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不親,農村現在的“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這是怎麼回事?

新大風歌


先說說我老公他們一家吧,他就一個妹妹,但是肯定處不好,有很多事情可以說明,1.當初他妹妹沒錢買房子付首付,我們借了首付的可以說是一半的錢,後來我老公父親和他妹妹倒過來說:要不是我老公借錢給她,她就買不起房,她也就不可能欠房貸,也不會那麼辛苦

2. 他妹妹家有個孩子,男孩,由於我老公妹妹出國打工,孩子呢就一直放在我老公家,一直是我老公父母在帶,大概帶了四年了吧,這期間我孩子一直是我帶,後來由於我們遇到事情實在困難,需要我上班,需要他父母幫我們帶一年孩子,也就一年孩子就去幼兒園了,我老公的妹妹和我老公父親當著我老公面說沒義務帶孫女法律沒說有義務,他們說的是沒義務,但是為人父母在孩子困難的時候幫一下沒什麼

3.我們買的房子比較早,因為當時孩子小,也不急慢慢裝修唄,後來我老公爸爸天天催著問我老公要錢,說裝修,前後要了15萬,讓我們家孩子早點上學,那年我們家孩子才一歲半,當時我和老公都不明白,後來我老公無意中聽到他爸爸和他妹妹的對話,說你哥房子要裝修好了,你家孩子可以去住,去上學了,那時我和老公才恍然大悟 ,後來因為房子賣了沒住成,他們一家把我和我老公罵的難聽

4.老公妹妹喜歡嚼舌根,遇到事情就說我老公無情,沒有人情,但是真的有事了,例如:我老公外公生病了,我老公儘自己所能去幫,小姨去世了,開車12個小時趕回家,相反他妹妹呢,什麼都沒做,說沒時間工作忙,大家都有工作這個年代誰不忙,只能呵呵噠了

5.有錢得意忘形的人,之前大家經濟水平一樣的時候,還可以,出國打工賺了錢,非常神氣,說她和她孩子老公是我老公父母的底線,誰都不能碰,我只能呵呵了,你們高高在上別人就是低賤被你踐踏


原子物理


現在的親戚不親了,為什麼不親了。

我來說說我的感受,我爺爺奶奶有六個子女,也就是我父親,叔叔,四個姑姑,我父親是老大,我爺爺,奶奶,在生的時候,我父親供養爺爺,叔叔供養奶奶。但每年過節,姑姑,姑父只去叔叔家,叔叔的女兒生日,姑姑年年來帶禮物給她,和她的小孩,也是叔叔的孫子。我有7兄弟姐妹,二個哥哥,四個姐姐,我們生日姑姑不來。記得有一次,大姑姑家討兒媳婦,我們去賀喜,二個哥哥,四個姐姐,每人禮錢30元,我麼成家,(大約15歲,)但和父親在一起,那時母親以去世多年,(母親去世時我10歲)也是隨禮30,那個時候鄰居隨禮2元。(按現在計算,鄰居200元,我們是6000元)而叔叔和二個女兒(女兒未成家)隨禮60元,結果吃飯時,我叔叔坐在上面大位上,我父親在廚房沒人請坐,在我們農村習俗是大舅坐。當時我很生氣,帶父親回家,她們攔著解釋說我父親喜歡喝酒,我說你家討兒媳婦,不就是要人喝酒嗎?為了面子留下了。

過一年叔叔家招上門女婿,姑姑隨禮60元,我未成家隨禮24元,(父親以去世),同一年二哥哥討老婆叔叔姑姑每人隨禮25元,二次禮數我寫的,這就是人情。

二是我十八歲,父親去世,我們三兄弟供養爺爺,我獨闖江湖,娶妻生子,記得有一次去長沙做生意,去姐姐家借錢,姑姑對我姐說,麼得還怎麼辦?這就是三姑姑看不起我(姐姐和姑姑是鄰居,姐姐是姑姑做媒),後來我提前還了。另外三姑姑三個女兒嫁人,我們三兄弟次次送了嫁禮,沒一分水禮,只有叔叔有。

三是,三姑父三月五十歲,我隨禮30元,同一年四月我三十歲,姑父叔叔隨禮25元,這就是區別對待。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說了,親戚為什麼不親,親戚應該是建立平等的基礎,才能長久,區別對待,被人愁不起,一味追求是沒用的,以前年年去姑父家拜年走走,近二年沒去了,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再說我也兒孫滿堂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區別對待的親戚,歡迎大家下方留言。祝各位頭友幸福永伴。



專喜歡你


這個問題我也要說一說了,我現在留在家裡做,願因就是為了孩子和我父親和我姑姑,你說斷親這個事,現在親戚裡面確實很多,就拿我估計老表他們來說吧,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親身經歷,我兩個老表,因為我姑她們基本就要斷親了,原來我姑一直跟著我小老表,最後我姑給那個兄弟媳婦不合,無奈只能搬出去,老大也不願意接受。最後還是從小老表那裡搞了幾畝地,老大才勉強願意養老的,最後弟兄兩個搞得話都不說,農村最關鍵的還是為了錢,現在好了,我姑住在老大家,也是沒辦法。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常走動走動是親的,我這位老表,他們兩個感到可惜,因為一個老孃搞的,兄弟也不是兄弟了,搞得跟陌生人一樣。






鄉村小毛哥


說說我的感受吧,從今年開始我不願意再和親戚有更多的往來了。

我有兩個舅舅,六個姨,四個姑姑,一個伯伯,兩個叔叔,都是我爸媽的親兄弟姐妹。之前親近一點就是我外婆,小姨和四姨,小叔,其他人都不怎麼親。

目前只有我爸媽的兒女相對出息在城市買了房子發展,其他人都在農村,一直以來每年走親戚,我帶不錯的禮品給親戚,一直都是禮尚不往來,我老公覺得我們這邊的親戚挺奇怪的,我也沒多想,想著多走動就好了。

後面我的那些表妹長大了,有的也混的不錯,我的姨夫們就開始使勁炫耀了,他們以榨乾子女為榮,導致我父母心情不好,認為白養了我們,我姑父也是,我父親是公務員,有著良好的社會地位,比他們生活強很多。

不願走親戚,一方面覺得不公平,我給他拿好東西送禮,人家不回禮。越來越不高興。

另外一方面,親戚這肆無忌憚的攀比,讓人聽起來不舒服,總之都是以榨乾子女全部收入為榮。

最後一方面,我母親去年因病去世,其兄弟姐妹也就是過來探望一下,就像一般朋友一樣問候,沒有人會願意留下來照顧她,更不會有人幫忙出醫藥費。探望一下就馬上回家了。親情不過如此。

我現在覺得,親戚那些不必要的人情往來我要學著拒絕了,關係好的就去一下,一般的就不去了,因為我的美好生活是靠自己獲得的,不是他們!


遊戲人超超


記得以前一到過年爸媽就會帶著我每家每戶的走親戚,因為去串門會有壓歲錢和好吃的東西,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走親戚就少了,而且有的時候幾年才會見到一次,有的時候甚至走在路上也認不出來。那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原因呢?

首先以前條件比較差,都是居住在農村裡面,很多親戚都是隔壁村,走起來也比較方便。後來因為條件好了,很多人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之後就會到城裡買房搬出去住,這樣想去一趟城裡還真是很麻煩的,可能也是因為嫌麻煩,一般沒有什麼大事也就不往城裡跑,住城裡沒有什麼事的也不會往農村跑。

還有就是層次不同了。以前的親戚基本上都是農村種田務農的,條件都差不多,每天聊的也都是務農的事情,有共同的語言和話題。後來有些人出去經商了,條件好了,住的、吃的、玩的都不一樣了,自然和在農村務農的親戚聊不到一塊,經濟條件和工種的不同拉開了距離。一般在農村如果沒有什麼紅白事也很少能聚到一塊。

在以前手機不發達的時候,經常會到親戚朋友家串門聊天,聊些家常。現在是4G時代,5G都已經來臨了,人們只要打開手機,開啟視屏聊天就可以面對面的聊天了,而且聊一天也不需要多少錢。還有的就是建個家族群在裡面聊天,親戚之間有什麼事情也不用像以前一樣的從各地四方趕過來開會一樣的聊天,一個群解決一切問題。以前發壓歲錢的方式也改成了在群裡發紅包了。所以網絡的發達也是造成親戚之間走動少的原因。

以上是個人所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村裡的男青年


對於當前,在農村親戚常常會感受不到親情,甚至有些表兄弟,表姊妹之間由於多年沒有往來,就會出現有斷親等的現象,這種現象確實在各地農村都有發生。現在的農村確讓人感受不到像過去農村那種親戚之間的親情了,特別是對於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更有這樣深刻的體會與感受。

農大現在還清晰地記得了,在自己小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表兄弟,或者是表姊妹,以及自己本家的堂兄弟姊妹之間,都感覺非常的親近,基本上都當做自己的親兄弟,姊妹一樣看待,那個時候還經常會住親戚家,與同齡的親戚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在人生地不熟的村子裡,就會感覺親戚家的孩子就是自己的靠山。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農村不斷的發展,農民的生活也日漸富裕了,但是同時農民也沒有了以往的閒暇時間。過去在農閒的時候,大家在沒有事情的情況下,就會有更多的走動與來往,走動期間還會帶著孩子,讓孩子與孩子之間也能夠建立更深刻的友誼,所以親戚之間就會顯得非常的親熱。


然而再看現在,農村的孩子很少再有過去那一種會經常住親戚家的現象,農村的家長們都忙著掙錢,大多數還會四處漂泊去打工,孩子們平時上學沒有時間,放假在家要不是做作業,就是自顧自的玩手機或看電視,即便讓他們走親戚,他們都不願意去,因為到了親戚家裡,親戚家的孩子也都是在這樣做,很少再像過去農村那樣,一幫孩子到處去野了。

一般的親戚不是逢年過節的情況下,平常基本上就沒有了來往與走動,因為大家都很忙,甚至常年都不在家的現象也很多了,即便逢年過節走親戚,有的人多是放下禮品,說不上幾句話就匆匆的離開了。平時既是有的人想去走親戚,但是親戚家沒有人你去了又能幹什麼呢,所以就減少了來往,沒有了日常的走動與溝通,親情關係就顯得日漸很生疏了。


農村的親情關係維繫主要就是父母、姨媽、姑媽這些人,等這些人都老去之後,下一代的人一旦走動的少了,親情淡薄了,自然而然的就會發生斷親不再來往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斷親了。

綜上所述,對於農村親戚不親,還常有斷親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村的時代變化了,大家因為都忙著掙錢或學習,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維護親戚之間的這種親情了,所以才有了以上的這些現象的發生。以上是個人觀點,供參考。


農大知事


我爸自己給我講過一段歷史,大約是1983年左右。我奶奶的孃家距離我們,那時候摩托車走老路至少要騎半個小時,現在車也要開7、8公里。

在那個交通不便,又很少人家有電話的年代。1982年我媽生我妹以後,我爸媽是要照顧我們兩個小的,然後還要幫我爺爺奶奶種地,包括我三叔四叔和四姑的地,都是我爸媽種的,但是農產品大部分是我三叔和四姑拿去賣。我爸說累死累活大半年,沒看到錢。結果大約是83年我爸去他舅舅家,不知道是哪個舅舅問我爸到底藏了多少私房錢。我爸一氣之下和我爺爺提分家。

在那個交通不便又沒電話的年代,誰會去說?

其實小時候我也經常跟我奶奶回孃家,可是我覺得奶奶孃家那些我們這輩的表兄弟,基本都不跟我們說話,也不跟我們玩。我大概只知道一個小舅公和一個大舅母婆,其他人我都不認識。我爸很少會去跟那些表兄弟聯絡,估計也是那次被他哪個舅舅冤枉。我奶奶那邊的會在我這第二代表就散了,因為我們根本沒往來也沒聯繫。2007年我爸帶我去放帖子,那次是我去最全的。但一直到今年我奶奶過世,我爸舅家的幾個表哥有過來送他們姑姑。


努力疼你


親戚不親倒底是村裡的親戚的錯。我家就是一個例子。由於我的父親早年在外地當兵,我們一家早早就被我父親帶出農村到外地工作。其實在外地上班是很辛苦的,農村親戚是很嫉妒我們家的。尤其當我爺爺奶奶很老了,我家在農村的嬸子叔叔不僅不給錢而且還不孝敬他們。於是,我們家在並不富裕的情況下,我們既給老人們錢,還孝敬他們,把爺爺奶奶養老送終。可是就這樣,在農村的嬸子叔叔不僅不說我們好,而且還找茬。對這樣親戚,我感到很無耐,還不如斷交!


海天利劍2


親戚不親不是誰的錯,都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很多人一年到頭都在外面打工掙錢,只是春節回來幾天,親戚之間哪裡有時間互相走動交流。



其次親戚不親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斷親潮"更是無從談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既然是親戚,很多親戚血源關係擺在那兒,關鍵時候自然會走動互幫互助的。



去年底至目前,我參加了好多次親戚鄉鄰的紅白大事,從中深深的感受到,雖然親戚之間平時很少走動,但是,哪一家遇到大屋小事了靠的還是至親至戚和鄉鄰啊。尤其是今年元月下旬和4月底,我老家兩位高齡老人去世了,無論多遠的親戚和近鄰都趕在東家遇客日這天回來幫忙。

親不親鄉里人,農民們出門在外打工,一般都會老鄉幫老鄉,何況還是親戚呢!



自然,有些地方有些親戚,見不得他人比自己過得好,親戚之間鬧矛盾平時互相不走動。這應該不影響遇到大事了相互幫助支持。因而,親戚之間很少走動原因很多也屬正常,但"斷親潮"似乎有點誇大其詞……


關注三農一閒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