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回转企鹅罐——彼此的命运共同体

回转企鹅罐是几原邦彦在1997年担任少革的监督之后时隔14年再一次担当动画监督的作品,依旧保留着几原一贯的“意识流”表现,要理解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这里做一点安心与信赖的抛砖引玉——

①关于如何理解作品:

因为问题是关于如何理解的,所以在此先浅谈一下关于理解作品的方法。在试图理解一个动画作品时,最初不妨尝试从分镜与演出上着手。(虽然也有衍生小说,但因为没有读过什么的,故而仅谈及动画嗯)分镜和演出是什么呢?(如有错误欢迎斧正~)简单的初印象可以认为分镜是将文字构成的剧本转化为一幅幅直观的镜头,如以画面取代文字呈现角色。而演出则是负责将分镜中监督(导演)的意向更加具体与完整的表现出来。因为无法窥探剧本与监督的思绪,那么就从体现了剧本与监督思绪的画面上思考吧,诸如此处为什么运用以这种方式展现角色呢?这个镜头为什么出现了这些元素呢?解构而出的这些元素对作品起到了什么作品呢?或许如此寻思便会意外的发现未曾知晓的作品想要诉说的话语呢,对于理解其未直白流露的思绪这样做亦是可以尝试的途径之一。

在企鹅罐中经常可以看见无厘头的展开或戏剧化的演出,这与监督几原邦彦是十分喜欢舞台剧即戏剧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其担任监督的少女革命中亦充满着这般夸饰的舞台演出。这是几原自身的爱好,亦是其的风格。既可以仅仅只当做是监督几原自我的兴趣爱好来看待这一出出的舞台演出,也可尝试思寻舞台演出的背后会否蕴藏着什么话语,毕竟少革中每一话的舞台剧都是对剧中事物的隐喻或总结呢。某种程度上看似荒诞不羁的故事与表现也是体现作品不随商业的潮流而更注重于流露真实想法的存在呢,即便思考过后发现这荒诞的故事不过是制作团队任性的恶趣味,那么光是能够发现这点亦是理解了呢~或许电波恰巧对上频道了能够欣赏这荒诞的脑洞更可以说是理解了吧(笑)。

这部作品中对事物的意象或许从一开始就未打算让全部观众理解、明白也说不定呢,如许多人早已考察出的在OP中稍纵即逝仅出现片刻的双蛇杖、颠茄以及莫比乌斯环等所代表的含义,也许只是制作团队随缘随性的对剧情的补充——若有有缘的恰巧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的人能够理解的话便感到开心,即使没有理解倒也不要紧,又或是对喜爱事物而想要深入理解的观众的赠礼,即彩蛋。虽然看着是很自我随性的任性,不过又有什么所谓呢~所以,思考画面中出现的元素所代表的意象的可能性对理解、发现作品可能埋有的伏线是有所帮助的。如果可能的话在最初无需惧于过度解读,毕竟几原的脑洞是十分跳跃又无厘头的,不这样做很多时候根本跟不上脑洞节奏什么的,所以若真心喜欢作品的话那么探索台词所蕴含的所有可能性后再总结与整理,将所有的可能性筛选提炼,再回归到作品本身选出可能的其真正想要叙说的原意。此外就如同"温故而知新",重温一遍总是收获良多的,也许你会发现曾经忽略了的伏笔,或者结合后续的发展终于理解了某句台词。


②关于对作品的理解:

企鹅罐除了作为主干的主题之外亦有许多延伸而出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便涣散了主题,此外稍显不足的人物刻画与带着监督趣味的舞台剧演出及由此而显得纷乱的故事情节亦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着主题,不利于观者联系其前文理解内容。这也是在制作少女革命时便存在的情况,若是观看过少女革命对此有所熟悉与了解的观者再观看企鹅罐时或许便不会因此感到过于突兀或完全摸不着头绪了吧。作品涉及到的思想蕴含的范围十分的广阔,在这份感想里仅稍作浅析作品的主题及个人较为熟悉的少数几个主题延伸而出的思想。

在个人的理解中企鹅罐的贯穿全文的主题是"分享(共享,作品中以苹果作为载体,而苹果则是命运的意象)或者说是广义上的爱,但并非是亲情或爱情这样限定了范围的狭义上的爱"。很多事物的都是直指当时的沙林事件以及奥姆教的(如地铁路线等)。

故事由年纪相仿的三人组成的小家庭开始,而在这时候命运之轮便开始转动了——最初——晶马:"我讨厌[命运]这个词,出生、相遇、离别,成功和失败,人生的幸运与不幸,如果这些都是由命运事先决定好了的话,那我们又是为何而生呢?在富裕家庭中出生的人,由漂亮的妈妈生下来的人,正逢饥荒和战争时期出生的人,如果这一切都是命运,那神明可就太不讲道理,太残酷了。从那时开始,我们就没有未来。"

,期间,理念与心意各不相同,也没有得到[命运]同等眷顾的人们彼此相遇,相互冲突、影响,在最后——由阳毬道出:"我喜欢[命运]这个词,我相信着,无论何时,我都不是孤身一人。——我不会忘记的,绝对。永远,永远。谢谢。"为什么三人对待命运的看法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呢?这两个[命运]有着什么区别呢——

最初阳毬因命运丢失了苹果,晶马曾分享苹果给阳毬。又因命运晶马与阳毬两人都丧失了苹果,最后冠叶将自 身的苹果分享与两人。冠叶作为天蝎之火,可考察到的是源自于银河铁道之夜中,可意指奉献自身照亮黑暗。那么是不是企鹅罐就是赞同这种无私的自我奉献呢?不是的。

故事的最后,晶马:"还给你吧,那天老哥你分享给我的东西,你分给我的生命。我们的爱,还有我们的惩罚,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担——这是我们的开始,是我们的命运啊!"当苹果的分享者与受惠者的身份互换之时——命运才真正的开始换乘。愿与你一起承受爱与惩罚——被分享了苹果之人能够接受这份惩罚,即亦能够分享苹果。晶马:"那时与你相遇,便是为了此刻啊。"作为那时曾经被分享了苹果之人,现在,与你共享苹果。在动画中此时亦是有"循环"的符号的——唯有循环,才是分享(共享)啊,并非是需要哪一方去成为天蝎之火燃烧自身。

贯穿各个话数的句子[我讨厌命运(被人格外的事物所规定的未来)]在通过"分享"最终于此升华为新的一句[我喜欢命运(他人无意的蝴蝶效应及出自于善意与爱的分享以抗生来的不公达成的结果)]难道不是十分有趣嘛~[我(桃果)从你等的命运(被人格外的事物规定未来)所至之地而来,你等终将一事无成之人,你们要得到企鹅罐(分享命运的果实)(或着说爱),才能改换命运(由被规定的未来改换成因爱所致的未来)]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此时便能回想起那一次次不同理念、不被[命运]同等眷顾的人的相遇、冲突、理解呢,在那的彼端,便也就是新的[命运]。——于此,便是三人对于价值观渐变的原因。

同时整篇故事也是对“企鹅会”以及"迷失"(不被人所需要的、得不到命运的果实)的人们这个问题的设问,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苹果(命运的果实)是对那些为爱而献身之人的奖励]和[一起品尝命运的果实吧]的回答。

既是对“企鹅会”的不择手段以及报复行为的批判(这样做是得不到奖励(命运的果实) 的)。也是对之所以会产生“企鹅会”的反思,剧中代表着“企鹅会”的渡濑真悧在动画最后道"真正纯粹的生命世界,被利己主义的规则所支配"这是迷失的人受限于环境被教导或因生活经验而不得不相信的信念。(奥姆教也是有单人牢房这种设施的,也就是冠叶与晶马在最终话中的情景,不被世人所接受,被抛弃之人(“企鹅会”)通过把对教团持有疑问的信徒关进单人牢房内,以让信徒产生"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看不见的"单人牢笼",都只存在利己主义,他们是被选中的人,而自己不是"的认知,然后对他们对这样不公的世界产生的愤怒、憎恨借以利用,作品则以冠叶和晶马分享了命运的果实来打破了这个"单人牢笼")渡濑真悧将世界称为"冰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人(世人)亦有着两种模样,一是多彩而立体的存在,另一是——平面化枯如白纸的。这白纸般的他人在作品中近乎只出现在冠叶、阳毬与晶马三人身边——只出现在未得到命运的果实、被世人所抛弃的人身边,如冰之世界一般,冰冷如白纸的他人与自身之间毫无联系,犹如在被隔离在两个箱子,自己或他人之间并不存在"分享“的纽带。当这些未曾得到命运的果实的人们,深陷于绝境中,选择的事物——

若没有换乘这命运的列车,原本的列车又会驶向哪里呢?即若对"迷失"的人们与之一起品尝命运的果实,一起承担活着这个惩罚的话,是不是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件了呢(奥姆教的犯罪活动)?这部作品或许是对[分享(爱)]的宣传呢,尝试从这种角度去理解它是否就变得有趣了呢?[爱(分享)]即是[生存战略],让企鹅罐(命运的果实)回转吧——就如同在最后阳毬手上的半颗苹果一般。


浅析回转企鹅罐——彼此的命运共同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