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的記憶裡,有多少曾經好吃好玩的而現在已經沒有了?

漢臺雪中火


先好吃的:美味豆腐渣、爆炒葛蟲寶、香椿煮飯、豬油醬油拌飯等等。

回憶起來總是滿滿,能夠深刻在我們記憶裡的美食,那味道基本都是美好的,只不過如今不怎麼能吃到了。

不過現在這些都很難吃到了,回鄉下也很難再吃到,城市裡也許也只有極少數酒店會做這種菜了。

美味豆腐渣

小時後家裡條件不好,記憶裡吃豆腐渣是很美味的。我想很多鄉村的70後,可能都吃過豆腐渣吧!就是以前民間磨豆腐賣,一般會有三種產物拿出來賣:豆漿或者豆花、豆腐、剩下豆腐做香乾;不會拿到市場賣的產物就是:豆腐渣。

那時候做豆腐,手工壓豆腐,所以豆腐渣並沒有現在這麼粗糙,聞起來還有股豆香。所以家裡在很窮的時候,種菜基本拿去賣,也不買菜吃。吃自己天裡的菜,所以經常會去買點豆腐渣,一來比豆製品和米飯都便宜,二來吃的飽。


一般做法:

買回去豆腐渣,要買乾淨的那種。在家裡熱鍋,放一點點自己家裡榨出來的菜油,再用一碟辣椒蔥花爆香,再把豆腐渣倒進去,加點鹽和醬油,炒勻盛上來的時候一股濃濃的豆香和辣香。

因為餓,聞到都食慾大增。這道菜估計現在很少人吃過,有些特別的懷念酒店會有,但是現在卻不便宜了,我想60-70吃的可能會覺得美味。

以前覺得美味,那是因為餓,和想吃。所以好吃的東西,吃多了也不好吃。

葛蟲寶寶

一般都是農村小子喜歡找這個回家吃,老一輩教我們的,營養豐富,且它們呆在藤條裡,也沒太多多細菌。

所以年輕小夥子就會去找葛根裡面的蟲寶寶,用油炸了,不用任何香料,有條件的放點調料,那味道實在是香。

還有高蛋白營養,現在幾乎吃不到了,酒店都很少呢,這個回憶起來的美味那是一代人的記憶呀!

香椿煮飯/豬油拌飯

這兩個我想吃的小夥伴可能更少了。

【香椿煮飯】

沒菜吃的家庭,每年春天會到樹上摘香椿,回家洗乾淨曬乾,做成乾菜。然後每當家裡沒菜下鍋,就會用水泡開一些香椿,加點菜油和鹽一炒,然後把剩飯倒進去一煮,熱了就直接吃,我記得吃前用蔥和辣椒拌著更好吃!現在飯店都吃不到!

【豬油拌飯】

我吃這個就是讀書年齡了,沒什麼吃,放學餓的不行了,偷偷用開水泡一下飯,把水濾掉,放一點點豬油和一勺農村老醬油一拌,那味道真是香的好吃!!

現在沒人願意吃了吧!

童年的樂趣,簡單而快樂,現在看那些玩具和現在比,太簡單了,但是卻比現在的玩具更有感情!



小時候好玩的現在沒了的可多了:我來舉例子

我玩過的遊戲機:

我玩過的竹子玩具:

玩過跳跳蛙:

我玩過的竹筒槍:

還有很多一時間叫不來名字,樂趣無窮,希望網友踴躍回覆,我也想知道哪時候很多好玩的用現在的話叫什麼。

總之一句話:記憶裡的東西都是美好的,過去的不代表不好,只是發展了被埋沒了,好吃好玩有樂趣的都在那些童年了。


吃不胖的阿牛


你好,我是花椒,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95年出生的,因為爸媽外出打工我小時候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直到12歲才跟著爸媽一起在鄭州生活,但總會想起在農村老家的日子。

在我小時候農村還沒有手機,我們會在放學後和同學、鄰居一起去池塘邊上挖膠泥,然後再到有水泥地的地方玩摔“哇嗚”(方言),就是給膠泥板成四方的小碗,拿起來倒扣在水泥地上,比誰摔得窟窿大,然後再用自己的泥補上,直到一方沒有膠泥為止。小時候為了使用最少的泥補大窟窿真是用盡了辦法😂😂😂現在的小孩兒因為有手機,都很少玩膠泥了,甚至有的小孩都不知道什麼是膠泥。

小時候最開心的莫過於手裡能有錢,一塊玩的小孩兒裡誰要是手裡有五毛錢,那絕對是大哥一樣的人物。我記得我小時候手裡有了錢就會拿著買各種零食吃。我小時候吃的零食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膨化食品:1.北京板鴨

小時候最長吃就是北京板鴨,北京板鴨是那種紙袋子裝著的,圓圓扁扁的,鹹鹹的帶一點點辣,裡面其實沒有肉,就是用面做的膨化食品跟咪味蝦條一樣都是膨化食品。

2.咪味蝦條

咪味蝦條又跟北京烤鴨不太一樣,雖然都是膨化食品但咪味蝦條味道比較酥脆,長條形狀的,帶有一點點蝦味。

糖類:

小時候的零食那肯定少不了甜的,什麼鑽石糖、粘牙糖、拖肥、西瓜狀的泡泡糖、又酸又甜的酸妞糖之類的。

1.鑽石糖

鑽石糖就是硬糖做成了各種鑽石的樣子,後面還有一個戒指可以帶在手上,是一款即能玩又能吃的糖;

2.粘牙糖:

粘牙糖真的粘到懷疑人生,因為粘牙糖是用麥芽糖做成的一種圓薄片糖,所以比較粘牙;

3.西瓜泡泡糖:

相信大部分的90後都吃過,圓圓的裡面是空心的,五顏六色的吃完舌頭上都是顏色;

4.酸妞:

直到現在我想起酸妞還是流口水,被酸的那種,酸妞酸是因為它外面有一層薄薄的酸粉,其實吃到裡面是甜的;

5.拖肥:

拖肥是一種用塑料袋子裝的,因為它裡面帶的有水,小時候覺得特別好吃,不僅有QQ彈彈的白色果肉還能喝到甜甜的水,小時候一直好奇裡面的果肉是什麼做的,直到長大了才知道那裡面Q彈的果肉是椰果。

辣條類:

要說到零食辣條絕對是零食界的半壁江山,老少婦孺皆可食用。直到現在還有各式各樣的辣條,但小時候最常見的還是臭乾子和北京烤鴨豆製品。

1.臭乾子:

臭乾子是用那種透明的袋子裝的,真空包裝,一個袋子裡有四塊,拆開聞起來有一點點臭,而且是硬硬黑黑的,不太好看,但是不要被外表矇蔽了,它其實很好吃,有一點點蒜香味,很有嚼勁;

2.北京烤鴨豆製品:

北京烤鴨豆製品也是我小時候比較喜歡吃的一種,用紅色袋子裝的,下面有一塊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裡面。北京烤鴨豆製品的口味是偏甜的,帶有一點辣味,拿在手裡粘粘的,形狀像雞翅膀一樣,就是我們現在吃的素雞製成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小時候覺得好吃好玩的了,長大後很少吃也很少玩到了。讓我高興的是我去年去健康路夜市上發現有賣這些小零食的,種類非常的多,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一下。

你記憶裡好吃好玩的有哪些呢?可以一起來分享哦!











花椒醬兒


記憶中很多玩過,吃過的都無見了,我70後的見過很多好玩的,好吃的,現在感覺玩和吃的都失真了,特別吃的,我記得我細個時每家都養一隻豬的,多就二隻,只喂自己種的米和菜,吃餘的剩飯菜,所以那時的豬肉特別的香,雞和鴨自己養,青菜都是自己種,都是無添加劑的,綠色食物,但那時雖然窮,一天中吃晚飯,中午吃粥多,,,,,但那時吃得很原始味道,玩這方面我們那時無什麼玩的,都是兒時玩搓泥人,彈波珠,,,,,那時最大樂趣就是去去田地釣小田雞回來餵雞鴨吃,那時的小田雞多到到處都有,隨便釣十幾分鍾一大堆田雞了,邊有魚現在甘小田雞的。那時我們如果想吃魚,隨便田坑都有,夠一餐菜吃,很多吃的玩的的現在全部變了,


用戶雲中飄揚


太多太多了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是外公每個週末帶我和弟弟去吃鍋貼餃,現在雖然還有但永遠沒有了小時候的味道了。還有經常吃的小零食,唐僧肉 西瓜糖 5毛錢一袋的小冰棍 還有中午打午睡的時候為了躲避檢查,在桌子上弄個洞把管子穿進去扒在上面偷偷喝水,跟男生一起玩的彈珠……每個人的童年只有一次,一言兩語說不清,只是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年代感


希妍小女子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條問題,在您的記憶裡的曾經有多少好吃好玩的,而現在已經沒有了?其實有很多,在這裡我就舉例一二吧!

說到好玩的呢!在我的印象裡,小時候有一種特別好玩的小遊戲,我們這裡叫做打石子,石子不是普通的石子,,是一種白色的乳石,小手指頭哪麼大,一般要在我們的小河壩裡才有,要找小指頭哪麼大個的,個個要勻稱,一共得有十個,洗淨,把稜角抹平,然後就可以玩了,3個人一局,4人個一局都可以,這個要在地上玩,就是用手指掂石頭,一共有十關,從一掂到十,有時候會把手指掂破皮,但我們還是玩的不亦樂呼,哪麼的開心,哪麼的無憂無慮,最後輸了的就要給贏了的捶背,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玩這些了,玩手機看電視代替了這些,所以現在的人近視特別的多,我們小時候戴眼鏡的真的是特別少,這是一個時代的轉換,有利就有弊吧!

說到好吃的呢!有種美食在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現在已經好多年沒有吃過了,應該已經沒有多少人會做這種美食了,就是用糯米麵搓團煮熟,然後再加上些生糯米麵和粘米麵一起再搓團,一般我們會做上一種糖口味和一種鹹口味的,鹹味的可以加些辣椒,蔥花,然後再把米團做成一個螃蟹的形狀,所以這裡叫“老蟹子”,然後再下鍋炸,吃起來哪叫就一個酥脆,簡直是滿口留香,哪種味道真叫人久久不能忘懷,也許哪是童年的味道,也許哪是青春年少的情懷吧!





蘭子記


您好,我是小石頭爸爸,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出生在哈爾濱,我就來說說在我們東北這嘎達小時候的好吃的,好玩的。先說說好吃的:

1.老式大餅乾-這種老式大餅乾是許多人童年經常吃的,也是爺爺奶奶愛吃的一種餅乾,這種餅乾的外貿是非常的簡陋的,製作也是非常的簡單,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味道那是很美味的,吃起來也是軟綿綿的,還有一點甜味。這種餅乾吃起來是比較充飢的,不過現在人們對於吃的也是有很高的要求了。現在也是有比較玲瓏滿目的各種糕點了,這種餅乾現在也是沒有什麼人吃了,但是這種餅乾在當年也是比較經典了。

2.苞米花-這種苞米花不是看電視劇和看電影的那種的爆米花,這種是東北的爆米花,是跟我們經常吃的不同的,這種的苞米花也是用苞米制作成的,不過不是爆炸的那種而是顆粒狀的,吃起來也是特比的有嚼勁的,而且還有淡淡的苞米香味。記得小的時候軟磨硬泡從媽媽那要來乾的玉米粒,拿點糖精一路小跑去找崩爆米花老爺爺,只收點加工費,特製的小爐子轉啊轉啊,老爺爺一聲吆喝,“嘭”的一聲,爆米花出鍋啦,老香了。說起苞米花,簡直是我童年的陰影,每次一看見就總好奇那麼大的聲音,老爺爺會不會被炸死?我真這麼想的

3.火腿麵包-外面麵包裡面火腿腸,簡直是小時候豪華版的麵包,這可不是隨便能吃到的,誰要是擁有這個可是很驕傲滴。

4.東北老式硬糖-我們小的時候都叫這糖球兒,比你們吃的小淘氣,高級貨大蝦糖,酒糖親民多了,幾塊錢就能買一兜子,饞了就吃一顆,由於沒有包裝,經常弄的手上,褲兜裡都是黏黏的。

5.黑悠悠(黑星星)-這東西小的時候到處都有,田間地頭的,是我們小時候免費的水果,現在城市大了房子多了,已經很難看見了。

6.煙糖-這種糖在當時的小賣部裡可是“高大上”的代表,試問哪個小孩子沒有羨慕過抽著煙的、酷酷的大哥哥呢?這種糖簡直可以完全滿足孩子的裝大人的心理,畢竟嘴裡叼著一根類似煙的糖,看起來就是炫酷的“帥小夥”。不過,如今這種糖已經從市面上消失了,大概那些沉迷於煙糖的孩子,早已經開始抽到真正的煙了吧。

7.冰水袋-這個可是夏天的時候,班裡同學幾乎人手一個的了。它的包裝看著挺不起眼的,事實上它做起來也非常的簡單,無非就是將冰糖水放在袋子裡凍起來。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卻是非常美味的食物,我記得上學的時候就因為偷偷地買這個吃,還被家長罵過好多次呢,不過再罵也難以改變我對它嚮往的心。

8.蜜桃精-很小的一袋水果味的粉末,記得當時最喜歡吃的就是水蜜桃味的,雖然從來沒有吃過真正的水蜜桃。當時還有好多小朋友為了收集裡邊的小勺子,買了很多待呢!很有意思!

還有餃子皮糖,唐僧肉,老式大辣片,卜卜星等等,等等太多太多了。

好玩的也很多,像拉爬犁,滾鐵環,跳房子(飛機格),彈玻璃球(琉琉),丟沙包,跳皮筋,還有就是收集各種卡片啊,瓶蓋啊,好多好多。

最後石頭爸爸想說,兒時的好吃的,好玩的是對童年永遠的回憶,雖然現在也能買到兒時的零食,甚至買好多,卻沒有了當初手裡攥著幾毛錢站在小賣部櫃檯前挑來挑去的感覺,致不在有的童年。











小石頭爸爸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記憶中小時候兩毛錢一包的碎面特別特別的好吃,兩毛一包,五毛錢三包,賣的超級火爆!

那會經常放學買上幾包回來和姐姐一起吃,星期天了還要多囤點在家吃,超級迷戀。不知道什麼那個面突然就沒有,後來還嘗試著網上買,但是味道卻怎麼也回不來了,正所謂一直在模仿但是從未被超越,

前還會和姐姐提起小時候吃的碎面。每次提起來都要在網上尋找一番結果每次買來都是失望,現在已經完全失望了不再去嘗試尋找了。

記憶中還有一種雪糕一包兩小隻,五毛錢一包,名叫大熊貓🐼在那個年代一毛錢一隻冰棒的年代五毛錢可以買幾種零食了,自己基本上都是買兩毛錢一隻的紅豆冰棒,那會的紅豆冰棒是真好吃呀,🤤 好多的紅豆貨真價實紅豆冰棒。大熊貓每次都是媽媽買菜的時候帶回去給我們,夏天坐在門口的小河媽媽搭的木橋上,腳在河水裡晃盪晃盪,河裡小魚游來游去,吃著大熊貓真是好不快活,真是美好的記憶!



毛球麻麻呦


糖稀,應該是70後最深的記憶!

小時候,學校門口總有一位老奶奶蹲在那裡賣糖稀,糖稀裝在鋁製的半舊飯盒裡,透明,深黃色,那時於我來講是最深的誘惑。拿一截小木棍繞一圈兒挑起一小團兒大約是一角錢的量,若是哪天能花上兩角錢挑一大團兒,簡直會覺得太奢侈了!

一小團糖稀是要吃上好久的,在陽光下看是晶瑩的琥珀色,入到口裡又滑又甜,需要慢慢感受它的味道,是絕不捨得快速地吃完的,感覺甜蜜又幸福,那種美味是現在的零食難以比擬的!



人生與果實


小時候我生活在大深裡,和小夥伴們經常在山裡尋野梨子,野彌猴桃等各種野生果子,是正宗的原生態野果子,既好吃又衛生。如今回到老家到處都砍伐光禿,再也沒有兒時的深山老林,更沒有各種野生果子可尋了,回望過去己四十餘載,再也找不回兒時那麼好玩,又好吃的野果子了,更找不回那種味絕了。


綿陽美食動態


“木薯糖”,很小的時候,家裡有收破爛的人上門收東西,然後可以拿破爛換木薯糖,或是花錢買;一毛錢兩根,一根大概有三四釐米長,就跟現在網上所說的木椎的形狀一模一樣,或是跟自己的小手指一樣,兩頭是一樣大的,可惜現在都沒有了。還有火吹桶,跟鋼管一樣形狀,三四歲小孩手臂一樣粗,很脆的,油炸食品。還有很多很多;至於玩的,我小時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比如彈工,還有射箭的工,還有竹子做的竹筒人,可以用兩條繩子操控,讓它動起來的。也有火槍,要裝藥粉的,來源就是把用剩的鞭炮拆下來,然後把裡面的火藥取出來。這玩具是具有最危險性的。雖然不會傷到別人,但容易傷到自己,所以建議少玩。還有就是木頭車,動力靠人推或是從斜坡上滑下來。這個最好玩了,經常玩得不亦說乎。真懷念童年,成年人的生活壓力真的太大了。歡迎關注我,上面說的食品,說不定我會在下期視頻做出來給大家分享。至於玩具,可能我要等到開通另外一個號了,因為我這個號,選擇的是美食領域的[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