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史學家在記錄歷史時,常常會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歷史人物融為一體,交匯成歷史的長河;亦會將自己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現實需求,融匯於前人的經驗中。

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不但是一本史書,也是個人的傳記。它記錄了司馬遷的生活經驗、情緒表達、個人際遇等,亦承載著司馬遷的行事風格和思考模式。

繼承父志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因為先祖“世典周史”,所以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傳承史官家世。

漢武帝封禪時,司馬談身為史官,卻未能參加,這實在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司馬談在失望之餘嘆道:“是命也夫!命也夫!”

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漢武帝劇照

在司馬談看來,現在漢朝興起,天下統一,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輩出;司馬談自己做太史而不予以記載,這種行為斷絕了天下的歷史文獻,他感到十分惶恐、不安。

正因如此,他希望兒子司馬遷能考慮繼承家業史職,也殷切期盼兒子能繼承自己著書的遺願。他認為自己死了,兒子必定做太史,所以臨終前對兒子說:“莫忘了我的遺願。你一定要完成我未竟之業!”

司馬遷於三十八歲時,繼承了父親的職務,擔任了太史令,而他除了侍從武帝出巡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漢朝政府的藏書處整理史料;他開始以繼承父親遺志自許,著手完成著書的工作。

西漢時期太史令掌管天官,不治民。太初元年,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主持改歷工作,創制太初曆,為中國奠定了曆法基礎。

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司馬遷畫像

根據《報任安書》中記載的“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可見史學和星曆的關聯密切。也就是說,身為太史令的司馬遷因掌管天官的緣故,才有了獨樹一幟的天人古今觀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司馬遷在十歲時開始學習歷史文化知識。歷史中流傳了許多英雄的傳奇事蹟,他們建功立業,從而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正因如此,司馬遷一直都想要沿著歷史的足跡,實地考察歷史的遺址。

司馬遷有三次考察機會。第一次是他二十歲時的“壯遊”,主要以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為主;第二次是以使節的身份,足跡遍及“邛、莋、昆明”等地;第三次是他扈隨漢武帝之遊。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提到,他以長安的家裡作為起點,開始了遊歷的生活。他對所到之處的歷史、風俗都進行了考察;他採集傳說,追逐著歷史中的風雲人物的足跡。

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范蠡劇照

他的足跡到洛陽,再往南行,先到江淮,也就是江蘇和安徽的北部,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

他到了淮陰,訪求了韓信貧困的故事,也親自去了韓信的墓地所在,接著從江淮上江西的廬山,再到浙江紹興縣南的會稽山。

據說禹在此會諸侯,計算貢賦,所以稱為“會稽”。禹駕崩後葬於此地,山上有一個洞,因為禹進去過,因而稱為“禹洞”;而禹的後代越王勾踐,也在此地臥薪嚐膽、謀劃復仇大計。

他到了九疑山,相傳舜葬於此地。九嶷山是湘水的上游,他又搭船渡沅、湘二水,來到長沙,遙想屈原在汨羅江旁憂國憂民的心情。

他更北上涉汶水、泗水,接著經由齊、魯拜仰孔孟的家鄉,登泰山,遊番縣、薛縣,考察孟嘗君的封邑。

之後,他到彭城縣訪問劉邦、蕭何的故鄉,瞭解漢朝開國君臣的發跡過程;又經過楚,訪問了春申君的宮殿遺址。

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春申君劇照

這真可謂是一次“壯遊”!

司馬遷回到長安,在元朔五年時被任命為郎中;元鼎六年,他三十五歲時,又以使節的身份,前往雲南的昆明。他不辱使命,安撫了西南的蠢動,擔負起在西南設郡的任務。

這一次,司馬遷的足跡遍及“邛、莋、昆明”等地,即今天昆明一帶的西南地區。

除此之外,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為了封禪之事以及求仙之事多次出巡,司馬遷基本都扈從參與。司馬遷跟隨著漢武帝,足跡遍及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等華北地區。

由此可見,司馬遷幾乎走遍了整個中國。在當時交通非常不方便的條件下,他能夠足遍全國,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壯遊天下的影響

豐富的閱歷,開闊了司馬遷的眼界,也震撼了他的心靈;實地的考察,使司馬遷更能感受史書中那些慷慨悲歌的人物,也更能感同身受地為他們的不幸而悲傷。

這種人生體驗,影響了司馬遷的思想,讓他產生了更遠大的志向。

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屈原畫像

當司馬遷前往屈原自殺的汨羅江畔時,他追懷屈原,想到了屈原直言極諫但不被採用,還流落漢北;他因同情屈原的處境,而不禁潸然淚下。

當司馬遷到齊魯時,他學鄉射之禮。因為孔子講業齊魯之都,所以司馬遷便沉浸在儒學之風中,感受齊魯文化,產生了更多的崇敬之意。

司馬遷的《史記》資料,源自金匱石室之藏;而漫遊天下的旅行,則讓他親眼目睹了許多歷史遺蹟和歷史文物,掌握了很多地理資料。

換言之,司馬遷是在親身感受著、欣賞著歷史的悲喜劇。

至於文筆方面,宋代蘇轍稱太史公遊天下名山大川,增閱了履歷,也擴展了胸襟,所以他的文筆能豪放自如。可見,司馬遷壯遊天下,對他的寫作是有極大幫助的。

志仿春秋

古人修書都有其動機和背景。如《春秋》是孔子依魯史而作的著述,包含了孔子的政治抱負與政治哲學。

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孔子劇照

《史記》不僅僅是網羅天下舊聞的歷史書,其中還包含著司馬遷的思想。司馬遷著述《史記》的目的,是探究天理與人類的關係,貫通古今歷史演化的脈絡,闡述自己的政治觀,希望能夠“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認為政治制度上有世襲的體制,在文學歷史上也有傳承的制度。他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眼中,孔子是一介平民,到漢初卻傳了十幾代;所有的讀書人都崇奉孔子,都以孔子的學說為人生準則;因此,可以稱孔子為“至聖”了。

司馬遷的“成一家之言”,是將自己的思想,通過記錄歷史來表達。可見,他不但要完成父親的遺志,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希望自己能像孔子作《春秋》一般,起到垂範的作用。

李陵之禍

司馬遷在著述《史記》期間,遇到人生最悲慘的事件——遭受腐刑。

司馬遷非常欣賞李陵的戰國士林之風。在李陵降匈奴之後,司馬遷認為李陵處於患難之時,需要有人援助,因此選擇為李陵辯護說情。

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李陵畫像

司馬遷認為李陵敗降匈奴,是有其苦衷的。李陵雖然兵敗,但他以少敵多,以弱御強,而且是因為“矢盡道窮,救兵不至”,才不得已投降的。

所以,司馬遷力保李陵。但他的表述,卻沒有得到漢武帝的理解和認同。

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是在借“李陵事件”,批評自己頻繁征討匈奴的政策;他因而大怒,將司馬遷投入牢獄,準備判其死刑。

而司馬遷下獄之後,由於其家貧沒有足夠的金錢可以贖身,他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不得已只能屈辱地接受腐刑來抵罪。

司馬遷:長才負不羈,壯遊遍全國,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託

司馬遷畫像

司馬遷在“李陵事件”之後對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必須“隱忍苟活”,不僅要要完成父親的遺願,還要“成一家之言”,因此,他發憤著書,渴望像古時聖人賢者那樣,用著作來表達自己的心志。

司馬遷從小接受史官教育的薰陶,並且有機會壯遊天下,這些都對他日後撰寫《史記》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改變司馬遷命運的,是“李陵事件”。遭受腐刑後,司馬遷覺得身受奇恥大辱,但因著書未就,故甘受刑而不悔;而他的不朽之作《史記》,則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