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黃怎麼栽培?怎樣才能種出又嫩又黃的蒜苗?

鄂硒農技


蒜黃香味濃郁,鮮嫩可口,營養豐富,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開胃菜,其種植範圍也比較廣泛,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那麼,怎樣栽培才能種植出又嫩又黃、品質好的蒜苗呢?

蒜黃的生長環境

蒜黃實際上就是大蒜的幼苗,不同的是,蒜黃實行的是軟化栽培方式。軟化栽培就是將作物種植在無光或弱光的條件下進行,從而讓器官柔軟、黃化的栽培技術。

所以想要栽培出又嫩又黃的蒜苗是需要在無光或弱光的環境下進行的,不過這還不夠,想要蒜黃順利生長還需要適宜的溫度。那麼溫度多少合適呢?那就是12-30°C,在這個溫度範圍內,蒜黃均能生長,而且溫度越高生長越快。

蒜黃的播種時間

因為蒜黃對溫度適應範圍比較廣泛,所以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進行栽培,五月份是蒜頭的收貨季節,這個時期恰逢夏季的高溫期,溫度經常在25℃以上,蒜頭是處於休眠狀態的,所以收穫後不處理直接播種,是不會發芽生長。

因此,如果9月前播種的種蒜,必須先打破其休眠期,才能使其正常出芽。具體方法就是將蒜種在0~5℃的暗黑環境下貯藏1個月後再播種。

蒜黃的播種場地

蒜黃的場地選擇有很多,可以選擇在溫室內遮光栽培,也可以選擇在窖內栽培或建設栽培池進行種植。

但無論是選擇哪種栽培方式,都一定要注意好遮光、溫度管控等方面的工作。比如處在八、九月的高溫季節,那麼應適當的進行降溫工作,處於冬、春低溫月份應適當進行保溫工作。

蒜種的選擇

蒜黃的生長過程中,所需的大部分營養都是來自於蒜種本身的,所以在種植前一定要進行挑選蒜種工作,選擇個頭大、蒜瓣多、無病害、凍害、蟲害的大蒜作為蒜種。

另外,白皮蒜和紅皮蒜是由區別的,白皮蒜種植出來的蒜黃、辣味相對比較低,但是產量高;紅皮蒜種植出來的蒜黃比較粗壯且辣味足,但是產量比較低。

蒜種的處理

種植前要進行浸泡處理,把挑選好的蒜頭用清水浸泡24小時,使其吸收足夠的水分後即可。浸泡這一步操作雖然簡單,但是必須要進行的,否則播種後進行澆水時,蒜種會因吸水而發生膨脹,之後會在培養床上擠壓不利於蒜黃髮芽。

播種的方法

播種蒜黃的方法又可以稱為排蒜,就是將浸泡好的蒜種一個個的緊密貼合在一起進行種植。具體操作:蒜種頭部朝上,根盤朝下,頭與頭之間相互排緊,空隙處可排些散蒜,整個床面都要排滿,並用手壓齊。

播種後的管理

蒜黃雖然栽培技術比較簡單,但也並不是栽種好就沒事的,之後還需要後續的管理。

1)溫溼度管理

為了蒜芽提早萌發,在栽種初期應提高溫度,將溫度控制在日均25-27°C左右。發芽後隨著蒜黃的生長,應該將溫度逐步降低到18-22°C。在收穫的前5天,應將溫度降到白天18-20°C,夜間13-15°C。

栽種後,室內的空氣相對溼度應維持85-90%;到了中後期,蒜葉密集生長時,應及時排溼,防發生糜爛情況;收穫前為了減少蒜黃的失水萎蔫情況,室內的相對溼度應維持在75~80%。

另外,如果溫度過高,蒜黃生長快,植株細弱易倒伏,從而降低其產量和品質。為了出現倒伏可以在培養床上平鋪一張大眼網,在四周固定好,確保蒜黃能夠直立生長。

2)適時澆水

在進行澆水工作時要做到前期水量小、後期水量大。因為前期蒜根生長緩慢,澆水量過大的話,蒜頭就會漂起來,甚至擠成一堆,出現因缺氧而爛蒜的情況;到了中後期蒜根叢生密佈,像毛氈一樣連成一片,蒜黃此時生長量較大,需求的水分和熱量較多,因此澆水次數比前期增加,澆水量要稍微加大。

3)適時收穫

蒜苗從栽種到收穫通常只需20天左右,在蒜黃長到35-45釐米時就可以進行收割了。收割包紮好後,蒜黃需用乾淨的水進行沖洗降溫,因為蒜黃在較高的溫度環境中生長的,收割後直接放到室外,容易出現腐爛情況。蒜黃沖洗好後還要用塑料布蓋好,避免見強光。

收割後繼續進行日常的管理,間隔20天左右可再次進行收割,一般栽培蒜黃收穫2-3茬後,即可清理池內蒜頭殘留物,消毒處理後進行第2次播種。

以上就是關於蒜黃栽培和管理的方法,蒜黃是一種種植比較簡單的作物,但需要注意的是,種植作物需要購買大量的大蒜資金需求比較大,並且蒜黃不易儲存如果沒有銷售渠道還是不要進行大規模種植為好。


似流年S


蒜黃是大蒜在無光或弱光以及適宜溫度和水分條件下,依靠自身的貯藏營養和一定的施肥技術而形成的一種軟化栽培產品。蒜黃色澤為黃白色,香味獨特,品質鮮嫩。蒜黃生產比較容易,從種到收兩個月,可收割2~3刀。蒜黃生產佔地面積小,收益高,幾乎不施用什麼肥料,不噴任何農藥,很容易實現無公害。

(1)生產季節每年從9月份到第二年1月份均可生產,一般以冬季生產的產品需求量大,市場價格高。1月份以後因為多數常溫貯藏的大蒜蒜肉養分耗盡,雖也能勉強利用,但價值很低。經過輻射處理的大蒜因種芽已被損壞不能做種。(2)場地選擇①日光溫室。日光溫室生產蒜黃有3種方式:一是地下式。即在溫室靠東、西山牆處根據所需面積下挖150~200釐米深的坑,坑中部留出1個高20釐米,能夠供人操作的小高臺。二是半地下式。即下挖30釐米深整平池底,再用挖出的土在池四周築成30釐米高的埂。三是地上式。即在地面上用磚在畦四周築成高50釐米的埂,然後在頂部扎架覆蓋草苫進行遮光。

②塑料拱棚。塑料拱棚的增溫效果不如日光溫室。一般在拱棚內下挖50釐米深的坑,坑內鋪10釐米厚的麥秸,再覆蓋塑料薄膜作為隔熱層,其上再鋪設地熱線,線上再鋪5~6釐米厚的細沙待排蒜。池上頂部架設遮光物。夜間棚外加蓋草苫進行保溫。

③井窖。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土質黏不容易塌陷的地方挖窖。窖形似壇,口小肚大,窖口直徑1米,深2米,窖底直徑2~3米,中間留出一個直徑60釐米、高20釐米的操作檯。

④窯洞。丘陵山區利用窯洞良好的保溫和遮光條件進行蒜黃生產,投資少,管理方便。(3)品種的選擇生產蒜黃所用的品種要滿足產量高和生產週期短這兩方面的要求。一般蒜瓣大的品種,貯藏養分多,產量較高,品質也好;心芽較長的品種,蒜黃長得快,苗壯產量高,但心芽不能過長,一旦心芽長到蒜瓣之外了,蒜黃就彎曲,產量反而會低。目前,各地用於蒜黃生產的品種有蒼山大蒜、河北安國白蒜、寶坻大蒜、北京紫皮蒜等。(4)蒜種的選擇①選擇大而均勻的蒜頭做蒜種。這樣的蒜頭出苗後不但長勢旺,而且非常整齊,產量和品質都好。

②選擇緊實的蒜頭做蒜種。蒜頭越緊實,長出的苗子越好。用手緊握有堅硬感的大多是緊實蒜頭,而感覺發軟的大多是脫水蒜頭,其生命力弱,長出的蒜黃不會壯。

③不用傷熱蒜種。傷熱的蒜髮芽慢且細弱,蒜苗尖打鉤彎曲,長不出健壯的苗子。傷熱蒜頭的根發褐色,蒜瓣肉色發黃。

④使用已經解除休眠的蒜種。大蒜收穫後都有一個休眠期,一般為60多天,渡過休眠期後播種才能發芽生長。蒜種解除休眠的標誌是蒜瓣出現根突起,幼芽伸長,芽鞘與新葉之間出現空腔。(5)蒜種的處理排蒜之前一般都要對蒜種進行一番處理。首先是泡蒜,做法是將蒜頭從蒜辮上一個個揪下來,或用剪刀剪下來,剝掉蒜頭外的老幹皮,顯露出小瓣但又不使其散瓣。用45℃以下溫水浸泡,一般泡到蒜皮有柔軟感即可,大約需要12~24小時。1千克幹蒜頭泡好後可增加到1.5千克。泡蒜時,每500千克幹蒜頭放入硝酸銨0.35千克,對以後蒜黃生長非常有利。泡好的蒜頭撈出後放到簾子上淋水,再用草苫或麻袋蓋好,悶8~10小時,然後進行剜蒜。剜蒜就是將蒜頭上的老根盤殘留的蒜薹梗用小刀之類的工具挖掉,但要保持蒜頭完整,不散瓣,其作用是促進出苗多髮根。(6)排蒜排蒜就是栽蒜。將蒜頭挨個擺在畦上,並且用散蒜瓣填栽蒜頭間的空隙。全畦排滿後,覆蓋細沙土5~6釐米,以保持土壤水分,同時也便於收割,每平方米用蒜種14~18千克。(7)栽後管理蒜黃生長的關鍵是溫度和水分的管理。

①溫度管理。在出苗前溫度要高,白天控制在26~28℃,夜間18~20℃,以促進早發芽。出苗後到苗高26釐米時,白天溫度應該控制在24~25℃,晚上16~18℃。採收前4~5天,溫度應控制在12℃左右。

②水分管理。栽後到收割第一刀,一般要澆3次水。澆水量前期宜大,後期可小。栽後隨之澆頭水,每平方米用水35千克;苗高6~9釐米時澆二水,每平方米用水30千克;收前3~5天澆第三水,每平方米用水202千克。頭刀蒜黃收割後摟平土面,等新長出的蒜苗變成綠色時再澆水。(8)適時收穫播後25~30天,蒜黃長至35釐米高時即可收割,割時不能踩傷、割傷蒜頭。割下的蒜黃,趁中午攤開曬,由白黃色轉為金黃色時即可扎捆上市。當二茬蒜黃長至5~10釐米時,繼續做好噴水等管理工作。經過30天左右,就可收割2茬蒜黃。第一刀蒜黃每平方米可出產15千克左右,第二刀產量減少50%。







農村婆媳幸福生活


蒜黃是大蒜在光照不足的條件下,並且在一定的溼度和溫度的條件下,利用蒜瓣自身的養分,培育出的色淺黃白至金黃,具有大蒜香味的蔬菜,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種植的比較多。對於我呢蒜農來說在大蒜價格行情不是太好的年份,選擇種植蒜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蒜黃種植技術要求

蒜黃的種植由於佔地面積小,並且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施用任何的化肥和農藥,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咱們老百姓自己就能夠種植的無公害的蔬菜,所以它的經濟效益比較高。可以選擇拱棚,地窖,溫室木箱等方式種植,只要能保溫並且遮光就能夠種植。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經常在室內或者挖窖的方式進行種植。



1)蒜黃品種的選擇

由於蒜黃的產值比較高,應該選擇品質好,產量高的大蒜品種。比如說我們豫東地區種植的紫皮大蒜,紫皮大蒜髮芽比較快,蒜瓣大,產量高。在選擇蒜種的時候應該剔除受病蟲害,灼傷的,腐爛的,帶病斑的蒜瓣。

2)選擇種植蒜黃的土壤以及設備

蒜黃對於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最適合的是砂性土壤,可以選擇在改良的陽畦栽培,也可以在溫室,空屋,地窖內種植。

種植蒜黃的地方被稱為“蒜池”,一般深60釐米左右,長和寬可以根據自己種植的蒜種的多少來確定。蒜池在以前的時候都要壘牆的,主要是為了能夠有一個生火的地方,這樣的話在室外氣溫過低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燒火的方式提高地窖內的氣溫,從而有利於蒜黃的生長。蒜池的地面一定要保持水平,最好能夠鋪上土這樣才能起到遮光的作用。

3)蒜黃的種植技術以及怎麼樣才能種出又嫩又黃的蒜黃呢?

蒜黃由於生長週期比較短,大約需要20天的時間就可以收穫頭茬了。可以從10月上旬到來年的3月下旬進行種植。

種植蒜黃的蒜頭要選擇注意選擇比較大的蒜瓣,或者說可以直接用蒜頭種植,但是一定要把蒜頭的盤踵去掉。把大蒜密集的種植在收拾好的平整的蒜池內,然後在覆上一層土就可以了。種植好大蒜以後一定要澆水,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澆透。

想要種出品質好產量高的蒜黃一定要注意溫度,水分以及通風的管理。適宜蒜黃生長的溫度是白天在14--20°之間,晚上在16°左右,這樣的氣溫就能夠保證蒜黃茁壯成長,如果說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於與蒜黃的生長。

水份的管理也是一樣的道理,蒜黃對水份的要求比較高,因此蒜池要保持溼潤。澆水要根據蒜黃的苗情長勢而定,小苗的時候對水份的要求低,澆水量要小。蒜黃苗長的比較高的時候要逐漸的加大澆水量。

及時採收也是蒜黃品質的保證。

蒜黃從種植到收穫第一茬需要20-25的時間,另外也可以從蒜黃的植株的高度來判斷,即長到36--43釐米之間也是可以收穫的。我們蒜農朋友們可以實時的根據市場行情來進行考慮收穫蒜黃,這樣的話才能夠使我們蒜農的收益最大化。



豫東小農


栽培蒜黃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 1. 品種選擇:蒜黃的產值比較高,應該選用大瓣品種,來達到發芽快,生長粗壯,產量高的目的。選種的時候要剔除凍、爛、傷、弱的蒜瓣。 2. 栽培場地:蒜黃主要在冬春低溫季節進行栽培,有一定溫度條件的場所都可以進行栽培。通常在保溫性能比較差的塑料大棚、小拱柵、風障畦、空室、菜窖,或者在流水的河灘地、泉水地旁進行。在地裡挖30-40釐米深的栽培床,床寬12-15米。在室內可以用磚砌成0.5-0.6米的長方形的栽培池。在河灘或者泉水邊,可以挖成1-1.5米深的栽培地。栽培蒜黃可以用細沙或者砂壤土。在栽培床裡鋪沙或者土3-6釐米,然後攤平。


當代農村的新生活小楊


大蒜是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見到的調味菜品,相信大家對其作用都已經很熟悉了。在大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多糖及礦物質,多食大蒜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人的身體素質。我國種植大蒜的歷史是從2000多年前開始的,經過無數的大蒜種植戶的探索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種植體系,大蒜種植發展到現在種植面積和出口總量均能夠排到世界前列。結合近幾年的大蒜市場行情來看,我國的大蒜市場趨於飽和,整體的銷售價格偏低,種植戶應該結合市場需求逐步改變自身的種植觀念。

蒜黃和大蒜具有極高的相似性,比如在味道和營養價值等方面就具有非常接近。在大蒜價格普遍出現下降行情的前提下種植蒜黃算是非常明智的決定,蒜黃的價格在最近幾年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甚至在逼近大蒜的銷售價格。對於未接觸過蒜黃的人來說會覺得蒜黃的種植和培育比較麻煩,但實際並非如此,只要能夠按照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來種植,就能夠有不錯的收穫。

  • 蒜黃生長的環境要求

蒜黃和蒜苗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是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培育出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軟化培育。在蒜黃的生長過程中由於缺乏光照,所以不能通過光合作用來獲取能量,從而導致其失去葉綠素呈現出黃色。吃過蒜黃的人應該都知道,蒜黃既有大蒜辛辣的味道,又有韭菜的味道,以至於消費者容易將其與韭黃混淆。除了氣味具有獨特性,蒜黃的口感相比其它蔬菜更加鮮嫩,受消費者的歡迎程度極高。蒜黃雖好吃,真正培育起來對種植環境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任何種植管理不到位都有可能導致蒜黃品質降低。

栽種蒜黃的季節主要是在冬春季節,整個生產種植過程中都需要遮光,選用黑色的薄膜既能夠遮光,又能夠防雨,能夠有一舉兩得的效果。蒜黃生長過程中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兩個因素:一是蒜黃的需水量較多,在栽培和種植期間需要大量的澆水,水分較少出現生長緩慢的現象,甚至有可能出現葉片粗糙的問題;二是蒜黃最佳的生長溫度在16℃-25℃,溫度低於16℃的時候生長速度就會降低,高於25℃時就有可能出現腐爛問題。在種植蒜黃的過程中最好選擇在大棚中進行,大棚能夠對水分和溫度進行良好的控制,降低水分和溫度導致的變質減產問題的出現概率。

  • 蒜黃栽培高質高產技術

蒜黃高質的主要衡量指標是黃和嫩,黃證明蒜黃生長過程中的遮光工作做的比較好,嫩證明其在生長中獲得了足夠的水分和營養成分。想要蒜黃又黃又嫩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滿足其基本的生存條件,即種植環境的遮光效果良好、能夠有適宜的生長溫度和充足的水分補充。在栽種蒜黃的過程中需要及時的觀察其生長情況,根據生長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管理策略,出現蒜黃腐爛或者生長緩慢的問題要儘快跟進處理,避免問題的擴大化,從而影響到整個蒜黃大棚的生長情況。

在滿足蒜黃的基本種植條件後,種植戶還需要做好蒜黃種植細節的管理,確保能夠達到高產高質的目標。蒜黃種植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是在蒜黃種植前需要選擇合適的品種,大瓣蒜是主要的被選擇品種,比如紫皮大六瓣蒜;二是蒜黃的栽培集中在低溫季節,大棚種植或者地窖是最適合的種植場所,前提是能夠滿足其生長需要的溫度環境;三是蒜黃需要及時收穫,頭茬蒜黃長到25cm的時候就能夠收割,頭茬收割後二十天後就可進行二茬收割。蒜黃的種植既要從種植管理細節入手,也要做好收穫工作,不然高產也不一定能高質,蒜黃的葉片會出現老化現象。

蒜黃種植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未來將會迎來更大的市場前景。對蒜黃種植戶來說將是非常大的機遇,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斷優化自身的種植管理模式,促使蒜黃的整體品質得到質的改變和提升,形成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二是加大對外部市場的開拓,瞄準線上和線下銷售市場,有針對性的避免滯銷問題的出現。蒜黃種植同其它種植業一樣看似簡單,實際上想要做好需要花費極大的功夫和精力,且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老農民說事


你好,我是晴格格,經常食用蒜黃對我們身體很有益處,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蒜黃是一種非常健康的蔬菜,特別是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非常受大家的歡迎,使用蒜黃做出來的菜餚味道辛辣、鮮香,非常好吃,所以在農村很多人都會栽培一些蒜黃,蒜黃的栽培主要是在冬春低溫的季節記性栽培,可以在10月上旬到第二年3月下旬連續不斷的播種和收穫。

栽培蒜黃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

1. 品種選擇:蒜黃的產值比較高,應該選用大瓣品種,來達到發芽快,生長粗壯,產量高的目的。選種的時候要剔除凍、爛、傷、弱的蒜瓣。

2. 栽培場地:蒜黃主要在冬春低溫季節進行栽培,有一定溫度條件的場所都可以進行栽培。通常在保溫性能比較差的塑料大棚、小拱柵、風障畦、空室、菜窖,或者在流水的河灘地、泉水地旁進行。在地裡挖30-40釐米深的栽培床,床寬12-15米。在室內可以用磚砌成0.5-0.6米的長方形的栽培池。在河灘或者泉水邊,可以挖成1-1.5米深的栽培地。栽培蒜黃可以用細沙或者砂壤土。在栽培床裡鋪沙或者土3-6釐米,然後攤平。

3. 播種:蒜黃可以在10月上旬到第二年3月下旬連續不斷的播種和收穫。從播種到收穫,在適溫條件下約20-25天就可以完成。在播種以前,把選出的蒜頭用清水浸泡24小時,使蒜頭吸足水分,然後去掉蒜盤踵部,一個換一個地把蒜頭緊緊排在栽培池裡,儘量不要留空隙,有空隙的房也用散種瓣填嚴。通常每平方米使用蒜種10-20千克。播種以後,在上面覆蓋細沙3-4釐米,用木板拍實壓平,再澆足水。水滲下後,再覆1-2釐米的一層細沙。

4. 田間管理:

(1)遮蔭:蒜芽大部分出土的時候,栽培床上需要覆蓋葦簾或者草苫子進行遮光,也可以蓋黑色塑料薄膜進行遮光,可以軟化蒜葉,保證蒜黃的質量。蓋簾過晚或者蓋得不嚴密,蒜苗見光,會使蒜黃的葉片變綠,降低蒜黃的品質。蓋簾還可以保護栽培床溫度和溼度。

(2)溫度管理:蒜黃播種後到出土前,利用土地的覆蓋措施儘量提高栽培床的溫度,白天溫度保持25-28攝氏度,夜間溫度不能低於18-20攝氏度,如有條件的話,夜間溫度略高於白天溫度會更好。出苗後到苗高10釐米的時候,為了使蒜苗更粗壯,白天可降低溫度至20-25攝氏度,夜間溫度16-18攝氏度。苗高20-25釐米的時候,通風量還應該加大。白天溫度保持18-20攝氏度,夜間溫度14-16攝氏度,可以促進蒜苗變得粗壯,高產,改善品質。收穫前4-5天,儘量加大通風,白天溫度保持10-15攝氏度,夜間10-15攝氏度,防止秧苗出現徒長倒伏。

(3)水分管理:在蒜黃的栽培中,水分供應要充足,一定要淹沒蒜瓣。以後每2-4天進行1次澆水,保持栽培床經常溼潤。水分管理要根據圖地裡的溫度和秧苗時期來確定,溫度高,蒸發量大,秧苗大的時候,要勤澆,澆水量應該加大,相反就應該小些。收割前2-3天應該進行澆水,保持蒜苗細嫩。

(4)通風:栽培床內有時會積聚大量的二氧化碳或者土地升溫的時候會放出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在中午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應該進行放風換氣。出於保溫的需要,通常不必過多的通風。

5. 收穫:蒜黃高25-30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收割了。從播種到收穫約20-25天。收割的時候刀要快,下刀不要過深,貼地皮割下比較合適,不要割傷蒜瓣。收割以後不要馬上澆水,防止刀口感染,收割3-4天以後可以進行澆水,促進第二茬蒜黃的生長。大約20天以後可以收第二刀。收第三主刀的時候,要連瓣拔起,這個時候的蒜瓣已經產不了多少蒜黃了。收割以後的蒜黃要紮成捆,放到陽光下曬一下,使蒜葉由黃白色轉變為金黃色,這個過程被稱為“曬黃”,曬的時間不要太長,並且需要注意防凍。

以上就是蒜黃的栽培方法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吧!祝大家種出來的蒜黃都能又長又黃,品質好,味道佳!


晴格格在東北


蒜黃是大蒜在遮光或半遮光的栽培條件下軟化栽培的幼苗,以軟化葉或假莖供食用。

選用生長勢旺、抗性強、蒜頭大,而且沒有受過凍害及損傷的優良早熟大蒜品種。將選好的蒜頭用涼水浸泡18~24小時,使蒜頭吸足水分,將蒜頭分成兩半,去掉莖盤及中心柱,一個挨一個地將蒜瓣排栽在苗床內,空隙處可用散瓣蒜填滿塞緊,用木板壓平,上面再蓋一層細沙,蓋住蒜頭,然後用噴壺輕輕噴灑一次透水。待芽破口時用草蓆或黑膜覆蓋遮光軟化。播種期為7~11月。

栽後要立即澆水,以充分潮溼且不積水為度。出苗後要保持坡面溼潤。苗床應保持溼潤,但不宜積水,10~15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0.1%)或1%的尿素液。播種後出芽前溫度控制在20~22℃,出苗至苗高25~30釐米時溫度保持在16~20℃,收割前1周控制在15℃左右。要嚴防生長後期溼度過高,以免造成株間發熱而引起蒜黃腐爛。在光照管理上以不見或少見光為原則。

當苗高30~35釐米時即可採收。一般可割兩次,割後待傷口癒合再追肥澆水,促其再生


山西小米哥


 蒜黃是很多家庭陽臺的種植首選,那麼蒜黃如何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蒜黃的種植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蒜黃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蒜黃的產值較高,應選用大瓣品種,以求發芽快,生長粗壯,產量高。選種時剔除凍、爛、傷、弱的蒜瓣。

  (2)栽培場地。蒜黃主要在冬春低溫季節栽培,凡是有一定溫度條件的場所均可進行。多采用保溫性能較差的塑料大棚、小拱柵、風障畦、空室、菜窖,或在流水的河灘地、泉水地旁進行。

  在保護地內挖30~40釐米深的栽培床,床寬12~15米。在室內可用磚砌成0.5~0.6米的長方形栽培池。在河灘或泉水邊,可挖成1~1.5米深的栽培地。栽培蒜黃可用細沙或砂壤土。在栽培床內鋪沙或土3~6釐米,攤平。

  (3)播種。蒜黃可在10月上旬到翌年3月下旬連續不斷地播種和收穫。從種到收穫,在適溫條件下約20~25天。可根據上市期確定播種期。

  播種前,把選出的蒜頭用清水浸泡24小時,使之吸足水分後去掉蒜盤踵部,一個換一個地把蒜頭緊緊排在栽培池內,儘量不留空隙,空隙處亦用散種瓣填嚴。一般每平方米採用蒜種10~20千克。播後上面覆蓋細沙3~4釐米,用木板拍實壓平,再澆足水。水滲下後,再覆1~2釐米一層細沙。

  (4)田間管理。①遮蔭。蒜芽大部分出土時,栽培床上蓋葦簾或草苫子遮光,亦可蓋黑色塑料薄膜遮光,以軟化蒜葉,保證蒜黃的質量。蓋簾過晚,或蓋得不嚴密,蒜苗見光,會使葉片變綠而降低品質。蓋簾還有保護栽培床溫度和溼度的作用。②溫度管理。播種後至出土前,利用保護地的覆蓋措施儘量提高栽培床溫度,白天保持25~28℃,夜溫不能低於18~20℃,如有條件,夜溫略高於日溫更好。出苗後至苗高10釐米時,為使苗粗壯,白天可降低溫度至20~25℃,夜溫16~18℃。苗高20~25釐米時,通風量還應加大。白天保持18~20℃,夜溫14~16℃,以促進蒜苗粗壯,高產,改善品質。收穫前4~5天,儘量加大通風,白天保持10~15℃,夜間10~15℃,防止秧苗徒長倒伏。③水分管理。蒜黃栽培中,第一水應充足,一定要淹沒蒜瓣。以後每2~4天澆1次水,保持栽培床經常溼潤。水分管理要根據保護地內的溫度和秧苗時期確定,溫度高,蒸發量大,秧苗大時,勤澆,澆水量應大,反之應小些。收割前2~3天應澆水,以保持蒜苗細嫩。④通風。栽培床內有時積聚大量二氧化碳或保護地加溫 (5)收穫。蒜黃高25~30釐米左右時,即可收割。從播種至收穫約20~25天。收割時刀要快,下刀不宜過深,以貼地皮割下為宜,不可割傷蒜瓣。割後不要立即澆水,防止刀口感染3~4天后澆水,促進第二茬生長。約過20天后可收第二刀。收第三主刀時連瓣拔起。第一刀,每千克蒜種可產蒜黃0.7~0.8千克,第二刀約0.4~0.5千克。收割後的蒜黃要紮成捆,放在陽光下曬一下,使蒜葉由黃白色轉變為金黃色,稱“曬黃”。曬的時間不要太長,並注意防凍。

  蒜黃的無土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選擇早、中熟的高產優質大蒜良種或地方良種。

  2、場地選擇。選擇空氣流暢,遮光較好的房舍做生產場地。

  3、木箱準備。一般用輕質的木板製成育苗箱,苗箱長寬高為60釐米-25釐米;30釐米,要求箱底平整,有排水孔和通氣孔。

  4、浸種。將蒜根發褐、肉色發黃的蒜瓣和病殘蒜頭剔除後,用清水浸泡蒜種12小時,使其吸收足夠的水分後即可。

  5、播種。播種前將苗箱洗乾淨,箱底鋪一層報紙後再撒上薄薄的一層潔淨河砂做栽培基質。將浸好的蒜頭緊密地排在箱內砂面上,空隙處用蒜瓣填滿,隨後噴水,一般每平方米木箱播幹蒜頭15公斤左右。播種完後箱面上鋪蓋草簾,保持栽培室內黑暗即可。

  6、管理。栽培室內溫度保持在25-27℃,每天噴水2-3次,經常通風。出苗後溫度降至18-22℃。採收前4-5天,室溫保持在10-15℃為宜。7、收割。正常栽培環境下,從播種至採收約需20-;25天,當蒜黃苗長到30-40釐米時即可收割上市銷售。第一次收割後及時噴水保溼保溫管理,一般15-20天后可再次收割。

  蒜黃的種植技巧

  栽培季節 蒜苗對溫度和光照要求不太嚴格, 春秋和整個冬季都可在溫室栽培。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 播種後25-30天收割頭刀蒜苗,再過18-20 天收割二刀。 如果生產量較大,應注意排開播種, 避免集中上市出現滯銷。

  1.蒜瓣的選擇:個頭大,又飽滿而充實的蒜瓣能每次直接生產出較多的蒜黃,並且還會增加收割次數,從而增加產量。

  2.低溫貯藏:蒜球在播種前以5℃、10℃及15℃的低溫貯藏處理一個月,第一週的發芽率達到72?96%,而20℃處理的發芽率才60%,且未經處理的則無一發芽,這足已證明了播種前行低溫處理的重要性。

  3.浸種:經低溫處理過的種球,在播種前應在清水中浸6個小時。蒜球源來只含水67.61%,浸種後充分吸收水分,有利萌芽發葉,浸種蒜球應及時播種,否則會腐爛。如不浸種就直接播種,其沙盤需保持充分的溫潤,讓種球從中吸水。浸過種的種球,撈起後即行掰瓣,把大種球按其結構自外而內掰成蒜瓣。

  4.播種:單個的蒜瓣可以播種了。種植盤的底部有孔,上鋪以保水布,再鋪細沙。將蒜瓣呈直立狀排列於細沙中。最後把溼潤的種植盤置於通風的暗房中。蒜瓣播後2-3周,黃化的蒜苗就約能長到30-40cm,這時即可採收了。 5.採收:剛收穫的蒜黃,由於它的一生處於無光的環境中,葉片鵝黃,嫩莖潔白,倍受消費者的青睞。收後需立即包裝冷藏,如任意置於光線中貯藏、運輸和銷售,會綠化變質,影響品質與外觀。首次收割的蒜黃品種最佳,第二次收割的因屬於再生苗,頂端具切口,切口處常發生腐爛或乾枯狀,影響外觀,出售時需花工整修。




拼搏中的段鵬


蒜黃這樣栽培才能又嫩又黃!


栽培時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注意遮蔭,否則就成蒜苗了,是綠色的!在蒜芽大部分出土時,栽培床上蓋葦簾或者草苫子遮光,也可以用黑色塑料薄膜遮光,以達到蒜黃的質量!


嫩:做到適時收割!一般情況下,蒜黃高25釐米左右,或者從播種到收穫約20-25天的時候,符合這兩個其中任意一條,就可以收割了!這樣收穫的蒜黃最嫩!



黃:收割以後的蒜黃要紮成捆,放在陽光下曬一下(冬天陽光很微弱),可以使黃白色轉變為金黃色,俗稱曬黃,不過注意時間不要太長,期間勤觀察顏色變化,並注意蒜黃防凍!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祝你生活愉快…說起蒜黃,天啊,又到了下半年了,因為蒜黃是冬春季節的蔬菜,各位要加油了,希望大家和蒜黃一樣,今年有個“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