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是大家公認的可怕的疾病,
但你可能想不到,
某些炎症一旦發作起來,
可能比癌症還可怕……
不信,你看↓↓
案例1
30歲的小川平時頓頓吃外賣,特別喜歡鹹辣重油的飯菜。
在一週內吃了4次燒烤後,突然出現了劇烈腹痛、嘔吐和呼吸困難,經過5次手術才保住生命。
案例2
一位33歲的兒科女醫生,感冒3天后,各種鼻塞、乏力、胸悶的症狀反而加重,第4天急劇惡化,出現無血壓、心臟驟停,經過搶救才轉危為安。
看到這兒,
你可能有點緊張了,
這吃飯、感冒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為什麼後果這麼嚴重?
一
比癌症更“可怕”的炎症
往往都有4個共同點
這類炎症的發病率不一定比癌症高,但死亡率卻並不比癌症低!它們往往都有4個共同點:
✔起病急:只要滿足了致病條件,立刻就發病;
✔發病快:從發病到惡化速度很快,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
✔症狀普通:和很多疾病類似,容易混淆,延誤病情;
✔死亡率高:一旦錯過治療時機,很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或致死。
二
一頓飯遭遇致命威脅
這並非不可能
因為一頓飯就可能遭遇致命威脅,這並非不可能,有2種情況需要格外注意。
01
急性胰腺炎:暴飲暴食
急性胰腺炎不僅可能造成胰腺壞死,還可能引發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呼吸衰竭、腎衰竭等併發症。有數據顯示:
普通的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約為5~10%,而重症的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達30~50%。
胰腺炎多出現在暴飲暴食、過量飲酒之後,即便是慢性胰腺炎也有可能緊急發作,還有罹患胰腺癌的風險。
症狀提示:
上腹正中或偏左處有刀割樣疼痛,伴隨有噁心、嘔吐、發熱、腹脹、血胰酶增高等。
輕型胰腺炎一般體溫在39℃以內,3~5天即可下降;而重型胰腺炎體溫常在39~40℃,可持續數週不退。
02
壞死性筋膜炎:海鮮感染
壞死性筋膜炎是“食肉菌”引發的急性炎症,“食肉菌”其實包括多種病菌,它們能聯合起來產生大量毒素,感染並溶解皮下筋膜和脂肪。
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被感染,如果治療不及時,患者將全身中毒、多器官衰竭,後期死亡率和致殘率極高。
這些“食肉菌”在海產品上比較多見,比如創傷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很多患者就是被海鮮外殼刺傷或劃傷後發生感染的。所以處理海鮮時一定要戴好手套。
症狀提示:
感染24小時內可波及整個肢體,早期會傷口紅腫、肌肉痠痛、發熱、咽喉痛,之後可能會疼痛加劇或麻木,傷口發紫發黑,出現水皰或滲血,體溫和血壓持續升高,直至昏迷。
三
一場感冒
當心病菌趁虛而入
感冒、鼻炎是很常見的病,但我們不能因此掉以輕心,有些危險炎症正是由一場感冒開始的。
01
暴發性心肌炎
當病毒、細菌或寄生蟲等侵入心臟,感染心肌細胞並大量繁殖,就易導致心肌炎,其中暴發性心肌炎最為危險。
它通常由嚴重感冒、腹瀉、極度疲勞引起,在2~3天內可造成心肌組織水腫和功能障礙,引發休克、心肌壞死、心力衰竭等嚴重後果。
如果治療不及時,死亡率可能超過50%,但及時治療,則可降低到5%以下。
症狀提示:
如果有乏力、胸悶、頭暈、流涕、咽痛、發熱、鼻塞等疑似感冒症狀,持續3天以上並明顯加重,就可能是心肌炎。
02
肺炎克雷伯菌炎症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種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平時可以被免疫細胞殺滅,但免疫力較差時就容易侵犯肺、肝和尿路系統。
被感染的細胞會壞死和液化,形成單個或多發性膿腫,留下大面積“空洞”,誘發敗血症、功能衰竭、休克和內出血等。
血糖高、免疫力低、本身患有重病的人群,被感染的可能性更高。急性發作時有中毒風險,若不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死亡率為37~50%。
症狀提示:
多有寒顫、高熱、咳嗽、咯痰帶血絲和胸痛等疑似肺炎症狀,嚴重時還有四肢冷、頭痛、意識不清、皮膚出血、血壓下降等。
03
急性會厭炎
會厭是覆蓋在氣管上的一塊軟骨,可避免食物誤入氣管。在冬、春季節,乙型流行性感冒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容易引發會厭炎,又稱急性聲門上喉炎。
這種炎症起病時常被誤以為感冒,但對會厭粘膜的損傷較大,容易造成嚴重的喉頭水腫和疼痛,並壓迫呼吸道導致呼吸梗阻,患者可能因此窒息死亡。
症狀提示:
6~12小時內突然出現咳嗽、咽痛、聲嘶、氣急、高熱症狀,很快惡化為吞嚥困難、流口水、呼吸困難以及吸氣性哮鳴等。
04
化膿性腦膜炎
腦膜炎多由細菌和病毒引起,其中細菌性腦膜炎危害較大,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的腦損傷。
這類致病的細菌和病毒非常常見,存在於在皮膚、鼻腔表面,或周圍空氣中。平時不起作用,但發生感冒、鼻炎之後,就容易侵入大腦造成感染。
好在近些年腦膜炎發病率已經很低,嬰幼兒、老年人或體質較弱者有幾率患病,只要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一般不難治癒。
症狀提示:
發熱、頭痛、頻繁嘔吐、煩躁等,神經系統和腦脊液檢查異常。嬰幼兒可能出現39℃以上的高熱症狀,並且有嗜睡、神志不清、語言混亂、抽搐、昏迷等現象。
四
別讓“小病變大病”
抗炎,要做好這5件事
相信大家也發現了,很多炎症的發作都是有前提條件的!只要遠離那些不利因素,就不會“小病變大病”。抗炎從現在做起,“趕跑”炎症,需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1
均營養
果蔬的抗炎效果最佳,每天應攝入4~5份蔬菜,並搭配粗糧、麵食、豆類。
另外,蘑菇、雞蛋、酸奶、生薑、大蒜、茶等都具有抗炎功效。
要減少食用方便麵、餅乾、外賣等快餐食品,同時要遠離菸酒。
2
多喝水
多喝水可加強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因子滅活,降低炎症狀態,維持免疫系統穩定。每天的喝水量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建議每天喝水量在2000毫升左右為宜。
3
勤運動
運動能使人體吸氧量增多,呼吸頻率加快,能強化免疫力,防止炎症因子“任意肆虐”。
每週進行兩到三次的有氧運動,每次半小時。健步走、慢跑、游泳、爬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4
平心態
壓力、倒班工作等都會增加體內的炎症水平。
我們應減少心理的“營養不良”,減少憤怒、憂愁、悲傷,保持平和的心態,用樂觀積極來“平衡”免疫系統的活性。
5
保睡眠
睡眠時間多於或少於平均時間的人,血液中炎症因子會更高。所以要保證每天8個小時左右睡眠,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只要長期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減少炎症的發作,就能更好地降低患癌幾率。
此外,血糖過高更容易引發感染,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血糖。
當然,面對炎症,我們也不要過度恐懼,炎症是在提醒我們要開始關注身體了!炎症雖然可怕,但它也有“剋星”,那就是我們的
免疫力,所以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免疫力”!避免“小病變大病”~#今日互動#
這些“恐怖”的炎症
你有遇到過嗎?
圖片來源: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123rf soogif 網絡
閱讀更多 四川名醫 的文章