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驚現聊天記錄監控“黑灰產”,誰來為用戶的隱私買單?

最近在網上流傳一則報道,讓長期使用企業微信辦公的員工不寒而慄——“管理有盲區不要慌,必備企業微信聊天記錄監控”。據報道,該文中所提到的某工作手機管理系統專門針對企業微信聊天記錄監控問題開發,通過監控手機APP底層數據變化,員工每臺手機的微信操作完全掌控在管理者手中。可以幫助企業徹底解決員工微信聊天記錄監管問題。

企業微信驚現聊天記錄監控“黑灰產”,誰來為用戶的隱私買單?


聊天記錄、發紅包、用微信,一切盡在老闆掌控!

據報道,此工作手機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企業主永久保存聊天記錄,管理者可以登陸手機或者電腦的網頁後臺,隨時隨地查看任何一個員工的聊天記錄。同時,該軟件可以設置敏感詞提醒,當員工聊天信息中涉及敏感詞時系統可以準確鎖定到。並且,當員工發起轉賬、收到轉賬、刪除聯繫人、刪除聊天記錄、發送客戶名片、收紅包、發紅包、私建群、共享位置、發送定位、打開攝像頭、打開微信拍照、打開掃一掃、更換手機號時,後臺都可及時預警,老闆可以追查到個人。

正如該文所言,安裝了此軟件後,所有員工的手機等於全天候24小時被老闆監控,任何的溝通動向,甚至手機基本使用情況全都盡在管理者的掌握之中,對於普通員工來說,個人隱私毫無保障,一言一行都在老闆的眼皮底下,簡直細思極恐。

幫助老闆管理沒問題,但平臺及第三方無權侵犯員工隱私

對於該軟件的存在意義,該文認為該軟件是幫助老闆合理管控員工,消除管理盲區的“利器”。對於很多企業主來說,有些員工飛單、走私單、向同行販賣數據等行為,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利益,因而企業微信聊天記錄監控必須嚴格執行。

雖然說,市面上的確存在員工用私人微信套取公司客戶進行牟利的情況,但不論怎樣,管理者都沒有權利對員工的個人隱私進行管制和監控,而通過第三方軟件配合企業微信進行員工微信使用情況的監控,無異於為越發嚴重的用戶隱私問題雪上加霜。

這一方面說明,企業微信在產品和技術層面存在漏洞,沒有對於現存的“黑灰產”進行有效監管,因而讓不法之徒鑽了空子,違反了產品使用和創立的初衷。另一方面,也說明騰訊在企業微信和微信的打通戰略上,存在著非人性化的“盲區”,讓員工和工作和生活沒有合理分離,才會讓管理者陷入既怕公司利益受損又怕侵犯員工隱私的兩難局面,從而不得不私下投靠此類軟件的幫助,無異於是一種信息倫理的“脅迫”。

加劇勞資矛盾引發隱私糾紛,危害企業長治久安

試想一下,如果此種軟件真的大規模推廣和使用,勢必會加劇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矛盾糾紛。一方面,這種軟件充分滿足了部分管理者對於員工強烈的控制慾,企圖把企業利益凌駕於員工個人利益之上,勢必會造成很多行業員工的情緒反彈和就業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此種軟件讓老闆將更多時間花費在對員工的監控而非公司長足業務發展層面,這種“短視”的管理方法並不會讓企業有更光明的前途,反而會凸顯管理者的狹隘格局,讓企業失去長遠發展的空間。

從解決方案上來看,一方面企業微信及微信要加強對於開放生態的監管,讓軟件的開發和使用更為規範,向著不斷促進社會公平的方向演進和發展。另一方面,也應重新思考企業微信和微信不顧用戶體驗的一味打通,是否才是黑灰產氾濫的根源所在。一個有趣的問題是,老闆之所以要監控企業微信上員工的微信使用情況,其實本質上還是因為員工把工作放在了微信上。那麼如果當所有的員工一開始就不再使用微信工作,讓工作與生活分離,是否這種圍繞企業微信的“黑灰產”就暫時沒有生存空間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