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關於 NASA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縮寫為NASA

NASA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負責制定、實施美國的民用太空計劃、與開展航空科學暨空間科學的研究。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徽章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識別標誌

1958年7月29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簽署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法案》,創立了NASA,取代了其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於1958年10月開始運作。自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負責了美國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天空實驗室以及隨後的航天飛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 成立時間1915年3月3日-解散時間1958年10月1日

自2006年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願景是“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並保護我們依賴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啟示我們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計劃之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進行長期的民用以及軍用航空航天研究。


阿波羅計劃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計劃的徽章

阿波羅(Apollo)標誌是一個由兩個圍繞的圓盤,上面印有阿波羅(Apollo)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字樣。中央圓盤帶有一個大號字母“ A”,並在獵戶座上定位,因此其三個中央星形成了字母的條形。右邊是地球的一個球體,中間圓盤的左上方有一個月亮的球體。月球上的臉代表神話中的神阿波羅。兩條軌跡在球體和中心恆星後面傳遞。

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羅工程,是航空航天局從1961年-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航天任務,於1960年代的10年中,主要致力於完成載人登陸月球和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

1969年,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達成了上述目標,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足月球表面的人類。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尼爾·阿姆斯特朗 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1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計劃的目標不僅限於使美國人登上月球並將他們安全返回地球。

包括:

  • 建立滿足其他國家太空利益的技術。
  • 實現美國在太空中的卓越地位。
  • 進行月球科學探索計劃。
  • 培養人類在月球環境中工作的能力。

背景:1955-1972 美蘇太空競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國的太空競賽就以導彈為主的核軍備競賽拉開了帷幕,德國火箭技術及人員的俘獲使其成為可能。向月球、金星、火星發射人造衛星,無人駕駛空間探測器,以及向近地軌道和月球發射載人飛船。

競賽開始於1955年8月2日,在這四天前,美國發表聲明,計劃在國際地球物理年發射人造衛星。蘇聯對此回應,聲稱在不久的將來蘇聯也將發射衛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斯普特尼克1號的1:1等比例模型

1957年10月4日,斯普特尼克1號的軌道運行使蘇聯此次贏得了勝利,隨後,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為首次進入太空的人類成員,使蘇聯再次打敗美國。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 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1969年7月20日,伴隨美國阿波羅11號完成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太空競賽達到頂峰。1972年4月,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達成合作協議,並在1975年7月,美國航天人員與蘇聯航天人員在地球軌道相遇,雙方局面得到一定時期的緩和。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 任務徽章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左起:斯雷頓、斯塔福德、布蘭德(美國) 列昂諾夫、庫巴索夫(蘇聯)

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是歷史上第一次由兩個國家合作的載人航天任務。對於美國來說,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可以說是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也是1981年4月首次航天飛機任務開始前最後一次太空任務。


阿波羅任務一覽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計劃中包括11次載人任務,從阿波羅7號一直到阿波羅17號,全部從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阿波羅4號到阿波羅6號都是無人測試飛行。

  • 阿波羅1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2號
  • 阿波羅3號

正式地講沒有阿波羅2號和阿波羅3號

  • 阿波羅4號

阿波羅4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第一次使用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的無人任務,也是土星5號運載火箭S-IC級和S-II級的第一次飛行。

  • 阿波羅5號

阿波羅5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一次無人任務,也是使用登月艙的第一次任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5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6號

阿波羅6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一個無人任務,也是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第二次飛行。

  • 阿波羅7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7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8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8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9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9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10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0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11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1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12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2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13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3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14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4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15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5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16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6號 任務徽章

  • 阿波羅17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7號 任務徽章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縮寫為KSC)

肯尼迪航天中心位於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的梅里特島,成立於1962年7月,是NASA進行載人與不載人航天器測試、準備和實施發射的最重要場所,其名稱是為了紀念已故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位置:28°31′26.608″N 80°39′3.055″W

1967年9月,位於休斯敦的載人航天中心

提出了一系列任務以完成登月任務。七個任務類型被提出,每個類型都對特定的航天器和任務進行測試;每一個任務類型的執行都需要前一類型的成功完成。

任務類型分別是:

  • A - 無人指揮/服務艙測試
  • B - 無人登月艙測試
  • C - 載人近地軌道指揮/服務艙飛行
  • D - 載人近地軌道指揮/服務艙和登月艙飛行
  • E - 載人指揮/服務艙和登月艙繞地球進行橢圓軌道飛行,遠地點7400千米
  • F - 載人月球軌道指揮/服務艙和登月艙飛行
  • G - 載人登月

之後又增加了H任務,月錶停留時間被加長;最後的J任務中,登月艙在月球表面停留三天。被取消的阿波羅18號至20號都是J任務。

最遙遠的設想甚至還包括了I任務,有相當大的科學研究比例。當預算縮減成為現實時,這些科學研究項目被放到了J任務裡。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林頓·約翰遜太空中心

林頓·約翰遜太空中心是NASA屬下的一個機構,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從1961年開始它負責協調管理美國的載人太空飛行任務。


火箭和航天器


  • 土星火箭
  • 土星1號運載火箭是美國第一枚專門用來將載荷送入地球軌道的運載火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共發射了10枚土星1號運載火箭,此後由土星1B號運載火箭所取代。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土星1號(編號:SA-1)於1961年10月27日發射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已經登月的阿波羅登月艙


    阿波羅1號-任務失敗


    阿波羅1號(Apollo 1),是追溯給阿波羅-土星204 (AS-204) 的正式名稱,是美國阿波羅計劃的第一個載人任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1號的徽章中央為一艘在美國東南部上空飛行的指揮/服務艙,突顯出原計劃的發射點佛羅里達州。遠處為月球,象徵月球為阿波羅計劃的最終目標。徽章的黃色鑲邊有此任務和太空人名稱,外圍再有一條有星星和橫條的金邊。

    1967年1月27日,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34號發射臺的土星1B號運載火箭頂部的阿波羅指令艙突然發生大火,使三名宇航員:指令長維吉爾·格里森、高級駕駛員愛德華·懷特及駕駛員羅傑·查菲在17秒中喪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左起:格里森、懷特、查菲

    當時土星IB火箭並沒有注入推進劑,所以火箭本身並不會著火,阿波羅指令艙也不會從外部著火,也沒有人想到航天器會在地面著火;所有的滅火裝置或者被拆除或者被移走,而大火卻突然發生了。

    事後,一個專門小組對這場事故作了詳盡的調查,但沒有弄清著火的確切原因。他們對事故做了鑑定,起火的最可能原因是指揮艙內的導線發生短路,而阿波羅指揮艙內使用的百分之百氧氣又使火勢加劇。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204(阿波羅1號)意外檢討委員會調查報告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指揮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指揮艙

    另一個導致宇航員死亡的因素是宇航員進入座艙的艙門需要九十秒鐘才能打開。這場火災導致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評價阿波羅航天器艙內所使用的材料,並對指揮艙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改。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指揮艙內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指揮艙

    這次任務的名稱原本是AS-204,但任務後三位宇航員的遺孀認為航空航天局應該保留“阿波羅1號”的名稱,希望人們不要忘記這次事故。

    當34號發射中心被拆卸後,其鋼筋混凝土結構發射平臺仍被留下來,平臺上則鑲著2塊紀念3名太空人的銘牌。其中一塊刻上: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紀念銘牌

    LAUNCH COMPLEX 34

    Friday, 27 January 1967 1831 Hours Dedicated to the living memory of the crew of the Apollo 1: U.S.A.F. Lt. Colonel Virgil I. Grissom U.S.A.F. Lt. Colonel Edward H. White, II U.S.N. Lt. Commander Roger B. Chaffee

    They gave their lives in service to their country in the ongoing exploration of humankind's final frontier. Remember them not for how they died but for those ideals for which they lived.

    中文翻譯:

    34號發射中心

    1967年1月27日,星期五 1831時 奉獻給阿波羅1號隊員: 美國空軍 中校 維吉爾·伊萬·格里森 美國空軍 中校 愛德華·希金斯·懷特二世 美國海軍 少校 羅傑·布魯斯·查菲

    他們為了人類最終的新領域進行的探索而奉獻生命給國家。
    不是為他們的死而記著他們,而是為了他們生命中所追求的理想。

    另一塊刻上:

    IN MEMORY

    OF THOSE WHO MADE THE ULTIMATE SACRIFICE SO OTHERS COULD REACH FOR THE STARS


    AD ASTRA PER ASPERA (A ROUGH ROAD LEADS TO THE STARS)


    GOD SPEED TO THE CREW
    OF
    APOLLO 1

    中文翻譯:

    紀念

    那些作出最後犧牲的人 因而他們讓其他人能夠到達天上的星星


    AD ASTRA PER ASPERA (越過坎坷,直達星空)


    祝阿波羅1號的隊員一路平安

    此銘牌曾於電影《世界末日》香港譯《絕世天劫》(Armageddon)中出現。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電影《世界末日》香港譯《絕世天劫》(Armageddon)海報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7號-任務成功 - 環繞地球


    阿波羅7號(Apollo 7)是阿波羅計劃中第一次載人飛行任務。整個任務時間達11天,環繞地球軌道。本次任務是土星1B號運載火箭的首次載人發射,也是美國的第一次三人太空任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7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7號的徽章上有一個正在飛行的指令艙,推進器噴出的火焰環繞著地球。對於徽章上沒有月球,施艾拉解釋道:“把它留給真正要去的夥計們吧。”羅馬數字VII(7)被放在地球圖案的南太平洋上,3位成員的名字被寫在黑底上,同樣環繞著地球。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左起:埃斯利、施艾拉、康尼翰

    阿波羅7號使用的硬件以及所有的任務操作系統在整個任務中都沒有什麼大問題;服務推進系統以及幾個關鍵的航天器進入和離開月球軌道所使用的推進器都成功地進行了幾乎完美的8次點火。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土星1B號運載火箭的首次載人發射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8號-任務成功 - 環繞月球


    阿波羅8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第二次載人飛行。阿波羅8號是人類第一次離開近地軌道,並繞月球航行的航天任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8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8號的任務徽章中間有一個環繞著地球和月球的數字8,上面寫著三位航天員的名字。徽章背景為藍色,三角的形狀來自於阿波羅指令艙的外形。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8號同時還是土星5號火箭的第一次載人發射。

    原計劃中,阿波羅8號應該首次使用登月艙。但當第一個登月艙模型1968年6月被運到卡納維爾角時出現了上百個問題。登月艙的主要承包商格魯曼飛機工程公司預測登月艙要到1969年2月才能作好準備。阿波羅辦公室主任喬治·洛(George Low)於8月份提出了一解決辦法:宇航局可以在1968年12月進行一次只攜帶指揮/服務艙的任務,但不是重複阿波羅7號在近地軌道飛行,而是將指揮/服務艙一直開到月球。這是允許航空航天局測試原本要等到阿波羅10號才能測試的程序。

    這次計劃的改變也有來自中央情報局擔心蘇聯於12月先於美國進行載人環繞月球飛行,以使美國在航天競賽中再次落後的原因。

    由於任務的突然決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只針對阿波羅8號作了幾個月的準備。計劃中的硬件只被用了幾次:土星5號此前只發射過兩次,而阿波羅計劃也只執行了一次載人任務。但8號任務的成功為完成約翰·肯尼迪在60年代登月的計劃鋪平了道路。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左起為:詹姆斯·洛威爾、威廉·安德斯、弗蘭克·博爾曼。(攝於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模擬器前)

    在1968年12月21日發射後,飛船在航天中航行了三天才到達月球,並圍繞月球軌道飛行了20小時,拍攝了大量的月球照片,以及第一張“地出”。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第一張“地出” 圖源:NASA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圖源:NASA 一些人認為這張照片是環境保護運動的開始,1970年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地球日。

    飛行時間69小時8分鐘16秒時,使阿波羅8號進入月球軌道。

    三位航天員描述說這段時間是他們一生中最長的四分鐘。如果服務推動系統的燃燒時間稍有偏差,航天器很有可能會進入一個過於扁平的月球軌道,乃至於無法進入月球軌道而直接飛入太空。如果燃燒時間過長,航天器很有可能墜毀在月球表面。在確定航天器一切正常後,三位航天員終於有時間觀測窗外他們即將環繞20小時的月球。

    此時遠在地球的指揮中心還在等待。如果燃燒沒有成功進行,或者燃燒時間不夠,阿波羅8號都會提前從繞過月球背面。幸運的是,這個情況並沒有發生。阿波羅8號按照計劃準時繞過了月球背面,此時他們已經進入了長軸為311.1千米,短軸為111.9千米的月球軌道。

    在通報航天器狀態後,洛威爾首次對月球表面進行了介紹:

    月球基本上都是灰色的,沒有顏色;看起來很像石膏或者是灰色的沙子。我們可以看清很多細節。豐富海不像在地球上觀測的那麼明顯。它和其他環形山並沒有太多的區別。環形山都是圓的。數量不少,看得出有些較年輕。許多環形山都很相像——尤其是那些圓形的——好像有某種隕石的痕跡。郎格爾努斯坑看上去很大;中間有一個錐形的突出塊。它的邊緣有堆積的階地,約有六到七層。

    洛威爾繼續描述他們所飛越的月球表面。阿波羅8號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勘查計劃中的登月點,尤其是阿波羅11號的計劃登月點靜海。

    阿波羅8號的發射時間選擇考慮到了到達靜海時的陽光情況。有一部專門的攝像機被安置在一扇窗前,以1幀/秒的速度拍攝月球表面。由於阿波羅8號未攜帶登月艙,登月艙駕駛員安德斯的主要任務就是拍攝儘可能多有價值的照片。

    任務結束時,三位航天員總共拍攝了七百張月球照片以及一百五十張地球照片。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9號-任務成功 - 載人交會對接


    阿波羅9號(Apollo 9)是阿波羅計劃中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為1969年三月實施的十天地球軌道任務。這是土星5號的第二次載人發射,和阿波羅登月小艇(LM)的第一次載人發射。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9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9號是第一個搭載月球艙(LM)的載人航天飛機。機組人員用LM測試了各種機動動作,為登月做準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傑斯·麥可迪維特 大衛·史考特 羅傑·史維考特

    艙外活動

    • 史維考特

    開始: 1969年3月6日, 16:45:00 UTC

    結束: 1969年3月6日, 17:52:00 UTC 總長: 1小時07分鐘

    • 史考特

    開始: 1969年3月6日, 17:01:00 UTC

    結束: 1969年3月6日, 18:02:00 UTC 總長: 1小時01分鐘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9號 宇航員出倉 1969年3月13日

    任務期間大衛·斯科特和拉塞爾·施威卡特進行了第一次雙人艙外活動;施威卡特檢查了宇航服獨立的生命支持系統(之前的宇航服都有繫繩與航天艙連接)。之後,指令長詹姆斯·麥克迪維特和施威卡特一道駕駛登月艙與指揮艙分離,在分離和重新對接時分別測試了登月艙降落部分和起飛部分的推進器。

    1969年的這個星期,阿波羅9號(Apollo 9)在成功進行了10天的飛行任務後在大西洋上空墜落。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0號-任務成功 - 環繞月球


    阿波羅10號將登月艙帶到了月球軌道。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0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10號盾牌形的徽章上有一個明顯的羅馬數字X(10)被放在月球表面,用斯塔福德的話來說就是“顯示我們曾留下的印記(to show that we had left our mark)”。指令艙從X的上半部分穿過,而指令艙的起飛部分則離月球飛得很近。背景中的地球清晰可見。淺藍色的邊緣上寫有“APOLLO(阿波羅)”以及3位宇航員的名字。徽章的最外層是一圈金色。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左起:尤金·塞爾南、托馬斯·斯塔福德、約翰·楊

    本次任務是阿波羅計劃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載人土星5號在39B發射臺發射。阿波羅10號於1969年5月18日發射,在測試中登月艙離月球表面僅15.6千米。截至2001年(2001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阿波羅10號在1969年5月26日從月球返回地球途中創造了載人航天器的速度記錄:39,897千米/小時(11.08千米/秒)。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0號於1969年5月18日發射

    登月艙的起飛部分目前在環繞太陽的軌道上飛行,它是阿波羅計劃所使用的登月艙中唯一仍然完整的起飛部分(阿波羅5號、9號以及13號的登月艙起飛部分在地球大氣層中被燒光了;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艙起飛部分留在了月球軌道,最終墜落在了月球;阿波羅12號、14號、15號、16號及17號的登月艙起飛部分都按計劃墜落在了月球表面)。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Armstrong於6月19日在KSC的LM模擬器中。右:Collins在CM的CM模擬器中。 6月19日的KSC。

    阿波羅10號完成了所有測試登月艙和指令艙表現以及檢查細節的飛行目標,為阿波羅11號不到兩個月後的成功登月鋪平了道路。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任務成功 - 登陸月球


    阿波羅11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發射於1969年7月16日。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1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11號的任務徽章由指令艙駕駛員邁克爾·柯林斯設計,他的設計意圖是“美國進行的以和平為目的的登月”。他選擇了鷹作為徽記,最初的版本在鷹喙上添加了橄欖枝,整個徽記以月球作為背景,遠景上則是遙遠的地球。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官員認為鷹喙顯得過於好戰,所以經過討論後,徽章上的橄欖枝被移至鷹爪。因為航天員們擔心在徽章上使用羅馬數字Ⅺ會在某些國家中造成費解而最終選擇了英文Apollo 11作為徽章標題;而且為顯示徽章代表對登月計劃做出貢獻的每個人,航天員們決定不在徽章上放置自己的名字。

    徽章上的所有顏色都為原色,周圍裝飾著藍色和金色的外沿。為配合任務徽章,阿波羅11號的指令艙也被命名為鷹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左起: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

    阿波羅11號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歷時8天13小時18分35秒,繞行月球30周,在月錶停留21小時36分20秒。三位執行此任務的航天員分別為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邁克爾·科林斯與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

    阿波羅11號的成功實現了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說中聲稱美國會在1970年以前“把一個航天員送到月球上並把他安全帶回來”的目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土星5發射時,煙霧和火焰預示著歷史性旅程的開始。

    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與巴茲·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阿波羅11號降落在月表靜海附近,被阿姆斯特朗稱為“靜海基地”(阿姆斯特朗在降落後向指揮中心報告“休斯頓,這裡是靜海基地。‘鷹’著陸成功。”)。阿波羅11號登月的準確時間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3秒(休斯頓時間)。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UTC),阿姆斯特朗的左腳踏上了月球,並說: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從月球軌道拍攝的這張照片中,隕石坑308突兀地脫穎而出。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取消對接後不久的鷹。右:停靠後不久的哥倫比亞。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登月後不久,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看到月球表面的三種視圖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來自的靜止圖像 直播電視下行鏈路。右:Eagle窗口中安裝的16毫米相機的靜止圖像。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從表面EVA拍攝的第一張照片中:來自阿姆斯特朗收集的16毫米膠片意外事件樣本 右:發動機鐘罩的視圖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Aldrin沿著Eagle梯子爬到地面上與Armstrong相連的圖像序列。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巴斯·奧爾德林(Buzz Aldrin)沿鷹之梯爬上。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Aldrin(左)和Armstrong讀著Eagle向前的牌匾 著陸腿撐杆 右:二人設置美國國旗。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同一場景的三個視圖為宇航員的活動提供了空間視角。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Aldrin站在地震儀旁邊。 右:激光測距復古反射鏡。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姆斯特朗在小西火山口拍攝的幾幅圖像的全景馬賽克。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1號宇航員巴斯·奧爾德林(Buzz Aldrin)站在月球上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在月球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後,阿姆斯特朗(左)和奧爾德林(右)回到老鷹內部。

    兩人在月球表面活動了兩個半小時,使用鑽探取得了月芯標本,拍攝了一些照片,也採集了22千克的月表岩石標本。從60年代初期開始,“航天競賽”的勝利“標準”被定義為率先登月。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阿波羅11號的成功標誌著美國在航天競賽中的勝利。同樣,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1969年7月登月,也完成了肯尼迪總統1961年5月25日宣佈美國會在1970年之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併成功返回的承諾。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1號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登月艙的設備存儲區工作。這是在月球漫步期間展示

    當您完成首次人類登月任務後,您將如何為再演一次?

    對於阿波羅11號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克爾·柯林斯和埃德溫·巴茲·奧爾德林來說,這次旅行提供了向全世界所有人展示誠意的機會,並強調登月是為全人類造福的。回國後,他們評論說,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承認登月是為人類而不只是美國人。

    1969年9月29日上午,一架藍白色的波音VC-137B在載人航天器中心附近的埃靈頓空軍基地(AFB)降落,現在是休斯頓的約翰遜航天中心。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1號宇航員(從左到右)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波浪 與Ellington AFB的好心人道別。

    尼爾(Neil)和珍妮特·阿姆斯特朗(Janet Armstrong),邁克爾(Michael)和帕特里夏·柯林斯(Patricia Collins),巴茲(Buzz)和瓊·奧爾德林(Joan Aldrin)向好心的人們告別,好心的人們聚集在一起送他們出去,登上總統飛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該地圖顯示了阿波羅11號親善之旅的行程。

    在接下來的七個星期中,他們前往六大洲,兩次越過赤道,會見了總統,總理,國王和皇后和大使,獲得了無數獎章,榮譽和禮物,乘坐了無數的車隊,並給了22個新聞界會議。估計有1億多人在各個車隊和其他場所看到了他們,並與大約25,000人握手。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車隊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道上滾動。 右:在里約熱內盧會見巴西總統。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在韓國首爾的街道上行駛的汽車。右:沿著銀座駕車 在日本東京。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在白宮草坪上(從左到右),尼爾和總裁珍妮特·阿姆斯特朗 尼克松夫人,邁克爾和帕特里夏·柯林斯,巴茲和瓊·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在渥太華國會山會見加拿大總理皮埃爾·特魯多。 右:魁北克總理府讓·萊斯格(Jean Lesage)在蒙特利爾。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2號-任務成功 - 登陸月球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2號 任務徽章

    這是美國第二次登月任務阿波羅12號的正式機組人員徽章。快船象徵著全體海軍人員,並將飛船時代與太空飛行時代聯繫在一起。隨著飛剪機船使外國海岸更靠近美國,並標誌著該國對海洋的利用增加,航天器為其他行星開闢了道路,而阿波羅12號則標誌著根據早期任務獲得的知識,對空間利用的增加。所示的月球部分代表了阿波羅12號將登陸的風暴之海區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皮特·康拉德 理查德·戈爾登 艾倫·賓

    阿波羅11號後不到四個月,阿波羅12號再次踏上了登月的旅程。按照宇航員的輪換制度,如果沒有添加阿波羅8號,皮特·康拉德的團隊將會執行首次登月任務。

    發射後,阿波羅12號被兩次閃電擊中,航天器一度很不穩定。由於地面指揮中心和三位宇航員(尤其是艾倫·賓)的冷靜處理一切恢復正常,但指揮人員仍一度擔心指令艙頂部降落傘遭到損壞;如果主降落傘真的無法使用,返回時航天器將像隕石一般墜入海中。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在EVA2之後,從康拉德(Conrad)的窗口中查看了一些Intrepid的推進器

    和一些腳印。右:在EVA2之後,從Bean的窗口查看,顯示出大量的信息

    塵埃,美國國旗和S波段天線的陰影中的腳印。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宇航員艾倫·比恩(Alan L.拍攝這張照片的指揮官查爾斯·皮特·康拉德·小宇航員反映在頭盔面罩上。

    1969年11月19日阿波羅12號成功登月。前一次任務對降落點的要求不高,但阿波羅12號有一準確降落點,康拉德也輕鬆完成了任務。

    踏上月球后,身材矮小的康拉德叫道:

    太好了!天哪,這也許對尼爾(即阿姆斯特朗)是一小步,但對我卻是一大步呢。
    (Whoopie! Man, that may have been a small one for Neil, but that's a long one for me.)

    計劃中阿波羅12號將首次使用彩色攝像機向地球進行實況轉播,但由於賓的失誤,攝像機沒能使用。此次登月行動同樣獲得了全世界電視觀眾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上海電視臺也對這次登月進行了錄播,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播出人類探索太空的實況錄像。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3號-任務失敗 - 繞月返回


    阿波羅13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七次載人任務,發射於1970年4月11日。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3號 任務徽章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左:計劃中的阿波羅13號登月地點 右:將Apollo 13清晨推出到發射臺39A。

    阿波羅13號在計劃中是第3次登月的任務,但是由於飛船在抵達月球前發生的氧氣罐爆炸,電力和氧氣均大量損失,所以登月計劃被放棄,三名宇航員最終成功返回地球。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吉姆·洛弗爾 傑克·斯威格特 弗萊德·海斯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右:阿波羅13號宇航員 (從左到右)Lovell,Mattingly和Haise在 飛行前新聞發佈會。

    發射前兩天,指揮艙駕駛員肯·馬丁利因風疹被傑克·斯威格特替換,這是阿波羅計劃中唯一一次使用替補宇航員。爆炸後,馬丁利在返回救援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3號宇航員在POGO部分重力中練習步行和攜帶設備 模擬器:(從左到右)Haise,Young和Duke。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13號土星5 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發射臺39A升空。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1970年4月17日從Apollo 13拋棄了嚴重損壞的Apollo 13服務模塊(SM)後,發現2號氧氣罐明顯爆炸,炸燬了SM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1970年4月17日,在南太平洋的轟炸和恢復行動之後,阿波羅13號的機組人員

    阿波羅13號被稱之為一次“成功的失敗”,三位宇航員以及地面指揮人員的英勇事蹟後來被搬上銀幕:《阿波羅13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3號 Apollo 13 國際版電影海報

    電影界的名句之一,“休士頓,我們有個麻煩。”(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其實不是當時實際的情況所說的。

    真實的情況是太空員在檢查儀表,直到理清情況後回報:“好,休士頓,剛剛我們這裡有麻煩了”(Okay, Houston, we've had a problem here.),出自斯威格特之口。稍後洛威爾則回報了一句類似的話:“休士頓,我們剛剛有麻煩了。”(Houston, we've had a problem.)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4號-任務成功 - 登陸月球


    阿波羅13號的事故之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登月計劃的信心被產生了動搖;洛威爾在返回地球途中甚至說阿波羅13號“將是很長時間內的最後一次月球任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4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14號任務徽章是由宇航員艾倫·謝潑德(Alan B. Shepard Jr.)指揮官設計的阿波羅14號乘員組。 Stuart A. Roosa,命令模塊飛行員;登月艙飛行員埃德加·米切爾(Edgar D. Mitchell)。它的特點是宇航員翻領接近月球,並從地球的升空點留下了彗星痕跡。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斯圖爾特·羅薩 艾倫·雪帕德 艾德加·米切爾

    阿波羅14號的三位宇航員拯救了阿波羅計劃,原計劃中艾倫·謝潑德的團隊將執行阿波羅13號,雖然他因為身體問題已停飛多年後;但迪克·斯雷頓出於保險起見,將謝潑德放到了下一次的任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宇航員埃德加·米切爾(Edgar D.Mitchell),阿波羅14號登月任務的登月艙駕駛員

    1971年1月31日,阿波羅14號成功發射,登月點仍是13號的弗拉·毛羅高地。踏上月球后,謝潑德的第一句話是:

    路途十分遙遠,但我們還是到了。
    (And it's been a long way, but we're here.)

    謝潑德當時已經48歲,成為了登月宇航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也是“水星計劃7人”中唯一登月的成員。他和搭檔艾德加·米切爾在月球進行了兩次月錶行走。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埃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在探尋Fra Mauro時,越過月球表面,穿過月球表面。

    1971年2月5日---宇航員埃德加·米切爾(Edgar D. Mitchell),月球艙飛行員,在月球上進行的第一次阿波羅14號艙外活動(EVA)期間,操作了主動地震實驗(ASE)的節拍器。宇航員艾倫·謝潑德(Alan B. Shepard Jr.)的小指揮在後臺走近阿波羅登月表面實驗包(ALSEP)的已部署組件。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這張照片是由安裝在模塊化設備運輸車(MET)上的阿波羅登月手動工具支架上的16毫米自動照相機拍攝的。當宇航員謝潑德(Shepard)和米切爾(Mitchell)降落在LM中探索月球時,宇航員斯圖爾特·A·魯薩(Stuart A. Roosa),指揮艙飛行員,仍留在月球軌道的指揮和服務艙(CSM)。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5號-任務成功 - 登陸月球


    阿波羅15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九次載人任務,是歷史上第四次成功登月的載人登月任務。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5號 任務徽章

    本次任務還是阿波羅計劃中首次J任務——與前幾次登月相比在月球上停留更久,進行三次較長的月錶行走,科學研究的比例也更大。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左起:斯科特、沃爾登、艾爾文

    指令長大衛·斯科特和登月艙駕駛員詹姆斯·艾爾文在月球表面的哈德利溪和亞平寧山脈停留了66小時54分鐘,在登月艙外的時間總長為18小時35分鐘。兩位宇航員駕駛的歷史上第一輛月球車使他們在月球上穿越的距離比前幾次任務遙遠了很多。他們一共收集了約77千克的月球岩石標本。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攝影作品AS15-11845和11847的最小拍攝距離由“阿波羅月球表面期刊”網站的自願撰稿人Erik van Meijgaarden

    這個小型全景圖結合了由阿波羅15號登月艙飛行員吉姆·歐文(Jim Irwin)拍攝的兩張照片,這些照片來自阿波羅月球表面實驗包(ALSEP)站點,位於1971年8月1日第二次阿波羅15號月球漫步結束時。登陸月球的任務,也是第一個訪問和探索位於馬雷島(雨海)東南邊緣的月球的哈德利里爾和亞平寧山脈的任務。

    該圖顯示了前景中的ALSEP中心站,左側之外的被動地震實驗以及中心附近的背景中的月球表面磁力儀。任務指揮官戴維·R·斯科特(David R.Scott)向右傾斜,並放下了用於提取岩心樣品並進行熱流實驗的阿波羅登月表面鑽機。太陽風光譜儀位於正確的前景。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宇航員戴維·R·斯科特(David R. Scott)

    1971年7月31日,站在哈德利三角洲斜坡上的宇航員戴維·R·斯科特(David R. Scott)在月球表面的阿波羅15進行艙外活動(EVA)時使用70毫米相機。他距離基地10.5英里(或17.5公里)背景中看到的亞平寧山脈的全景。斯科特左手拿著鉗子。月球漫遊車(LRV)在後臺。該視圖朝東。登月艙飛行員宇航員Scott和James B. Irwin降落在“獵鷹”登月艙(LM)探索月球時,命令艙飛行員Alfred M. Worden宇航員仍留在月球軌道。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宇航員David R. Scott乘坐月球漫遊車(LRV)前往獵鷹的月球艙

    這張照片是在阿波羅15號登月任務執行期間拍攝的,顯示了宇航員David R. Scott乘坐月球漫遊車(LRV)前往獵鷹的月球艙,在哈德利-阿佩寧登陸區附近收集了岩石和土壤現場。

    斯科特和艾爾文在月球表面期間,指揮艙駕駛員阿爾弗萊德·沃爾登留在指揮艙中環繞月球,使用全景相機、加瑪射線光分計、繪圖相機、激光高度、質譜以及任務後發射的子衛星等等科學儀器對月球表面環境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在停留67小時的過程中,他們使用漫遊車在哈德利-亞平寧登陸地點之外進行了三次單獨的旅程。

    阿波羅15號的一些紀錄包括:送入地球和月球軌道有效載荷最大;航天器首次攜帶科學儀器模塊;首次使用月球車;首次使用月表導航設備;首次在月球軌道投放子衛星;首次在返回地球途中進行艙外活動。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6號-任務成功 - 登陸月球


    阿波羅16號於1972年4月16日發射,登月點是笛卡爾高地。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6號 任務徽章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6號從美國宇航局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4月20日,航天器進入月球軌道,登月艙與指令艙分離後,指揮艙的服務推進系統曾出現問題,指揮中心曾想到取消登月計劃的可能性;但考慮到問題不大,早已分離的登月艙也已經在降低高度準備登月,登月得以順利進行。但為了保險起見,月表任務完成後,登月艙與指揮艙重新對接後環繞月球一天的計劃被取消。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左起:馬丁利、楊、杜克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6號指揮官約翰·揚(John Young)在任務首次登月時,在笛卡爾著陸點向美國國旗敬禮時從月球表面跳下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約翰·楊和查爾斯·杜克在月球表面的三天中收集了94.7千克的岩石標本,其中有一塊的質量達到了11.7千克,是所有月岩標本中最重的。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6號登月任務的指揮官宇航員約翰·W·揚站在阿波羅月球表面試驗包(ALSEP)的部署地點。

    4月24日,指令艙在月球軌道中投放了一顆重達36.3千克的衛星,對月球磁場以及太陽粒子進行研究。34天裡環繞月球軌道425周。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6號第二次使用了月球車;楊和·杜克曾駕駛它達到了18千米/小時的速度,這是月球車的速度記錄,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7號-任務成功 - 登陸月球


    阿波羅17號於1972年12月7日發射。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7號 任務徽章

    阿波羅17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十一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六次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成功登月的航天任務。

    阿波羅17號是阿波羅計劃中唯一一次夜間發射的任務,也為阿波羅計劃畫上了句號。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成員合影 左起:施密特、塞爾南(坐)、埃萬斯

    阿波羅計劃中的唯一一位科學家,地質學博士哈里森·施密特在阿波羅17號中擔任登月艙駕駛員。他和與塞爾南在三次月球行走時收集了111千克岩石標本。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7號宇航員基爾南(Gene Cernan)準備收集樣品73001和73002。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樣品73002的底部掃描是由NASA在1974年使用射線照相技術進行

    阿波羅17號創造了阿波羅計劃中的很多記錄,包括最長登月飛行;最長月錶行走時間;阿波羅17號收集了最多月球標本,也在月球軌道中航行了最長時間。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17號指揮官尤金·塞南(Eugene Cernan)接近停放的月球漫遊車

    在即將結束最後一次登月任務之前,指令長尤金·塞爾南在登月艙前說道:

    在我們離開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羅山谷時,我們來過這裡,我們現在要離開這裡;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我們還會帶著全人類的和平與希望回到這裡的。在我邁出離開月球的腳步時,我想說美國今日對航天的挑戰將鑄造人類明天的命運。願阿波羅17號一路平安。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NASA網址:https://www.nasa.gov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阿波羅計劃視頻:https://www.nasa.gov/specials/apollo50th/videos.html

    阿波羅計劃圖片:https://www.nasa.gov/specials/apollo50th/photos.html

    阿波羅計劃音頻:https://www.nasa.gov/specials/apollo50th/audio.html

    登月- NASA 阿波羅計劃完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