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文丨福林媽咪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在奇葩星球上,如果設立這樣你個規定,每個寶寶每週必須陪夠孩子一定的時間,如果沒有做到,就剝奪他的爸爸稱號,你同意嗎?

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喪偶式育兒”這個概念近幾年一直很火,不少媽媽正是出於這樣的生活狀態下,家庭中每天陪孩子的都是媽媽,爸爸很少和孩子交流,對孩子的情況一無所知。

所以當期的議題,戳中了很多媽媽的心,節目結尾時播出的素人採訪,爸爸們在聽到孩子的心聲後,觀眾都能感受到他們的自責,感人至深。

喪偶式育兒喊的多了,還真有不少爸爸開始改變的,但是實行過程中也不是沒有問題。

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那期的辯論中最有親身體驗的就是傅首爾了,她當時辯論的角度就考慮到了實操性:“我認為這個規定非常的科學,因為不是每天,也不是每個月,而是每週,為了防止你每個月最後幾天突擊寒假作業,突然想到還沒陪夠,撐開孩子的眼皮說,來,爸爸這個月還剩24個小時……”

陪孩子玩兒,還真不是改變爸爸們觀念就可以了,真正起到陪伴作用,並且有利於孩子成長的陪伴,還需要爸爸們不斷學習。

不知道這些情況你們家有沒有出現過:

有的爸爸目標比較明確,我現在要陪孩子,那來,兒子,讓爸爸陪你!搞得原本自己玩兒的好好的孩子不知道他要幹嘛;

還有很多爸爸這段時間在家閒得無聊,於是打起主意要“玩兒”孩子,把媽媽給孩子安排的計劃都打亂了;

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身邊一位寶媽朋友就跟我說,她老公從一開始就沒怎麼陪過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玩兒,現在知道要和孩子有親子時間了,要麼就是抱著手機在孩子旁邊玩兒,說他兩句他就變成打斷孩子,胡亂指揮,跟他生氣他還有理了:“你到底讓我怎樣?”

正確的高效的陪伴,當然不是在旁邊坐著玩手機就行,更不是隨便干涉孩子的遊戲時間,別說媽媽們要求高,而是你還不用心。

想陪孩子要看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你能做些什麼。

第一步,弄清孩子的需求。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當下想要做什麼,正在做什麼,計劃做什麼,這是做之前最起碼的關心和觀察,而不會粗暴的說,孩子過來,爸爸要陪你玩兒了。

還要知道孩子現在的年齡適合玩兒什麼,會玩兒什麼,能玩兒到什麼程度,怎樣引導孩子在玩兒中成長。也就是了解孩子的基本發展規律,而不是對著一個兩歲的孩子讓他和你下五子棋,或者讓一個6歲的孩子玩兒撥浪鼓。

在《0-6歲兒童遊戲地圖》這本書中,作者陳雲窗說,遊戲需要根據孩子的認知發展、情緒發展、社會化發展,給與孩子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遊戲。

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0-2歲:必不可少的探索玩物遊戲,這個階段孩子對玩具的探索是他遊戲的主題,爸爸媽媽可以幫孩子開發玩具的更多玩法。

1歲半:開始痴迷假裝遊戲,很多孩子喜歡廚房模型,喜歡玩兒過家家,扮演爸爸媽媽。當孩子開始說,你是小偷他是警察的時候,別嫌棄的對他說,這有什麼好玩兒的。

3歲:有了像樣的構建遊戲,孩子對積木,樂高等遊戲感興趣,如果爸爸可以幫孩子用紙箱子搭一個可以鑽進去的小房子,他會非常興奮。

4歲:開始玩兒規則遊戲,飛行棋、跳房子等等,這時候孩子會對規則遊戲感興趣,這也意味著會有合作和比賽,陪孩子遵守規則很重要。


第二步,理解孩子的行為

1、自發性遊戲

孩子在家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孩子的自發遊戲,去陽臺轉轉,踩一下地毯,開一下抽屜,跑來跑去,都是孩子在無聊時無意識的自發行為,可能沒有什麼目的。

這時候孩子的腦子裡可能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回憶,想象,模擬等等,就像是一種“流浪”,而又的研究表明,這樣的流浪狀態中的頭腦更有可能提出富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處於這個狀態的孩子,並沒有浪費時間,但同時也比較好抽離,是比較好的提供遊戲項目建議的階段,但是要用引導的方式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

2、計劃性遊戲

當孩子在有意識的玩耍過程中,也就是他知道自己在玩兒什麼,也知道終點是什麼時候,比如孩子在玩兒積木,從打算玩兒到準備玩兒到正在玩兒到搭出圖片上的樣板,這是一個完成的遊戲過程,孩子在其中往往是沉浸式的體驗,專注力強,儘量不要去打擾。

3、尋求幫助階段

當孩子自己感到寂寞了,感到需要陪伴,他會過來纏著爸爸媽媽,讓你賠他玩兒,這是最好的陪伴孩子的時機,答應孩子,和他一起開始一項遊戲,並且過程中成為合作伙伴或競爭對手,是在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體會到請求實現的幸福感。

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有時候孩子在遊戲中間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了,也會過來找爸爸媽媽,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顧問的角色,你可以在旁邊指點,但是要保持一定的沉默,讓孩子有自我思考的空間。


第三步,參與孩子的心理和遊戲階段

科學的引導孩子進行活動,要在不同的時機做出更科學的反應:

1、定向階段,創造性思維的開始階段,確定選題,是要和孩子一起畫一隻狐狸,還是和孩子一起實驗一下能不能數清天上的星星,這是一個對主要問題進行定義,以及對問題中重要維度進行定義的階段,來自爸爸媽媽的上層思維模式,可以引導孩子更有邏輯的理解問題。

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2、準備階段,準備階段的任務就是將問題落實到具體實際,比如如果想要畫出最逼真的彩虹,我們要用什麼工具?或者簡單的,我們想要查一查恐龍滅絕的原因,首先要找到一個好用的手機,或則平板,還可以思考在什麼網站上查找,可不可以用手機語音讓Siri幫忙進行查詢,主要是儘可能多地蒐集和問題有關的信息。

3、醞釀階段,在遊戲過程中,總會遇到問題,想不出答案找不到方法的時候都會有個瓶頸期,這個時候雖然答案還沒有出來,但是它正在醞釀,此時孩子和大人都容易出現情緒問題,但是不要放棄,引導孩子繼續思考。

陪得好家長叫教育家,陪不好叫折騰娃,別以為陪伴付出時間就夠了

4、頓悟階段,如果父母能提前想到答案,或者本來就知道答案,在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期後,可以逐漸的給出一些提示,讓孩子產生新的想法,或者找到可能的答案,頓悟的的產生,標誌著醞釀階段結束了,頓悟的一刻感受是美妙的,充足的,是這段陪玩歷程孩子感受的高光時刻。

5、驗證階段:驗證階段主要是檢驗並批判性地評價在頓悟階段獲得的問題解決方案,一個完整的問題解決過程,少不了最後的驗證時刻,喜悅過後,還要看看是否正確,別讓孩子被勝利衝昏頭腦。如果證明不對,就要重返醞釀階段,父母要引導孩子不氣餒,繼續探究。


好的教育就是寓教於樂,別小看陪玩兒過程,陪得好的相當於做一個教育家,陪的不好的則是在浪費自己和孩子的時間,適得其反。

當然,不止是不經常陪孩子的爸爸,經常陪孩子的媽媽可能也並不那麼瞭解孩子的遊戲行為以及陪玩中的科學引導方式,只有不斷學習,清楚的知道自己引導孩子時的目的和方式,才能真正為孩子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