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不亲,农村现在的“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怎么回事?

新大风歌


先说说我老公他们一家吧,他就一个妹妹,但是肯定处不好,有很多事情可以说明,1.当初他妹妹没钱买房子付首付,我们借了首付的可以说是一半的钱,后来我老公父亲和他妹妹倒过来说:要不是我老公借钱给她,她就买不起房,她也就不可能欠房贷,也不会那么辛苦

2. 他妹妹家有个孩子,男孩,由于我老公妹妹出国打工,孩子呢就一直放在我老公家,一直是我老公父母在带,大概带了四年了吧,这期间我孩子一直是我带,后来由于我们遇到事情实在困难,需要我上班,需要他父母帮我们带一年孩子,也就一年孩子就去幼儿园了,我老公的妹妹和我老公父亲当着我老公面说没义务带孙女法律没说有义务,他们说的是没义务,但是为人父母在孩子困难的时候帮一下没什么

3.我们买的房子比较早,因为当时孩子小,也不急慢慢装修呗,后来我老公爸爸天天催着问我老公要钱,说装修,前后要了15万,让我们家孩子早点上学,那年我们家孩子才一岁半,当时我和老公都不明白,后来我老公无意中听到他爸爸和他妹妹的对话,说你哥房子要装修好了,你家孩子可以去住,去上学了,那时我和老公才恍然大悟 ,后来因为房子卖了没住成,他们一家把我和我老公骂的难听

4.老公妹妹喜欢嚼舌根,遇到事情就说我老公无情,没有人情,但是真的有事了,例如:我老公外公生病了,我老公尽自己所能去帮,小姨去世了,开车12个小时赶回家,相反他妹妹呢,什么都没做,说没时间工作忙,大家都有工作这个年代谁不忙,只能呵呵哒了

5.有钱得意忘形的人,之前大家经济水平一样的时候,还可以,出国打工赚了钱,非常神气,说她和她孩子老公是我老公父母的底线,谁都不能碰,我只能呵呵了,你们高高在上别人就是低贱被你践踏


原子物理


现在的亲戚不亲了,为什么不亲了。

我来说说我的感受,我爷爷奶奶有六个子女,也就是我父亲,叔叔,四个姑姑,我父亲是老大,我爷爷,奶奶,在生的时候,我父亲供养爷爷,叔叔供养奶奶。但每年过节,姑姑,姑父只去叔叔家,叔叔的女儿生日,姑姑年年来带礼物给她,和她的小孩,也是叔叔的孙子。我有7兄弟姐妹,二个哥哥,四个姐姐,我们生日姑姑不来。记得有一次,大姑姑家讨儿媳妇,我们去贺喜,二个哥哥,四个姐姐,每人礼钱30元,我么成家,(大约15岁,)但和父亲在一起,那时母亲以去世多年,(母亲去世时我10岁)也是随礼30,那个时候邻居随礼2元。(按现在计算,邻居200元,我们是6000元)而叔叔和二个女儿(女儿未成家)随礼60元,结果吃饭时,我叔叔坐在上面大位上,我父亲在厨房没人请坐,在我们农村习俗是大舅坐。当时我很生气,带父亲回家,她们拦着解释说我父亲喜欢喝酒,我说你家讨儿媳妇,不就是要人喝酒吗?为了面子留下了。

过一年叔叔家招上门女婿,姑姑随礼60元,我未成家随礼24元,(父亲以去世),同一年二哥哥讨老婆叔叔姑姑每人随礼25元,二次礼数我写的,这就是人情。

二是我十八岁,父亲去世,我们三兄弟供养爷爷,我独闯江湖,娶妻生子,记得有一次去长沙做生意,去姐姐家借钱,姑姑对我姐说,么得还怎么办?这就是三姑姑看不起我(姐姐和姑姑是邻居,姐姐是姑姑做媒),后来我提前还了。另外三姑姑三个女儿嫁人,我们三兄弟次次送了嫁礼,没一分水礼,只有叔叔有。

三是,三姑父三月五十岁,我随礼30元,同一年四月我三十岁,姑父叔叔随礼25元,这就是区别对待。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亲戚为什么不亲,亲戚应该是建立平等的基础,才能长久,区别对待,被人愁不起,一味追求是没用的,以前年年去姑父家拜年走走,近二年没去了,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再说我也儿孙满堂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区别对待的亲戚,欢迎大家下方留言。祝各位头友幸福永伴。



专喜欢你


这个问题我也要说一说了,我现在留在家里做,愿因就是为了孩子和我父亲和我姑姑,你说断亲这个事,现在亲戚里面确实很多,就拿我估计老表他们来说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亲身经历,我两个老表,因为我姑她们基本就要断亲了,原来我姑一直跟着我小老表,最后我姑给那个兄弟媳妇不合,无奈只能搬出去,老大也不愿意接受。最后还是从小老表那里搞了几亩地,老大才勉强愿意养老的,最后弟兄两个搞得话都不说,农村最关键的还是为了钱,现在好了,我姑住在老大家,也是没办法。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常走动走动是亲的,我这位老表,他们两个感到可惜,因为一个老娘搞的,兄弟也不是兄弟了,搞得跟陌生人一样。






乡村小毛哥


说说我的感受吧,从今年开始我不愿意再和亲戚有更多的往来了。

我有两个舅舅,六个姨,四个姑姑,一个伯伯,两个叔叔,都是我爸妈的亲兄弟姐妹。之前亲近一点就是我外婆,小姨和四姨,小叔,其他人都不怎么亲。

目前只有我爸妈的儿女相对出息在城市买了房子发展,其他人都在农村,一直以来每年走亲戚,我带不错的礼品给亲戚,一直都是礼尚不往来,我老公觉得我们这边的亲戚挺奇怪的,我也没多想,想着多走动就好了。

后面我的那些表妹长大了,有的也混的不错,我的姨夫们就开始使劲炫耀了,他们以榨干子女为荣,导致我父母心情不好,认为白养了我们,我姑父也是,我父亲是公务员,有着良好的社会地位,比他们生活强很多。

不愿走亲戚,一方面觉得不公平,我给他拿好东西送礼,人家不回礼。越来越不高兴。

另外一方面,亲戚这肆无忌惮的攀比,让人听起来不舒服,总之都是以榨干子女全部收入为荣。

最后一方面,我母亲去年因病去世,其兄弟姐妹也就是过来探望一下,就像一般朋友一样问候,没有人会愿意留下来照顾她,更不会有人帮忙出医药费。探望一下就马上回家了。亲情不过如此。

我现在觉得,亲戚那些不必要的人情往来我要学着拒绝了,关系好的就去一下,一般的就不去了,因为我的美好生活是靠自己获得的,不是他们!


游戏人超超


记得以前一到过年爸妈就会带着我每家每户的走亲戚,因为去串门会有压岁钱和好吃的东西,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亲戚就少了,而且有的时候几年才会见到一次,有的时候甚至走在路上也认不出来。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原因呢?

首先以前条件比较差,都是居住在农村里面,很多亲戚都是隔壁村,走起来也比较方便。后来因为条件好了,很多人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之后就会到城里买房搬出去住,这样想去一趟城里还真是很麻烦的,可能也是因为嫌麻烦,一般没有什么大事也就不往城里跑,住城里没有什么事的也不会往农村跑。

还有就是层次不同了。以前的亲戚基本上都是农村种田务农的,条件都差不多,每天聊的也都是务农的事情,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后来有些人出去经商了,条件好了,住的、吃的、玩的都不一样了,自然和在农村务农的亲戚聊不到一块,经济条件和工种的不同拉开了距离。一般在农村如果没有什么红白事也很少能聚到一块。

在以前手机不发达的时候,经常会到亲戚朋友家串门聊天,聊些家常。现在是4G时代,5G都已经来临了,人们只要打开手机,开启视屏聊天就可以面对面的聊天了,而且聊一天也不需要多少钱。还有的就是建个家族群在里面聊天,亲戚之间有什么事情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的从各地四方赶过来开会一样的聊天,一个群解决一切问题。以前发压岁钱的方式也改成了在群里发红包了。所以网络的发达也是造成亲戚之间走动少的原因。

以上是个人所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村里的男青年


对于当前,在农村亲戚常常会感受不到亲情,甚至有些表兄弟,表姊妹之间由于多年没有往来,就会出现有断亲等的现象,这种现象确实在各地农村都有发生。现在的农村确让人感受不到像过去农村那种亲戚之间的亲情了,特别是对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更有这样深刻的体会与感受。

农大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了,在自己小的时候,对于自己的表兄弟,或者是表姊妹,以及自己本家的堂兄弟姊妹之间,都感觉非常的亲近,基本上都当做自己的亲兄弟,姊妹一样看待,那个时候还经常会住亲戚家,与同龄的亲戚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在人生地不熟的村子里,就会感觉亲戚家的孩子就是自己的靠山。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村不断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也日渐富裕了,但是同时农民也没有了以往的闲暇时间。过去在农闲的时候,大家在没有事情的情况下,就会有更多的走动与来往,走动期间还会带着孩子,让孩子与孩子之间也能够建立更深刻的友谊,所以亲戚之间就会显得非常的亲热。


然而再看现在,农村的孩子很少再有过去那一种会经常住亲戚家的现象,农村的家长们都忙着挣钱,大多数还会四处漂泊去打工,孩子们平时上学没有时间,放假在家要不是做作业,就是自顾自的玩手机或看电视,即便让他们走亲戚,他们都不愿意去,因为到了亲戚家里,亲戚家的孩子也都是在这样做,很少再像过去农村那样,一帮孩子到处去野了。

一般的亲戚不是逢年过节的情况下,平常基本上就没有了来往与走动,因为大家都很忙,甚至常年都不在家的现象也很多了,即便逢年过节走亲戚,有的人多是放下礼品,说不上几句话就匆匆的离开了。平时既是有的人想去走亲戚,但是亲戚家没有人你去了又能干什么呢,所以就减少了来往,没有了日常的走动与沟通,亲情关系就显得日渐很生疏了。


农村的亲情关系维系主要就是父母、姨妈、姑妈这些人,等这些人都老去之后,下一代的人一旦走动的少了,亲情淡薄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生断亲不再来往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断亲了。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亲戚不亲,还常有断亲的原因,就是因为农村的时代变化了,大家因为都忙着挣钱或学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维护亲戚之间的这种亲情了,所以才有了以上的这些现象的发生。以上是个人观点,供参考。


农大知事


我爸自己给我讲过一段历史,大约是1983年左右。我奶奶的娘家距离我们,那时候摩托车走老路至少要骑半个小时,现在车也要开7、8公里。

在那个交通不便,又很少人家有电话的年代。1982年我妈生我妹以后,我爸妈是要照顾我们两个小的,然后还要帮我爷爷奶奶种地,包括我三叔四叔和四姑的地,都是我爸妈种的,但是农产品大部分是我三叔和四姑拿去卖。我爸说累死累活大半年,没看到钱。结果大约是83年我爸去他舅舅家,不知道是哪个舅舅问我爸到底藏了多少私房钱。我爸一气之下和我爷爷提分家。

在那个交通不便又没电话的年代,谁会去说?

其实小时候我也经常跟我奶奶回娘家,可是我觉得奶奶娘家那些我们这辈的表兄弟,基本都不跟我们说话,也不跟我们玩。我大概只知道一个小舅公和一个大舅母婆,其他人我都不认识。我爸很少会去跟那些表兄弟联络,估计也是那次被他哪个舅舅冤枉。我奶奶那边的会在我这第二代表就散了,因为我们根本没往来也没联系。2007年我爸带我去放帖子,那次是我去最全的。但一直到今年我奶奶过世,我爸舅家的几个表哥有过来送他们姑姑。


努力疼你


亲戚不亲倒底是村里的亲戚的错。我家就是一个例子。由于我的父亲早年在外地当兵,我们一家早早就被我父亲带出农村到外地工作。其实在外地上班是很辛苦的,农村亲戚是很嫉妒我们家的。尤其当我爷爷奶奶很老了,我家在农村的婶子叔叔不仅不给钱而且还不孝敬他们。于是,我们家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我们既给老人们钱,还孝敬他们,把爷爷奶奶养老送终。可是就这样,在农村的婶子叔叔不仅不说我们好,而且还找茬。对这样亲戚,我感到很无耐,还不如断交!


海天利剑2


亲戚不亲不是谁的错,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很多人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挣钱,只是春节回来几天,亲戚之间哪里有时间互相走动交流。



其次亲戚不亲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断亲潮"更是无从谈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既然是亲戚,很多亲戚血源关系摆在那儿,关键时候自然会走动互帮互助的。



去年底至目前,我参加了好多次亲戚乡邻的红白大事,从中深深的感受到,虽然亲戚之间平时很少走动,但是,哪一家遇到大屋小事了靠的还是至亲至戚和乡邻啊。尤其是今年元月下旬和4月底,我老家两位高龄老人去世了,无论多远的亲戚和近邻都赶在东家遇客日这天回来帮忙。

亲不亲乡里人,农民们出门在外打工,一般都会老乡帮老乡,何况还是亲戚呢!



自然,有些地方有些亲戚,见不得他人比自己过得好,亲戚之间闹矛盾平时互相不走动。这应该不影响遇到大事了相互帮助支持。因而,亲戚之间很少走动原因很多也属正常,但"断亲潮"似乎有点夸大其词……


关注三农一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