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大鋪頭

大鋪頭,一個不知道如何定義邊界的地方。就如同不知道如何定義這片土地是屬於城市還是鄉村,因為這邊有都市的熱鬧和接地氣的生活。

從地圖上搜索“大鋪頭”時,出現的是一個不規則的圖形。位置緊鄰大蜀山,中間只隔一條長江西路。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夜幕下的大蜀山


拆遷修路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新鋪的紅磚路,把醫院西南一角的草坪圍了起來。紅磚、綠草、粉花構成了一副春意盎然的好景色,整個醫院的氛圍也因為有了花圃的點綴顯得生機勃勃。

這裡是大鋪頭

站在這個角落,眼睛不自覺的看向盛放的花朵,順著花朵看向包圍起來的樹木,慢慢從枝末移到了天空。思緒也隨之懸起來落在回憶中,一些存在過的建築閃現在腦子裡。

這裡是大鋪頭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西區門口的這一棟樓被全部拆掉,當時以為是要擴大醫院的面積。然而拆掉後並沒有重新建造新的建築,只是就地移植了一方花圃。

這裡是大鋪頭


真正的拆遷改造主要是科學島路。

這裡是大鋪頭


現在的科學島路基本已經拓寬了很多,也已經投入了使用,但是仍然還有一些收尾工作在進行。

這裡是大鋪頭

地鐵二號線的A1出口處仍然有一些還在工程還在進行,豎起的鐵皮圍欄還沒有拆掉。

這裡是大鋪頭

在科學島路的左側之前是一個大鋪頭板塊的美食街,總面積約有2400多平,共有45家小店面,經營了各類小吃店、土菜館、龍蝦館等,每到夜晚還有一些露天燒烤攤集聚於此。

這裡是大鋪頭


之前的扎啤廣場現在已經改造成了露天停車場。

這裡是大鋪頭

整修蜀秀苑小區


為了徹底的美化大鋪頭,除了拓寬科學島路,拆除破舊雜亂的建築。甚至連旁邊的蜀秀苑小區都進行了整修。

這裡是大鋪頭

這是之前的蜀秀苑,慘白的牆,隨意停放的車子,整個小區透漏出凌亂與破敗。

這裡是大鋪頭

這是還在收尾的蜀秀苑西大門

這裡是大鋪頭

小編進去的時候,看到有師傅還在用吊車進行牆面工作。現在的蜀秀苑小區已經煥然一新,時刻彰顯著新時代小區的獨特魅力!

這裡是大鋪頭

一個小區的活力的體現除了房子設計模式,還有生活在這裡的人。小區裡有個幼兒園,孩子們發出的歡聲笑語渲染了整個小區,他們邁著歡快的步伐,牽著爸媽的手回到幸福的家。

這裡是大鋪頭

老一輩的爺爺奶奶每天相約在小區裡面打牌,讓簡單的生活變得有趣起來。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有故事的巷子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從前慢》

每一把鑰匙都代表一戶人家,把它裝在自己放心的衣兜裡或者掛在腰間,你會有一種確切的歸屬感。在大鋪頭有家修車配鑰匙的店鋪,裡面塞滿了東西,那一串串還未經打磨的鑰匙終究會被安放在每一戶需要的人家。

這裡是大鋪頭

在配鑰匙店鋪的對面,有一條窄窄的巷子。

這裡是大鋪頭

剛走進去,頓時就沒有了之前在外面的熱鬧。兩邊的石灰牆被時間和雨水沖洗的多了些許滄桑,像生活在這裡的人,舉手投足間都在深刻的表達著他們的生活狀態。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時間是下午五點多鐘,巷子裡多了來回走動的人。他們站在家門口,隔著巷子悠閒地在聊天,偶爾給對方扔根菸,繼續著談話。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凌亂的電線,安裝在牆壁上的電錶箱,門口吊起的碩大的紅燈籠。隨意晾曬的大紅大綠的衣服點綴了一面面牆,使灰青色的氛圍裡面多了活潑的色調。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無論巷子的形狀有多麼不規則,這裡的人都能找到東西堆積在兩旁,使得一條巷子一直按照一個寬度延伸。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這邊沒有亂搭亂建,每一處都有修補的痕跡。他們就地取材,安靜的生活。這裡好像從來不缺故事,在外面熱鬧街道的裝飾下,這條巷子裡充滿了無法訴說的人生。

這裡是大鋪頭菜市場

要真實的瞭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就一定要去養活這一方人的菜市場。

這裡是大鋪頭

這邊是大鋪頭菜市場,來擺攤的爺爺奶奶正在拿出自己帶來的蔬菜擺出來。這是菜市場晚間時段剛開始的時候,人流慢慢的匯聚到了這邊。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阿姨還是使用傳統的杆稱來稱菜,他們帶來售賣的新鮮的蔬菜都是自己家種的,吃不完的時候,就摘一些新鮮的擺在菜市場門口售賣。

這裡是大鋪頭

他們只要不是下雨天都會按時來這邊擺攤,而且慢慢的每個人都形成了固定的攤位。

這裡是大鋪頭

除了瓜果蔬菜外,菜市場門口還有售賣水產的。種類並不豐富,數量也不是很多,但是這些都是他們自己去抓的,即使被放在小小的盆裡,那股子活潑勁仍然不容小覷。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走進菜市場,乾淨整潔。蔬菜瓜果排列有序的被安置在臺面上,供來往的顧客挑選。賣菜的阿姨會熱情的問候你:要點什麼菜?今晚準備做點什麼菜吃?

這裡是大鋪頭

被菜市場門口的煙火氣侵染後,便只想在這邊慢慢走,被來往的人群摩肩擦踵,聽著賣菜爺爺奶奶介紹著自己的蔬菜。

菜市場周圍的生活

圍繞著菜市場外圍往裡面走,有一群爺爺在一起下象棋。這是他們的日常活動,幾個老朋友在一起鬥智鬥勇,來往的路人會駐足觀看,手癢時也可以與這些可愛的老頑童殺上一盤。

這裡是大鋪頭

旁邊有位氣質優雅的阿姨在用縫紉機熟練地縫補衣服,老式的縫紉機發出有節奏的聲音,一塊塊零散的布就被拼湊出華麗的衣服。

這裡是大鋪頭

挨著大鋪頭菜市場的是山湖新村小區,每一棟樓之間空出來的地方都被種上了蔬菜,在擁擠的城市開拓一片菜地,這裡也是最好的生活。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荷花路上的日常

這裡是大鋪頭

這邊的道路並不狹窄,卻有些擁堵。這是荷花路的日常,吃喝玩樂全在這邊,所以人流量較大。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他們大多數都是住在這邊的當地居民,每天下午沒事的時候都會來這邊打摜蛋,很多時候,因為人員過多,不得不多開幾桌,桌子不夠用,一個凳子加上一塊板子就形成了一個簡易的牌桌。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沿街還有玩耍的小朋友,三兩成群,不知疲倦的奔跑著,快樂著。

這裡是大鋪頭

以科學大道為軸,東西方向的荷花路與之交叉形成十字路口。

這裡是大鋪頭

荷花路兩邊的沿街店鋪繁華熱鬧,每隔幾家店鋪就會有一些徽派建築的牆沿,是為了萬一發生火災可以把火往上引,因為每間店鋪都與另一件店鋪緊密的相連著。


這裡有美味的小攤

在荷花路與科學道路交口,有幾個小攤位。有一個是名叫:老奶奶大龍蝦,除了龍蝦還有花甲和螺螄。這些美味都是老奶奶自己烹製的,獨特的烹製手法使得這份美味十里飄香。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在沒有客人的時候,老奶奶也會吃一點自己帶的零食,慈祥又可愛。

這裡是大鋪頭

旁邊還有一位賣滷菜的阿姨,阿姨說我現在來的有點晚,她們五點就會來出攤,六點的時候就已經賣掉三分之一了,而且這邊的小攤基本上都已經擺了二十多年了。

這裡是大鋪頭

這裡是大鋪頭

大鋪頭菜市場門口還有兩家固定的店鋪,這位是賣雞鎖骨的大爺。

這裡是大鋪頭

大爺一直戴著口罩,不善言談。他已經在這邊擺攤很多年了,基本上每天都能賣完自己預備好的食材!

這裡是大鋪頭

還有拐角處開的一家恩施餅王,一對夫妻忙綠的在工作著。

這裡是大鋪頭

丈夫在裡屋安靜的在製作各種可口的餅,妻子在外面招呼客人,一對可愛的兒女在旁邊安靜的寫作業,這就是幸福最真實的模樣吧!

這裡是大鋪頭


回到原點:這裡是大鋪頭

每一個城市都有被人遺忘的角落,每一種生活都有別人羨慕的色調。


這裡是大鋪頭


大鋪頭,一個隨時可能發展起來的地方,一個隨時可能被忽略的地方。它就這樣安靜的點綴著合肥的熱鬧,簡單的幾條馬路包圍起來就是它的全部。


這裡是大鋪頭

夜晚下的科學島路


這裡是大鋪頭

夜晚下的長江西路


幾條馬路守望著這片土地,來往的車輛奔流不息的開向每一個目的地。來往的陌生人可能會在這邊小憩片刻,而更多的合肥本地人一直守在這裡。它比繁華多了一些冷靜,它比偏僻多了一些生活氣。


就是這樣的大鋪頭,安分的存在於合肥這片土地。無論你來自哪裡,這裡永遠不會讓你感覺到生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