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普通消費者常抱怨,健身房為什麼總是滿大街推銷、而且“誆”我們一下子交那麼多錢,動輒三兩千,更是恨不得三年五年買斷。按月付費、按次付費不好嗎?


聽說政府要出臺預付費管理條例,消費者叫好歡呼,健身行業卻叫苦不迭,不是因為收入少了不開心,而是因為如果政策真的實施了,90%的場館會“立馬”死去。為什麼?


預付費管制尚未實施,疫情突然來襲,遲遲不能復工的健身場館,線上教學看著熱鬧,不過是賠本買賣而已,實際上已無限逼近生死線。


是疫情讓經營者們不好過了嗎?是,畢竟收入停滯,無法“造血”。但更可怕的是,經營支出並沒有因此停滯,企業還在不斷“失血”。時間拖得越久,場館生命越難維持;而那些“單位失血量”越大的場館,瀕臨“死亡”越快。


逼迫場館走向困境甚至絕路的其實是巨大的硬性經營成本,疫情不過是讓這件事加速顯現了。


全文共計4018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 這是練多多學院“健身戰疫”第4篇文章

歡迎在評論區、社群裡與我們互動 /


太難了!

你知道健身房要賣多少卡才能把房租交齊嗎


“北漂一族”想必都深有感觸,北京這樣的城市最讓人缺乏幸福感的事,就是房租太貴了!一個月工資的1/3都拿去幫房東還房貸了。跟在外打拼的租房者一樣辛酸的,也包括我們的健身場館經營者。


中國健身場館普遍“大而全”,上千平米的面積,2000平米起,有氧、力量、各種操房(沒錯,各種類型的操房,瑜伽、單車、跳操、兒童房……)、泳池、吧檯、乒乓球桌……。百度了一下北京商業用地的租金情況,東四至五環區域的價格:7500元/月/45㎡。粗略算下,2000㎡健身房的月租成本將在2000/45*7500=33萬+。每個月。

注意,這只是房租成本,不算水電物業等其他運營費。


假設年卡3000元,每月起碼要賣110張卡才能平了房租成本。知道為什麼遍地“游泳健身瞭解一下”了吧,每個月要賣掉110張年卡,這難度係數可不小。然而,這僅僅只是覆蓋掉了房租成本。水電費呢?人力成本呢?難道老闆也不再掙點錢了?


看來場館經營者跟普通租戶一樣,首先得辛苦為房東打工。


所以你能理解,為什麼健身房普遍不願意賣月卡、次卡之類的短期卡。就是因為成本太高了,賣年卡都賣不回成本,賣月卡、次卡更難。賣年卡一個月要買110張,賣月卡每個月就要賣110*12=1320張……


疫情期間呢?別說了,真的難到家了。營業流水都沒了,還得交房租。


AI財經社有篇文章採訪了樂刻創始人韓偉。韓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樂刻線下門店近500家,房租、人力、供應鏈等成本支出,單月就要一兩千萬元。韓偉表示,多數線下連鎖品牌可能只能撐2-3個月,樂刻可以更長一些,但對於健身行業、KTV、電影院等企業來說,在疫情結束後可能還有2個多月的業務滯後。(源自:AI財經社《線上健身一時爽》)


樂刻算是新時代下以小面積經營為主的一類健身場館,面積300㎡左右。他們壓力都這麼大,其他大型健身場館可想而知。


疫情之下也出現“緩兵之計”——靠線上掙錢?建議看看我們上一期做的問卷,線上只是疫情期間維護客情關係的一個手段,願意為線上內容付費的人少之又少,而疫情過後更是不會對線上內容繼續依賴。相信健身的主流終歸是在線下。(查看問卷剖析《疫情之下,健身用戶怎麼想?健身市場爆發是註定還是自嗨?

》 )


有人問,疫情期間國家不是都出減房租的政策支持了嗎,還會這麼難? 難。


我們走訪了近150家場館,疫情期間通過與房東談判,成功做到減免房租的不到30%,這其中,情況理想的談下了4、5個月的免租,普遍的只是談下了2月份的減免。引用一名12家連鎖店面管理者的原話,“國家有了政策還是好事,但通告裡寫了房屋屬於國有企業的(才能減免房租),可好多我們租的房子不屬於國有企業,還是需要和出租房協調處理。”這位管理者管理的店面分佈於京津滬三地,談話中提到的通告為市國資委關於落實京政辦發〔2020〕7號文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的通知


自救從“面積”開刀

兩個改造案例


被迫暫停營業的場館主們,或許這一刻深刻地感受到了:房租真是越低越好!面積寧可不要那麼大!


其實拋開疫情不談,我們認為市面上60%以上的場館本就存在面積浪費、房租過高的情況。如果他們從“面積”著手進行結構性優化,可以快速實現降本,甚至扭虧為盈。


什麼叫“優化”場館面積?不單指“從大到小”縮減面積。一個300㎡的健身場館,還能怎麼小,再小就影響體驗了;也指合理規劃、最大化利用原有面積,提升平效比。


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1:

海南三亞某場館,原面積1000餘平米,新場館主接手後希望重新改造經營。

之前館主考慮過一版設計方案,但很多功能與區域不能滿足使用,業主委託設計團隊重新佈局、規劃。我們來看看改造過程: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改造前:


1. 前廳區域面積過大;

2. 功能區域劃分不明確;

3. 器械排布過於鬆散;

4. 器械種類單一,不滿足訓練需求;

5. 開設的辦公室使用頻效不高,該處面積過於浪費;

6. 男女淋更衣室衣櫃數量較少,不能滿足使用需求。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設計團隊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改造:
1. 從動態流線
2. 從區域劃分
3. 從功能使用
4. 從材料工藝
5. 從空間設計
6. 從色彩搭配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改造後:


1. 動線更加流暢且滿足健身房進出入規則;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2. 功能區域劃分更明確,增加了拳擊臺;從入口到更衣淋浴各區域排布順序更合理;


3. 器械排布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使用頻效;

4. 器械種類豐富,可滿足不同人群訓練需求;

5. 色彩搭配對比明顯,局部區域利用品牌色跳色手法,色彩明快,整體色調滿足健身環境整體氛圍。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最終,上千平米場館優化至730㎡,實現“疏而不散、密而不亂”的場館效果,面積大小上優化了30%,房租成本直接節約30%;並通過更合理的動線設計、功能區域劃分以及更舒適的視覺呈現,運營效率幅優化。為後續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案例2:

北京某340㎡小場館。改造前瀕臨倒閉,按照新館主的心願改造為CrossFit訓練館+全智能健身館。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改造前:


原有場地錯層,局部狹長,佈局鬆散,裝飾元素混亂。糟糕的營建環境,幾乎直接導致原場館瀕臨倒閉。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改造後:


1. 場館被“一刀切”成了兩大塊截然不同的區域。如此劃分幫助該場館成為了一個“傳統場館+專項場館”的複合型場館。兩個區域的會員能在“空間”上感受彼此,傳統區域的會員無形中被引流至專項區域。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2. 高平效:這家健身房只有不到350平米的空間,卻能做到健身房+CrossFit工作室的結合店,區域劃分合理,該有的器械都有,能一站式滿足多樣的健身需求。


3. 設計風格:使用周邊人群喜愛的深灰色風格,打造訓練氛圍。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4. 裝修用材時尚潮流,裝修預算適中。我們不主張奢華的裝修風格,後期運營效果不一定好,浪費成本。我們倡導在保證會員舒適體驗的基礎上,店面顏值要高,裝修成本要適中。


5. 另外,這個場館還搭配了智能化,增加運動的趣味性,提升了會員粘性。


340平米已經不能更小的場地,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它最大化利用、產生最大的效益。改造後的這家場館,既實現了館主的心願實現CrossFit訓練(全系美標模數,可作為國際積分賽場地),同時兼具成為一個智能健身房,突破了CF有限的國內受眾,引入更廣泛的大眾健身群體,形成多層次的豐富產品線。


場館“起死回生”

健身房營建這樣做


通過案例,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一下場館營建思路。


● 首先請將場館變美。

這點無需多言,誰不是視覺控,尤其是現今的主力消費人群,80、90、00後。視覺乏味的場館,回頭率趨近於零。案例中的場館,改造時關注到了色彩搭配問題、區域之間對比明顯,局部區域利用品牌色(跳色手法)讓色彩更明快。整體色調滿足了健身環境整體氛圍。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 動線要更加流暢。

滿足健身房出入規則,解決不同區域健身者的流動碰撞問題。經營者們,請一定要在自己的場館多鍛鍊,去親身體驗自己的場館。這樣才能發現自家健身房的不足。平常談動線問題,大家會說,“知道知道,不就是消防通道嗎?”不是這樣的,小編喜歡跑步,跑後經常會在回更衣室的路上、路過自由力量區時駐足片刻。不是為了看肌肉男,是著實怕帥哥們手中“揮舞”著的器械誤傷到我。動線設計不合理,會員只能等著對方練完後才能通過。


● 功能區域劃分要合理。

合理指兩方面,首先是捨棄不必要的區域。館主們,吧檯真的需要嗎,你們健身場館旁邊沒有星巴克?操房真的要這麼多嗎,設個兒童房的意思是讓孩子陪媽媽健身在一旁寫作業?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另一方面,區域劃分合理的意思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做減法,按照需求也可以做加法,比如案例二里增加了拳擊臺區域,從入口到更衣淋浴各區域排布順序也更加合理。這個方面的關鍵點在於你的場館是否最大化地利用了現有面積。每個區域都有每個區域的合理面積,這點要注意,不是憑著感覺隨意來。


● 每一個區域內的器械排布要合理。

經驗上來講,場館的有氧器械相隔100-200mm,會員舒適,經營上也不浪費空間。其他方面同理,都有自己的合理數據。要去關注。


逼死健身場館的或許不是疫情而是它……


●挑選性價比高的營建材料。

現在越來越多非健身行業人士進入到健身市場,對營建材料這類細節少有注意。成本都是從一分一毛中省出來的,小細節更要注意。性價比高的營建材料,能幫助場館節省15-20%的營建成本。有限預算作出大氣效果才見功力。


●設計團隊的選擇。

找設計團隊,最好能找到專業做體育空間設計的專項設計團隊。他們都有健身經驗,他們知道“用戶”需要什麼,而不是你們經營者“想象”用戶需要什麼。比如說剛才提到的“動線”,沒有健身經驗的團隊去做營建,很難注意到不同區域之間互相“碰撞”的問題。


總結下,美觀、動線、區域劃分、每個區域內部器械擺放、高性價比材料、找個懂行的營建團隊等這些方面能幫助經營者們優化場館面積,砍掉不必要的面積,省下經營成本。——

為消費者降降價,讓自己多掙錢。


思路就給到這,我想看了這篇文章的消費者也或多或少會理解健身行業為什麼這麼難。沒有人願意跑路,那些看似跑路的館主,除了極少量的惡意行為,絕大多數都是被成本拖死經營不下去的。市場需求依然旺盛,疫情是個好機會,在幫助行業優勝劣汰。那些曾經認為“不著急”的場館面積優化問題,是時候做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