的八字有著天生的吻合,如果張學良娶了于鳳至,那麼日後成就將比他還大,所以張作霖非常認定於鳳至就是自己的兒媳婦,他們的婚姻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這也是張作霖待見於鳳至的原因之一。

二、張作霖為了報恩。

當張作霖還是混跡于山林草寇之間的時候,結識了梨樹縣商會會長於文鬥,於文鬥就是于鳳至的父親,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於文鬥救了張作霖一命,並且在之後的隊伍壯大中,於文鬥給予了他金錢上的很大幫助,張作霖對於文鬥感恩戴德,所以在知道於文鬥有一個女兒和兒子張作霖年齡相仿時,果斷和於家定下了親。


三、于鳳至賢良淑德,並且為張家開枝散葉

于鳳至本性賢良淑德,賢惠和善。嫁到張家後,她孝敬公公婆婆,並且與府裡的其他人關係都處理的特別好,從來不會擺架子給任何人看,所以張作霖和元配夫人盧夫人都對她特別滿意。

于鳳至嫁給張學良後,給他生了四個孩子,三子一女,分別是張閭英、張閭珣、張閭玗、張閭琪,張作霖看到于鳳至給張家開枝散葉很是高興,當然非常待見於鳳至。


結論

于鳳至擁有著我國傳統女子所擁有的賢良淑德,作為張學良的妻子,她深深地愛著他,並且為了張家幾十年無怨無悔,張作霖非常明白于鳳至一家對張家的恩德,所以才會重視她,厚待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