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人口為什麼那麼少?

必統



蒙古國也就是以前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可以說他承接的是古代蒙古帝國的衣缽,‍‍你說為什麼蒙古國的人口這麼少,‍‍這裡有歷史的原因,從歷史上看蒙古人‍‍的人口就不是很多,‍‍因為‍‍遊牧民族,‍‍他們所繁衍,‍‍所以來的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生活,這根安土重遷的農耕文明,‍‍以及農耕文明之上的政權很不一樣,‍‍他們所在的人口本來就是不可能一致的,‍‍所以說像印度‍‍和中國這樣的傳統農耕文明,‍‍以及附著在紙上的政權,‍‍人口可能會更多,‍‍第二地理原因,‍‍蒙古高原有大量的沙漠戈壁,‍‍以及茫茫的草原,‍‍正所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我們在這樣的生活環境裡,‍‍可以縱馬飛馳,‍‍可以在高山雪原和草甸之上,‍‍奔騰跳躍,‍‍逐水草而居,‍‍但是卻很難生長出‍‍你急的‍‍城市‍‍也很難形成‍‍高度聚居的居民點,‍‍時至今日,蒙古國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十幾個城市裡,而其中一半的人口又集中在首都烏蘭巴托,‍‍如果我們走到蒙古的鄉下,‍‍就會發現,可能方圓幾公里,‍‍只有一戶人家,兩戶人家,他們至今還生活在蒙古包裡,‍‍不同的居民點之間‍‍會相距很遠很遠,‍‍可能有的連公路都沒有,‍‍所以說,‍‍這樣的地理環境也決定了,蒙古國的人口不可能像中國印度一樣,‍‍因為‍‍從全世界的情況來看,‍‍但凡人口聚集之地,一定是草原河流經過之地,‍‍而蒙古高原從古至今就不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所以今天蒙古國的人口不多,‍‍人均,‍‍以及。‍‍以及好像外人覺得蒙古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也就不知意外了。‍


黃帥


蒙古國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卻只有300萬左右,為何蒙古國人口會如此之少呢?

一、自然環境造成的先天不足

蒙古國國土雖然很大,但許多地方不利於人類生存。從地形上看,其山地佔了一半、戈壁灘佔了四分之一,光這些地方就佔了一多半的面積。從氣候上看,國土位於蒙古高原之上,長期受蒙古高壓控制,是東亞地區冷空氣的策源地,氣候高寒。



這樣的自然環境不利於農業生產,蒙古國只能依賴畜牧業,而畜牧業養活人口的能力遠遠低於農業,所以說自然環境造成了蒙古國人口稀少的先天不足。

二、歷史因素造成的人為閹割

蒙古國人口這麼少和清朝有很大關係。一是清朝曾長期禁止漢人遷移至蒙古地區,直到清末才放開禁令。二是清朝嚴格控制蒙古人口。雖然蒙古族和滿族是天然盟友,但清朝統治者一直在嚴控蒙古人口,以防他們叛亂。清朝的殺手鐧就是喇嘛教。

清朝規定,每戶蒙古家庭只能留一個兒子傳宗接代,其餘的兒子必須去當喇嘛。為了讓蒙古人心甘情願的當喇嘛,清朝大力抬高喇嘛教的地位和僧侶待遇,並在當地修建了許多寺廟(召廟)。在這個政策的影響下,明末還有500萬人口的蒙古族到了清末只有160多萬,而外蒙古僅有不到50萬人。


所以在清朝的人為閹割下,蒙古國人口的底子本來就很差。

三、經濟落後造成的後勁不足

由於蒙古國夾在兩大國之間,蘇聯一直把他當做戰略緩衝區,所以蒙古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致使經濟非常落後。

雖然有句話叫越窮越能生,可蒙古的醫療條件很差,新生兒成活率不高,導致蒙古國人口數量增長緩慢。另外蒙古人酗酒成性,這也導致人口數量起不來。


石頭說歷史


渣男太多,蒙古國的女精英都喜歡多金優質男,大部分的屌絲男都找不到老婆;但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多金優質男都是隻佔少數,即使蒙古國實行了“一夫多妻制”,但仍然是少數人吃肉喝湯,多數人愁斷腸,娶老婆老大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在當下的蒙古國,一個現實的國情是女孩子普遍努力優秀,而多數的男子則養成了好吃懶做的惡習,要是普通的女孩子,找個這樣的男人只能自認倒黴。

但是另一個現實的國情確實蒙古國的這些優秀女人,寧願只與不靠譜的男人發生性關係,然後懷孕生寶寶,做一個單親媽媽,也不願意養一個好吃懶做的男人。


隨著這類問題的普遍發生,在最近蒙古國竟然通過了在很多國家廢除多年的“一夫多妻制”傳統,簡單來說,就是很多女孩子願意嫁給一個多金優質男,共享一個丈夫。

好多人可能很奇怪,一夫多妻制不是男人的福因嗎?男人應該佔據主動,怎麼成了女人更願意共享一個丈夫了,在男女比例相對失調――女性的優秀人口多,男性的優秀人口少的蒙古國,這類事情卻又真真切切的發生了。

但是這樣的婚姻制度,其實很容易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生育率降低的問題,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十個人射擊十個靶子,肯定比一個人射擊十個靶子,即速度快又打得準。


為什麼?這就是一個概率問題,射的次數多,命中率肯定就高!

蒙古國的人口少,與這種婚姻制度下新生兒比較少不無關係!


歷史三日談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流傳於南北朝時期的這首《敕勒川》,大概就是現代人們腦海中對蒙古國的想象吧。蒙古國在媒體的曝光率很低,我們對其知之甚少,低調神秘的蒙古國到底是什麼樣呢?



蒙古國南接中國,北鄰俄羅斯,被中俄兩國包圍其中。其在世界上,是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內陸國。其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近300萬。人們是不是會驚訝,蒙古國的面積相當於中國的六分之一,可是其人口,只相當於北京海淀區的人口數量。


蒙古國的人口如此之少,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且看有書君如下幾點分析。


一,蒙古國滄桑的戰爭史導致了自身的人口基數少。


蒙古地區在歷史上就是頻發動亂之地,有書君就帶你穿越回古代,領略一下蒙古國的時代變遷。這片土地自古就是遊牧民族的天下,民風彪悍,為了生存好勇鬥狠。


漢朝之前,這裡屬於匈奴人的領地。匈奴人被漢朝打敗驅走後,尤其是到了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這裡被鮮卑、柔然、回紇等少數民族輪流統治,更是戰亂連綿。



來到了唐朝,蒙古地區才開始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再隨有書君,來到成吉思汗鐵蹄橫行的蒙古帝國,這時蒙古人才真正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到了元朝,蒙古統治者為了更好的掌控全部版圖,許多蒙古人被分散去管理各地。因而我國的雲南、四川等地都有蒙古族居住。


無論這片土地的統治者是哪個民族,連年的混亂動盪,幾乎全民皆兵,人口數量增長很慢。來到了明朝,這時的蒙古人分韃靼和瓦喇兩個部族,他們之間也是內鬥不斷。


再來到清朝,看似滿蒙一家親,可是清朝統治者的陰招,暗中抑制了蒙古人口的增長,以防蒙古政變。清朝規定多子的蒙古家庭,只能有一個兒子結婚生子,其餘兒子必須信奉喇嘛教,並且朝廷給喇嘛教相當優厚的待遇,以此控制弱化蒙古人。


清朝在平定了準噶爾叛亂後,又大肆殺戮蒙古男人,而且清朝對外用兵也多徵用蒙古兵。致使清朝時期的蒙古人口數量銳減。1921年,蒙古取得實質上的獨立時,人口基數只有40萬。


隨著有書君穿越歷史,你不覺得,正是蒙古地區歷史上連年的征戰,內亂清洗以及宗教等原因,造成了蒙古國的人口基數較少嘛。


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蒙古國的自然條件惡劣,它北部臨近西伯利亞,有大片的凍土地帶,冬季酷寒難耐,是冬季亞洲“寒潮”的發源地。它的南部是戈壁荒灘。因而蒙古國的面積雖大,可是大多不適宜人類居住,也是蒙古低生育率的原因之一。


同時,惡劣的土地條件,自身的承載能力有限,不能承載養育過多的人口。其實,這也是蒙古地區自古以來動盪不安的原因,無力生存只有掠奪別人的資源。


三,不良生活方式是人口增長率的殺手。


蒙古國有近一半的人口,聚集在首都烏蘭巴托,近似於城邦國家,不利於人口的擴散。還有30%的人口仍然過著遊牧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依舊原始落後。分散的遊牧居民,也無法建立有效的醫療保障體系,因而他們的新生兒死亡率較高。歷來遊牧文明就不利於人口的增長。



蒙古國和俄羅斯相似,因為冬季漫長奇寒,蒙古男人為了抵禦嚴寒,都嗜酒如命。酒精的殺傷力,足以導致國民生育機能的降低,和多種疾病的頻發。這也導致了蒙古國人口的低增長率。


四,經濟低迷影響國民的生育意願。


蒙古國地處內陸,雖然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可是自身的封閉不發達,只能依靠別國的援助開發。近年來,蒙古國的經濟發展低迷,大多數國民還在生活貧困線上掙扎,許多家庭無力承擔多子的負擔,只能追求少生子先致富的目標。


經濟落後也導致了教育發展的不均衡,許多蒙古男人早早就結束學業,去打工掙錢。而蒙古女性的受教程度反比男性高,隨著受教程度提高,更多的蒙古女性寧願選擇單身,也不選擇無能力的蒙古男人。因而目前蒙古女性的單身率日漸升高,同時蒙古女性的生育意願也逐步降低。


蒙古國由於人口增長率過低,已經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危機。國家也制定了鼓勵生育的相關的獎勵政策,可是收效甚微。國家對多子的光榮母親有特殊獎勵,可是每年的領獎人數卻逐年減少。



有書君認為,杯水車薪的獎金敵不過家庭的生活壓力,人們寧肯不要獎金和虛名,也不去多生子承擔更多的生活壓力。


蒙古國要想快速增長人口,以解決人口危機。就要從根源出發,先解決造成低生育率的問題。同時加強和世界各國的交流,大力發展本國經濟,只有國強民富了,國民才有多生育的意願,才有國家人口的蓬勃增長。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蒙古國人口少跟其歷史、民族性、自然環境和信仰有直接關係。一、歷史原因

蒙古族自建立元朝起,大量遷至中原地區,經過數百年的歷史,大部分都被漢人同化了。明清之後遭到大面積驅趕,甚至遠至今天的中亞和俄羅斯地區,現在不少西亞人和俄羅斯人都有蒙古族血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另外清朝時對蒙古實行特殊政策,規定蒙古族除長子可以娶妻生子外,其它的必須信仰藏傳佛教,這樣直接導致了蒙古族人口的減少。二、蒙古人民族性

蒙古族是遊牧民族,其在元朝時達到鼎盛,之後迅速衰落,而且連年征戰,導致人口急劇下降,由於之後一直很少有定居生活,元朝之後生存條件大不如前,特別是男性人口的減少,人口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恢復,嚴重影響了蒙古人口的增長。現在還有30%的蒙古人仍過著遊牧的生活。

三、自然環境

蒙古國土雖不小,但人口只有區區300多萬,氣候條件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蒙古大部分國土都是草原、荒漠和沙礫,自然環境惡劣,不具備人類大規模繁衍的基礎條件。蒙古2015年1月24日才迎來第300萬名公民,2017年人口才312萬,蒙古獨立是人口也才40多萬,現在這個人口數量也不算太少了。四、信仰問題

蒙古國信仰藏傳佛教,清朝滅亡後,這個信仰傳統在蒙古保留了下來,很多蒙古人家把男丁送到寺廟去做喇嘛,男丁結婚的人少了,人口下降或增長緩慢也再正常不過了。蒙古族歷史上曾橫掃亞歐大陸,成吉思汗更是名震天下,但現在的蒙古永遠也恢復不了以前的水平,大家覺得呢?


麼爺的舅舅


現在的蒙古國範圍內,歷史上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地域。

鐵木真興兵征討吞併蒙古高原上的各個部落後,人口不過60萬,滅掉南宋時,不超過200萬,元朝鼎盛時,大量其他少數民族加入,人數也沒有超過300萬(加上內蒙一帶有400萬)。明朝時,蒙古分為韃靼、瓦剌,兩部之間互相爭戰,人口一直無法增長。到了清朝,滿清統治者對蒙古人更加刻薄,經常駕馭蒙古各部互相攻擊,又在蒙古高原大規模推行黃教,每家都強制一人出家當喇嘛,相當於自我絕育。種種措施下來,到了清末民初,這塊土地上的蒙古人僅剩下了四五十萬,民國時期,蒙古、蘇俄、北洋政府、日本人等勢力先後角逐,加上還有內部革命與清洗,經濟凋敝,人口銳減。好不容易發展到現在的300萬人口的規模,這也是蒙古國歷史上的最極限數量。

相對於蒙古國的廣袤面積(一百五十六萬平方公里),三百萬的人口數量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平方公里不過兩個人。蒙古國人口少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說的戰爭和宗教原因,最主要的當然還是地理本身。

蒙古國地處高緯,北部氣候溼潤,但是太冷,有大量凍土地帶,南部更多的是乾旱的荒漠戈壁,都不適合人類生存;草原的過度放牧現象嚴重,承載不住太多人口數量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全世界的蒙古族人口早就超過了1000萬,但大部分的蒙古族人口在中國的內蒙地區,至少有650萬;俄羅斯聯邦境內的蒙古族人口也不少於100萬;如果算上蒙古族的近親韃靼人等民族則遠超2000萬。也就是說,很多蒙古人在歷史上選擇了離開這片土地生活,所以蒙古高原人丁不旺也就在所難免。

蒙古國男性同志有酗酒的愛好,很多疾病隨之伴生,也大大提高了凍斃、傷害等原因的意外死亡率。還有兩個不良後果,一是對精子的傷害,二是對女性朋友的身體和精神傷害,喝醉了打老婆是家常便飯,蒙古國現今存有三萬個女性單親家庭,她們寧肯單身也不找本國平庸男性,可以說正是這種傷害的陰影所致。

最後,蒙古國現在已經有一半人口生活在首都烏蘭巴托,現在的烏蘭巴托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再加上蒙古人特有的飲食習慣,導致人均壽命不長,最新的統計結果是平均年齡不足70歲,女性達到了75歲,但男性只有不到65歲。


歷來現實


原因一,蒙古國人口280萬,主體民族是蒙古族,但是蒙古族人和蒙古國其他民族的主體大多都在在中國 中國蒙古族將近700萬,加上歷史原因混入中國其他民族的蒙古族人超過千萬! 原因二,蒙古獨立前很多生活在蒙古的人已經進入現在的中國生活,因為自然條件好。分裂出去的是蒙古少數派


重生筆記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作為我國的重要鄰國,蒙古一直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當然,作為曾經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也是很多炎黃子孫心中的痛。

這塊土地橫亙在南北兩個大國之間,面積超過1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山西省的面積,在所有國家疆域中排名第19位,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

然而,這樣一個面積超山西省10倍的國家,人口卻不到山西省的1/10。及至2017年,蒙古國全境人口為308萬。而我國面積只有0.11萬平方公里的香港,2017年人口已經高達710萬人。

蒙古國的人口密度,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那麼,蒙古為什麼人口這麼少?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人口基數太小

蒙古之所以人口少,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基數太小。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的清朝滅亡前夕,蒙古全境人口只有不到50萬!蒙古用了100多年時間,才實現了人口的翻番。

人口基數小,就是再高的增長率,也不可能短期內實現人口的爆炸。

那麼,為什麼蒙古人口基數這麼小?這要拜清朝所賜。

1691年,康熙皇帝在內蒙古多倫諾爾主持“多倫會盟”,標誌著漠北喀爾喀蒙古各部正式歸順清朝,喀爾喀蒙古就是今天的外蒙古加上西伯利亞地區的唐努烏梁海地區。

漠北蒙古歸屬清朝之後,清朝將漠南蒙古的管理政策向漠北地區直接移植過來,開始對漠北蒙古產生巨大影響。清朝的政策包括:

  • 盟旗制度:

針對蒙古各部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的特點,將蒙古各部按照地域劃分為固定的區域,設置盟旗進行管理。在各個盟旗內的蒙古各部不能隨便遷移,再也不能自由自在地逐水草而居。

因為盟旗的隔閡,所以蒙古各部只能在各自的區域內進行生產生活,時間一長,近親結婚就不可避免地發生,這導致蒙古各部畸形兒的比例大大提升。

另外,在蒙古高原發生天災時,蒙古各部再也不能隨便遷徙避禍。只能在原地等待清朝救援。而清朝為了便於管理,總是姍姍來遲,讓蒙古各部損失慘重!

  • 推行黃教:

清朝針對蒙古各部接受了藏傳佛教的特點,在草原上大建喇嘛廟,促進蒙古各部的歸心。在修建喇嘛廟的同時,清朝規定每個蒙古家庭除了留下一個男孩傳宗接代,剩下的男孩必須全部出家為僧。久而久之,蒙古各部的人口越來越少。

  • 徵發徭役:

清朝統治蒙古各部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斷徵發蒙古各部人口。比如組建八旗蒙古軍,將大量的蒙古年輕士兵選拔到八旗之中。

在面對北部沙俄和西部準噶爾的進犯時,清朝皇帝對漠北蒙古各部進行了高度的肯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蒙古各部除了得到清朝的首肯外,幾乎得不到任何的支援和補充,久而久之,戰爭讓漠北蒙古的人口越來越少。

另外,蒙古各部還要聽從清朝的調遣,參與平叛和對外戰爭等一系列戰爭,這也導致蒙古人口遲遲得不到增加!

所以,從1691年到1911年,經過200多年的發展,蒙古人口銳減。從50萬增長到300多萬,蒙古已經很努力了。

2、自然條件惡劣

蒙古高原作為內陸國,也是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國度。

蒙古國全境位於蒙古高原,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580米,加上緯度基本在北緯40度以北,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得蒙古國的平均氣溫比東西地區都要低。

氣溫低,意味著農作物生長期短,無霜期也短,這對於農業生產極其不利,這意味著蒙古不僅不能夠大面積種植農作物,更不可能有高產量!當然,也就不可能養活大量的人口。

另外,因為地形因素,蒙古全境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決定了蒙古全境大部分地區,分佈著草原地貌而不是農耕地貌。

所以,蒙古境內的可耕地數量極少,這決定了蒙古的農業發展非常不發達。

那麼,既然農業不發達,大力發展畜牧業總是可以的吧。蒙古人也這麼想,所以大量放牧牛羊,因為牧草生長慢,生長期長,導致牧草的更替遠遠達不到牛羊的消耗,最後只能是土地的沙化越來越嚴重。

今天的蒙古,正在遭遇嚴重的沙漠化危機。全國90%的國土面積正在變成沙漠,6.9萬平方公里的牧草地被沙漠蠶食,75%的植物滅絕。因為濫砍濫伐,蒙古國平均江河水位下降一半,環境問題已經開始威脅蒙古國的生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蒙古的環境,是不可能養活大量的人口的!300萬對於這樣一個國家而言,已經快達到環境所能承受的上限。

3、經濟發展落後

如果經濟條件足夠好,比如像以色列這樣的國家,雖然環境惡劣,但是憑藉國民的不斷努力,終於在沙漠地區創造了一個奇蹟!

但是蒙古人對於奇蹟的理解就是:能活下去就行!

一直以來,特別是1911年以來,蒙古的經濟一直名列後茅,發揮非常穩定。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北方鄰居的嚴密操控。

沙俄時代,對蒙古進行全方面滲透,蒙古成為沙俄事實上的殖民地。蘇聯成立之後,斯大林繼承沙俄的政策,對蒙古繼續實施嚴密的控制,包括:

經濟控制:驅逐第三國資本,將蒙蘇之外的所有外國資本全部驅逐出去,由蘇聯接管蒙古的財政大權,控制力蒙古的國計民生!

軍事控制:蘇聯紅軍以驅逐白軍的名義進入蒙古,全面控制蒙古高層;

文化洗腦:廢除蒙古文字,實行蘇聯式的斯拉夫文字,將蒙古文化徹底割裂;

思想禁錮:大量處決喇嘛王公等舊勢力人物,同時在蒙古國內強行甄別,屠殺大量政治犯;

政治挾持:主持蘇聯和蒙古高層通婚,用老掉牙的和親方式控制蘇聯的上層人物。

不得不說,斯大林的方式非常有效。從斯大林開始,蒙古被視為蘇聯事實上的第16個加盟國。因為服從蘇聯發展的大局,蘇聯自身發展重工業,將一些無關緊要的項目設在蒙古,導致蒙古經濟畸形起步,經濟水平長期落後,不得不靠蘇聯的輸血才能維持。

蘇聯解體後,蒙古失去靠山,經濟一度陷入困境。不過美日非常及時地取代了昔日蘇聯的位置,成為蒙古的新朋友,在美日的支持下,蒙古發展一度有了很大起色。

不過隨著經濟危機席捲全球,蒙古的發展也陷入困境,至今未能徹底翻身!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國家不可能就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個人則沒有資金和能力養活新生人口,所以蒙古人少是非常正常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蒙古國較為惡劣的自然環境嚴重製約了人口的增長

蒙古國是東亞北部的一個內陸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蒙古國北與俄羅斯接壤,南與中國接壤,總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只比中國新疆略小一點。

(蒙古國地圖)

蒙古國雖然面積十分遼闊,但是人口卻非常稀少。

咱們拿中國的新疆和蒙古做個對比:

中國新疆自治區的面積是166萬平方公里,人口要有2300多萬。而與新疆大小几乎相當的蒙古國卻只有300萬人,尚不及新疆的一個零頭。

而在中國內地,可以說隨便一個地級市的人口就能將蒙古分分鐘秒殺。

再舉個例子:

北京海淀區2016年的常住人口為359.3萬人,而海淀區的面積只有430.8平方公里,也就是不到0.05萬平方公里。

而蒙古國有156萬平方公里,能裝下3100多個海淀區,結果人口還沒海淀多。

想較於其國土面積,蒙古國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小的,甚至比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還要小。

作為一個曾經征服過亞歐大陸的國家,蒙古為啥今天就只有這麼點人口。

有人可能說這是清代滿洲統治者在蒙古地區推行黃教,強迫大量蒙古男子出家導致的。但是這種說法其實是嚴重誇大了這一政策。

在清代,清廷確實在蒙古鼓勵過黃教,但還沒有說過強制出家這一措施。

即便是滿洲對蒙古發動的大規模戰爭造成了大量蒙古平民的死亡,但是滿洲在入侵明朝時也屠殺了千萬級別的漢人,漢族的人口損失絲毫不比蒙古少。

可是到了今天,漢族的人口已經成倍的恢復了,而外蒙古的人口卻依舊不多。究其緣由,還是在於蒙古國的地理環境較為惡劣,長久以來沒有能力承載大量的人口。

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將水相對稀少,隔壁廣佈,不適合大規模發展農業生產,若是強行開荒又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所以蒙古人主要以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但蒙古國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為大陸高氣壓籠罩,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因此蒙古的冬季特寒冷,零下三四十度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蒙古的冬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冬季嚴寒的天氣對於牧業生產構成極大的威脅,即便是今天每年仍會有大量的牲畜在冬季被凍死。若是碰到大的寒潮,那損失將會更大。

牛羊被凍死就意味著口糧的斷絕,如若要活下去就只能出去搶,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冬季是蒙古人南下劫掠的高峰時期。

當然,蒙古人也不光是去搶漢人的,蒙古各部落之間也是互相掠奪。但不論是哪邊獲勝,被搶去牲口的一方只有被餓死的結果,而頻繁的衝突和戰爭又會造成額外的傷亡。在以前的醫療條件下被砍上一刀即便是沒有當即斃命,隨後而來的傷口感染也意味著離大限不遠了。

而就算是風調雨順,四處遊蕩的放牧業也無法承載太多的人口。今天的蒙古國90%的生活用品、蔬菜水果、藥品、穀物、建材都是從中國進口的。若沒有中國的這些產品,蒙古國的生活恐怕難以維持。

(二連浩特口岸堆滿了準備運往蒙古國的集裝箱)

而與之產生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境內的蒙古族同胞在解放以後,大多開始了定居的生活,在內地的支援下生活條件連年改善。內蒙古地區在食物、醫療、居住環境上都遠超外蒙古。

時至今日國內的蒙古族同胞人口達到了近700萬人,是外蒙古的兩倍還多。

所以一個地方人口的多少,關鍵還是該地區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決定的。自然環境的侷限性才是制約蒙古國人口增長的根本因素。


千佛山車神


蒙古國人口少,最主要原因對自然條件有密切關係,你打開中國地圖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蒙古國離海較遠,夏天海洋季節風吹不到那裡,雨量希少,甚至有些地方几年不下一顆雨,夏天炎熱乾燥,寸草不長。到了冬天,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頻繁入侵,氣候又幹又冷,這樣惡歷氣候條件,人類是無法生活的,即使以前有過人,也跑完了變成無人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他們國土面積同新疆差不多大,人口只有300多萬,如果人口增加到600萬的話,300萬人只有活活餓死。

還有一個原因,這種又幹旱又冷的地方人口出身率也特別低,同俄羅斯國家差不多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