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別再虧錢了!一文幫你讀懂網貸P2P爆雷原因!

「乾貨」別再虧錢了!一文幫你讀懂網貸P2P爆雷原因!

7月7日,連去杭州的火車票都賣光了。

只不過這一次買票目的不是去西湖遊覽,而是去找爆雷的平臺要錢。而最近金融圈最大的新聞也是P2P的爆雷潮。倒閉跑路的場景可以說是快如閃電、崩如雪山、燦如煙火。

一則新聞刷屏:7月6-7日,杭州700億成交牛板金、雲端金融、優楊投資、祺天優貸爆雷,100多萬用戶受損。

正當投資人還沒從悲傷中緩過氣來之時,7月8日,P2P行業直接一口氣爆雷16家:投融家、長富理財、多多理財、華泰金融、猴子理財、壹佰金融、一兩理財、翡翠島理財、火球網、邦邦理財、趕錢網、柚子理財、盎盎理財、零錢罐、PP基金、錢爸爸。

1月的時候,我們寫過當時的債爆只是冰山一角,歲靜靜們不信,結果1-4月債爆金額就超過2017全年。

5月的時候,我們寫過99%網貸快跑,歲靜靜們不信,結果6月開始一天十幾家排隊,幾十億幾百億的煙花。

雖然這一批提前預測到了,很多童鞋們也提前撤離了大部分P2P躲了雷,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吸取教訓,本文路飛君和大家一起,從金融的角度深入分析網貸P2P行業的金融模式、底層資產、爆雷原因、做假方式、行業未來發展、抽絲剝繭的分析暴雷之後的金融原因。

「乾貨」別再虧錢了!一文幫你讀懂網貸P2P爆雷原因!

首先,網貸P2P行業起源於美國和英國,定為本是互金點對點借貸平臺(person-to-person),這是一種藉助了互聯網、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給需要資金的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P2P公司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這種金融服務。

舉個栗子:鳴人想借錢買一個1萬元的iphoneX,可惜沒錢;路飛君手上剛好有1萬元,想進行理財;於是P2P公司就提供了這個撮合服務,路飛君通過P2P公司借1萬元給鳴人,和平臺約定年化利率10%,平臺和鳴人約定年化利率15%。一年後鳴人還款1萬本金和1500元利息,平臺拿走500,剩下11000元交給路飛君。P2P公司提供撮合居間服務,500元是平臺利潤。

但是實際上,P2P從2012爆發、2013的野蠻生長,早已偏離這個方向。互聯網的高效撮合本該是提高效率、更好的服務出借人和借款人的手段,但正是由於互聯網的不透明性,為造假標、資金池、期限錯配、自融提供了土壤,也為爆雷埋下了伏筆。

這輪6月爆雷潮之前還在正常的運營的P2P大約2000家,這其中我們分為三類:

第3類:這一批連銀行存管都沒有,資金流連銀行都管不到,整個平臺標的模糊,業務數據直接造假,風控上逾期率高、或者直接借給關聯企業進行自融。說白了,就是把投資人的錢自己轉移到了自己的口袋。自融後自然是巨大的資金缺口。這樣的P2P,只有在保證源源不斷新增的基礎上才能繼續,也是倒閉最快的一批。

第2類:比起第一類有存管,資金表面上走了銀行存管。但是實際上,借款人信息不透明、資質差、自建資金池。風控實力差,資金募集能力弱,借款人資質不佳也無有效抵押物,長期看逾期率很高,說白了借錢的人總是還不起錢,平臺只能硬撐著用新資金還舊資金。

第1類:這一類平臺規模較大,資金募集能力較強,正常經營,走銀行存管,不設立資金池,不造假標、也沒有關聯企業自融。即使這樣,長標拆短標、期限錯配重新包裝、實際上剛性兌付在這類平臺仍然常見。

1)什麼是長標拆短標?

面對長期標為了好賣,直接拆成了短標。比如24個月的標,借款人本來應該24個月之後還錢,但是投資人看到期限太長,不願意投怎麼辦?直接把24個月拆成了24個1月標,這樣投資人認為是1月標,挺不錯,買買買。這其中風險在哪?每一個月都需要從資金池拿出資金來還給投資人,如果資金池裡的錢因為充值和續投率不足,就有可能出現兌付危機。

2)什麼是平臺剛性兌付?

很多平臺顯示逾期率和逾期金額為0,可以想象一下,金融領域怎麼能做到逾期率為0?借款人一個都不違約?一筆都不損失?既然不可能,那誰付了所有投資人的錢?平臺自己。可能有些同學說,這是件好事啊,有平臺兜底才靠譜才敢投,但這本質上就違背了風控的規律。平臺並不是萬能的,一味兜底,在風控不足逾期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就會挪動一部分資金來繼續,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不兜底,沒人投;兜底了,風險逐漸後置。到了臨界點,平臺撐不住了雷了。表面上看兜底是對投資人100%的保護,本質上是風險延期最後讓100%的投資人承擔可能出現風險。

現在唯一給網貸P2P行業留下的希望是頭部平臺,前十大平臺目前沒有出現逾期和跑路,但是依然處在危急存亡之中。觀察一家P2P資金面到底緊張到什麼程度?有兩個最直觀的指標:

1)平臺是不是在瘋狂加息,只要加息,就一定是資金面緊,債權到期兌付壓力很大,所以需要加息;

2)平臺的二級市場(即債權轉讓市場),是否出現了大批標的爭先恐後出逃,二手市場利率飆升;

如果滿足這兩個條件,說明資金面非常緊張。目前這一波雷潮,從小平臺開始起步,已經波及中型平臺,排名前50名的多多理財已經跑路,大平臺的資金鍊實際上已經非常緊張了,只要有一家TOP平臺出現逾期,投資人的擔心會成倍加大,進而造成資金持續流出其他平臺,最後即使本來沒有問題的平臺也容易轟然倒下。

「乾貨」別再虧錢了!一文幫你讀懂網貸P2P爆雷原因!

對待金融應該有敬畏之心,發展越快,規模越大,可能跌的越慘。

想等到大資金面寬鬆,怕是這次等不到了。能IPO的稍好,但是目前美股所有的互金平臺一片暴跌,絕大多數都已經破發,一篇哀嚎遍野,美國資本市場投資人已經質疑和不認可中國網貸P2P概念股票,這對於想要進一步去美國IPO的互金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乾貨」別再虧錢了!一文幫你讀懂網貸P2P爆雷原因!

「乾貨」別再虧錢了!一文幫你讀懂網貸P2P爆雷原因!

從整體經濟大環境看,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底層資產上,P2P主要還是在信用貸(無抵押)、房抵貸(去年已被叫停)、車輛抵押貸款(有抵押)、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幾大塊,但是外部環境對P2P非常不好:

1)表外要到表內,大量風險業務必須得到釋放。本來就借新還舊的“主動老賴”們和實在因為收入不好寅吃某糧的“被動老賴”們都無法還款,逾期率上升。

2)禁止暴力催收的同時,意味著催收能力大幅下降。最大沖擊在車貸,過去可以拖車處置變賣,而現在難以實行,加上車貸行業普遍續貸率高,如果不拖車處置,墊付壓力就會上升;

3)過去幾年房地產的暴漲,一大批網貸P2P資金實際進入了房地產。披著各式各樣的外衣,雖然17年嚴格要求P2P不能發展房地產業務,但是存量已經在那裡了,限購限售樓凍,一部分錢在樓市裡,直接鎖定了一部分P2P大量的資金無法兌現;例如牛板金的30億資金就被前高管投進了房地產,無法變現;

4)備案本來是6月,但是實際上沒有幾家能完成。各地的進度參差不齊,沒辦法,合規之路延期1-2年,投資人信心又是一個大利空;

「乾貨」別再虧錢了!一文幫你讀懂網貸P2P爆雷原因!

從本質上來說,P2P互聯網金融並繞不開金融的本質,繞不開風控,互聯網只是提供一個更高效的撮合手段,並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P2P的盈利點是利差,命門在很難找到符合成本、風險匹配的資產。

排除2015年那批造假標借新還舊爆雷的平臺,剩下的就算想好好做事,高昂的運營成本、不足的安全資產、惡劣的競爭環境,都讓P2P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在這種環境下,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進行期限錯配,維持剛兌。雖然風險兌付金被取消,但是實質上還是打著各種名義剛性兌付,流動性好的時候沒問題,但是剛兌是風險滯後,並沒有消失。這次的爆雷違約,實際上是一次風險提前釋放。

目前經濟上要結構性去槓桿,換一句話說,債務一個都不破,怎麼去槓桿?

這一次的爆雷潮還會繼續,十幾萬人肯定失業,這裡面還有很多是互聯網金融的程序員、商務、運營、風控、催收,沒有辦法的事情。程序員還可以跳槽做別的行業,但是另外的很多運營、風控等崗位很難順利找到匹配工作,特別是在金融行業如此不好的現在。

2013年,整個金融圈對P2P吹捧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更有上市公司只要改名和P2P沾邊都可以股價連拉漲停,走到如今的的談P2P色變唯恐避之不及,這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還不到5年時間。

網貸P2P,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那樓塌了。

最後,祝願所有的投資人都能安全下車。

(路飛君,讓一部分人更懂經濟。作者路飛君,前大學教師,前BAT人)

系列精華文章會持續連載發出:

1.經濟沉思錄(1)——房價真相之殤

2.“未成主人先成翁”:80、90後的佛系焦慮

3.“越印錢,越缺錢”現象和債務危機深層原因

4.深度分析美國貿易戰根本原因(乾貨)

5.經濟沉思錄(4)——金融盛宴結束,經濟浮沉之下的趨利避害

6.經濟沉思錄(5)——煙花易冷

7.經濟沉思錄(6)——灰犀牛遍地,黑天鵝亂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