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以後還會有人選擇把錢存到銀行嗎?在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存錢安全嗎?

llsj1990


樓主是不是以為銀行存款利率有點低,有些人以後不會到銀行存錢了?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

一是銀行存款利率並不是全部都低。現在存款利率市場化,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並不相同,有的高些,有的低些,而且銀行性質不同,利率的浮動標準也不一樣,認為銀行利率全部都低是不全面的。

二是存款人更看重的是存款的安全性。相對於理財產品來說,存款在任何時候都是保本保息的。雖然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能高一些,但是,也存在不確定性。也有虧了本金和利息的可能。就算是理財的發行人運作得好,但是,理財產品的本質就是不能保證剛性兌付,這也是銀行存款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因為銀行除了儲蓄,還有一大功能就是清算。任何一個人或者是單位,只要想做資金的清算,匯款,就得到銀行去辦理。除了易貨交易,直接拿物品換物品。銀行的清算作用是避免不了的。如果是某個存款人嫌銀行存款利率低,她存進其它的非金融機構去了,或者買理財去了,而吸收她存款的第三方,也得在銀行開戶呀,不可能把錢自己找個金庫放起來的,要是這樣的話,它怎麼把錢返給單個投資人或者存款人呢?

所以,在資金鍊條上,一個人不存銀行,不代表它的下一手不存。

四是因為在銀行開戶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寵大的公司客戶群體。可別小看了這單位客戶群體,存款規模是相當大的。政府、社會團體等機構類客戶,還有公司類的企業客戶,只要需要和別人清算資金,就是要在銀行開戶的。而且這類客戶還不太講價,不太在意存款利率的高低,更多關注的是銀行的服務功能是否齊全,服務水平高低,清算網絡是否通暢。

五是關於在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存錢的安全性問題。這兩家銀行都是國家正規金融機構,如果能確認在這兩家銀行辦理的是存款業務,而不是保險理財,那存款就是安全的。況且還有國家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只要不超過本息50萬元,就會全額賠付的。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放著4500多家合法的銀行業機構不存錢,以後的人是打算把錢往哪兒放呢?

最近國家頒佈了最新的4500多家合法金融機構名單,其中就有農信社和郵儲銀行,郵儲銀行更是躋身為第六大“國有大行”。



或許提問的人是說,網上投資收益更高,那是說放阿里和騰訊麼?對不住啊,那還是銀行啊,分類當中屬於民營銀行,阿里那家叫網商銀行,騰訊那家叫微眾銀行,無非沒有實體網點啊。


再說農信社與郵儲銀行,首先毋庸置疑,它們都是名門正宗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您的存款,受銀行存款保護條例保護,50萬以內本息,即便是機構倒閉,也有保障。


農信社:聽著土味十足,其實立足當地,一級法人,網點密集,吸收存款能力較強,但由於業務類型、經營規模等限制,農商行對存款依賴性也較強,存款利率相對偏高,特別是3年、5年期長期存款明顯高於國有行、股份制行。



至於郵儲銀行,過去是單列,現在列為第六大國有銀行,網點幾乎覆蓋全國任何角落,既然大家從來都沒質疑過工農中建交的存款安全性,那對於這“小六”,也是大可放心。


錢途旅行者


以後還會有人存錢在銀行嗎?肯定還會有,中國從古至今都有儲蓄的習慣,賺了錢肯定是要存起來,雖然說現在投資理財渠道越來越豐富,但是那並不等於所有人都會選擇投資理財,因為需要承擔更多風險,攢錢已經夠不容易的,更需要把錢保管好。

可能有人會認為銀行存款利率低,所以把錢存在銀行的人都很傻。其實不然,銀行存款有兩大優勢:

1.安全

從金融產品安全性來說,風險等級為:國債從這個風險等級來看,銀行存款是極其安全的,很多人依然會選擇銀行存款為最主要的儲蓄方式。而且現在銀行業實行存款保險制度,當存款發生風險時,儲戶是可以獲得賠付的。

2.收益

很多人一說到存款,想起的就是活期儲蓄,目前僅有0.3%的利率,確實是比較低。但是其實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對來說比活期高得多,一般人都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自己資金的時間來選擇對應的期限進行存款,並且很多銀行存款利率都是有上浮的(一般可上浮30%),一年期收可以達到2%左右,三年期可以達到3%左右。另外,銀行還有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本身依然屬於存款,但通過創新的方式儘可能的提高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

那麼通過以上兩個要素來考慮,目前把錢存在銀行,仍然是一種最為安全且收益率可以讓大多數人滿意的儲蓄方式,因而未來銀行存款依然是主流的儲蓄方式,互聯網理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流原有的銀行儲蓄賬戶,但並不會造成大量的人都不在銀行存錢。

接著說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的問題。

農村信用社僅從名字就知道,與農村緊密相連,農信社在城市發展並不具有優勢,但在農村具有天然的優勢,在上世紀50年代各地農村就有了農村信用社,2004年左右,央行和地方政府曾拿出大量資金(央行就拿了1650億)給信用社的虧空買單,目前農村信用合作社已經是一家大型的銀行類金融機構,從信譽、口碑和客戶忠誠度來講,在農村地區都是其他銀行無法比擬的。

2017年農信社資產規模31.06萬億元,超過工商銀行4.97萬億元。從資產規模看,農信社堪稱宇宙行。

如果從規模上來看,農信社才算是真正的“宇宙行”,只不過大家印象中,農村信用社感覺沒有其他商業銀行那麼“高端大氣上檔次”而已,所以把錢存在農村信用社,完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郵儲銀行,是從原來的郵政局中的郵政儲蓄改組而來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於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截止2018年11月初,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服務個人客戶達5.65億戶。以2019年1季度末的數據來看,郵儲銀行資產規模已達10.14萬億元,成為中國第五大國有銀行,同樣是完全可信賴的。

郵儲銀行因為成立的時間比較短,在很多業務上和國有四大行仍有不少差距,包括小額信貸等業務也是2010年左右開始慢慢發展起來的。郵儲銀行的網點分佈比較廣,農村和城市都比較均衡,在農村的話,以前的每個鄉鎮都有郵政局網點,後來將網點上的郵政儲蓄業務獨立為新網點(很多鎮郵局和儲蓄都是一牆之隔),在鄉鎮地區,郵儲銀行競爭不過農信社,但郵儲銀行在城市網點同樣比較廣泛,因而和農村信用社既有重疊又各有發展。兩者都是非常穩健的金融機構,存錢在農村信用社和郵儲銀行完全可以放心。


財經宋建文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無論任何時候,肯定都會有人把錢存到銀行裡。

雖然支付寶及微信現在很流行,第三方的電子支付也越來越普及,但是要完全取代銀行的功能是不可能的,其他的不多說,舉兩個現實的功能:(1)現金:電子支付在發達,但是總有需要用到現金的時候,支付寶和微信可沒有像銀行這麼便捷的網點,可以隨時兌付到現金?(2)金融體系安全:銀行承擔著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是我國攬儲的大戶,也是我國放貸的主要機構,全國99%以上的放貸由銀行完成,如果說這方面改為由支付寶和微信兩個民營企業(特別是還有外資背景)來承擔,你認為金融體系還安全嗎?

此外,雖然現在支付寶、微信上的貨幣資金如火如荼,但是那點資金量相對去全國上百萬億的存款,實在微不足道,投資理財渠道雖然增加了,但是總有風度極度的厭惡者,只願意選擇無風險的產品,就目前市場上的投資產品來說,除了國債就是銀行存款屬於剛性兌付的產品了,其餘的產品理論上來說都不承諾保本保息,所以銀行始終有市場。

在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存錢安全嗎?

目前真正紮根到每個鄉鎮的銀行只有農村信用社(農商行)以及郵儲銀行了,無論是農信社還是郵儲銀行,都是正規的經人行及銀監會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他們的存款同樣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在50萬元範圍之內,即使銀行破產仍然可以獲取全額賠付,超過50萬元的視銀行的清收情況。

信用社規模較小,還有破產的可能性(實際很低,我國建國至今只一家農信社破產的歷史,即河北省肅寧縣的尚村農信社),而郵儲銀行作為我國的第六大銀行,已經屬於大而不能倒的地位,所以基本不用擔心農信社和郵儲發生破產的可能性。

總結

不管歷史怎麼變,總會有人選擇存銀行,這是銀行自身的性質及功能所決定的,而且銀行也一直在與時俱進,不斷切合社會的發展;至於說在農信社及郵儲存錢,安全性也無需多慮,特別是50萬元以內的,完全不用擔心。


鯉行者


說說【答案】,銀行存款是眾多理財方式中最為安全的一種,也是理財參與人數最多的一種方式。真正把銀行的分支機構開到鄉鎮一級的只有農村信用社、郵儲銀行和村鎮銀行,村鎮銀行也不是全國各地鄉鎮都有,廣大老百姓存錢都是本著就近原則,反正在我們當地,農信是老百姓的首選,郵儲第二。所以說,存款依然是大多數人的理財選擇,農村地區郵儲和農信的網點是當地金融攬儲的重點。

第一,國內銀行網點下沉少

國內現有銀行數量截至2018年末已經達到4000餘家,營業網點超過24萬個,在一線城市的銀行可以遍佈大街小巷,有的一條街銀行十幾個,銀行的網點設立更多的考慮人口密集、攬儲資源較好的大城市,而在縣鄉一級的網點少之又少。比如個人所在的縣城裡面,工農中建四大銀行都是三五個網點,股份制銀行一個沒有,城商行有三家共3個網點,更多的就是農商行和郵儲了,農商行網點遍佈本地大街小巷、鄉鎮以及較大的村落,郵儲銀行也是在每一個鄉鎮和行政村設立網點。可以說真正網點下沉的銀行只有兩家。

第二,農村信用社和郵儲的市場定位決定了服務對象。

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市場定位就是農村,包括扶持農村經濟建設、農業開發投資、農民創業增收等方面,通過吸收農村閒散資金,為農村、農業、農民提供金融服務。農村商業銀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農村,網點的配置也是更加側重於農村網點,而當地的老百姓存款在家門口或者最近的銀行存款總比跑老遠的路存款划算,一般就在農信、郵儲存款的農村客戶更多一些。

第三,農村信用社利率優勢。

農村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在全國各地都有優勢。定期存款的利率和基準利率相比較都是大幅度的上浮,上浮比例在40%——55%左右,存款利率遠遠高出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根據當地銀行的定存情況,農商行定存1年利率2.15%,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定存1年利率為1.95%;農商行的大額存單一樣比其它銀行具備優勢,三年大額存單利率4.2625%,而國有銀行的利率一般都是3.85%。

國內銀行存款受到了《存款保險條例》保駕護航,存哪都是出現風險最高限額50萬的本息償付,安全性一樣的前提下,客戶自然看收益,農村信用社的存款利率還比其它銀行要高,這就是吸引農村老百姓的一大優勢,而且農信的網點還密佈基層,為農村客戶提供諸多存款方便。

就像很多人疑問現在這麼多自助櫃員機,人工操作的櫃員系統應該撤掉,未來無人銀行將會取代一切,但是可能嗎?現實嗎?很多農村地區的老百姓還是樂意存款,而且是定期存款,要紙質存單的那種,一到過年期間農信和郵儲的網點都忙得要死。這說明銀行存款不可或缺,農村信用社和郵儲依然是老百姓的第一選擇。


財富公元


一定有人選擇把錢存進銀行,因為他們無從選擇!試想一下,你所有的資金交易,往源頭追溯是不是都要落地到銀行賬戶上。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把錢存進銀行,你就實現不了微信發紅包,支付寶買東西的場景。你肯定會說,我用其他人發給我的紅包來發紅包。那就再往源頭想,其他人的紅包是從哪裡來的?追本溯源,錢一定是從銀行賬戶中出去的。不把錢存入銀行,你的其他操作都是紙上談兵。

如果把金融業比作金字塔的話,銀行業就是這座金字塔的塔基。銀行的機構數量最多,服務人群最大,覆蓋地區最廣。至於看似風光的證券、保險、信託、甚至第三方支付行業只是在銀行業上邊做的衍生服務。

他們的存在全部都要仰仗銀行賬戶體系的支撐。客戶不在銀行存錢,其他的金融行業就會成為空中樓閣

農村信用社和郵儲銀行本質上也是銀行,只是兩家銀行在農村地區較為普遍,會給人一種小銀行,風險高等問題。我認為兩家銀行無論是從自身發展上,還是從社會需要程度上,都是走在前列的。

一、自身發展

郵儲銀行已經躋身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列,“五大行”已經被“六大行”所取代。郵儲銀行的綜合實力甚至已經超越交通銀行。這樣的發展勢頭存款怎麼會不安全呢?農信社慢慢的會逐漸消失,由改制後的農商行來替代。農信社變農商行就是火車升級為高鐵。資金實力,工作效率只會越來越強勁,存款也只會越來越安全。

二、社會需要

郵儲銀行和農信社從誕生之初就為農村金融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郵儲銀行是背靠郵電局,網點開到大山最深處。農信社是由社員入股,服務社員的農村金融機構,定位就是農村的金融堡壘。大膽設想下,

如果砍掉這兩家銀行的所有網點,你在農村還能見到哪家銀行?

總結:

銀行業不像一般行業,存在夕陽與朝陽。這是一個無論國家是否存在,經濟是否繁榮,社會是否穩定,都需要的行業。農信社和郵儲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中堅力量,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


銀行研究僧


多餘的錢,不存銀行存哪呢!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閒餘的資金不存銀行,總不能放在家裡“生蟲”吧!再者說,很多人偏愛的“寶寶類”產品,其大部分資金最終還不是流向了銀行存款麼!誰又能說,銀行存款不安全呢!

銀行存款,依舊是很多農村人的首選

農村人,尤其是老年人,一有閒餘資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銀行存起來,既安全、還能獲得一些利息收入。特別是在年底的時候,很多銀行都會加大攬儲的力度,不僅存款利率能比平時高出一大截,還能參加存款送禮品(或抽獎)的活動。這能極大的調動,儲戶存款的熱情,因此,每到年底,農村信用社(或農商行)以及郵儲銀行是比較忙的,人頭攢動,前來存款的人會很多!

信用社、郵儲銀行在農村地區,市場佔有率很高

相比於其他銀行而言,信用社、郵儲銀行的網點一般都比較偏遠,特別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信用社、郵儲銀行的市場佔有率還是很高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 鄉鎮各家銀行網點較少。拿我們老家鄉鎮來說,只有農行、建行,以及信用社、郵儲銀行,四家銀行網點而已,而鎮區範圍內(含村莊)有近6萬人口,如此大的基數,卻只有這麼四個網點,老百姓存款,不去這些銀行能去哪!

  2. 相比於國有大銀行,信用社、郵儲銀行的存款利率會比較高,當然會是普通人存款的首選!一般而言,郵儲銀行定期存款可基準上浮40%以上,三年期存款利率可達到3.85%,五年期利率可在4.5%以上,而信用社的存款利率會更高!老百姓存款,當然優先會選擇這兩家銀行咯!

銀行存款的安全性能

這一點自然不必擔心,只要是正規渠道辦理的存款,無論是哪個銀行的,都會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只要本息累積不超過50萬元,本金就不會出現虧損的可能!因此,郵儲銀行、農村信用社的存款也是極其安全的,不必過多擔心!

總之,銀行存款依舊是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閒餘資金理財的首選,而只要是銀行存款,都是很安全的,不必擔心!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錢肯定還會存在銀行的。

錢存在銀行,有這樣幾點好處,第一,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第二,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第三,支付方便。

先說安全性。

只要是在中國境內根據《公司法》和《商業銀行法》設立的銀行,都要執行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存款金額在50萬以內的都受保護。其次,銀行存款跟現金相比,更具有安全性,攜帶一張銀行卡總比攜帶若干現金要安全的多。

其次是流動性。

現金的流動必須是面對面的,一手錢一手貨,但銀行轉賬卻不用這些限制,而且更方便,快捷,大額資金的收付也多采用銀行轉賬。

最後是支付方便。

收現金擔心受到假幣,收銀行轉賬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現在的支付手段也為使用銀行卡支付提供了太多便利,微信,支付寶,雖然可以實現收付款,但提現也只能依託銀行卡來實現。

至於錢存在農村信用社和郵儲銀行是否安全的問題,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銀行存款保險制度保障50萬以內存款的安全。相反,農村信用社和郵儲銀行因為網點眾多,反而是鄉鎮居民存款的首選。農信社和郵儲為了爭取更多的存款,在存款利率上也比四大行具有優勢。

所以錢少有意識去買保險,但絕對有意識去存銀行,而鄉鎮居民除了年輕人使用微信支付寶,大多數人還是以使用銀行卡居多。


簡淨軒語


很明顯還是會有很多人會選擇把錢存到銀行,要知道我國所有的商業銀行獲取利潤的最重要的渠道依舊是存貸款利差。儘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寶理財平臺、微信理財平臺、京東金融等互聯網理財平臺的興起,對於各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具有一定的衝擊,導致居民的資金一定層度分流到了其他領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全國所有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的總額依舊是其他平臺難以抗衡的,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銀行作為金融體系核心的地位都不會被取代。

而且銀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往往也是想盡各種辦法,送禮品、vip客戶可以享受高鐵、飛機貴賓待遇,以及當下20萬門檻的大額存單都是銀行吸收存款的應對之策。

刨除這些因素,考慮到我國人口眾多,依然有接近6億農村人口長期生活在農村,而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的網點主要盤踞在我國廣大鄉鎮,對於中西部地區的很多鄉鎮,一個鄉鎮往往只有一到兩家銀行-當地農村信用社和當地郵政銀行,當地人不把錢存到這裡,存到哪裡呢?

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存錢安全嗎?

首先無論是農村信用社還是郵政銀行,儲戶在裡面存錢都非常安全。因為存在裡面的資金都享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也就是說即便這些銀行倒閉了,只要存款金額不超過50萬,都會享受到保險公司的本金賠償,所以非常安全。

其次,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都是國有銀行,控股權一般都是當地的財政部,所以安全性也是有保證的。而且如今很多農村信用社為了更好的發展,也進行了股份制改革,由原來的信用社變更成了農村商業銀行,中國郵政也專門成立了郵政儲蓄銀行。而且由於廣大農民儲蓄意識比較高,一般手裡有繼續都會放到銀行,同時由於鄉鎮網點只有他們兩個,所以也不像城市銀行競爭那麼大,所以網點的盈利情況非常好,我所在地的朋友在農村商業銀行工作的收入還高於城市銀行工作人員。


侯哥財經


保守投資者銀行肯定是比較可靠的理財儲存渠道!不管到什麼時候銀行肯定會有人選擇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