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長阪坡曹軍是因為張飛斷了橋才不敢上去打張飛的嗎?

洛丿夜貓子


張飛,劉備的三弟,蜀漢的車騎將軍,為蜀漢立下了赫赫戰功。在建安十三年左右,曹操為了扼殺劉備,以及收復領土,率軍南下。劉軍和曹軍對峙,劉備集團不敵曹魏,被迫率民眾逃亡。而在長坂橋上,曹軍卻因為張飛一人而駐足。

關羽的前言+諸葛亮的謀+張飛的勇+曹操的疑

在建安200年左右,曹操與袁紹打響官渡之戰。於“白馬解圍”一戰中,曹操採取聲東擊西的作戰謀略,於白馬之處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而斬殺執行人正是關羽。

對於關羽,曹操是十分惜才的。在關羽歸附曹操的短短一段時間之內,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為關羽賀。同時,不僅賞了大量的錢財,還讓獻帝封了個爵位,以及把呂布的赤兔馬也給了他。

可是,對於這麼一位曹操很是看重的關羽,卻親口對曹操說,"張飛的勇武勝於他,且能在百萬軍中取人首級"。一聽到這話,曹操十分吃驚,並當場讓逐漸把張飛的名字寫在袖口上,以便時常謹記。

諸葛亮是一個善於營造自己“人設”的認,他還未登上歷史舞臺,“臥龍”之名便傳遍了天下。程昱在聽到諸葛亮歸附劉備時,就對曹操說過,“諸葛亮的才能勝十倍於他”。而且,曹操麾下的其餘文臣也多有稱讚。

至於罵諸葛亮為“諸葛村夫”的夏侯惇等人,就親自在新野嚐到了苦頭。火燒博望坡,不僅燒掉的是曹魏的軍隊,還燃起了諸葛亮“臥龍”的名聲。在隨後,曹操也在火燒新野中感受到了諸葛亮用兵技術的精湛。也正是這兩把火,讓曹操對諸葛亮有了一定的警惕。

至於張飛的勇武,從他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三十餘回合就可以看出來。而後,張飛在隨劉備的四處征戰中,更是把他的勇猛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因為張飛本身的勇猛,再加上關羽之前對曹操說的那一番話,使得曹魏的眾將不得不駐足於長坂橋前,以等曹操來決斷。

最後,關於曹操,他一直呈現出來的大多是多疑的一面。正是因為曹操的多疑,使得他看到長坂橋上只有張飛一騎時,就開始有了疑慮。而後,再看到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更是疑有伏兵。所以,在萬萬不得以的情況下,曹操還是勒馬不前,以待虛實。

曹操的命令,以及一日一夜的追程

在趙雲大戰長坂坡,殺個七進七出時,就是因為曹操的命令。曹操在山坡上看到趙雲的勇猛,以及氣宇軒昂,便產生了收服其為己所用的念頭。於是,曹操便下令,“如趙雲到,不許放箭,只許活捉”。

要知道,曹操是一個很重視漢律的人,而他所建立的曹魏政權制度更是在漢律的基礎上。另外,曹操還有五色棒杖殺蹇圖,踩壞青苗而以發代首等前科。所以,對於曹操的命令,儘管諸將心中怎麼想,表面上還是要遵從的。

因此,也許正是因為這道命令,使得曹魏的將士們在追趕趙雲的時候,並沒有攜帶弓箭在身。再者,趙雲是循著長坂橋而走,才被張飛在那接應的。而追趕上來的曹魏,那就是面對面的把趙雲換成了張飛,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然也可能沒有攜帶者弓箭。

這樣一來,在長坂橋這一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之下,張飛完全有可能守得住,而曹魏一方面也一時難以進攻。

另外,張飛依仗地勢,與文聘,曹仁等曹魏的前部騎兵隔橋對峙時,已是“曹公追之,一日一夜”了。騎兵日夜追擊,腳力足的戰馬勢必先到,其餘的騎兵應該還在趕來的路上,那麼此時與張飛對峙的曹軍數量應在少數,故而張飛瞋目橫矛,敵皆無敢近者,一方面是迫於張飛的威懾,一方面也是在等待後續部隊的到來。

總而言之,張飛所佔據的長坂橋,可謂是佔據了地利的因素,才加上曹魏士兵追趕劉備集團已一天一夜,人困馬乏。同時,曹操也因為多疑的性格,而在未完全弄清虛實之時也不敢過於冒險。正是因為此,張飛才能夠全身而退。


韶華傾夢


實際上張飛在長坂橋頭的時候,橋還沒有斷掉,否則他怎麼回去?之所以曹操大軍不敢向前,不可能是因為橋的原因,而是因為關羽。很多人就奇怪這跟關羽有什麼關係,這時候關羽還遠在江夏呢,我要說,關係很大。

當年,關羽在曹操陣營效力的時候,非常受到倚重,他的能力在整個曹營中都是出類拔萃的。一開始可能還有人不服氣,當他匹馬單刀殺了顏良之後,他真正的實力才被曹操陣營所見證。但是他卻一直強調自己的本事不算什麼,三弟張飛才是“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大牛人!呂布死後,全天下的人能如關羽眼的人沒有幾個,張飛的本領竟然能讓關羽推崇,那要強到什麼地步?

現在,這個比關羽還要勇猛的傢伙就單人獨騎站在長坂橋頭,要與人決戰,曹營中的將領沒人敢去當出頭鳥。關羽萬軍刺殺顏良,這裡面大部分人都是親眼見證的,這個張飛也說不準隨時就衝過來砍人頭,誰都不願意當下一個顏良。尤其是曹操,作為最顯眼的那個,他自己心裡絕對會發憷。所以當有一個人開始帶頭退縮,那就是一卷十十卷百,山崩地裂。

正史記載,整個三國裡面裡面,能稱得上“萬人敵”的大將,就只有關羽張飛這哥倆。演義裡面雖然添加了許多不存在的情節,但是關羽匹馬入陣殺顏良,張飛獨據橋頭退曹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正是因為這兩件高光事件,才會被認可一人可抵萬人使用,這個評價不是隨便給的,而是曹軍陣營裡的智囊核心程昱,郭嘉,劉曄等人給出的結論。

所以,劉備真真的是命好,只要有這倆兄弟在身邊,就相當於擁有兩萬兵馬。這也是為什麼劉備再怎麼落魄,依然被那些眼光毒辣的人比如曹操,周瑜等人視為極大威脅,劉關張光芒太耀眼了。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歷史上曹軍追到長阪不敢上前,一方面是畏懼張飛,另一方面可能是並不清楚劉備在前面。

張飛在長板橋上單騎斷後,曹軍許褚、張郃、張遼等名將不敢上前,最後三聲斷喝嚇死夏侯傑,喝退曹操百萬大軍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故事。不過在歷史上的當陽之戰中,張飛確實曾經只帶二十騎兵為劉備斷後,將橋破壞以後橫槍躍馬,向曹軍挑戰,追來的曹軍不敢靠前,劉備得以倖免。演義中的故事並非單純虛構,只是做了了一些藝術加工而已。

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歷史上的當陽之戰曹操是精選曹軍中的精銳騎兵五千追襲劉備,雖然沒有演義中的幾十萬大軍那麼誇張,但是這五千精騎是曹軍中的精華,包括了曹操百裡挑一組建的虎豹騎,戰鬥力是非常驚人的。

然而就是這麼一支精銳曹軍,在面對張飛和二十個騎兵的時候,居然無人敢上前。即使考慮當時戰場上比較混亂,劉備最後逃亡時身邊總共只有五十多人,五千曹軍不可能都追著這支小部隊,張飛在長板橋上遇到的曹軍可能只是其中的部分,這個結果也是非常驚人了。

出現這種情況,一來張飛和關羽齊名,素有“萬人敵”、“熊虎之將”的美名,長的雄壯威猛,武藝出眾。曹軍的追兵雖然是曹操精選的精銳,但是和張飛相比顯然差的多。

而更重要的是劉備既然是小股人馬逃走,而當時劉備南下時還帶了十多萬難民,那麼在混亂的戰場之上,這一批曹軍追兵也未必就能確認前面逃走的這小股人馬裡一定有劉備。

在這種情況下,衝上去和張飛戰鬥風險大,而收益可能很小,曹軍因此猶豫不決,畏懼不敢上前也是正常的。而在冷兵器時代士氣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追兵看到身邊其他人都逡巡不前,自然更加畏懼張飛,沒人有勇氣上去一搏了。

所以張飛能擋住追兵,一是自身武藝高強,二來曹軍也很可能沒有意識到劉備真的就在前面,沒人敢和他拼命。


不沉的經遠


張飛的佈置,不只是喝斷長板橋,他在後面還有佈置。

他令手下的騎兵,帶著樹枝來回不停地奔跑製造出了有大軍,準備伏擊的現象。再加上張飛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武力。所以曹操不敢貿然進攻。


八零後愛做夢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說了這個故事。

曹操大軍追到長坂橋前,只見張飛一人,“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長矛,立馬橋上。”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懼張飛之威不敢冒然進攻,洽巧此時他身邊大將夏侯傑被嚇得肝膽俱裂,倒撞馬下,曹操回馬而走,一時亂了陣腳,紛紛奔逃。

這段看來好象是張飛一聲吼嚇退了曹操,其實不然,是張飛佈了疑陣,他命令二十個士兵,在馬尾拴上樹枝在遠處樹林子來回奔跑,弄得煙塵四起,如萬馬奔騰做為疑兵。曹操看見遠處煙塵,只見張飛一人立在橋上,恐怕有埋伏才不敢進攻。

張飛見曹軍遠去,便拆了橋。曹操回來見撟斷了便急令進軍。

此問題正如劉備所說:“若不斷橋,彼恐有埋伏,不敢進兵,今拆斷了橋,彼料我無軍而怯,必來追趕。”

所以因張飛沒斷橋,曹軍才不敢上去打張飛。





用戶李森


張飛長坂坡之戰,曹操手下的人都不敢去攻打,很重要的原因是曹操的部下心裡沒有把握,不知道張飛這個人的底細,加上曹操心裡也覺得張飛是很厲害的,就擔心他設計,自己的軍隊會吃虧,就下令大家都不準動了。

原因一是眾將領心裡沒有底

讀到這裡的同學,都會很不解,為什麼曹操手底下那麼多的名將,就沒有一個敢過去應戰呢?那是因為大家都不清楚張飛有什麼實力,他會做什麼,加上曹操就在身邊,自己搞定張飛還好,要是沒有搞定,給張飛抓了,那不是給曹操一個不好的印象,以後想升職加薪都難了,所以他們不敢出手了。

原因二是許褚是曹操身邊的貼身侍衛

那麼曹操為什麼不派出許褚?要知道許褚有著武力高強,打仗也是一把好手,為什麼他不出手呢?那是因為許褚是曹操身邊的貼身侍衛,他的主要目的不是上場打仗,而且保護好曹操的安全。

而曹操不會給許諸以身犯險,要知道曹操已經損失了一個忠心的典韋,那麼就更加珍惜了忠心的許諸,就不許他去應戰,在自己身邊保護好自己就好了,應戰可以派其他人就好了,沒有必要忠心的許諸去送死了。曹操不需要他立戰功,都是一樣相信他的。

原因三是曹操下令大家不準動

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曹操下令大家都不準動,因為曹操根本就沒有看清楚張飛對面有多少人,張飛的埋伏有多深,擔心自己的會損兵折將的,就更加不同意手下的將領去送死了。


福子說歷史


按照演義種的說法,曹軍在追擊劉備到當陽時,張飛一人一騎站在當陽橋上一聲大喝,不僅把一名曹軍將領當場嚇死,就連當陽橋都被震斷,最後曹操的百萬大軍硬生生被嚇得慌忙撤退。

當然,羅老爺子也知道,單憑張飛的一聲吼就嚇退百萬大軍實在太誇張,所以就讓張飛提前佈下疑陣。

據演義中記載,張飛提前讓手下二十個士兵躲到身後的山林中,然後在馬尾巴上拴著樹枝來回奔跑,這捲起的陣陣灰塵讓人感覺如同是萬馬奔騰。在這種背景下,曹操害怕有疑兵,才下令撤退。

但其實呢,曹軍之所以撤退,主要是因為這支曹軍並不是曹操的主力部隊,而是曹操派來追擊劉備的五千輕騎兵,曹操和他手下的重要將領都不在其中;更重要的是,這枝曹軍的軍事任務,並不是務必全殲劉備一夥,而是打破劉備南下江陵的計劃。

當時,在劉琮選擇投降曹操後,劉備就率領自己的本部人馬和十萬多荊州百姓往江陵方向轉移,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劉備一再說自己是不忍心拋棄這十萬跟隨自己的百姓,但其實,劉備把這十多萬老百姓裹到江陵,主要就是想以此在江陵構建新的戰略防線。

因為,當這十萬多荊州百姓來到江陵後,一方面可以讓劉備擁有眾多的後援力量。更重要的,有這樣多的百姓隨劉備南遷,本身就證明,荊州人民都想抵抗曹操;否則,怎麼會有這樣多的人,隨劉備南遷呢?這樣劉備在江陵一線組織人們抵抗曹操時,就相對很容易做到。

否則,如果劉備只是率領一枝孤軍跑到江陵,他想發動、組織江陵的人民與他共同抵抗曹操,估計是很難的。

因為,你劉備自己都讓曹操打成為一枝亡命跑路的孤軍,現在荊州人民又大都接受了曹操統治荊州的事實,大家再繼續跟著你劉備抵抗曹操,能有什麼前途?

只要我們知道這一點,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劉備寧願冒著被曹軍追上的危險,也要一心把這些老百姓南遷到江陵一線。

當時的劉備,大約是這樣考慮的,如果曹操率領主力部隊來追擊自己,時間上肯定來不及,因為以主力部隊的行軍速度,肯定追不上。而且曹操剛得襄陽,一時半會也不敢輕易離開襄陽。

這樣一來,曹操只能派輕騎前來追擊自己,這樣才有可能追上。問題是,劉備相信以他自己的威名,曹操絕不敢派輕騎來追擊。因為幾年前,夏侯惇冒險追擊劉備,就曾讓劉備打得狼狽不堪。從這層意義上說,當時的劉備就在賭曹操不敢來追擊自己。

在這種背景下,劉備不但沒有想著如何防備曹操派輕騎追擊,甚至還讓關羽率領軍事主力,從水路快速向江陵進發。但可惜的,曹操也洞悉到劉備的意圖,所以他當即就派出五千精銳騎兵前去追擊劉備,最終他們在當陽成功追擊到劉備。

從這層意義上說,當時劉備所面對的敵人,並不是曹操和他的百萬大軍,而是這五千騎兵,所以趙子龍大戰長坂坡也好,還是張飛嚇退曹軍也好,其對手也都是這五千騎兵。

本來,以劉備的實力,面對這五千騎兵,未必會敗得一塌糊塌。問題是,劉備事先已讓關羽把自己的主力部隊帶走,這樣劉備再面對曹操的這五千騎兵時,自然就只能選擇跑路。

對於這枝曹軍來說,他們在當陽追上劉備後,一方面已截斷了劉備繼續南行的道路;另一方面,那些跟著劉備南撤的老百姓,也在他們的安撫下,開始北返。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已經相當於完成了他們的軍事任務,因為劉備企圖到江陵構建戰略防線的意圖已經落空。

既然如此,這五千輕騎自然沒必要再繼續冒險追擊下去,因為想靠這區區五千人,就全殲劉備這一夥人,這種難度實在太高,估計就是曹操親自領隊,都不敢報這種希望,更何況其他人呢?

甚至而言,曹操在交給他們軍事任務時,很有可能會告訴他們,千萬不恃勇擴大戰果。所以,當他們看到張飛在當陽橋阻擋時,自然犯不著再繼續追擊。否則,五千輕騎追擊劉備一夥,到時誰滅誰,還真說不準呢?


小玲子說


克勞塞維茨提出過這樣的軍事理念:戰爭應該是政治的工具,而不是政治為軍事服務!一千多年前的長坂坡之戰,諸葛亮、徐庶、糜竺等謀士,關羽、張飛、劉封、魏延等戰將,一再要求劉備疏散百姓,奔襲拿下江陵,實是“政治為軍事服務”;唯有劉備真正懂得“軍事是政治的工具”,全力保護百姓撤退。正是劉備長坂坡的愛民高於一切,故意示弱掩護聲東擊西的戰略轉移,誘發 “赤壁大戰”各種機緣巧合,實現起死回生!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絕非酒話!



一、百姓隨軍轉移,劉備逆境豪賭

劉表擔心劉備在新野,不利劉琮繼位後把控,便調劉備駐防樊城。既可拱衛襄陽,又便於監控。蒯越搞定劉琮降曹後,派著有《周易注》、《太玄經注》、《法言注》等書的經學家宋衷,前來樊城通知劉備:解除防備,準備繳械。劉備怒,宋衷是名士,無法殺之。

劉備立即派徐庶去新野主動撤回幾千駐軍,順便接回徐母!部隊是本錢,不作無謂犧牲!根本未與曹軍接觸,哪來火燒新野!徐庶回來:“主公,見諒!老母叮囑,要我帶上願意隨軍的百姓!”

虛歲四十八歲的劉備,早已不再單純,尤其經過諸葛亮那番理論聯繫實際的EMBA培訓,野心爆棚!一改過去偽善的本色,黑厚達到十級,嫻熟政治軍事!他已知新野百姓隨軍撤退,心中也備本黑賬!仍假意說:何德何能,竟贏得百姓信任,這是我莫大的榮幸!絕對要保護百姓南撤江陵!

路過襄陽、中盧、宜城、編縣等地,隨軍百姓漸達十萬餘!這與劉備暗中派人宣傳曹操“徐州屠城,官渡坑卒”有關!從樊城出發走了十四天,才到當陽,一半路程未到!眾臣將多次建議“丟下百姓,急襲江陵”!劉備老淚縱橫:“今人歸我,何忍棄之。曹操挾天子佔天時,孫權恃江東得地利,我唯有以人和抗之!”徐庶感之“主公誤事”,諸葛亮憂之“主公豪賭”!



二、長坂坡大潰敗,劉備政治大戲

劉備深知,攻打襄陽,難成也無利!蒯越調進襄陽的各路兵馬,達四五萬人,外加堅城固牆,攻城非易事!北面就是步步緊逼的曹操十五萬大軍,攻城一旦僵持,就有可能被人家包餃子!即便攻進城,被十五萬曹軍包圍,也是鄴城的審配,易京的公孫瓚,失敗必然!何況劉備擅長游擊戰,從未有死守孤城的習慣!

期初,劉備對徐庶帶領新野百姓撤退大為不滿,但看到百姓臉上虔誠的把自己當救星的政治期待,及大多數百姓是自己士兵的親戚與老鄉,他腦袋裡的黑厚細胞開始高速復活!

加上新野的退守部隊,劉備手中僅兩萬人,其中包括關羽水軍一萬餘!真正所謂南撤的陸軍不到一萬,就是到了江陵,如果守軍不明大義死扛,未必一月就能拿下,依然存在被曹操包餃子的可能!而且死守江陵孤城,也不明智!唯一出路就是去江夏,與劉琦匯合,背靠江東,凡是要有退路。成功的領導人,無論實力大小,絕不走死棋!

按諸葛亮所言,失去荊州,意味自己失去未來,那麼荊州將來勢在必得!經營荊州靠什麼,靠民心!眼下無論如何也不能甩掉的追隨自己的百姓,運籌得當就是與曹操爭奪荊州民心的大棋!這個不能告訴任何人,現在軍中無論謀士,還是將軍,都太年輕,難以理解這樣高政治的道理!

於是,在樊城出發時,劉備就把諸葛亮、徐庶找來:老百姓真的不能丟,我也知道此去凶多吉少!這樣行不行,讓關羽帶領水軍,先去江夏與劉琦匯合。如果能達江陵,攻城有難,他們可運兵支援;如果遭曹軍追擊,就派船到江邊接應,能救多少救多少吧!聽天由命,不可走漏消息!於是,挑選精銳,拔付關羽!自己帶著餘下七八千士兵,護送著百姓,浩浩蕩蕩進行戰略轉移。

果不出劉備所料,在長坂坡被曹純五千虎豹騎追殺,大敗特敗!有人還把長坂坡之役當做虎豹騎的戰績,其實在劉備眼裡,簡直是“幫自己走棋!”



三、長坂坡之役中,劉備實現目標

1、藏兵於民!七八千士兵,按照劉備要求,分散護送老百姓撤退,順便照顧自己親眷,成功達到藏兵目的。事後到達江夏,劉備與劉琦合兵,仍有三萬多部隊,原因就在於長坂坡散兵的迴歸!

2、成功導演“長坂坡血案”!曹軍歷來手腳不乾淨,虎豹騎面對攜帶家產的難民,手技癢癢,上演一場大劫掠,一萬多百姓死於曹軍刀下!與劉備軍隊,親民愛民相比,曹軍就是惡煞魔鬼!從此,荊州人對曹軍再無好感的!後來赤壁之戰中,荊州兵沒有上乘表現,就是劉備提前埋下仇恨火種!

3、長坂坡之敗,劉備的“弱智”充分暴露!帶著十萬百姓,一天十多里路,去攻打五百里開外的江陵,這樣的軍事指揮,不是腦子進水還是啥。曹操從此瞧不上劉備,拒絕荀攸、蒯越 “先陸上進攻劉備,後江上圖謀孫權”建議!覺得“一石二鳥”徹底消滅荊吳,易如反掌,這是劉備給曹操在赤壁犯下“驕兵必敗”提前下了藥!

4、移花積木,騰挪大轉移!如果直接改退夏口,曹操會為“斬草除根”派兵追到夏口,劉備連“連接東吳”機會都沒有,就被消滅!最多似當年徐州,隻身潛逃!如今“明去江陵,暗去江夏”,既得名,有得利,迷惑曹操,贏得口碑!劉備瞞著所有人下注,還真的賭贏了,這才是真正奸雄!曹操奸在明處,玄德奸在暗處!



四、張飛跨橋斷喝,只因對手太弱!

曹操進襄陽!宴間問劉備在哪?蒯越說:去江陵搶糧草輜重去了!曹操想,劉備到徐州幾天能聚幾萬人馬,到汝南敢勾結劉闢、龔都打許都,這小子有錢有糧,啥事不能幹!派曹純追劉備,文聘帶隊!

曹純、史渙、韓浩、文聘等率五千虎豹騎,一天一夜奔襲三百里來到長坂坡!文聘先到傻眼了,漫山遍野都是百姓!便下令:只抓劉備!虎豹騎不理他,舉刀就砍就搶!文聘大喝:莫傷百姓,軍法處置!他忘了自己是降將,沒人聽他!

曹純跟上,遇見馬車,認出是甘糜兩位夫人!先將糜夫人及她的兩個女兒抓出來,再抓車上甘夫人與阿斗時,趙雲來了,一番槍雨,十幾個虎豹騎斃命!曹純拿糜夫人威脅趙雲,糜夫人抓住曹純劍尖,抹脖自殺!這時劉備另一護衛陳到也趕來,兩人將曹純、史渙擊落下馬,護著馬車跑了。

曹純、史渙重上坐騎,帶著劉備兩個女兒,又追上一個馬車,車上是徐庶母親!文聘趕來:“爾等王師,焉能如此殘害無辜?”曹純這才發現自己的隊伍,早已開始搶掠濫殺。傳令:“不準搶劫妄害,繼續追敵!”史渙說:“劉備逃命有術,加上悍將保護。我們耽誤這麼多功夫,很難受追上,但願韓浩能得手!”

韓浩真的追到了劉備!劉封、魏延等保著劉備過河,張飛帶二十個騎兵立於橋上。韓浩指揮手下進攻。張飛長矛一掃,十幾名虎豹騎未交一合皆斃命,沒人敢上!張飛學二哥關羽眯眼熬時間,覺得時間差不多,突然怒睜大喝:“燕人張翼德,誰來決生死?”韓浩馬驚倒退兩步,眾士兵皆退!張飛一矛挑起三個曹軍屍首,砸向對岸,曹兵紛退!張飛隨後撤退,好半天曹兵未敢過橋!

至於說,所謂張飛當橋大喝,嚇死夏侯傑,嚇退百萬大軍,曹軍諸將無人敢應戰,那是痴人說夢,成人童話!還不如直接說,張飛就是葫蘆娃呢!



最後就劉備扯點淡!

有時候看到抖音上,很多男士因為彩禮,或無車無房,被丈母孃逼的焦頭爛額,不由得想到劉備!為了江山,長坂坡丟掉了妻子糜夫人,還有兩個女兒,依然堅定不拔!這個人心真大!

正印了那句古話:大丈夫何愁無妻!其實,只要你肯努力,成為真正的大丈夫,丈母孃索要的那點小錢,何足掛齒!我們真的應當好好向劉備同志學習!劉備簡直就是“大丈夫何愁無妻”的典範,深深懂得:只要林子足夠大,何愁沒有鳳凰來!他從不借口所謂的愛情,去奢求抱得美人歸的春夢!

打鐵還需自身硬!擁有江山,何愁美人!長坂坡之敗,對於小男人而言,相當殘酷,丟妻棄女,昏天黑地;而作為大丈夫而言,那是孕育黎明的黑暗,前面就是柳暗花明!長坂坡後,便是乾坤大挪移的赤壁之戰,窮小子劉備搖身一變成為全國第三的CEO,抱得不到二十的江東一姐孫尚香,還有巴蜀第一美女吳夫人!

豔福不淺,實際上是悽風苦雨的長坂坡孕育的!


雲子落


這件事發生在火燒新野之後,劉備帶著軍民百姓一起逃亡。而攻下荊州的曹操大軍不可一世,乘勝追擊。雙方懸殊差距巨大,劉備真的好似惶惶如漏網之魚,差點就“一哭二鬧三上吊”了。

張飛負責鎮守當陽橋,他只帶著二十兄弟,來阻隔曹操的數十萬追軍。以寡敵眾,嚇得曹軍當時駐馬不前,軍心有點動搖。

《三國志 張飛傳》記載:“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

那麼曹操被張飛嚇退的原因是什麼呢?

  • 一、大將之威

張飛其名,曹操經關羽提及,早已銘記在心。知張飛乃“萬人敵”。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雖然關羽有誇大成分,但張飛的武力,曹操是深信不疑。

曹操曾被馬超殺的割須棄袍,狼狽不堪。面對可能比馬超更強的張飛,曹操心裡恐慌,更加心驚膽戰。不敢冒這個生命危險。

張飛怒目圓瞪,橫矛立馬,據水斷橋,其勢囂張。曹操一見這樣的張飛,心中撇去恐懼,又生疑慮。張飛的自信哪裡來的?難道除了高強的武藝,還有身後埋伏?

曹操如此一想,幾乎認定張飛的勇猛之外,還是頗有智謀的人物。更是不敢上前。

當陽橋頭,張飛完全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擋住了狡詐多疑的曹操。與是否斷橋沒有關係。

  • 二、奸相之疑

曹操到達當陽橋時,張飛身後煙塵四起。曹操行軍多年,養成多疑的習慣。對張飛身後的情況多有懷疑,想通過觀察張飛的露怯與否來判斷。

結果張飛氣焰囂張,膽大包天,絲毫不將曹操幾十萬軍隊放在眼裡。面色如常之外,竟還敢喝罵曹軍,催促決戰。

這一系列舉動,徹底讓多疑的曹操掃去顧慮,認定張飛是來誘敵的,身後必有埋伏。

曹操又擔心遲則生變,曹軍被偷襲,便不再拖延觀察,勒馬潰逃。

當陽橋頭,曹操犯了多疑症,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反而造就了張飛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奇壯舉。

  • 三、眾人之嫌

曹操到達當陽橋,張飛獨自鎮守。除了曹操之外,其手下大將徐晃、張遼、許褚等人也無一人上前,敢與之相鬥。

關羽曾在曹營時,曾多次誇讚張飛勇武。曹操手下眾將遇顏良、文丑時,尚不敢與之相抗。何況與關羽一個級別的張飛。

此時眾將相互推諉,都不想成為張飛的刀下之鬼。即便不死,逃得性命,那一世英名也毀於一旦。誰都不想做這個倒黴的出頭鳥。所以張飛一人橫刀立馬,視眾將如草芥。

眾將不作為,曹操也無他法。除了避其鋒芒,別無他法。

結語

張飛一人獨抗曹操數十萬大軍。主要是得益於關羽為他傳揚的天下勇名,以及個人魅力、身後疑兵。這三者缺一不可。

若夏侯惇一人帶兵前來,便是一場大戰。

若魏延等人據守當陽橋,也是一場大戰。

所以,這三個條件加在一起,方才是張飛喝退曹操幾十萬大軍的原因。


黑白歷史說


歷史上的張飛原本就是萬人之敵、熊虎之將,而在三國演義中,張飛在長坂橋“據水斷橋”,阻擊曹操百萬大軍追擊,為劉備斷後,更是張飛一生最輝煌、最經典的戰役。

張飛據水斷橋,嚇得曹營頭號猛將許褚不敢上,嚇得曹操身邊貼身衛士夏侯傑倒撞於馬下,就連曹操本人,也被張飛嚇得固定頭髮的冠簪掉落,披頭散髮地奔逃,為何曹營眾將,包括曹操本人都這麼怕張飛?張飛再厲害,不也就是一個猛將嗎?曹營百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也把張飛淹沒了,何以如此怕張飛?

要想明白這個問題,就必須瞭解當時的戰場實際情況,張飛所謂的“據水斷橋”其實是張飛拆掉了橋樑,依靠河水,而阻擊曹軍,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張飛一個人站在河水的一邊,而曹操的追兵站在河邊另一邊,中間隔著一條河。

曹軍如果想要攻擊張飛,就得過河,可是橋樑已經被張飛給拆掉了,要想過河就只能蹚水過河,蹚水過河就必須知道河水的深度,一般來說,有橋樑的河水都不會淺,況且張飛也不是傻子,想要據水斷橋,當然會選擇一條深一點的河水,才會起到作用。

文聘是第一個到達河邊的曹軍將領,接著是曹仁、李典、夏侯淵、夏侯惇、樂進、張郃、張遼、許褚等將領相繼趕到,眾將驚詫於張飛的勇猛,居然敢一個人阻攔百萬大軍,又擔心中了諸葛亮的計謀,不敢搶著過河,於是只得派人通知曹操親自前來。

眾將為什麼不敢過河,許褚可是曹營頭號猛將,而且又喜歡單挑,這次居然也老老實實地和其他將領一樣站在岸邊看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條河。

張飛據水斷橋,實際上是利用了河水與斷橋形成了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你可以試試,河水又深,曹營眾將想要攻擊張飛就必須從河水中趟過,別說河水的深淺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深淺,你敢過河嗎?

張飛在岸邊來個半渡而擊,曹將在水中,張飛在岸上,水中根本無法施展武藝,而岸上的張飛很容易就能攻擊過河的曹軍,看以簡單的據水斷橋,至少隱藏了眾多的計謀:一夫當關和半渡而擊,這是曹營諸將不敢打張飛的第一個理由。

張飛只有一個人,曹營有百萬之眾,就不能發動曹軍一起強渡河水去攻擊張飛呢?很簡單,誰也不願意第一個去送死,第一個過河的人,一定會被張飛殺死,無論他是誰。

所以曹營眾將不敢打張飛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張飛武藝高強、作戰勇猛,在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張飛的兄弟是關羽,關羽曾經投靠過曹操,為曹操殺了顏良、文丑立下大功,當曹操因為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而稱讚關羽是神人時,關羽卻對曹操說了一句讓曹操終身難忘的一句話:我三弟張翼德在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曹操聽了這句話後大吃一驚,關羽都已經夠厲害,他還有一個更厲害的三弟張翼德,於是曹操立即對左右說道:今後如果遇到張翼德,不能輕敵。曹操說完之後,還把張翼德的名字記在自己所穿的衣袍襟底,以便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所以當曹操趕到長坂橋時,發現河對面就是張翼德,再加上曹操觀看了當時的情況,很快就明白了張飛據水斷橋的含義,一是讓曹軍不知道河水深淺,不好過河;二是就是算曹軍強行過河,張飛也能半渡而擊之。

曹操為了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於是又對左右的將領說道:我曾經聽關雲長說過,他三弟張翼德於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今天一見,各位不可輕敵。

原本曹營諸將還是半信半疑,再加上他們的領導曹操這麼一說,文聘、曹仁、李典、夏侯淵、夏侯惇、樂進、張郃、張遼、許褚等等將領都深信不疑,誰也不想被張飛取了首級,因此更加不敢上前。

張飛原本就是火暴之人,看到曹操手下這麼一大幫人站在面前,又不敢上前應戰,就這麼傻站著,倒是張飛沉不住氣了,先後連來三聲大吼,張飛說話原本聲音就大,再加上這麼一河北獅吼,就把曹操身邊很緊張的貼身侍衛夏侯傑嚇得從馬下掉落,倒掉於馬下。

這下子,曹操也怕了,心理上相當緊張,夏侯傑一倒,曹操還以為張飛使用了什麼法術呢?立即掉轉馬頭就逃,而且在逃的過程中,還因為緊張,把固定頭髮的冠簪弄掉了,曹操披頭散髮的向西逃走了,可見曹操當時一是非常緊張,二是逃跑的力度過猛,把冠簪甩掉了,才弄得披頭散髮的。

現在好了,主帥曹操都嚇跑了,其他將領哪有敢上的?於是一溜煙的工夫,百萬曹軍全都逃走了,這也就是張飛據水斷橋嚇退百萬曹軍的故事,張飛靠的是謀略和勇氣,所謂的謀略就是斷橋,造成有利於自己的地形,所謂的勇氣就是百萬軍中取上級首級的武力,這就是曹軍不敢打張飛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