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詩詞23篇大全集 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即《解連壞》﹐雙調﹐一百零六字﹐仄韻。此調創自柳永﹐以詞有“信有早梅﹐偏佔陽和﹐及時送香來﹐望明豔遙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後因周邦彥詞有“好手能解連環”句﹐更名“解連環”。

北宋新聲,屬夷則商,俗名商調,此調始自柳永,以詞有“信早梅、偏佔陽和”及“時有香來,望明豔、遙知非雪”句,名“望梅”。後因周邦彥詞有“妙手能解連環”句,更名“解連環”。《戰國策·齊策》:“秦昭王嘗遣使者遺君王后以玉連環,曰:‘齊多智,而能解此環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錐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周詞為感舊之作,以連環比喻情感糾結,難以解開。張輯詞有“把千種舊愁,付與杏梁雨燕”句,又名“杏梁燕”。

此詞在民間傳唱不衰,為周詞名篇。宋人作者皆以之為範式。此為換頭曲,前後段起句、前段結尾三句、後段結尾兩句句式均異;此外前後段中四五七五四七四句式相同,故此調聲韻句式前後段首尾相異而中段相同,全調同中有異。調中韻位的配置稀密勻稱,其中五個五字句均為上一下四句法,五個七字句均為上三下四句法,故最具宋詞句法特點。調勢頓挫之處較多,變化而回環,若用入聲韻則聲韻沉重而特別諧美。

吳文英與張炎均用入聲韻。張炎在友人陳允平亡後作《拜陳兩麓墓》:“句章城郭。問千年往事,幾回歸鶴。嘆貞元、朝士無多,又日冷湖陰,柳邊門鑰。向北來時,無處認、江南花落。縱荷衣未改,病損茂陵,總是離索。山中故人去卻。但碑寒峴首,舊景如昨。帳二喬、空老春深,正歌斷簾空,草暗銅雀。楚魄難招,被萬疊、閒雲迷著。料猶是、聽風聽雨,朗吟夜壑。”吳文英感舊之作是懷念蘇州之戀人,詞雲:“暮簷涼薄。疑清風動竹,故人來邈。漸夜久、閒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夢遠雙成,鳳笙杏、玉繩西落。掩練帷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銀瓶恨沉斷索。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抱素影、明月空閒,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翠冷紅衰,怕驚起、西池魚躍。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此兩詞皆最能體現詞調之聲情。劉克莊以此調為豪氣詞,風格恣肆狂放,其四詞皆然,如其《戊午生日》:“旁人嘲我。甚鬢毛都禿,齒牙頻墮。不記是、何代何年,盡元祜熙寧,儂常喑。退下驢幾。今老矣、豈堪推磨。要掛冠神武,幾番說了,這回真個。親朋紛紛來賀。況弟兄對榻,兒女團坐。願世世、相守茅簷,便宰相時來,二郎休作。白苧烏巾,誰信道、神仙曾過。揀人間、有松風處,曲肱高臥。”此是別調,用仄韻。姜夔亦用仄韻,抒寫離情別緒,多用白描,插入情節與對話,詞意清空騷雅。其詞雲:“玉鞭重倚。卻沉吟未上,又縈離思。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柳怯雲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攜羽扇,那日隔簾,半面曾記。西窗夜涼雨霽。嘆幽歡未足,何事輕棄。問後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水驛燈昏,又見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以上諸詞皆同周詞之格律與句式。此調之名篇甚多,足資參考。

《望梅》詩詞23篇大全集 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望梅花

唐代:孫光憲

數枝開與短牆平,見雪萼,紅跗相映。引起誰人邊塞情。

簾外慾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空聽隔江聲。

望梅花

唐代:和凝

春草全無消息,臘雪猶餘蹤跡。越嶺寒枝香自折,

冷豔奇芳堪惜。何事壽陽無處覓,吹入誰家橫笛。

望梅花·寒梅堪羨

宋代:無名氏

寒梅堪羨。堪羨輕苞初展。被天人、制巧妝素豔。群芳皆賤。碎翦月華千萬片。綴向瓊枝欲遍。小庭幽院。雪月相交無辨。影玲瓏、何處臨溪見。謝家新宴。別有清香風際轉。縹緲著人頭面。

望梅花·百歲韶華如電

宋代:無名氏

百歲韶華如電。空回首、又來一遍。販骨輪迴,千生萬死,只管改頭換面。要得免、捉住清風,把虛空、打破一片。不誦南華經卷。也不要、葛藤相伴。截斷中流,剔開心眼。射透玉樓金殿。莫迴轉。一志無移,看

望梅花

宋代:蒲宗孟

一陽初起。暖力未勝寒氣。堪賞素華長獨秀,不併開紅抽紫。青帝只應憐潔白,不使雷同眾卉。淡然難比。粉蝶豈知芳蕊。半夜捲簾如乍失,只在銀蟾影裡。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望梅詞

宋代:善珍

寸陰堪惜。趁身強健去,結茅蒼壁。錯料事,臨老方知,國師與高僧,二途俱失。識字吟詩,敵不得、死生何益。看寒山著語,李杜也輸,莫道元白,千年過如瞬息。共飛鴻縹緲,沈沒空碧。問懶瓚、因甚遭逢,芋魁亦聯翩,著名金石。遺臭流芳,老子勿、許多心力。旋消磨、數百甕齏,掩關入寂。

望梅花·一陽初起

宋代:蒲宗孟

一陽初起。暖力未勝寒氣。堪賞素華長獨秀,不併開紅抽紫。青帝只應憐潔白,不使雷同眾卉。淡然難比。粉蝶豈知芳蕊。半夜捲簾如乍失,只在銀蟾影裡。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望梅花·密密彤雲覆地

宋代:無名氏

密密彤雲覆地。蓬蓬然、朔風又起。大塊呼吸,陽凝陰結,遍四野、玉花呈端。這些意。聖感豐年,顯唐虞、再來治世。敬道尊儒修義。崇三教、共同一體。子孝孫賢,臣忠朝正,上下盡成和氣。寶鼎內。炷名香,祝皇王、壽延萬歲。

望梅花 壽師道真人

元代:張雨

何處仙家方丈。渾連水隔他塵*。放鶴天寬,看雲窗小,萬幅丹青圖障。憑高望笑掣金鰲,人道是蓬萊頂上。時問葛陂龍杖。更準備雪中鶴氅。修月吳剛,收書東老,消得百壺春釀。無盡藏,莫傲清閒,怕詔起山中

《望梅》詩詞23篇大全集 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望梅花·春草全無消息

唐代:和凝

春草全無消息,臘雪猶餘蹤跡。越嶺寒枝香自拆,冷豔奇芳堪惜。何事壽陽無處覓,吹入誰家橫笛?

望梅花·日向南窗猶睡

宋代:無名氏

日向南窗猶睡。疏篁外、柴門從閉。驀有人來,輕輕敲戶,才是轉身慵起。正濃美。一味黑甜,問人間、甚物堪比。除是沉沉爛醉。忘驚悸、又忘乘墜。乘也不知,墜也不知,齊生死、一同天地。這些意味。悟難知

望梅·小寒時節

宋代:無名氏

小寒時節,正同雲暮慘,勁風朝烈。信早梅、偏佔陽和,向日暖臨溪,一枝先發。時有香來,望明豔、瑤枝非雪。想玲瓏嫩蕊,綽約橫斜,旖旎清絕。仙姿更誰並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籠月。且大家、留倚闌干,對綠醑飛觥,錦箋吟閱。桃李繁華,奈比此、芬芳俱別。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條謾折。

望梅花·數枝開與短牆平

宋代:孫光憲

數枝開與短牆平,見雪萼,紅跗相映。引起誰人邊塞情。簾外慾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空聽隔江聲。

望梅花 衲襖

元代:姬翼

不用衣衫楚楚。隨緣化、布帛絲縷。選甚青黃,從交橫順,下手裡頭聯補。見功處。百片千條,緊穿連、著身堅固。如意禦寒冒暑。隨所在、別無疑慮。轉肘爬搔,渾身輥圇,一任不須迴護。沒人覷自在縱橫,敢承

望梅·畫闌人寂

宋代:無名氏

畫闌人寂,喜輕盈照水,犯寒先拆。嫋芳枝、雲縷鮫綃,露淺淺塗黃,漢宮嬌額。翦玉裁冰,已佔斷、江南春色。恨風前素豔,雪裡暗香,偶成拋擲。如今眼穿故國。待拈花嗅蕊。時話思憶。想隴頭、依約飄零,甚千里芳心,杳無消息。粉怯珠愁,又只恐、吹殘羌笛。正斜飛、半窗曉月,夢迴隴驛。

望梅詞/望梅

未知:善珍

寸陰堪惜。趁身強健去,結茅蒼壁。錯料事,臨老方知,國師與高僧,二途俱失。識字吟詩,敵不得、死生何益。看寒山著語,李杜也輸,莫道元白,千年過如瞬息。共飛鴻縹緲,沈沒空碧。問懶瓚、因甚遭逢,芋魁亦聯翩,著名金石。遺臭流芳,老子勿、許多心力。旋消磨、數百甕齏,掩關入寂。

望梅花 布袍

元代:姬翼

粗布寬袍制就。開掩快、不須網紐。虛豁襟懷,籠通腋下,舒縮恣容雙肘。別無有。臥蓋行披,更兼宜、眾中袖手。似恁全身領受。又何妨、顧前盼後。雅稱芒鞋,偏宜藜杖,出入送迎霞友。有開口。問斤兩何如,

望梅花·是是非非休辯

宋代:無名氏

是是非非休辯。好弱到頭自見。莫說他人,休昧自己,暗裡聖賢自見。聽我勸。自古今,何曾放過一件。好把塵緣拂散。清清淨淨,始終莫變。固蒂深根,長生久視,難免韶華易換。氣神煉。遇個知音,希夷理、說

望梅

宋代:陸游

壽非金石。恨天教老向,水程山驛。似夢裡、來到南柯,這些子光陰,更堪輕擲。戍火邊塵,又過了、一年春色。嘆名姬駿馬,盡付杜陵,苑路豪客。長繩漫勞系日。看人間俯仰,俱是陳跡。縱自倚、英氣凌雲,奈回盡鵬程,鎩殘鸞翮。終日憑高,誚不見、江東消息。算沙邊、也有斷鴻,倩誰問得。

《望梅》詩詞23篇大全集 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望梅花

宋代:蒲宗孟

一陽初起。暖力未勝寒氣。堪賞素華長獨秀,不併開紅抽紫。青帝只應憐潔白,不使雷同眾卉。淡然難比。粉蝶豈知芳蕊。半夜捲簾如乍失,只在銀蟾影裡。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望梅花·莫見他人長短

宋代:無名氏

莫見他人長短。搜己過、不教自亂。舊日心猿,元來意馬,卻喚醒漸馴羈絆。澄心內觀,煉就沖和,把凡胎抽換。事到眼前決斷。教神仙、別無手段。地久天長,虛心實腹,善計者、不須籌算。行功滿。跨朵祥雲,

望梅·壽非金石

宋代:陸游

壽非金石。恨天教老向,水程山驛。似夢裡、來到南柯,這些子光陰,更堪輕擲。戍火邊塵,又過了、一年春色。嘆名姬駿馬,盡付杜陵,苑路豪客。長繩漫勞系日。看人間俯仰,俱是陳跡。縱自倚、英氣凌雲,奈回盡鵬程,鎩殘鸞翮。終日憑高,誚不見、江東消息。算沙邊、也有斷鴻,倩誰問得。

望梅花·死生於身最大

宋代:無名氏

死生於身最大。從來與我為害。飢則求餐,渴而索飲,寒來又尋衣蓋。好難捱。晝夜相隨,殃得我來忒殺。舍了娘生皮袋。分付了兩家自在。行則穿雲,倦則臥月,遊戲太虛無礙。甚輕快。捉住風輪,跨神熬、遍超

《望梅》詩詞23篇大全集 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望梅》詩詞23篇大全集 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望梅》詩詞23篇大全集 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