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基層黨組織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

乘著“互聯網+”的東風,各地黨的基層組織在教育培訓工作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而且兩者的融合還在持續深入。如何對接中央精神,在“互聯網+教育培訓”熱度中進行“冷思考”,實現真正落地執行,這是必須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互聯網+基層黨組織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充分利用“互聯網+”推進幹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不僅是深化教育培訓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而且能夠進一步提高幹部教育培訓的質量。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互聯網+教育培訓仍然存在一些現實問題。

1.忽視教育培訓的系統性

有學者指出,學習碎片化源於信息碎片化,進而帶來知識碎片化、時間碎片化、空間碎片化、媒體碎片化、關係碎片化等。信息散落在網絡的各個角落,學習者雖然可以通過各種網絡工具、各種媒體獲取到最新的信息碎片,自己卻很難將這些信息進行重新組合、梳理,無法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當前很多基層黨組織建立起“黨員教育中心”、“遠程學習教育平臺”等黨員教育機構,但存在資源分散、缺乏資源整合的體制機制等問題,沒有將互聯網有益的信息與知識資源實現有效整合,存在教材體系建設不足,網上學習資料庫不豐富、不全面、時效性差等問題。

2.教育培訓的交互性有待提高

部分教育培訓部門在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教育培訓時,主要是通過將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錄製成專題,簡單地把課堂直接“搬”上互聯網。學習者雖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在課程“超市”中進行自主選學,但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往往不能及時地得到解決,難以與互聯網學習平臺進行人機對話或者與其他學習者相互進行探討。

3.忽視教育培訓的針對性

互聯網學習平臺對學習者的行為數據化,再對數據進行量化(量化是數據化的核心),並藉助量化的數據指導學習者更好地學習,形成學習的長尾化。但目前只是停留在管理層面的數據展現上,並未通過數據的分析對學習者進行針對性服務,無法準確地關注到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點,做到學習任務的智能推送。

二、提升互聯網+基層黨組織教育培訓工作實效性的途徑

在實踐中,基層黨組織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互聯網+基層黨組織教育培訓工作的改革創新。

1.增強教育培訓的系統性

“互聯網+”並非是基層黨組織教育培訓的一個前綴,它代表了一種新的培訓模式,能夠使培訓者對數據產生正確的認識。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培訓模式的創新,都有賴於教育培訓者對有價值數據的挖掘和利用。相關教育培訓部門在利用“互聯網+”開展教育培訓時,學習系統都會將學習者的學習情況以數據的方式存儲在數據庫中。學習者學習的數據時刻處於動態變化的過程之中,呈現出複雜性、多樣性和海量性等特點,但缺乏系統性。教育培訓管理者,需要從錯綜複雜的數據中提取出潛在有用的知識和信息,尋找數據之間的強、弱關係,將數據進行模型化的分析、可視化的展現。實踐中,數據價值的挖掘對於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另外,教育培訓管理者可以對有關數據進行深入地挖掘、分析,如分析數據的形成是區域性的還是普遍性的:如果具有普遍性,那麼可以結合調訓課程的教學計劃做好此類課程的調研與備課工作,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習者所關注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授課,以提升他們對教育培訓工作的滿意度;如果只是區域性,那麼則要把相關數據提供給該區域培訓者,使其能夠進行系統性的授課。

2.增強教育培訓的交互性

互聯網具有跨地域、無邊界、去中心化等特性,培訓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線協同,突破地域、人才、經驗等條件限制,邊培訓邊協作調整,讓培訓模式更具特色。在教育培訓過程中,教師往往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學員則往往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實幹能力,因此,兩者之間要通過不斷的交流互動實現優勢的互補。另外,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互動也是不容忽視的,培訓者要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搭建好乾部教育培訓平臺,讓學習者能夠實時反饋、深入探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相關教育培訓部門在利用“互聯網+”開展教育培訓時,要將學員之間的一些交流討論情況按照問題類別整理成案例庫,使其既可以成為培訓對象的工作參考,也可以成為培訓機構教師備課調研的資源庫。與此同時,教育培訓者還要關注到每個學習者所提的問題,並通過學習系統相關軟件整理出他們感興趣的學習資料。由於學習者在實時反饋的交流互動中會不斷地提出問題,因此,教育培訓者要通過學習系統對學習資源實時進行分析與管理,從而及時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3.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

“互聯網+”促進了個性化體驗的創造,使培訓者真正開始關注學習者的體驗質量,並使學習者在潛移默化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實踐中,基層黨組織和教育培訓機構要跳出粗放、寬泛主題下專家課程組合式的培訓模式,從而使幹部教育培訓走出同質化、低效率的困境。

互聯網+教育培訓中學習者的動態學習行為是關鍵。學習者在互聯網學習平臺上的學習數據經過挖掘分析後,完全可以成為下一個學習者的學習資源。也就是說,在下一個學習者剛進入互聯網學習平臺時,就能夠接收到學習平臺智能推送的學習資源,從而不僅能夠提高領導幹部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夠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相關部門在開展互聯網+教育培訓時,要尊重個體差異,在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同時,還要實現學習者之間的互幫互助,以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互聯網+教育培訓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領域,從目前的國內文獻資料來看,有關互聯網+基層黨組織教育培訓的相關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基層黨組織及教育培訓機構在開展教育培訓時,不僅要運用“互聯網+”技術,更需要運用“互聯網+”理念創新教育培訓模式,更多地解決培訓者與學習者的“痛點”、難點問題,使其成為一個可持續的循環流動的整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