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0年房地產價格走勢是漲是落?

快樂人159007291


2018到2020年房價走勢怎麼樣呢?個人感覺預測這個東西,我們的市場,只能說是一種心理分析,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以往的經驗,我們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干預市場,對於開發商來說,漲了,就是一路的瘋狂跟進,至於風險管控,基本是說著玩的,跌了,就去老北哪裡跳樓。



2017年是樓市漲幅驚人的一年,很多三四線城市單價都突破了萬元,買了房的美滋滋,沒買房的很失落,剛需族可能更是恨的牙癢癢,什麼是剛需,應該就是農村考大學考出來的學生,再就是農村做生意成功的要搬到城裡這部分人,其它的城裡人肯定不是,已經紮根農村的願意搬出來的基本沒有。真的有點同情這些農村的學子,壓力好大啊!給點建議,買房子量力而行,不要總關注哪些高價盤,位置區位各方面都很好的樓盤,也可以關注下郊區盤和老市區二手房。以滿足自己的需要!是不是感覺房子如美女!



廢話少說,我們先來分析一下2017年房價為什麼漲的這麼兇。2017年房價的瘋長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就是成本上漲帶來的驅動,第二就是大家瘋狂跟進,開發商瘋狂拿地帶來的溢價。

第一部分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大家都能感覺到,施工涉及的各個工種工資有了普遍上漲,市場行情看漲,材料來看,最主要的就是稅制改革去產能,造成主要材料價格基本是翻翻。特別是現在大家很重視環保,造成沙石料價格上漲,其實沙子石子照樣採照樣幹,只不過白天干的活換成了夜間幹,然後大家一緊張,一吆喝都跟著玩提價。再就是一些協會的作用,協會定製市場價格,不允許低價出售,報團提價。其次,現在來講,拆遷成本愈來愈高,越來越困難,這也造成地面價上漲,這些都造成了成本的上升。



第二部分就是溢價出來的價格,大家的心理都是買漲不買跌,跌的時候房子沒人問,本人買房都是在房子下降有優惠的時候買的,房子行情不好的時候,去看一些郊區盤,三四千的價格,售樓部冷清的不得了,去看房子一堆人伺候你,那時候沒人買啊,現在是定時開售然後開搶,這就是心理作用。其次就是開發商,行情好了,提價提的真是瘋狂,一天一個價,定的房子明天就毀約不賣了,要加價,追求超額利潤把資本的特性暴露無遺。



這些是成本帶來的上漲因素,至於需求沒什麼好分析的了,其實我們對房子的需求非常多樣。對於城裡的,大部分就是改善型需求,或者是分戶兒女結婚,再一部分就是投資,投資的需求還是比較多的,無非出於保值的目的,不過這部分現在再入場感覺有點不明智了。沒有接盤的投資何年何月能收回。

金融層面目前來說是對房價有一定壓制的,主要是貸款利率的提高,普遍提高了15%,再加上兩年內出售增加的稅額,交易環節和銀行貸款層面對買房都是不利的。



至於說新的2018,房價將如何走勢,這個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特點,無法一概而論了。不過個人感覺象2017年瘋漲的情況是不會有了,畢竟大家的貸款額現在也是創出了新高度,當然,也可能大家都瘋了,繼續瘋狂一把。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動輒一二百萬,實在是歎為觀止,就目前的房價,個人認為會如下發展。

第一就是如果地方經濟發展的好,那相應的租賃市場可能會繁榮,大家可能慢慢培養出租房住的習慣,其實在一些地方,租房也是相對划算的一種選擇,畢竟房子折舊50年也就沒人想住了。到時候拆遷是否象現在如此這般如火如荼就很難說了。



第二房價缺乏上漲動力的刺激,但在成本的支撐下,可能出現小部分的陰跌,明的很少有敢的啊,一降價馬上有人拆了你的售樓部,開發商到時候也得死撐。



第三將可能出現逆城市化發展,這一點一些有錢的老闆們給我們做了很大的榜樣,蓋個大別墅總是比樓房要住的舒服,有錢再把別墅做一些功能化,畢竟一套農村的別墅才花幾個錢,頂不上一套樓房一半的價格,這樣當然蓋個別墅更划算。當然長遠看,還是樓房價值更可靠。以後的社區在農村,這話還是有點道理的。多少農村出去發財的又拼命的鑽回了農村,對不對。


一元視頻


我國城市區分都是一二三四等區分,根據城建規模,經濟指標,科教文衛等來區分城市等級。房子本身沒有多大價值,之所以貴是因為房子背後代表的城市地位價值體現。

首先是資源,資源才是根本,沒有資源的城市註定會落寞。那麼有哪些資源呢。

首先是城建規模等硬實力,城市建設,交通樞紐,山水城林。有了這些基本的硬件,本身就有了吸引人口的能力。這些可是城市骨架,支撐了城市的發展。

然後就是科教文衛軟實力,這些都是城市發展的血肉,豐富了城市的內容,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等都是吸引人口的必備要素。

然後才是政治地位,國家給你的政策傾斜,政治導向,這個是決定城市持續發展的穩定性因素。也是發展的靠山。

最後才是經濟發展水平,有了以上的條件才能談經濟發展,經濟發達,財政富裕,才能更好的輔助城市發展,在未來城市化進程中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小編想說,對比以上各條再來看房地產,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必降繼續上漲,反之沒有資源的城市必將落寞。上漲的城市都是國內一二線,經濟發達,交通便捷,科教文衛高速發展的城市。

這些城市全部是人口淨流入城市,有了人還愁沒有人買房嗎?國家定調房地產是居住的,可是也說了要保持房地產穩定發展,要弄清楚國家用意,穩定發現才是重要的,什麼是穩定,那就是不要大起大落。所以說隨著通脹,房地產在部分城市依然是上漲的。

以上,感謝,小編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一起討論,喜歡可以關注小編。


晚來風生活百態


“滾滾房客如潮水,房價折煞英雄。 漲跌賠賺轉頭空。 樓市依舊在,幾度眼圈紅。”——為回答這個問題,小編大狀先篡改下詩句。

一、未來三年房價還能漲嗎?

住房涉及民生問題,不能完全交由市場,這也就是房住不炒的道德出發點。現在我們的房價畸高,房價收入比嚴重不合理,未來房價還能持續上漲嗎?






如上圖,房價收入比意味:在房價不變情況下,按當前家庭收入,需要花費多長時間才能買得起房。標準值是4-6年,但是我們呢?深圳需要39年,石家莊15年,濟南是9年…相信很多人的可支配收入還不到表中的平均值,那結果可想而知了。

二、未來三年房價會下跌嗎?

中國房價確實到了要調整的時候,這也是國民經濟發展到今天,必然要做出的選擇,泡沫是遲早要擠出的。但是,泡沫不能硬擠,必須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穩步進行。

另外,有人買不起,有人還想買,市場的需求還依然存在甚至還比較強勁,那房價會跌嗎?

這樣看來,漲跌真難辨。小編大狀給個判斷:溫和上漲不崩盤,保障剛需住房。 跑輸物價就是跌。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文言狀語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除非發生什麼特殊的事件,不然2018-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一定是上漲的。

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大趨勢分析,我這幾天連續編髮了好幾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看一看。

為什麼說2018-2020年的房價一定是上漲的呢?主要基於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是,限購一年來的效應,可以看出目前房價的剛性。限購政策實施一年多來,事實上大部分城市房價的實際下跌幅度非常小,不少城市反而還穩中有升。

這一年多來的限購政策,實際上大部分城市的下跌幅度很小,有不少城市的,房價還反而有較大幅度的上升。這足以看出當前房價的剛性,可以預見,只要限購政策放鬆,立馬就會有較大幅度上漲。



第二是,推動房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仍然還沒有改變,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力量。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房地產市場還會繼續保持目前這種上行的趨勢,隨著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這種推動力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第三是,物價一直在上漲,錢一直在貶值,針對房地產市場的開發成本也在上升。成本的上升,反而希望它價格逆市下跌,可能性不大

大家也許都感覺到了,這幾年經濟領域讓普通人感受最深的,也許就是錢的貶值和物價的上漲。房地產市場的漲幅這麼高,跟錢的貶值有很大的關係。隨著物價的上漲,整個房地產市場的開發成本在上升。因此希望房價,反而逆勢下跌,可能性很小。



小編長期致力於分析最新的財經市場和房產市場信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多一份信息,多一分機會。


尚舍書院李延唐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9月份房地產市場的有關數據,市場成交量不如預期,高位的房價無論是價格、還是漲幅都開始出現回落。即便是樓市最火爆的北京和深圳兩市,國慶期間一天也才賣幾十套出去,這與過去的“金九銀十”旺季形成了鮮明對比。可以預測,房價或將開始步入回落時代,迴歸到合理的價格。

1、銷量不如預期,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

具體數據顯示,9月單月全國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為1.68億平方米,同比下調了3.6%。這也是最近5個月首次出現同比成交量下調的現象。

具體到房價而言,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由8月上漲0.3%轉為下降0.1%。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1.1%和0.8%,漲幅比8月分別回落0.2和0.5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0.9%和0.8%,漲幅比8月分別回落1.1和0.6個百分點。

2、房地產調控全面鋪開,次數同比去年增加82%

光從銷售面積和房價來看市場的走勢,可能還不夠準確,還需要結合我國房地產各個參與主體的最新動向。這次房地產市場“遇冷”與我國加大房地產調控有很大關係,值得一提的是,這輪調控無論是力度、還是範圍都是空前的,房地產市場升溫自然受到一定抑制。

根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9月單月,全國各類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次數高達70次,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年內累計房地產調控次數更是高達385次,同比上漲幅度達82%。隨著“房住不炒”的定位更加明確,調控還有進一步收緊勢頭。

3、去庫存已經完成,房地產流動性將進一步收緊

也許有人會疑惑,為何偏偏選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呢?因為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週期基本完成,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將收緊。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大力推行棚改貨幣化政策,有效消耗了房地產過剩的庫存。資料顯示,2016年和2017年,大約有3.6萬億的資金流入了棚改項目。

現在房地產庫存消耗得差不多了,自然要逐步收緊流向市場的資金。日前,國家已有表態“要因地制宜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4、房企融資壓力不斷增大,部分被迫降價賣房

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隨著融資渠道的不斷收緊和房企償債高峰的來臨,房地產企業融資的難度越來越大。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房企的融資被按下停止鍵。如雅居樂80億元公司債被兩度叫停,合生創展百億元租賃債也已經被交易所終止審查等。

從房地產信託項目的數據也可以得到印證,用益信託數據顯示,2018年9月房地產信託規模為564.76億元,而8月這一數字為684.17億元,9月集合信託投入房地產資金淨減少近120億元,環比下降17.5%。房企資金壓力吃緊,也使得近來不斷出現房企降價賣樓遭老業主維權的事件。

總的來看,國家貫徹“房住不炒”的態度很堅決,未來一年多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都會出現明顯回落,最終回到合理水平。不過,由於經濟發展的差距問題,不同城市的反應會有所不同,一二線城市經濟發達,流入人口較多,房價頂多出現小幅回落,而三四線城市堅挺房價的壓力很大,或大幅回落。


金十數據


首先,用兩年時間來判斷房價漲跌是不合適的,其次全國房價走勢也不一致 ,今年以來一二線城市略有下跌,三四線還在漲,不能說全國都在漲或者跌。但是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全國的房價整體趨於穩定態勢,穩中緩慢增長。

說說目前政策調整方面的兩個現象,第一,今年1月份以後,首套房首付比例調整為30%,比去年上調10%,全國房貸利率上調10%,買房成本大大增加。比如100萬元的房子,去年買的話首付只需要付20萬就可以,剩餘80萬銀行貸款,今年買的話首付就要30萬,剩餘70萬貸款,由於房貸利率上調 ,就要比去年的多償還幾十萬,平均下來每個月要多還幾百元。由此可見,現在國家嚴厲打擊炒房投機行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買房成本大大提高,限制增多。

2018年6月24日,西安宣佈在全市限購區域內,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銷售住房,包括商品房和二手房,此次新規意在打擊機構炒房行為,關上投機的大門。隨後長沙,杭州,上海相繼宣佈關於限制企業事業單位購房的政策。眾所周知,A股部分上市公司每年靠賣房度日,近幾年經濟增長放緩,樓市卻一片火爆,吸引眾多公司動用巨資衝入樓市炒房,引發房價大幅上漲,從中賺取巨大利潤。杭州規定企事業單位在限購區域內購買住房,需在3年後方可上市交易,上海的新規則直接把3年上調至5年。

所以,以上兩種現象是今年以來樓市調控政策的一部分寫照,下半年可能還會有新的政策,總之,國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方針和原則,大力調控樓市,抑制房價大幅度增長,調控房價走向穩定趨勢。

真味財經,最接地氣的回答,喜歡就關注我。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真味財經


客觀地講,用兩年的時間來判定房地產價格走勢,是不恰當的,時間太短。

我們可以回憶,海南的房產、燕郊的房產,你用兩年的時間來判定它的漲落,合理嗎?

判定一個地區的房價走勢是漲是跌,兩年的衡量時間遠遠不夠。

但既然題主這樣問了,那我們就暫且以2018-2020這個時間段為參考時間段,分析一下房價走勢。

當然,2018年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半。

我認為,2018-2020,房價整體微漲,個別地區維持原有溫度。

第一,從2018年5月份的數據看,主要城市房價依然呈現漲勢,不過漲的幅度大大降低了。個別地區,呈下降趨勢。

根據易居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5月份,100個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2514元/平方米,環比增長0.7%,同比增長11.3%。

但是,香河、大廠、燕郊和廊坊這四個環京城市房價下跌,跌幅分別為26%、24%、21%和20%。

也就是說,調控的效果已經顯現,之前過熱的地區降溫。但是,整體趨勢依然是微漲。

第二,一些城市的“搶人大作戰”才剛剛開始。

最近一段時間,“搶人”成為主流。

“搶人大作戰”的結果是什麼?

就是去庫存。就是房價的隨之上漲。

天津、西安搶人的喧囂還未過去,深圳高校應屆畢業生引進落戶“秒批”就又來了。

未來,可想而知。

一方面限購,一方面“搶人”,其真實目的可想而知。

“搶人大作戰”才剛剛開始。

第三,美聯儲加息的影響。

之前的文章裡我就說過,美聯儲加息對房價肯定有影響,但不會太大。

也就是說,即便是國內隨著美聯儲加息而短暫加息,但也改變不了大的方向。

第四,個別調控重點地區,突然升溫的希望不大。

以燕郊為例吧。

根據數據,目前,燕郊是三、四線城市中房價最高的地區,20966元/平方米。

如果限購的政策暫沒有取消,那突然回暖的希望不大。不過,如果符合購買條件的人增加,那情況或許會有改變。

綜上,以2018-2020這個時間段為參考時間段,分析房價走勢的話,我認為,2018-2020,房價整體微漲,個別地區維持原有溫度。


靜觀財經


洩露了!房產專家判斷房價,是不是泡沫的終極依據

眾所周知,關於現在的房價是否有泡沫了,爭論不休。

有人說,房價沒有泡沫,還要漲,有人說,房價有泡沫,必定跌。

那麼事實如何呢?

你們想知道:判斷房價是不是泡沫的終極的,無可反駁的依據嗎?

是什麼呢?

就看房價,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錢,撐起來的,還是靠財政政策印出來的鈔票吹出來的。

如果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錢,撐起來的房價,就沒有任何泡沫可言。

如果是,靠財政政策印鈔票,吹起來的房價,絕對是泡沫無疑。

那麼,現在中國的房價,到底是不是泡沫呢?

從房產輿論,對於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財政政策的關注度,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中國房價到底是誰撐起來的。

詳情看下文。

最近在房產領域,非常熱烈討論的,就是國務院常務會議下半年的新政策:

“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還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障合理融資需求”

看到沒有?

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原話,只是說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但很多媒體輿論解讀的卻是:

國務院常務會議一錘定音,釋放了全面寬鬆的信號!房價將繼續大漲!

聽到過捕風捉影嗎?

為什麼輿論會反應這麼激烈,一聽說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了,即激動的上綱上線,說要貨幣大放水了,房價終於可以繼續暴漲了。

因為輿論,或者是房地產商控制的輿論,真的希望國家多印錢,好滿足房地產這個怪胎,越來越多的資金黑洞。

有的老實人,可能奇怪:房價漲不漲,應該和購房者有關係,為什麼和國家的財政政策有那麼大的關係呢?

很簡單,因為中國的房價,不是靠老百姓的實實在在的錢頂起來的,而是靠國家財政資金的貸款,這種印出來的錢吹起來的。

換句話說:真正的購房者有沒有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家財政貸款,是不是有錢才最重要!

所以,這個老實人疑問背後的真相,正是說明了,中國房價的高漲,只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流沙上的宮殿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只有真正的購房者的資金,把房價頂起來,才說明房價的堅實和穩定,而靠財政政策印錢吹出來的房價,只會是泡沫而已。

房地產欣欣向榮,房價高歌猛進的基礎,是什麼?

是錢!

只有源源不斷的錢,流入房地產行業,房價才能一直節節升高。

那現在的關鍵,是到底誰是房地產房價最大的金主呢?

是購房者嗎?

如果是購房者,為什麼,房產輿論,卻對於國務院的財政政策是否寬鬆,這麼緊張呢?

很顯然中國房價最大的金主不是購房者。

而一聽說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媒體輿論就高呼要大放水,印錢,房價就要暴漲。

很顯然,財政政策是否印錢,更能決定房價的漲跌。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的房價不是購房者買起來的,而是財政政策印錢吹起來的。


軍輝論房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陶子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是政策市,政策市的意思是,受政策影響特別大,經濟規律對其影響小,沒法根據經濟規律來預測。

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是政策市?主要是因為我國土地市場屬於國有,放多少地,什麼用地類型都是國家說了算,私人無法買地建房,因此不完全遵循經濟規律。

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並不是不可預測的,一般是漲一年跌一年平兩年,什麼時候開漲,跟著政策走就是了。政策方面,鼓勵買房、降低貸款利率,降低首付比例,高喊“去庫存”,這就是房價要漲的前兆。相反,提出“房住不炒”,提高利率和首付比例,限購限售限貸,這就是國家不讓你買,房價穩甚至會跌。因此,只要看國家政策是怎麼樣的,房價走勢大概就能預測出來。

當然了,也不能完全考慮政策,畢竟市場經濟還是要遵循一定的經濟規律。房地產本質上還是看你對國家未來經濟狀況有沒有信心,你認為未來中國經濟會持續走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那麼房價長遠看漲,反之則看跌,這類預測,就看個人對於國家的信心啦。


首席投資官


敬請關注本人頭條號,本人從事房地產銷售工作二十餘年,希望彼此能夠分享交流各自的觀點,為買房人提供一些正確的買房經驗和意見,謝謝!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區分問,因為畢竟現在而言全國一盤棋的經濟時代將結束。取而代之的則是國家總體規劃佈局,一省一策的實際執行方案。

就房價而言,籠統的歸納為一二線城市房價和三四線城市房價。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一二線城市房價經歷了二年的限購限貸限價政策的調控,基本房價已經保持穩定。


從2018年開始,隨著各大城市陸續間接放寬限購政策,特別是部分城市為吸引高科技高學歷人才,而實行的落戶制度改革,都大大的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落戶。因此,為這些城市注入了大量的剛需購房者。

進入2018年三月之後,一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普遍出現量升價漲的情況,特別是一些一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的城市板塊,二手房房價漲勢明顯。

一些城市樓王地塊將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入市銷售,也為該樓王區域帶來房價上漲預期。


所以,我認為2018年到2020年一二線城市將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局部一二手價格倒掛嚴重區域,房價漲幅將超出預期。

至於三四線城市,我認為由於2017年這些城市是房價上漲的最大贏家,同時這些城市一人多套房產的情況特別普遍,投資客購房比例也比一二線城市購房比例高。

所以,我認為2018年到202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將以盤整整固為主,房價保持穩中略降的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