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和路遙誰的文學成就更高?用作品說話

莫言與路遙的文學成就誰更高?用作品和事實來說話。下面進行一下比較。

莫言和路遙誰的文學成就更高?用作品說話

莫言:

1、作品數量:共創作長篇小說11部,中篇小說27部,電影電視、戲曲、話劇文學劇本10部,散文集1部,短篇小說若干篇(忽略不計)。

2、作品被改編:電影4部,電視劇1部、歌劇1部。

3、獲獎:

1987年《紅高粱》獲得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88年《白狗鞦韆架》獲臺灣聯合報文學獎。

1993年《紅高粱》被美國某雜誌評選為“1993年全球最佳小說”。

1997年《豐乳肥臀》獲“大家.紅河”文學獎。

2000年《牛》獲小說月報第八屆百花獎。

2001年《酒國》獲法國儒爾.巴泰庸文學獎,同年,《紅高粱》入選《亞洲週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18位”。

2001年莫言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

2001年《紅高粱》入選美國某機構評選的“75年(1927至2001)40部世界頂尖文學名著”中文小說。

2004年《四十一炮》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

2005年《月光斬》獲第一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

2005年《檀香刑》入圍茅盾文學獎,同年,莫言獲得意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

2006年,莫言獲得日本福崗亞洲文化獎,成為繼巴金之後第二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

2008年《生死疲勞》獲得“紅樓夢文學獎”,同年,獲得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2011年莫言獲得韓國萬海文學獎。

同年,長篇小說《蛙》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2012年10月,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在介紹莫言的作品時,摘選了莫言早期的長篇《天堂蒜薹之歌》作為對莫言作品的介紹。

2019年短篇小說《等待摩西》獲十月文學獎。


莫言和路遙誰的文學成就更高?用作品說話


4、社會榮譽:2017年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9年獲英國牛津大學攝政公園學院授於莫言榮譽院士稱號,並宣佈成立以莫言名字命名的國際寫作中心。莫言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5、作品翻譯國外情況:莫言多部小說,包括長中短篇小說被譯成多種外文,在國外出版發行。

6、文學評價:

從文學的標準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十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小說。——著名作家餘華

每回讀莫言的小說,我都會感嘆,我不如他。——臺灣作家龍應臺

莫言是位非常優秀的作家,他的獨特思維、藝術個性,都已在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摘取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實至名歸。

——陳忠實

莫言是天才型的作家,在天才方面,我在當代作家裡很難找到人能和他相比。——王安憶

由中國傑出小說家莫言原創、優秀漢學家杜特萊翻譯成法文的《酒國》,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實驗性文體。其思想之大膽,情節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結構之新穎,都超出了法國乃至世界讀者的閱讀經驗。這樣的作品不可能被廣泛閱讀,但卻會為刺激小說的生命力而持久地發揮效應。——法國儒爾·巴泰庸外國文學獎評委會


莫言和路遙誰的文學成就更高?用作品說話


美國重量級文學評論雜誌《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價說:“有如福克納,莫言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想象力鮮活豐富、圓滿自足的世界。”

《紐約時報》評論說:“通過《紅高粱》這部小說,莫言把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

莫言獲得意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評委會讚揚他的作品“語言激情澎湃,具有無限豐富的想象空間”。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和路遙誰的文學成就更高?用作品說話

路遙:

1、作品數量:長篇小說2部:《人生》《平凡的世界》1、2、3卷。電影文學劇本1部,中短篇小說集2部,散文詩歌若干篇(首)

2、作品改編:電影1部,電視劇:1部

3、獲獎:

1981年《驚心動魄的一幕》獲文藝報中短篇小說二等獎,並獲《當代》榮譽獎。

1981年《風雪臘梅》獲《鴨綠江》作品獎。

1982年《在困難的日子裡》獲《當代》中篇小說獎。

1982年《驚心動魄的一幕》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83年《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84年《人生》獲陝西省文藝開拓獎一等獎。

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4、社會榮譽:2018年12月獲改革先鋒稱號

5、作品翻譯外文及國外出版情況:暫無統計資料


莫言和路遙誰的文學成就更高?用作品說話


6、文學評價

路遙的精神遺產至少有以下四點:第一,他對文學事業的那種神聖感,以整個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學;第二,他對普通人命運深刻、持久地關注;第三,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孫少平等人物形象,給了社會底層特別是正處於奮鬥中的青年,以永遠的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第四,他儘可能地挖掘、表現了每個人本身潛在的樸素而又寶貴的精神。這四點足以使一位作家永遠不朽。——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朱鴻

一個作家去世近二十年了,人們還在熱烈地懷念他,還在談論他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一個作家最高的獎勵。路遙的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運,已遠遠超越了文學的範疇,他給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氣與光亮,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高建群

路遙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將文學創作融入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用心用情抒寫改革開放故事。先後創作了《人生》《驚心動魄的一幕》《在困難的日子裡》等作品。特別是他勇於改革文壇風氣,創作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展現了我國城鄉社會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化,頌揚了拼搏奮進、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向上向善、自強不息,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

(《人民日報》評論)

通過以上比較,莫言與路遙兩個人的文學成就誰更高,不言而喻。

一是兩個人的作品數量相差較遠,二是作品的獲獎量級相差甚遠,三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相差甚遠。


莫言和路遙誰的文學成就更高?用作品說話


路遙的作品獲獎只有一項最有影響的獎項與莫言同等級,那就是“茅盾文學獎”,還有兩項全國中篇小說獎,與莫言相同。其他都是刊物獎,影響力很小。而莫言就算去除了最重要的諾貝爾文學獎,其他有影響的獎項依然要重於路遙,其作品的世界影響力不在一個等量上。

當然,這與路遙的英年早逝有關,如果路遙活著,也許他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但是就目前的創作成就來看,路遙是要遠遠遜色於莫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