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疫情之下,學生延遲返校讀書,父母延遲上班打工。2020年的這個年,對於很多家庭來說,突如其來的長期相聚,也往往帶來了矛盾的上升和摩擦。

這兩天,四川眉山的一位13歲孩子,午夜趁媽媽熟睡之際,持刀將母親殺害。之後淡定報警,他後來告訴警方,“殺掉我媽後,我拿起手機報了警”。

為何少年會對自己的媽媽下此毒手,更何況,報道說到孩子父親已經去世,母親獨自一人撫養少年。卻因為家庭瑣事而做出如此舉動?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這兩年,不斷的有類似這樣的悲劇被報道:

2018年12月,湖南益陽12歲男孩吳某,將母親砍殺身亡後,說到弒母,這個男孩說:“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

2019年3月,蘇北一13歲男孩邵某,將母親殺害。而這個少年,在班裡學習成績很好,平時乖巧聽話的孩子,但沒想到卻會弒母。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3點沉重警示

這些案件的背後,都指向了同一類型的人群,而這,是令人十分擔心的一點。

這類人群都有這樣的特點:

1、母親長期獨自照顧孩子或者為留守兒童

眉山少年父親7年前因病去世,至此和母親一起生活。媽媽為了照顧好他,沒有再婚,沒有再談戀愛。身心全部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

益陽男孩吳某,父母廣東打工,幼小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等到父母有了小寶,母親才返回與其一同生活。此時吳某已經是11歲,與父母的關係冷漠疏遠。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鹽城13歲男孩邵某,父親在外工作,母親與其共同生活,長年都是母親獨立照顧孩子生活起居。

2、父親教育上缺失,沒有起到父母應有的作用

眉山少年父親7年前病故,益陽吳某留守老家,照顧他的,是年邁的爺爺奶奶,父母一年回家一兩次,偶爾與家裡電話聯繫。7歲那年,吳某被車撞傷,雖然傷勢不重,但對於一個長期缺少關愛的孩子來說,太需要父母的安撫了。但父母認為傷勢不重,因此沒有再回家來看孩子。

同樣的,鹽城邵某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對孩子的事很少過問。父親的教育完全不存在。這導致了孩子在自身的成長上,沒有了來自於父親的教育。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3、母親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又缺乏溝通,面對進入叛逆期的孩子,容易引起反抗

眉山少年劉某,因為家庭瑣事發生爭吵,之後劉某於母親熟睡時將媽媽殺害。雖然具體什麼事情沒有說明,但我們可以看看類似的情況。

益陽吳某媽媽因為需要照顧小寶回家後,發現自幼在老家長大的兒子不愛學習不聽話。媽媽脾氣暴躁,管教孩子的方式就是打罵。有一天,吳某在學校抽菸被媽媽發現後,媽媽與他產生激烈爭吵,暴躁的媽媽甚至用腰帶打罵孩子。這直接點燃吳某情緒,在媽媽熟睡後拿起了刀。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鹽城邵某也有類似情況,媽媽極其強勢,對孩子的管教是說一不二,十分嚴格。邵某學習成績很好,但事發前因為玩寵物狗和打遊戲,成績下滑,這引起邵母的憤怒。

邵母告訴孩子:如果你再玩,我就打死小狗!而邵某回答:你打死小狗我就打死你!

邵母真的在氣頭上當場摔死小狗,邵某則在媽媽睡著後,用錘子砸死了媽媽。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問題背後的因素

母親的強勢與教育的簡單粗暴,會讓正處於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孩子產生強烈的報復心理,進而做出喪失理智的行為。

如果孩子與父母長期分離成為留守兒童,或者為單親家庭,父親教育因種種原因缺失,母親獨自撫養男孩長大,或許會成為面對孩子教育失控下的高危人群。

這不是危言聳聽!

國家衛健委曾經調查發現,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健康問題突出,並且隨著年齡增加更加突顯。

3週歲以下和3-6週歲階段,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幾乎沒差異,而隨著年齡增加,到了初中一年級時,留守兒童孤獨、沮喪、想離家出走和自我傷害比例都高於非留守兒童。

其中,想離家出走佔比達到23.1%,自我傷害比例為16.8%。

當然,以上所佔比例並不代表就一定有實際行動,但達到和接近五分之一的比例,仍舊令人不安。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從兒童行為心理上來說,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跟隨長輩生活中,自己的心理無法得到很好的照料與安撫。甚至會因為長輩身體有病而“逆照顧”,加重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

同時,母親獨自撫養男童,容易產生某種變異的複雜情感

正常的家庭關係中,處於核心地位的是夫妻關係,由夫妻關係衍生出來的,向下是親子關係,向上則是子親關係。

夫妻關係與孩子,共同構成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家庭中各自有自己的職責,孩子會被保護得很好。父親在教育中的角色,偏向於外向、勇敢、力量和行動力,有父親參與到孩子撫養與教育中來,孩子會學會獨立、事業與自信。

母親在教育中的角色,偏向於內向、細緻、周到及溝通,從母親身上,孩子獲得的,是對家庭的認可,是對婚姻與家庭關係的正確認識。

所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這麼說:

“人從誕生一刻起,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親密性,母親有天然的優勢;另一個是獨立性,父親對此有特別的責任。”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一旦因為某種原因,父母離異或者父親教育缺失,家庭關係缺失重要一角,家中的男孩就會被賦予部分父親的角色,承擔起自己本不應該承擔的壓力。

很多媽媽會不自覺的將對丈夫的失望、情緒和想法,都加諸在男孩子身上

,在心理上,男孩起到了家庭中孩子的角色與部分父親的角色,在混亂的認知中容易丟失自己,變成這種家庭關係下受傷害的弱小個體,進而激發自我防衛與情緒化的言行。在受外力刺激之下,更容易採取極端手段來維護自己。

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從頻頻發生的弒母案中,輕易找到相似的線索。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如果家庭情況類似,父母一定要引起警示,並且重視起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改變。

1、適當放手,也許就是少嘮叨幾句

孩子到了青春期,其行為會有一種心理償付作用,長期積壓的情緒與能量會有一個釋放過程。此時的孩子,父母管教上往往是無能為力的,到了這個年齡,是孩子教育失誤下積累出來的結果,希翼通過更加強力的控制與打罵,反而會激化矛盾,引發家庭爭端。

因此,適當放手,此時就算父母想管,也管不了,少嘮叨幾句,減少對孩子的刺激。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2、改善親子關係

此時再來提升親子關係,已經不是最佳時機,但在孩子內心,還是渴望獲得父母的認同與理解,不妨從這個角度來重新建立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尊極其敏感,父母的教育,一定要避免直接的人身攻擊,給予尊重與接納,雖然很難做到,但仍舊會有效果,這需要父母真正重視孩子的內心和想法。

3、爭取父親教育的回潮

父親教育長期缺失,此時家裡男孩往往對父親會有冷漠、敵視和厭恨的情緒。孩子既會因為父親沒有陪伴自己而產生種種情緒,也會在父親試圖返回進行教育時,採取強烈的抵抗。

父親教育最難過的一關,是放下自己的身段,主動靠近孩子,給予一些善意的做法。靠近孩子並非要父親用控制與武力來鎮壓,而是認可孩子長大,已經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與獨立,實際上,這是非常有難度的做法。需要父母間有良好的夫妻關係和溝通,共同來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請記住猶太人說的這句話:

“父親不是因為生下孩子,而是因為教育孩子,才被稱為父親。”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4、提升自身的育兒和教育能力

只靠自己的改變與領悟,父母感覺往往無法做對,反覆搖擺之中難以改變和孩子的關係,難以看到孩子背後的想法和情緒,也不知道如何與孩子建立更好的溝通,如何重建親子關係。

此時,就需要有外力來協助,提升自己的育兒和教育能力。

這方面可以通過加入我的圈子,參與學習來解決,但要注意,家中孩子超過12歲的話,要改變的難度很大,所以家長學習也只能針對2-12歲內的父母。同時,會有一些訓練,這些訓練會讓家長在實踐中開始真正改變,獲得效果。



只有符合以上兩點,才適合加入,請注意。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庭爸想說

孩子的教育,今天我們看到的是果,而因,都藏在了幼兒時期、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階段,就在7歲以前。此時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極其重要,儘早意識到問題,我們才能徹底改變孩子,進而改變整個家庭。


眉山13歲少年弒母:警惕!這類父母或會成“高危人群”


同時一定要認識到,父母不需要一切都奉獻給孩子,教育專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凡是將所有都給予孩子的,往往也會向孩子索取同等的回報。

這是無法承受之重!

但願父母們有足夠的認識。

庭爸,8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