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你們村裡的首富大概有多少資產?

農夫也瘋狂


我們村的首富有多少錢,具體也很難說清楚,畢竟已經多年沒有回去,也不知道他們發展成什麼樣子了。

我們村有錢的有很多個,而且還有幾個是隱形的富豪,那麼我就一一介紹一下吧。

第一名是做化工出身,一開始有一個化工廠。早在20多年前就是街道內的第一納稅大戶,而且一直維持著多年。後來他又建了一個機械廠,是專業生產製作水泥磚的機器,當時我們那地方不允許使用紅磚蓋房,他上了這個工廠也是站在了風口上吧。又過了幾年他又建了一個板材廠,主要生產裝飾木板。

第二名是也是做化工出身,和第一名從事的產品是一樣的,但是相對要晚了很多年。一開始也算做的不錯,後來有一個機會搞了一塊地皮,於是他就賣了一部分地皮給村民建房。在路口又建了一個三層樓和超市,就這樣過了幾年。在前幾年據說把賣給人家並建好房的地方又買回來了,開發了一個樓盤,而且價格還不低。周圍的房價都6000左右一平了。

第三名是我們村的老牌富翁,而且是第一名的弟弟。在80年代他是我們村的書記,在88年-93年期間在我們村建了6個工廠,當時以村裡的名義貸了幾千萬。但是沒過幾年,因為村民反對他,後來因為他貪汙入獄五年。他出來之後過了三年,就開始建了一家地板磚廠,幾年之後他又建了二廠和三廠,又過了幾年他又開發了房地產。在05年的時候,他把所有工廠全部賣掉養老去了。

他之前以村裡的名義貸的款,因為沒有錢還款,最終銀行要了一點地,而這塊地最終轉到了第二富翁名手裡,就是讓第二名開發房地產的那片地。

第四名是做攝影、維修攝影器材和做廣告出身,他建了是我們區最早的影樓,一直到現在,區裡所有的影樓老闆基本都是在他那打過工。他一開始發現區裡要開發一個地段,因為那個地方基本不通車,上是條小山,而且是在區中心。他就在那買了幾畝地,蓋了三套別墅和一個沿街樓。另兩個別墅分別給了他兩個兄弟,而沿街樓就開了一個影樓。

後來他把影樓給他的女兒打理,而他自己和他兒子到了我們當地的一家企業打工,是這家企業的副總裁。這家企業是我們區內唯二的一家500強企業,而另一家500強企業則是他舅舅的,但是他和他舅舅關係並不好。

第三名和我有一定的交集,在2005年我回到老家就去了他們公司的三期工廠工作,當時負責工廠裡的採購和銷售。工作一年之後我就和朋友合夥做了一個小額貸款公司,因為我讓一個親戚坑了300多萬,沒辦法就回到了南方。在2010年時他又想和我一些做小額貸款,最終我決定還是留在南方沒有回去。

當然,材裡還有幾個千萬級的就不說了!


十方印記


我們村的首富是誰還真不固定,有三個人實力不相上下,估計資產應該有個將近100萬左右吧。

第一個就是村長,從80年代初開始,在我們村幹了將近40年的村長,經歷過計劃生育、交公糧、挖河溝、建學校、修公路、分田地等有油水的時期,每每經手一件事,都是雁過拔毛,長達40年的村長職業生涯,積累了不少財富。

第二個富人就是村裡診所那個老闆,我們村3000多口人,只有這一個診所,在八九十年代,交通、信息不發達,也沒有新農合的年代,村裡人看病可選擇範圍小,都是去他那個診所看病,人家都說黃金有價,藥沒價,那個信息不透明的年代,他賺了不少錢。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他有個坐過牢的兒子,竟然娶了我們村裡的村花。

第三個富人是村裡開大超市的,我們村大大小小的超市也有七八個,只有他家是開的年數最多,產品最齊全的。從當初的一間小房子,那個時候還叫小賣部,開了將近30年,一步一步擴大規模,現在成了我們遠近幾個村最大的超市了。

我所知道的,這三個人算是我們村比較富裕的家庭了,但是也不敢保證是最富裕的。因為最近這幾年,村裡太多的人去城市打工,做生意,好多人都不在村裡居住,估計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隱形富豪。

在現在這個社會,只要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心態放平,踏實奮鬥,都不會過的太差。不要盲目攀比和炫耀,首富不首富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把自己的日子過紅火,過舒坦。


新農人文案


我可以說我是我們村的首富嗎,在打工多年,厭倦背井離鄉,父母年紀越來越多,不得不回鄉創業。

剛來到家鄉不知道幹什麼,只有擺地攤開始,每個趕集天賺一兩百也夠家裡的柴米油鹽開支,但沒有錢裝口袋,最窮的時候想買一輛麵包車都感覺很猶豫,但為了擺地攤方便還是買了麵包車。

由於電商在農村推廣,我自告奮勇做我們村電商代理人,推廣農村土特產,但剛開始賣的東西我老婆一個人就夠了,我看見我們村一個養黃牛挺不錯的,反正電商有老婆打理。

我借了二十五萬的貸款,養了四十來頭牛,在家撿人家丟荒的地種植青飼料,一年下來我發展到了差不多一百頭,政府看見我養高峰黃牛不錯,並且發展之路也可以,感謝政府支持無條件放貸給我,對我產業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年過來了,現在我的牛基本有五百來頭,電商的牛肉乾我老婆在做,每年都差不多賺一百來萬左右,現在村裡很多群眾專門種青飼料給我,合同簽訂好如果長期合作還有獎勵。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村裡的首富,但有些村民在外面卻傳言我有一千多萬,估計是高估了我自己了名不副實,雖然養牛發展還可以以,但生意人各處開支如流水,錢賺的多花過去也多。





說事鄉村


首先看你問的是自然村,還是行政村?

我們那自然村都一個姓,同祖同宗。

行政村則由多個自然村組成。

我已知的,我們自然村大概千人左右,300來戶。比方你有500萬左右,肯定不會到前10!但普通人還是居多。


修遠21


潤友的老家是在贛南的一個偏僻山村。15年前,距離潤友老家30華里的另一個偏僻山村,一共50多戶人家,首富有多少錢不知道,但是,這個村的56戶人家不僅自己籌集資金修通了從縣城到村裡50多公里的水泥路,而且家家戶戶的存款都是百萬元以上,還都蓋了新房,買了私家車。

網友們一定會問:“這個小山村是靠什麼發家致富的呢?”潤友在這裡告訴大家,其實原因很簡單,靠的是地下的資源+智慧。

原來,有一天,這個村子裡有一名村民在村子後面不到500米的山腰間挖水塘,當挖到2米多深時,卻出現了一股寬度達1.1米的特大鎢礦礦床。於是,這個村民就向村支書作了彙報。開始,村委會有個別幹部不要向外界透露,由自己村裡悄悄地開採,村民一塊分紅就行了。

但是,村支部書記認為,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儘管是在我們村的地域範圍內,但所有權不屬於村集體。經過認真研究後,村委會決定向政府報告,同時,提出了全體村民集體入股由政府主導成立的鎢礦採礦公司。就這樣,這個村所有的具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全部都被招聘為該採礦公司的員工,並人人入了股。


潤友


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在政策和經濟形勢下,湧現出了一大批富豪。他們順應經濟形勢,整合身邊的資源,一步一步走向了人們口中所謂的成功。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出身於農村的。聽我爸爸他們說,我們村也有這麼一個傳奇人物。
他最早是在工地上幹活的,成功人士向來都是一顆不服輸不認命的心,他也一樣。後來他另立門戶,自己做起了包工頭。再後來,他經常和政府合作,認識了很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這些人在他的事業上給了他很大幫助,當然,這肯定是雙贏的局面,大家都懂的。就這樣,他越做越大,從一個施工隊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建築公司,目前已經我們省數一數二的施工單位。


過年回老家,我看他開過7系寶馬,也開過奔馳S450,聽我爸說他有很多豪車,每次開回來的都不一樣。在我們省城也買了別墅,少說一套別墅裝修下來也得個七八百萬,不過他買得早的話,應該不需要這麼多錢。他不經常來家,我就見過兩次,具體有多少錢我也不知道,但少說也有個大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產吧。只要提起他,我們村裡沒有不知道的,應該可以算我們村裡最靚的仔了吧,哈哈~
他侄子和我一樣大,上大學的時候他就已經給侄子在省城買了一套房了,後來又把侄子安排到中鐵幾局上班去了。厲害還是挺厲害的,但是別人始終是別人,和自己沒有關係呀。所以要想把日子過好,不能光看別人,自己努力才是真的。

我是【農村一顆小草】,希望能和大家做個朋友,謝謝閱讀與支持,我們有緣再見。


皖農


"村"有行政村和自然村之分,筆者家鄉的行政村是原先的4個行政村"合併重組"的新機構。如今的行政村是有下屬20多個自然村組成,各自然村的村民彼此都不認識(同學除外)。更不知道首富是誰?

據筆者幹裝修堂弟說本行政村隔壁自然村一個幹裝修老闆曾經在上海炒過房,多年前在北京買下一棟別墅。是否首富未必能確定?

新的行政村地盤擴張4倍,各自然村的"村情“互不瞭解、處在信息陌生的狀態。村民在外所從事的行業可謂百花齊放:跑電纜電線業務、承包工程、經營家鄉特產"板鴨、鹽水鵝"……五花八門。有一自然村在外地開服裝廠的老闆春節回村卻不住村,住宿在縣城的賓館。村民對其家底只有猜想並無準確數據,是否首富並不清楚?

自然村的村民不僅知根知底,甚至上三代幹什麼職業都知道?那麼筆者就說說熟悉的自然村曾經的首富。



上世紀80年代萬元戶寥寥無幾,而我村有十多萬元就有6~7戶,是十里八村的富裕村。在那年代怎麼會有這麼多線?聽我道來:他們是把滇、桂、黔、川的木材運到位於我縣襄安鎮長江黃金水道"安徽省劉渡木材市場"經營木材生意,是全國最大的木材集散地,覆蓋整個華東地區。


那年代工匠師傅每天工錢5元。農村普遍都為土坯房,蓋成三間“鎖庭型"空心單丁24牆的平房造價4~5千元,在農村都是鳳毛麟角的有錢人家,人們都投以羨慕的眼光。而我村幾戶有錢人蓋起上下兩層小洋樓,總造價每棟在5~6萬。筆者當年在老家做木工曾經親自參與做過手藝活。那年代民眾對農村兩層小洋樓評價是:桂殿蘭宮、高堂廣廈。

90年代初村民外出務工經商,筆者也是同期外出打拼者之一,村民之間見面機會少了,都在外地打拼著自己的事業。2005年之後很少有人回村裡蓋新房,選擇在外買70年產權房。

如今各家的田地每年以450~500元/畝租給種糧大戶去經營,平時各忙各的不返鄉只在春節時回村時碰面,村民之間屬於一年見一次面比親戚都少見,遇上了打個招呼禮節性問候一下完事,關係好點你來我往彼此請客交流加深友誼。村裡平常只有老人守村,失去了昔日的人氣。誰也不提在外打拼掙錢多少?所謂"財不外露"。

那麼唯一判斷財富就是在哪個座城市發展、是否買房買車?到目前止全村80%的村民在一二線城市買房,有幾戶在外混得不咋樣在家鄉縣城買房,縣城房價均破了8千。如今誰是村裡首富其家底誰也不清楚?只有上帝知道!


皖江新四軍


明發集團

沒錯,他們四兄弟就是我們村的。據說資產上百億,可是再有錢也是人家的。跟俺有什麼關係呢。羨慕人家還不如多去搬幾塊磚來的實在。

明發集團四兄弟在我們家鄉,聲譽是很不錯的,公益事業挺多的,裝路燈。蓋老人院。修路什麼的。挺多的?不過明發開發的商業廣場好像都不怎麼樣,商業廣場的業主怨氣很大。各種不滿!

反正有錢是人家,關我屁事!


吃貨鮮果小二


說說俺們村吧!俺們村的首富當屬村長了,他的資產保守估計2個億。為啥那麼有錢,因為俺們村是省會城市三環邊的城中村。對了,我可以明說,是昆明三環邊。家裡豪車無數,什麼寶馬奔馳馬莎拉蒂就不說了,他家連喬治巴頓越野車都有。當然,你要說他咋致富的,就是利用村集體土地資源倒騰出來的。其他愛好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他愛足球,還養了一隻中國甲A聯賽級別的女足。反正,老百姓是沒有什麼錢,富的只有他自己一個人。


燁鉦


我們村首富家裡有一層專門放古董收藏,村裡二首富去參觀過,單齊白石畫就有倆,唐伯虎畫一幅,均是佳士得拍賣行的,其它名家不計其數,但車開得很低調,常年一部A6,附近村鎮捐款都是他領頭,但不管項目大小,捐助多少,都是以他父親的名義。不上臺,不領獎,不演講,一年到頭可能回來一次半次,逢年過節每家都有大禮包,未必貴重但實用,油,米,紙……

村裡建了棟娛樂文化大樓,幾百萬幾乎他個人掏的,但冠名是:村集體。

他公司大大小小几十家,地產,金融,教育,建築,旅遊,自主經營或參股,傳言身價幾百億,每次有長輩問他,他都只是一句,夠吃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