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斧头帮”!

怎么样,

这个名字听起来,

就有那么一股江湖气!

听说,这个帮派还全是女的,

到底这是个什么组织呢?

咱一块看看↓

雄赳赳,气昂昂,海边走来了斧头帮!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手里拎着斧头,脸上戴着口罩,虽说是捂得严严实实,压根看不清模样,可随着手起斧落,大姨的专业素质表露无疑。说起抡斧头,俺这技术可不是盖的!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一个诞生于海边的特殊职业,一群勤劳能干的中年女性,她们是走红网络的“斧头帮”,更是当地人人熟知的砍工。仅仅一个乳山市,就有几千名从业者,这些大姨大妈,用一双手,砍出了几十亿的产值!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刚刚捞上岸的牡蛎,有大有小,长得不规律,外表还裹着一层泥,经常是几个长在一起,为了避免弄碎它们的外壳,只能是人工用特制的小斧头把它们一点一点砸开。专注、细致,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不管渔船几点回来,只要一个电话通知,“斧头帮”的阿姨们就得赶紧从家里过来。生蚝一上岸,她们就拿一个马扎,坐在那儿开始砍,五斤生蚝,她们要在寒风中,挥动上百下斧头。平均每个人要砍一千多斤,一天下来要挥动上万下斧头。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虽然辛苦,可是大姨们干得带劲,每个小时20块钱,一天下来,上百块的收入,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这一切还得从她们的“帮主”宋钰玲说起。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宋钰玲告诉记者,她本身就很爱吃生蚝,零几年的时候,她在上海工作,那时候工作压力很大,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只有吃碳烤生蚝,才能让她感受到家乡的味道。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说起乳山牡蛎,那可是咱山东的骄傲,也是全国闻名的海产品。清蒸、爆炒、炖汤、炭烤,甭管怎么吃,都是美味!就在几年前,乳山牡蛎还是只能供应当地市场,名气可远不如现在。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宋钰玲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之后留在了上海工作,一次回家探亲的经历,让她对从小吃到大的牡蛎,有了新的认识。当时家人告诉她老家的牡蛎两三块钱一斤,而在大城市一只就要十几块钱。从小在海边长大,吃的是最新鲜的海鲜,宋钰玲知道乳山牡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两三块钱一斤,没有销路,没有大规模养殖,宋钰玲了解到当地渔民面临的困境。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要让乳山牡蛎走出去,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她决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生活,选择回乡创业。利用电商平台,把乳山牡蛎销往全国各地。

在创业之初,宋钰玲遇到了不少难题。宋钰玲回忆,当时乳山牡蛎在网上没有搜索量,她甚至连工人都找不到,最初创业的五个人就自己开一个皮卡车去拉货,没有专门的包装盒,就沿着街道挨家挨户收破纸盒子。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从最开始发快递不知道用什么打包,到现在有了专业的分拣、清洗、装箱设备和流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乳山牡蛎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响。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年产量超过30万吨,创造了几十亿的产值,利用互联网销售,乳山牡蛎的养殖规模有了大突破,当地渔民的收入也翻了番。如果说砍工大姨是“斧头帮”的成员,宋钰玲这样的养殖户可以被称作“帮主”,踏实肯干、不断创新。

威海的“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来瞧瞧!

原标题:威海有个“斧头帮”,帮众清一色女的,靠双手砍出几十亿产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