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黃精有哪些品種?都有什麼方法來辨認種類呢?

春暖花開csl


大家說說黃精有哪些品種?都有什麼方法來辨認種類呢?

黃精是百合科黃精屬植物。黃精屬在全世界有四十種,廣泛分佈在北溫帶,我國有三十一種。黃精作為中藥用,在我國的《中國藥典》2015年版有規定的,藥用黃精的原生藥指黃精、多花黃精、滇黃精的乾燥根莖,不是所有黃精屬植物都能入藥的。

怎麼辨認這三種呢?

第一,看根莖:黃精的根莖圓柱狀,因為結節膨大,在節間出現一頭粗一頭細的情況,在粗的一頭有短分叉,在中藥上常叫“雞頭黃精”,直徑一二公分。多花黃精的根莖通常連珠狀或結節成塊狀,很少圓柱狀,直徑一二公分,在中藥上叫“姜狀黃精”。滇黃精的根莖接近圓柱狀或連珠狀,大,肥厚,直徑一到三公分,在中藥上叫“大黃精”。

第二,看莖幹高度和葉子:黃精高度在五十到九十公分之間,偶爾攀援狀;葉片輪生,每輪有四到六片葉子,葉頂端常彎曲成鉤狀。多花黃精的高度與黃精接近;葉子是互生的,莖幹常有十片左右的葉子,葉子稍寬。滇黃精明顯高大,高度一到三公尺;葉子輪生,每輪有三到十片葉子,葉子頂端也捲曲。

第三,看花:黃精的花序常有二到四朵花,花朵乳白色或淺黃色。



多花黃精的花序有花二到七朵,有時多達十四朵,花朵黃綠色。

滇黃精的花序有花二到六朵,花朵粉紅色的。

通過以上“三看”就可以辨認三種藥用黃精了。另外黃精分佈在我國北方和南方少部分省區;多花黃精分佈在我國南方部分省區;滇黃精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這三種植物均為野生,常生長在林下、灌叢、陰溼草地。


老姚談植物


黃荊 (學名:L.)是馬鞭草科,牡荊屬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稜形,掌狀複葉,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絨毛;花萼片鍾狀,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子房近無毛。核果近球形,4-6月開花,7-10月結果。 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非洲東部經馬達加斯加、亞洲東南部及南美洲的玻利維亞也有分佈。 該種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棉;莖葉治久痢;種子為清涼性鎮靜、鎮痛藥;根可以驅燒蟲;花和枝葉可提取芳香油。

中文學名:黃荊

別名:五指柑、五指風、布荊

拉丁學名:Vitex negundo 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管狀花目

科:馬鞭草科

亞科:牡荊亞科

屬:牡荊屬

種:黃荊

分佈區域: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非洲東部經馬達加斯加、亞洲東南部及南美洲的玻

族:牡荊族

形態特徵

黃荊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稜形,密生灰白色絨毛。

掌狀複葉,小葉5,少有3;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每邊有少數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中間小葉長4-13釐米,寬1-4釐米,兩側小葉依次遞小,若具5小葉時,中間3片小葉有柄,最外側的2片小葉無柄或近於無柄。

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長10-27釐米,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絨毛;花萼鍾狀,頂端有5裂齒,外有灰白色絨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頂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近無毛。

核果近球形,徑約2毫米;宿萼接近果實的長度。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主要變種

小葉荊

小葉荊( Vitexn egundoL.var. microphyllaHand.-Mazz..),灌木。掌狀複葉,小葉3-7,通常5;小葉片橢圓狀披針形,全緣,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中間小葉片長1.5-4釐米,寬0.5-1釐米。花序頂生,長5-11釐米。果實有毛。花果期7-11月。

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及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1200-3200米的河邊灌木叢中。

疏序黃荊

疏序黃荊( Vitex negundoL.f. laxipaniculataPei),小喬木;小枝被灰褐色絨毛。小葉片橢圓形,全緣,兩面有絨毛。圓錐花序大而開展,側枝明顯地分出小枝,第一回側枝長可達21釐米。果實頂端有毛。花果期5-8月。

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生於海拔450-1400米的河邊密林或山坡灌叢中。

白毛黃荊

白毛黃荊( Vitex negundoL. f.albaPei),灌木;小枝密生灰白色絨毛。小葉通常3,罕有5;小葉片闊披針形至卵形,全緣或偶有少數鋸齒,兩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花序較緊縮。

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生於海拔1200-2500米的溪邊、山坡或灌木叢中。

擬黃荊

擬黃荊( Vitex negundoL.var. thyrsoidesPei),掌狀複葉,小葉3-5;小葉片披針形或狹橢圓形,全緣,表面疏生柔毛或在脈上有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圓錐花序由假聚傘花序組成,最末側枝上的花常呈總狀排列。花果期8-10月。

分佈於中國四川、廣東。生於海拔300-2100米的山坡林中。

荊條

荊條( Vitex negundoL.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小葉片邊緣有缺刻狀鋸齒,淺裂以至深裂,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

分佈於中國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生於山坡路旁。日本也有分佈。

用途同黃荊。

牡荊

牡荊( Vitex negundoL.var. cannabifolia (Sieb.et Zucc.) Hand.-Mazz.),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稜形。葉對生,掌狀複葉,小葉5,少有3;小葉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通常被柔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釐米;花冠淡紫色。果實近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1月。

分佈於中國華東各省及河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於山坡路邊灌叢中。日本也有分佈。用途同黃荊。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 耐乾旱瘠薄土壤,萌芽能力強,適應性強,多用來荒山綠化。黃荊湖南各地常見於荒山、荒坡,田邊地頭,適應性很強。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非洲東部經馬達加斯加、亞洲東南部及南美洲的玻利維亞也有分佈。

繁殖方式

黃荊適應性很強。 可採用春季播種、分株、壓條、扦插等法繁殖,以培育規格大小相對整齊的苗木。幼苗生長萌生速度快,掌狀複葉2-3輪時,可選擇多次摘心,同時加強苗圃地水肥管理,促進枝葉生長萌發。也可根據幼苗高度情況,適時進行截頂修剪。翌年,1年生苗,即可用於造林。

栽培技術

栽植

邊坡選擇:在分佈區域,黃荊對土壤無特殊要求,非坡面或技術上限制性因素,均可栽植。

整地:根據邊坡位置、地點、坡度、面積大小、形成特點及配置需要,確定整地時間、方式、方法、規格。可能整地暫時破壞局部邊坡,為防止和減少不利影響,對於新形成坡面,如:農田水利建設中新建塘壩堤埂、路渠護坡、土地整理堆積坡面等,可在栽前臨時整地。其他坡面可提前2-3月整地,以改善立地條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進幼林生長。雜灌較多的邊坡,應進行植被清理。

定植:穴採用30釐米×20釐米×20釐米,緊實板結等山地邊坡和地段,擴大整穴規格。整地中做好翻土堆放,以便回土。密度設計,根據邊坡長度、坡度,按照行距1-2米,從坡頂到坡底“品”字形、“三角”狀配植。

管理

黃荊

整形修剪:黃荊不需整形修剪。

施肥:生產上很少施肥。黃荊早期生長慢,可施用一些氮肥,或採取深翻埋青,或以耕代撫間種豆類和綠肥。達到疏鬆土壤,增強土壤透氣和蓄水性能,有利根系伸展,促進幼林生長。

撫育:撫育工作應做好補植、除萌、開溝排水、除草鬆土等項工作。本著留優去劣、留稀去密、分佈均勻的原則,可分一至二次間伐,最後每667平方米保留400-500株。

主要價值

綠化

黃荊常作園林盆景栽培,管理比較粗放,也很適合家庭盆栽觀賞。 綠化方面,可用作綠籬。

經濟

黃荊

黃荊為小徑材,材質好,可加工小型用具;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成棉,花和枝葉可提芳香油。黃荊俗有“千年鋸不得板,萬年架不得橋”的說法,也就是永遠長不大的意思。因此,黃荊只可作為造林困難地綠化、水土保持之用,選擇立地條件較差的地栽種。 是營造邊坡防護林,可以較快實現邊坡生態恢復,是一種較好的固坡和水土保持植物。

藥用

【入藥部位】黃荊子別稱布荊子、黃金子、五指柑等,為馬鞭草科牡荊屬植物黃荊的果實,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肺、胃、肝經。

【功效】祛風解表,止咳平喘,理氣消食止痛。主治傷風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積瀉痢,膽囊炎,膽結石,疝氣。

1、《草木便方》:養肝劇竅,堅齒,聰耳明目。止帶濁。療風痺,頹疝。

2、《廣州植物誌》:祛風、滌痰、鎮咳。用代茶葉,有解暑之功。

3、《南寧市藥物志》:溫經散瘀,解肌發汗。治感冒,瘧疾,哮喘。

4、《四川中藥志》:養肝除風,行氣止痛。治傷寒呃逆,咳喘,食滯,小腸疝氣及痔漏生管。


康碩文印


黃荊 (學名:L.)是馬鞭草科,牡荊屬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稜形,掌狀複葉,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絨毛;花萼片鍾狀,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子房近無毛。核果近球形,4-6月開花,7-10月結果。 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非洲東部經馬達加斯加、亞洲東南部及南美洲的玻利維亞也有分佈。 該種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棉;莖葉治久痢;種子為清涼性鎮靜、鎮痛藥;根可以驅燒蟲;花和枝葉可提取芳香油。

中文學名:黃荊

別名:五指柑、五指風、布荊

拉丁學名:Vitex negundo 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管狀花目

科:馬鞭草科

亞科:牡荊亞科

屬:牡荊屬

種:黃荊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分佈區域: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非洲東部經馬達加斯加、亞洲東南部及南美洲的玻

族:牡荊族

形態特徵

黃荊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稜形,密生灰白色絨毛。

掌狀複葉,小葉5,少有3;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每邊有少數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中間小葉長4-13釐米,寬1-4釐米,兩側小葉依次遞小,若具5小葉時,中間3片小葉有柄,最外側的2片小葉無柄或近於無柄。

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長10-27釐米,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絨毛;花萼鍾狀,頂端有5裂齒,外有灰白色絨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頂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近無毛。

核果近球形,徑約2毫米;宿萼接近果實的長度。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主要變種

小葉荊

小葉荊( Vitexn egundoL.var. microphyllaHand.-Mazz..),灌木。掌狀複葉,小葉3-7,通常5;小葉片橢圓狀披針形,全緣,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中間小葉片長1.5-4釐米,寬0.5-1釐米。花序頂生,長5-11釐米。果實有毛。花果期7-11月。

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及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1200-3200米的河邊灌木叢中。

疏序黃荊

疏序黃荊( Vitex negundoL.f. laxipaniculataPei),小喬木;小枝被灰褐色絨毛。小葉片橢圓形,全緣,兩面有絨毛。圓錐花序大而開展,側枝明顯地分出小枝,第一回側枝長可達21釐米。果實頂端有毛。花果期5-8月。

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生於海拔450-1400米的河邊密林或山坡灌叢中。

白毛黃荊

白毛黃荊( Vitex negundoL. f.albaPei),灌木;小枝密生灰白色絨毛。小葉通常3,罕有5;小葉片闊披針形至卵形,全緣或偶有少數鋸齒,兩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花序較緊縮。

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生於海拔1200-2500米的溪邊、山坡或灌木叢中。

擬黃荊

擬黃荊( Vitex negundoL.var. thyrsoidesPei),掌狀複葉,小葉3-5;小葉片披針形或狹橢圓形,全緣,表面疏生柔毛或在脈上有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圓錐花序由假聚傘花序組成,最末側枝上的花常呈總狀排列。花果期8-10月。

分佈於中國四川、廣東。生於海拔300-2100米的山坡林中。

荊條

荊條( Vitex negundoL.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小葉片邊緣有缺刻狀鋸齒,淺裂以至深裂,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

分佈於中國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生於山坡路旁。日本也有分佈。

用途同黃荊。

牡荊

牡荊( Vitex negundoL.var. cannabifolia (Sieb.et Zucc.) Hand.-Mazz.),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稜形。葉對生,掌狀複葉,小葉5,少有3;小葉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通常被柔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釐米;花冠淡紫色。果實近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1月。

分佈於中國華東各省及河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於山坡路邊灌叢中。日本也有分佈。用途同黃荊。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 耐乾旱瘠薄土壤,萌芽能力強,適應性強,多用來荒山綠化。黃荊湖南各地常見於荒山、荒坡,田邊地頭,適應性很強。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非洲東部經馬達加斯加、亞洲東南部及南美洲的玻利維亞也有分佈。

繁殖方式

黃荊適應性很強。 可採用春季播種、分株、壓條、扦插等法繁殖,以培育規格大小相對整齊的苗木。幼苗生長萌生速度快,掌狀複葉2-3輪時,可選擇多次摘心,同時加強苗圃地水肥管理,促進枝葉生長萌發。也可根據幼苗高度情況,適時進行截頂修剪。翌年,1年生苗,即可用於造林。

栽培技術

栽植

邊坡選擇:在分佈區域,黃荊對土壤無特殊要求,非坡面或技術上限制性因素,均可栽植。

整地:根據邊坡位置、地點、坡度、面積大小、形成特點及配置需要,確定整地時間、方式、方法、規格。可能整地暫時破壞局部邊坡,為防止和減少不利影響,對於新形成坡面,如:農田水利建設中新建塘壩堤埂、路渠護坡、土地整理堆積坡面等,可在栽前臨時整地。其他坡面可提前2-3月整地,以改善立地條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進幼林生長。雜灌較多的邊坡,應進行植被清理。

定植:穴採用30釐米×20釐米×20釐米,緊實板結等山地邊坡和地段,擴大整穴規格。整地中做好翻土堆放,以便回土。密度設計,根據邊坡長度、坡度,按照行距1-2米,從坡頂到坡底“品”字形、“三角”狀配植。

管理

黃荊

整形修剪:黃荊不需整形修剪。

施肥:生產上很少施肥。黃荊早期生長慢,可施用一些氮肥,或採取深翻埋青,或以耕代撫間種豆類和綠肥。達到疏鬆土壤,增強土壤透氣和蓄水性能,有利根系伸展,促進幼林生長。

撫育:撫育工作應做好補植、除萌、開溝排水、除草鬆土等項工作。本著留優去劣、留稀去密、分佈均勻的原則,可分一至二次間伐,最後每667平方米保留400-500株。

主要價值

綠化

黃荊常作園林盆景栽培,管理比較粗放,也很適合家庭盆栽觀賞。 綠化方面,可用作綠籬。

經濟

黃荊

黃荊為小徑材,材質好,可加工小型用具;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成棉,花和枝葉可提芳香油。黃荊俗有“千年鋸不得板,萬年架不得橋”的說法,也就是永遠長不大的意思。因此,黃荊只可作為造林困難地綠化、水土保持之用,選擇立地條件較差的地栽種。 是營造邊坡防護林,可以較快實現邊坡生態恢復,是一種較好的固坡和水土保持植物。

藥用

【入藥部位】黃荊子別稱布荊子、黃金子、五指柑等,為馬鞭草科牡荊屬植物黃荊的果實,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肺、胃、肝經。

【功效】祛風解表,止咳平喘,理氣消食止痛。主治傷風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積瀉痢,膽囊炎,膽結石,疝氣。

1、《草木便方》:養肝劇竅,堅齒,聰耳明目。止帶濁。療風痺,頹疝。

2、《廣州植物誌》:祛風、滌痰、鎮咳。用代茶葉,有解暑之功。

3、《南寧市藥物志》:溫經散瘀,解肌發汗。治感冒,瘧疾,哮喘。

4、《四川中藥志》:養肝除風,行氣止痛。治傷寒呃逆,咳喘,食滯,小腸疝氣及痔漏生管。


海邊張雨生


黃精種幾年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